清末戊戌六君子之一,那個在刑場上高呼“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譚嗣同。曾經寫過一部《仁學》,他尖銳指出:“兩千年來之學,旬學也。”以他的觀點來看,自千古一帝秦始皇之後,主宰中國兩千多年曆史的其實都是儒家荀子的思想。
孔子,儒家的開山鼻祖,至聖先師。孔子死後,亞聖孟子接過孔子的衣缽,主張“人性本善”,繼承孔子的“仁”,並將其完善發展成為“仁政”思想。後世也常常以“孔孟之道”來代指儒學。
事實上,戰國後期繼承孔子思想的有兩個大家。一個是孟子,另一個就是荀子。孟子繼承了孔子思想中的“仁”,荀子則和孟子走上不同的道路,繼承了孔子的思想中的“禮”。
荀子是趙華人,按司馬遷《史記》記載,荀子在五十歲的時候來到齊國。並擔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稷下學宮,是由齊國官方主辦的,廣攬天下英才的,可以自由講學的高等學府。祭酒,就相當於咱們今天大學校長一職。
既然荀子也同樣繼承了孔聖人的思想,為何當我們提起儒學時,一般人總是先想到孔孟之道,而很少人提到荀子呢?
明朝弘治年間,嘉靖1532年,孔廟發生了一件大事。大臣張九功以“言或近於黃老,術實雜於申韓。身託黃歇,不羞悖論之人。學傳李斯,遂基坑焚之禍。以性為惡,以禮為偽,以堯舜為矯飾,以子思,孟軻為亂天下者。”為由,將荀子神像從孔廟中搬離。
啥意思,好好地憑啥把人家趕出去啊?
張九功說了,荀子這個人啊,第一,做學術不嚴謹,成天愛說些類似黃老的言論,什麼天行有常,天道自然,這些不都是老子那番言論嗎?第二,荀子思想太接近法家,竟然培養出了韓非和李斯這兩位法家的集大成者,尤其是那李斯,犯的罪惡就更大了,慫恿秦始皇焚書坑儒,不是欺師滅祖嗎?第三,荀子主張人性惡,與孟子相對,這怎麼可以呢?他們自己信奉的是就是孟子的人性本善,仁政,仁治思想啊。
荀子之學,確實駁雜,海納百川,融合了不少其它各家思想。但前面說過,荀子主要是繼承了孔子思想的“禮”。
禮,是什麼?
當代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曾在《中國哲學簡史》中講到,儒家的禮有三個不同的含義,分別是社會禮儀,行為準則,君子氣質。
春秋戰國,天下大亂,禮崩樂壞,孔子願望“克己復禮,希望所有人都能以禮來約束自己。這一點上,荀子繼承了他的想法。荀子認為人性本惡,這個惡不是壞的意思,而是說,人生來就是有七情六慾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慾望,這不是不可以,這是正常的,但是,他認為個人的慾望必須受到限制。而禮的功能就是規範和限制人的私慾,形成一套倫理道德。
可以說,荀子提倡的禮,強調的是社會秩序。禮就是一張網,一套道德標準,每個人的行為都要符合這套標準的要求。但是,儒家所說的禮,往往不是強制性的,只能靠每個人自覺,自我約束。
怎麼辦,荀子又認為“禮法並行”。以禮為標準,形成社會準則,達到在社會道德或個人行為上形成強制約束。
所以他的學生們,韓非,李斯,頓悟了。
既然禮法這麼好,為什麼不更進一步呢?制定出一套律法,強制國民的行為準則,這樣社會秩序不就穩定了嗎?
他們這麼想的,也確實這樣做的。只不過封建時代的律法,不過是皇帝一人的法,皇權大於一切,凌駕律法之上。
荀子之法這樣看來是不是有點接近今天的法治,但兩者還是有很大區別的。而且很可惜,往後的千年歲月裡,他所提倡的禮法,逐漸僵化固化,尤其被一套三綱五常的人倫學說,將人們的思想禁錮。
以至於譚嗣同破口大罵,兩千年來皆旬學也。甚至有人說禮教吃人。
但這個鍋,荀子不背,他的本意並非如此。被趕出孔廟,以張九功的理由,他也著實冤枉了些。
雖然荀子之學一直不曾被認為儒家正統,但譚嗣同說得沒錯,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里,一直都有他的影子。
清末戊戌六君子之一,那個在刑場上高呼“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譚嗣同。曾經寫過一部《仁學》,他尖銳指出:“兩千年來之學,旬學也。”以他的觀點來看,自千古一帝秦始皇之後,主宰中國兩千多年曆史的其實都是儒家荀子的思想。
孔子,儒家的開山鼻祖,至聖先師。孔子死後,亞聖孟子接過孔子的衣缽,主張“人性本善”,繼承孔子的“仁”,並將其完善發展成為“仁政”思想。後世也常常以“孔孟之道”來代指儒學。
事實上,戰國後期繼承孔子思想的有兩個大家。一個是孟子,另一個就是荀子。孟子繼承了孔子思想中的“仁”,荀子則和孟子走上不同的道路,繼承了孔子的思想中的“禮”。
荀子是趙華人,按司馬遷《史記》記載,荀子在五十歲的時候來到齊國。並擔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稷下學宮,是由齊國官方主辦的,廣攬天下英才的,可以自由講學的高等學府。祭酒,就相當於咱們今天大學校長一職。
既然荀子也同樣繼承了孔聖人的思想,為何當我們提起儒學時,一般人總是先想到孔孟之道,而很少人提到荀子呢?
明朝弘治年間,嘉靖1532年,孔廟發生了一件大事。大臣張九功以“言或近於黃老,術實雜於申韓。身託黃歇,不羞悖論之人。學傳李斯,遂基坑焚之禍。以性為惡,以禮為偽,以堯舜為矯飾,以子思,孟軻為亂天下者。”為由,將荀子神像從孔廟中搬離。
啥意思,好好地憑啥把人家趕出去啊?
張九功說了,荀子這個人啊,第一,做學術不嚴謹,成天愛說些類似黃老的言論,什麼天行有常,天道自然,這些不都是老子那番言論嗎?第二,荀子思想太接近法家,竟然培養出了韓非和李斯這兩位法家的集大成者,尤其是那李斯,犯的罪惡就更大了,慫恿秦始皇焚書坑儒,不是欺師滅祖嗎?第三,荀子主張人性惡,與孟子相對,這怎麼可以呢?他們自己信奉的是就是孟子的人性本善,仁政,仁治思想啊。
荀子之學,確實駁雜,海納百川,融合了不少其它各家思想。但前面說過,荀子主要是繼承了孔子思想的“禮”。
禮,是什麼?
當代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曾在《中國哲學簡史》中講到,儒家的禮有三個不同的含義,分別是社會禮儀,行為準則,君子氣質。
春秋戰國,天下大亂,禮崩樂壞,孔子願望“克己復禮,希望所有人都能以禮來約束自己。這一點上,荀子繼承了他的想法。荀子認為人性本惡,這個惡不是壞的意思,而是說,人生來就是有七情六慾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慾望,這不是不可以,這是正常的,但是,他認為個人的慾望必須受到限制。而禮的功能就是規範和限制人的私慾,形成一套倫理道德。
可以說,荀子提倡的禮,強調的是社會秩序。禮就是一張網,一套道德標準,每個人的行為都要符合這套標準的要求。但是,儒家所說的禮,往往不是強制性的,只能靠每個人自覺,自我約束。
怎麼辦,荀子又認為“禮法並行”。以禮為標準,形成社會準則,達到在社會道德或個人行為上形成強制約束。
所以他的學生們,韓非,李斯,頓悟了。
既然禮法這麼好,為什麼不更進一步呢?制定出一套律法,強制國民的行為準則,這樣社會秩序不就穩定了嗎?
他們這麼想的,也確實這樣做的。只不過封建時代的律法,不過是皇帝一人的法,皇權大於一切,凌駕律法之上。
荀子之法這樣看來是不是有點接近今天的法治,但兩者還是有很大區別的。而且很可惜,往後的千年歲月裡,他所提倡的禮法,逐漸僵化固化,尤其被一套三綱五常的人倫學說,將人們的思想禁錮。
以至於譚嗣同破口大罵,兩千年來皆旬學也。甚至有人說禮教吃人。
但這個鍋,荀子不背,他的本意並非如此。被趕出孔廟,以張九功的理由,他也著實冤枉了些。
雖然荀子之學一直不曾被認為儒家正統,但譚嗣同說得沒錯,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里,一直都有他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