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608348880365
-
2 # 使用者3921566930889
老人過世跟兒女結婚不一樣,有時確實是心裡難受或是回憶往昔在這種平臺傾訴下和表達點啥,既然是老同學可以問候安慰下,關係到位一般會直接請客的沒必要不好意思。活在這社會人情世故是免不了的。
-
3 # 賢惠151688966
若是經常往來的朋友?就發一個:節哀!因為人家也是隱晦的嘛。若很少聯絡的朋友?您知道就成了,這個時候沒必要去打擾人家,再勾起朋友痛苦的心情。有些善良叫不打擾。
-
4 # 無名老律師陳維國
對這種發那個訃告的比較隱晦的貼子,那就是說你的朋友不希望打擾更多的人,在這種情況下你回覆的時候,以驚訝的心情表示不相信,然後以勸慰的語言表示哀悼。如果關係較好,可詢問喪事的地點,親自去哀悼。
-
5 # 一蓑煙雨5886
①在開頭一行中間寫"訃告"二字,或在"訃告"前冠上死者的姓名,如"×××訃告"。字型要大於正文的字型;
②寫明死者的姓名,身份,因何逝世,逝世的日期、地點、終(享)年歲數。
④通知弔唁,開追悼會的時間、地點;
⑤署明發訃告的團體或個人的名稱,以及發訃告的年月
各位親朋好友你們好:今天我在這裡很悲痛地發此補告,我xx於今天凌晨幾點幾分不幸因病醫治無效xx,享年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