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四十五度說

    中國的酒水文化淵遠流長,無論古代上層階層曲水流觴的閒情逸致,還是平民百姓嗜酒如命的酒鬼還是現在的酒桌文化。中國的酒文化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那麼中國古代的酒水有多少度呢?

    發酵酒

    古代的酒一般都是自家釀的,他們的酒精度數並不高。這才有了李白金樽清酒鬥十千,武松十八碗酒不倒的歷史故事。在沒有現代發酵技術的條件下,這類酒水絕不超過二十度。《漢書·食貨志》上說“一釀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鬥”。這段話告訴我們古代酒與現代的高濃度的酒精千差萬別,它的大部分成分是水。

    蒸餾酒

    宋朝廷的懦弱,讓外來彪悍的少數民族有了入主中原的可趁之機,他們的蒸餾酒也出現在大眾視野中。因為他們所居環境惡劣,氣候寒冷冬天的時候烈酒能給他們帶來一絲溫暖。元朝時期蒸餾酒開始走向全國,滿清入關後出現了燒刀子。至此酒精濃度幾乎指數倍的上漲。可這種高濃度,辣喉嚨的蒸餾酒並不適合中原人的脾胃。

    高濃度酒的推廣

    北宋時期人們偏向於甜甜的發酵酒,蒸餾酒只存在於人們想要嚐鮮的概念中,宮中所供的也是發酵酒。高濃度酒因為其味道辛辣苦澀並沒有收到熱烈的歡迎。元朝時期將烈酒放到了國酒的地位,突出蒙古民族特色飲食,加之科舉制度的廢除,文人需要一醉解千愁,蒸餾酒也引起了全華人們的追捧。在明朝漢人統治時期,自己創造的發酵酒又悄然興起,使得華夏傳統的釀酒工藝得到發揚。可緊接著清軍入關後,由於東北的嚴寒入口辛辣、渾身發熱的蒸餾酒成為王孫貴族追捧的稀罕物,酒精度數低的發酵酒逐漸銷聲匿跡。

    古代的酒精濃度遠低於如今,所以武松連飲十八碗酒也沒有造成酒精中毒的現象,所以現代人不能一昧追求酒量,適度飲酒有益健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社保交夠15年就不交了,60歲以後可以領社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