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無寵兒

    分析紀錄片可以從五個角度入手,分別是:主題、人物、聲音、細節、呈現方式。

    1. 分析紀錄片的主題

    主題是一部紀錄片的中心思想,反映的是導演對生活、歷史、以及社會現實的認識。

    分析主題可以從以下這幾個方面入手:

    · 結合三個背景:時代、社會、家庭

    例如《第三極》以自然為背景和人類活動為中心,講述了青藏高原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故事,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並趨於融合的主題內涵。

    · 結合情節內容:開頭結尾、矛盾衝突、人物關係

    例如《俺爹俺娘》以父子、母子、以及父母之間的人物關係為主體,透過小人物個體的命運,表達出親情所展現的人性之美。

    · 結合片名

    例如《四個春天》濃縮了四個春天的故事,展現出一個幸福家庭近二十年的溫柔變遷,以及他們如何以自己的方式面對流轉的時間、人生的得失起落。

    2. 分析紀錄片的人物

    可以圍繞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出發,根據以下幾個方向去入手分析:

    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

    人物心理矛盾

    人物關係矛盾

    找到大方向之後,可以透過細節去深入,比如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等等。

    例如《最後的山神》中 ,孟金福為去世老人超度時的薩滿舞;看著被砍伐的山神樹時,孟金福蜷縮的身影;還有他深深的吸菸時的表情,他的每一個神態,每一個動作都刻畫出一個有信仰、眷戀山林的守衛者形象。

    3. 分析紀錄片的細節

    細節一般體現在構成人物性格、事件發展、社會情境、自然景觀中體現。

    細節的作用有很多,比如:揭示主題、刻畫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態、傳達情感力量、展示人物關係、交待環境、推動情節發展等等。

    分析細節的話,要結合影片具體內容去表達作用。比如你要寫紀錄片中某個細節,你不能直接寫它的作用是幫助刻畫人物形象,一定要把作用寫具體,刻畫出怎樣的人物性格。

    例如紀錄片《最後的山神》中,孟金福老人在捕魚時用大眼的漁網的動作細節,反映了他內心善良,愛護生命;當他割樹皮的時候不傷樹幹,也反映了他對大自然的愛。

    4. 分析紀錄片的聲音

    聲音的分析包括這幾個方面:同期聲、解說詞、音樂、音響,每種聲音的都有各自不同的作用。

    · 同期聲

    同期聲指的是在拍攝畫面的同時被記錄下來的聲音,同期聲的作用總結起來有這麼幾點:

    增加現場真實感

    能夠精確表達內容

    彌補敘事斷點

    縮短觀眾與片中人物的距離

    傳達紀錄片的特點資訊

    揭示主題

    調節影片節奏

    大家可以根據這些作用對應具體的影片內容去分析,例如:

    紀錄片《遷徙的鳥》中,在候鳥遷徙過程中沒有加入任何音效,全程是鳥兒振動翅膀的聲音和急促的喘息聲,這種同期聲使觀眾不僅真實、生動地感受到候鳥在遷徙過程中所經歷的艱辛和磨難,還能逐漸觸及到候鳥靈魂的最深處,看到候鳥堅持不懈的拼搏精神。

    · 解說詞

    先分析解說詞的風格特點,然後在分析作用內涵。

    風格包括這幾種:大氣、恢弘、平實、自然、生活化等等。

    作用包括這幾種:

    說明資訊,幫助觀眾理解

    拓展畫面內涵,使得主題深化

    彌補畫面不足,使內容完善

    表現細節,突出強調關鍵資訊

    抒情、銜接、轉場

    例如《我在故宮修文物》,不僅從各個方面對文物修復工作進行了全面的展示,裡面的解說詞也在對相關的背景資料和歷史文化時對畫面進行了補充、解釋、說明,這樣使得觀眾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 音樂和音響

    如果有音樂的話,一定要留意音樂的內容。

    音樂常見的作用有這幾種:烘托氣氛、展現環境、刻畫人物內心/性格、暗示劇情的進展或者延伸戲劇情緒、確定影片基調、表達和深化主題等等。

    音響常見的作用有這幾種:

    再現時空的真實感、交待環境

    突破畫面侷限,擴大資訊量

    反襯主人公的內心世界

    5. 分析紀錄片的呈現方式

    這個就是分析視聽手法,和分析電影長片類似。透過光線、構圖、景別、角度、各種特殊鏡頭的運用,來幫助表現紀錄片主題。

    以《四個春天》為例,導演所運用的呈現方式,是用來營造濃濃生活詩意的主題。

    首先影片中每個春節兒女從外地回來,父母都要穿過長長的走廊去開門,這個時候鏡頭永遠都是一個縱深鏡頭,父母的期待和家人重逢的場面在這樣的鏡頭設計下更增添了一種歷史感和穿越感。

    其次,父親在房間裡聽電腦錄音唱歌,母親在房間裡踩縫紉機,一個景深鏡頭把父母都放在畫面裡,用門框將畫面分開,造成一種類似平行蒙太奇的效果。

    最後,在空鏡頭的使用上,飄紅的窗簾透過日光漫射進來的透明質感,雨的溼潤和南方少見的雪的意象的加入,讓影片更增添了詩意。

    紀錄片影評和電影影評結構一樣,就是要遵循總分總的議論文結構。

    上面提到的每一個切入角度,都可以作為影評單獨成段的分論點。找出三個分析角度,然後按議論文格式寫就可以了。

    例如:

    第一段:開頭點題

    第二段:分析主題(內容+作用)

    第三段:分析人物(內容+作用)

    第四段:分析細節(內容+作用)

    第五段:總結昇華

    最後給大家找了一些優秀的影評範文,可以去參考優秀紀錄片影評的結構,裡面分析的一些專業詞句也可以摘抄下來,下回自己分析寫影評的時候可以用得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洗衣機洗衣有時會電人是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