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飛翔的魚1076

    壞人,他是最終的反派埃博爾特

    血潛是外星生物埃博爾特,因為沒有Evol驅動器,所以只能用蒸汽系統變身為血潛。他是整個TV中的最終反派,最後也沒有被殺死。

    直到在劇場版中,他的哥哥齊魯巴斯出現,埃博爾特才被迫與萬丈龍我聯手打敗了自己哥哥,而自己也被萬丈龍我趕到了太空。

  • 2 # 育學筆談

    對待孩子的成績表現最好是有一顆平常心,不要刻意的去逼迫孩子,也不要過多的去壓抑孩子,是什麼的表現就應該讓孩子以“素顏”的形象展示出來。所謂的不要太拔尖,實際上是家長耍心機的表現,不值得提倡,應該要予以糾正。

    社會上的確有一種家長喜歡把孩子最優秀的一面藏著掖著,不輕易的展露出來,一般都是處於兩種心態:

    1、生怕別人有了競爭的目標,人家會超越自己的孩子。

    2、孩子的成績表現好,害怕別人嫉妒,從而對自己的孩子產生不利的影響。

    其實,這是家長耍小心眼的表現,明明孩子很優秀為什麼要故意隱瞞。在我們上學的時代也遇到過類似的事情,我們同桌每次考試都非常一般,但同桌告訴我他從來不熬夜學習,更不請家教和上輔導班,他爸媽開家長會時也和其他人聊天說自己家孩子成績不好,很擔憂,但後來有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現同桌每天晚上都在老師家補課,讓我感到非常氣憤,第二天直接質問他為什麼要騙人。他居然告訴我要低調,到高考時才能一鳴驚人,我真是醉了,於是我主動和班主任申請換座位,這種心機太讓人無法接受了。到了高三最後幾次模擬考試的時候,他居然每次都是年級前十名,全校都在表揚他逆襲成功,校長在大會上以他為勵志的例子來訓話,讓人無語。

    這種隱藏拔尖的行為其實並非就是好事:

    1、長此以往會導致孩子缺乏成就感,明明自己有能力成為第一,卻因為父母的心機讓自己只能做第二,甚至是第三第四。未成年人的學習是需要有成績感促進的,成就感才能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價值和意義。

    2、不利於教學教育公平環境的建立。老師的教育教學目標是很明確的,在預期的情況下會達成什麼樣的目標,老師往往都會依據班級成績較優秀的學生來判斷,如果孩子刻意隱瞞,就不能形成良好的教學效果反饋,進而讓老師調整教學思路和進度,這會讓其他學生的學習受到影響,很顯然這是有違公平原則的。

    3、隱藏能力也會讓孩子失去很多機會。現在的各種奧賽,平時優秀的成績表現,往往在升學考試中是可以加分或者直接獲得保送資格的,拔尖生就可以進入重點班,還有各種獎學金批評之類的,如果一直做不到拔尖也是很難拿到這些機會的。

    所以,我認為沒有必要去隱藏自己的能力,是拔尖的學生就應該去做好同學們的榜樣和示範,和大家一道去成長,這才是健康的心態,家長還是少一點心機,多一點平常心。

  • 3 # 寒石冷月

    我非常贊同不要讓孩子在班裡太拔尖的觀點,因為對於有上進心的孩子來講,只要孩子樂學,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孩子成績一般錯不了。同時,家長的態度還有助於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保持放鬆的心態,不必背上學習的壓力,從而在每一次考試中輕鬆考出好成績來。

    我自己的孩子現在上高中,從小學開始,就一直鼓勵孩子不要太再乎在班裡的成績和排名,而是應該把注意力放在:今天的你,是否比昨天有進步。這樣做的原因,就是鼓勵孩子重視好習慣的持續養成,讓孩子保持良好的生活節奏,輕鬆面對生活與學習。

    在應試教育的今天,很多家長,包括老師在內,都在過度強調孩子成績本身,每一次考試前、中、後,都在不停地拿成績說事,結果就會讓孩子們把注意力都放在緊盯成績上面。考好的同學內心會特別有成就感,但是如果成績出現波動時,孩子情緒就不穩定了。對於經常考不好的孩子來說,反而會失去自信,不斷懷疑或否定自己的能力。

    透過上面的分析,你會發現原來家長和老師的態度非常重要,往往深刻地影響著孩子的學業態度,以及成績觀。在很多原本有較好學業成績的同學中,恰因為心態被成績左右著,結果往往在考試中有壓力,容易分神,造成不自信的現象,既而動不動就丟分。其實,如果真的鼓勵孩子不去拔尖的話,反而就給孩子把壓力緩解或排除了。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你有勇氣去像我這樣做嗎?如果你真做到了,你的孩子會是幸福和快樂的學習者,你也不必為孩子的成績時好時壞而產生情緒焦慮感了。或者你會說,我們就生活在這個時代,誰也脫不了俗啊。我要告訴你,觀念決定著人的行為,如果你不努力學習家庭教育知識,成為優秀的父母,你啥時都脫不了俗,都會深陷在一個過度追求孩子成績的怪圈裡。

  • 4 # 當代師說

    我想問一下題主,為何教育孩子不要拔尖,是不喜歡孩子優秀嗎?說實話,這種奇葩的行為,作為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我是第一回聽說,覺得頗有點天方夜譚的味道!

    對於孩子的發展,是越優秀越好,這是不用想都知道的。我們不能要求孩子做達不到的事情,比如孩子本身就智力一般,家長一定要孩子當第一,這樣做肯定不對,會給孩子帶來太大的負擔和壓力。但是,如果孩子完全可以達到,跳一跳能摘掉桃子,為何不鼓勵孩子努力!

    這位家長可能看到過一些文章,說什麼班級年級的前幾名學生不如中上游的學生髮展的好的鬼話,甚至有人還說具體的名次,說是什麼前三名是不如8--15名。這純粹是一個阿Q精神,純粹是一種自我安慰,沒有任何的科學道理,也沒有任何資料可以證明。

    我們教育孩子,就是要激發孩子最大的潛能,讓孩子得到最好的發展。不讓孩子出過頭力,但更不能讓孩子吃不飽。在班裡拔尖,只要孩子能做到,何樂而不為呢?怕的是孩子不能拔尖,家長一味地的加大壓力,這樣才是真正的不好。

    家長教育孩子不拔尖的結果是什麼?就是讓孩子走向平庸,讓孩子養成得過且過的不良心態。因為孩子本來可以拔尖,但是家長教育孩子不要拔尖,時間長了,孩子也就不思進取了,也就沒有什麼上進心了。

    家長如果想毀掉一個上進的孩子,毀掉孩子的打好前程,可以這樣教育,很有效果。如果想讓孩子走向卓越和優秀,趕緊叫停,別這樣無知了!

  • 5 # 程俊談教育

    看到這個題,想起蔣方舟曾在微博上表達過這樣的意思,小時候她母親教育她要與學校的教育保持距離,千萬不要和教育體制和老師對抗,內心要保持對周圍環境的質疑和同情並理解。不要因為太優秀或者太調皮而成為被老師過度注意的人,這樣才能擁有自由。

    如果想成為學校標準下的“好孩子”,太耗精力,獲得內心的“自由”遠比老師的“表揚”更重要。

    我認為她想表達的是,不引起老師的注意,獲得一定程度上的心靈自由,保持獨立的思想,能夠為自己的想法創造實踐的條件,比如說蔣方舟熱愛的寫作,少了一些被關注的目光,她可以安心做自己的事,並且在小學階段,就是一位專欄作者。自由給她的思維和行為帶來了巨大的自我施展空間。

    當下,體制教育是我們的主流教育,也不是說它不好,只是在刻板的教育體制下,想保持獨立的思想和自省能力以及對外界的質疑能力會很難。在這樣的教育下,我們盲目的迷信權威,很難有自己的想法,也很難發出自己的聲音。

    當然,教育孩子在學校不要太拔尖,與學校保持距離的前提是:

    一、家長能給孩子好的家庭教育,能幫助孩子解決學習和心態上的問題。能幫助孩子樹立學習的意義,生活的意義。

    二、孩子足夠成熟和自律。不需要老師的表揚和鼓勵,能看淡外在的一些評價與質疑。

    三、孩子有獨立的思想和求知的熱情。不需要老師和家長的督促,能專注地自主學習。

    如果你是這樣的家長,你的孩子是這樣優秀的孩子,那麼可以支援孩子這樣,學習動力,輕鬆面對學習,做好過程,不用關心結果就可以了。

    在當下學習競爭激烈、學生壓力空間的環境下,孩子有這樣的家長,無疑是最幸福的,這是家長對孩子的無限肯定與信賴,是對孩子最大的鼓勵。給孩子精神上的自由,可以超越世俗,讓孩子帶著輕鬆的心情學習,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樣的生活新奇而且有趣。這樣的孩子是自信的,也是幸福的。

  • 6 # 蘇小妮

    應該一分為二的來看待吧!

    如果你的孩子平常表現一般,你是可以要求他不要太拔尖,因為如果要求她太拔尖的話可能是他的能力所不能達到的,他無論怎麼努力都達不到那個地步,那麼就會讓他覺得很累,會給孩子更多的壓力,壓力太大,有的時候效果會適得其反,說不定把孩子壓趴下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在這時候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是要保持平常心,正確認識自己,對自己的能力有一個合理的預期,不要求他拼命往尖子生上衝,讓孩子在一種相對自然寬鬆的環境中成長。

    如果你的孩子本身就很優秀,她在班級裡面一直都名列前茅,你要讓她往後退嗎?退到被人群都淹沒了,我想哪個家長也不可能如此。

    所以不管怎麼說?正確認知和評估自己非常重要,你是那個拔尖的,你就順其自然,如果你本身就是普普通通的,那也不一定要跑著去追,因為追不上你,還很累,人生是一場持久戰,而不是突擊戰,保持自己才是最好的。

  • 7 # 靈機說育兒

    回答這個問題,其實絕大多數原因是因為這個問題下的各種奇葩回答。大家對題主的這種要求感到不可思議,很難跟題主有同理心,不是覺得題主是在得瑟,就是覺得只有對普通的孩子才會這種要求。我試圖用自身經歷來回答題主對孩子提出這種要求的另一種可能性。首先表明立場,我認為這種要求有它的合理性

    其實在我孩子剛上學的第一天,我就送給了孩子八個字:“全力以赴,盡力而為”。這也是我一直對人生的態度。我學習時尤其是初中階段級部第二班級第一,這個成績的取得要付出什麼代價我心知肚明,那時候的精力高度集中就是在學習這一個點上。這麼多年過來反省自己當時的這種做法有得有失有利有弊。如今我給我孩子提的要求和題主差不多,不要求孩子在班裡考前三,因為我知道要取得前三的成績所付出的精力和前十要付出的精力是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的

    但是這種要求並不是對孩子的放鬆要求,而是對她提出的一種更高要求。因為雖然在學習成績上不要求她進前三,但是要她拿出這需要進前三所要付出的精力,去多學習更多的興趣掌握更多的技能。

    孩子目前5年級馬上進入到6年級,在這之前我對她學習上的要求一直是必須門門過90分,然後其他方面從一年級開始學了書法,二年級加了國畫,三年級開始古箏學習。在這5年的時間裡,學習上孩子一直達到了我的最低要求門門90分以上,基本也就是保持班級裡的十名左右甚至名次還會再低點吧,但是其他方面目前書法八級古箏七級國畫六級,古箏經常參加演出書法囊括區裡一等獎,還獲得過市一等獎和全國特等獎。這些成績就是我前面所說的用進前三的精力去換取更多的學習的可能

    如今小升初這些一樣也用不上,也許有些家長會認為這樣做也不值,但我沒有後悔因為我的目標裡小升初啥的都是應該水到渠成捎帶著得到的成果,有固然好沒有也沒啥可惜的。因為我要給孩子爭取的,是等孩子步入社會的那一刻起,讓孩子擁有選擇在這個社會上生活方式的能力,而不僅僅停留在被社會選擇的生存能力

    從這個角度上講,我是贊同在班裡學習不要太拔尖,而要選擇多學習更多知識技能的做法的

  • 8 # 被叫作黃老師的1948

    孩子在班裡是否抜尖,與家長教育固然有關,但也不能由家長的教育左右。

    當然有的孩子努力了,並不抜尖,家長可以告訴他,努力是最重要的,不抜尖不要緊,可再爭取。總不能說:"沒有必要抜尖,",這不成阿Q了?

    沒有家長不希望自己孩子出息的,可抜尖的孩子到底少,不然也不叫抜尖了。所以家長的教育心態很重要,應該鼓勵孩子:認認真真的學習,努力了就行,結果不太好,不必氣餒,繼續努力就是了。

    同樣孩子成尖子了,家長總不能說:"真讓我失望,你怎麼成尖子了?"而應當先表揚,肯定孩子的努力,再告戒他:任何成績都是過去時,努力才永遠是現在時。

    家長的正確態度:鼓勵孩子努力進取,接受他的不抜尖與抜尖。前者鼓勵,後者肯定並告戒。

    辦事在人,成事在天。這是我的座右銘,也常用此教育孩子,和我的學生。

  • 9 # 蒙正苑林

    首先,可以推斷你的孩子在班級裡是一名優秀學生,優秀而又不要太拔尖是一種教育智慧。

    有句諺語:“低頭的是稻穗,昂頭的是稗子”。意思是越成熟越飽滿的稻穗,頭垂得越低。只有那些稗子,才會顯擺招搖,始終把頭抬得老高。

    對於學生來說,學習成績高了不張揚,成績差了也絕不氣餒。即使認為自己滿腹才華,也要學會藏而不露,不惹人嫉妒。當時機來了,脫穎而出,贏得他人的認同。這種讓孩子從小學會低調做人處事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

    大家都知道,體育運動比賽中,有競爭實力的中長跑運動員,都不在賽道中途跑第一,一般都跟跑在最前面的運動員之後,伺機超越,等到最後一段賽程時才奮力向終點衝刺,贏得最後的勝利。為什麼呢?因為跑在前面的第一名始終被後面的人追趕,始終倍感壓力。

    其次,作為優秀學生,學習勤奮,成績突出,老師偏愛,同學敬仰,這種眾星捧月般的讚揚,容易使孩子產生驕傲自滿情緒,不利於學習進步。

    在學校裡,學習成績優異的孩子,都會受到老師的器重與偏愛,受到比其他孩子更多的表揚與獎勵,學習動力和自信心得到激勵,學習愈加努力,學習成績愈來愈好。在老師與同學的讚譽中,有的孩子容易滋生“我是第一”的自滿情緒,甚至落後於別人。

    有一個男孩從小學開始學習優秀,聽老師話,被推選為當班長,品學兼優,是學生中的佼佼者。上了中學後,仍然當班長,又被選為校學生會的幹部,由於表現突出,受到老師的讚揚和同學們的追捧,慢慢個人自滿意識膨脹,不聽老師的勸告,跟一幫“哥們義氣”的同學混在一起,因早戀和別人打架,最後受到校紀處分。可見,孩子在學校過於高調並不是一件好事。

    再次,在班裡太過於拔尖,對於孩子來說學習壓力愈大,心理負擔也愈重,一旦有失誤容易使孩子的自信心受到打擊。

    現在學生的課業負擔繁重,分數成為評價學生的唯一依據,大大小小的考試及排名,使部分學生對學習產生恐懼情緒,心理變得極其脆弱。尤其是考試排名在前幾位的學生,唯恐考試的一點失誤使得自己名落嵩山,在老師和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來。豈不知某一次成績的高低並不能說明學習的好與壞,而學習能力與自信心比成績要重要得多。

    作為家長,教育孩子在班裡不要太拔尖,無形中是幫孩子緩解了心理壓力,更加增添了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心無旁騖地投入學習之中。這和有些家長成天要求孩子加班加點學習、報各種補習班補課、“考重點”、“上名校”的急功近利、“拔苗助長”的做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事實證明孩子在班裡低調一點,可以少一點壓力,多一份進步的快樂。

    結束語:家長對孩子要求過高,不貼孩子實際,往往不一定就能成功;相反,不要求孩子拔尖的低調做法,並不一定就意味著放棄和失敗。它可能實際上是一種更高明的策略,而且保持低調的孩子卻往往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 10 # yesyyc

    我懂你的心,因為我家的孩子也是這樣灌輸的。

    不要爭強好勝,第一固然是好,但誰又能一直保持第一,但3-6名就不一樣,進可攻,退可守,前面有目標,後面有追趕者,需要更穩定的保持在這個小區間裡。

    孩子在普通小學裡,當然班裡也是總體女生偏強一點,一般排名是女女男男男女,5年級,前8個學期,綜合第一名輪了一遍,沒人能保持住,我家孩子一直保持在前六(三好生取綜合前六),在班裡是唯一一個保持前六。

    孩子總體還輕鬆,學習也積極主動,但沒有很大壓力,課上的知識一般能自行消化,沒上培訓班。

  • 11 # 鳳兒大寶貝

    我一直教育我的孩子,在班裡不要太拔尖,我認為不大妥當,我認為你的孩子如果在班裡是一個積極向上、要求進步,而且學習成績也非常好的人,作為家長,不應該有意識的阻止、剋制他,而應加以積極的支援和鼓勵,讓他在學校中,學習知識的同時,學會並不斷的鍛鍊提高自己和同學的溝通能力,獲得自己以後在社會中,與人交往、處事的寶貴經驗,這樣要求進步、拔尖的孩子對待學習也會起到一個潤滑劑和加油站的作用。

    我上初三的大外孫女,畢竟初中自己就要求進步,幫助同學,的班裡同學和老師的一致好評,父母知道後也非常的支援和鼓勵,或許學習還自己的散漫,非常貪玩的她,學習成績位居班裡中上的她。由於有了很多榮譽,如:當了班長和每年的三好學生、第一批入團.......這也促使她對學習有更高的要求。現在學習成績居然成為全班第一,有時年級前茅。有了這些榮譽後,促使她又更上一層樓的要求,現在每天爭分奪秒、只爭朝夕、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感覺。由於她要求進步和拔尖,使得過去非常內向、不善言談的她,現在也變得非常開朗、很會說話,說出來的話,含金量挺高。這就是他要求進步和拔尖的結果。

  • 12 # 蓮之心事zpl

    白巖松在兒子中考前說"你要是考上了北京最好的高中,我跟你急,你要是考了第一,就跟你斷絕父子關係"。

    白巖松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的兒子在寬鬆、民主,自由的家庭教育中成長。

    據說結果不錯:

    不僅是個大學霸,而且還被保送倫敦國王學院;

    畢業後,年紀輕輕,創業成功;

    前提是沒有靠父母。(你信嗎)

    不敢妄言白巖松的育兒經驗,也不能說他教子有方。他的兒子,未來可期!

    其實,孩子當不當第一,取決於孩子,這不是家長能掌控的了的事兒。家長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友情提示:

    生性好強的孩子,愛學,樂學,好學,喜歡當第一的感覺。也有能力當鳳頭,馬不揚鞭自奮蹄。家長就放心大膽地鼓勵孩子往前走,你做個安靜的觀眾就行啦!

    心態平和的孩子,知道學習,但是不想學的太苦,過得太累。求學路上,一邊悠閒散步,一邊 欣賞風景。他們不喜歡事事爭第一,當絕不允許自己太差。就讓他跟跑吧!跟跑的孩子,有後勁,關鍵時刻會殺出重圍,也許會成為一匹黑馬!

    生性懶惰的孩子,連打帶罵,連拉帶踹,也不可能跑到前面。家長在後面把摔得山響,這匹劣馬,懶馬,也不會揚蹄奔跑!家長就省省力,省省心吧!讓孩子做一個心地善良,身心健康的普通人就行啦!

    世界上沒有相同的葉子,每一個孩子都是有獨特性的生命體。別人育兒的成功經驗也許不能複製到你家孩子身上。

    如果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擺在家長面前的課題,需要為人父母者潛心研究,不斷探索!

  • 13 # 牧野夢語

    這要看"拔尖"的內含是什麼?

    如果指的是孩子的文化課考試成績,教育孩子不要把分數看的太重,在文化課學習上不要太拔尖是有道理的。因為不注意人格素養的提升,精神狀態的調整和學習能力的提高,學習成績一時的拔尖不可能持久。

    如果指的是孩子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的發展。那就應該鼓勵孩子拔尖。而且越突出越好。因為在青少年成長的過程中,爭勝心是孩子發自內心的心理動力。這種動力對孩子的成長成才影響極大。

    如果"不要太拔尖",指的是讓孩子不要驕傲自大,保持謙虛謹慎,勤奮努力,不斷進取的姿態,也有一定道理。但如果是擔心"高處不勝寒"。"木秀於林必遭摧之",因而含而不露,保持中庸。這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個性張揚以及才能的發揮。

    從人才培養戰略上講,不管是拔尖人才還是普通人才,都是社會需要。都要大力培養。但是從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作用上看,拔尖人才的作用要遠遠大於通適人才。從這個角度上說。需要從小引導孩子樹立遠大目標。為未來成為拔尖人才而不懈努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的人越來越敢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