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劉葉生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墨子最早在《墨經》中提出的。

    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線傳播的例項。北宋科學家沈括也做過精彩的描述,他在《夢溪筆談》中寫道:“…若鳶飛空中,其影隨鳶而移;或中間為窗隙所束,則影與鳶遂相違,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又如窗隙中樓塔之影,中間為富所束,亦皆倒垂…”。(如圖甲)

  • 2 # 手機使用者55323100781

    墨(墨翟)家學派

    春秋戰國時期,墨家學派所著《墨經》的《經下》18條記載了世界上最早的針孔成像實驗:“景到(倒),在午有端,與景長,說在端”、此處“景”即影或像,“到”即倒,“午”指遮光屏,“端”即小孔。這句話的意思是,物體的影或像所以倒轉,是由於屏上有一點狀小孔,入射光線在孔中相交的緣故。《墨經》的《經說》還就倒像的形成機理作了說明:“景:光這人,煦(照)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於上;首蔽上光,故成景於下。……”意思是說光照人,人體反射後如同箭一樣直進,透過針孔在螢幕上見到的人之下部在高處,人的上部在低處,其原因在於:發自足部的光線被遮去了下面部分,所以成影在上;發自頭部的光線被遮去了上面部分,所以成影在下。

    大約兩千四五百年以前,中國的學者—-墨翟和他的學生,作了世界上第一個小孔成倒像的實驗,解釋了小孔成倒像的原因,指出了光的直線進行的性質。這是對光直線傳播的第一次科學解釋。

  • 3 # 使用者8357812202130

    墨子帶領弟子完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實驗,並闡述了投影和針孔成像的原理。還首次對光沿直線傳播作出了科學解釋。

  • 4 # 使用者6064640776755

    小孔成像的原理最早由戰國時墨翟(di)在《墨經》一書中記載。幻燈機成像的原理是物體距凸透鏡一倍和兩倍焦距之間,像成在兩倍焦距以外,是倒立放大的實像。小孔成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原理 用一個帶有小孔的板遮擋在螢幕與物之間,螢幕上就會形成物的倒像,我們把這樣的現象叫小孔成像。前後移動中間的板,像的大小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反映了光沿直線傳播的性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葡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