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旅行廚男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開播,聽到熟悉的配樂,居然——很感動……看完第一集《器》,最喜歡章丘鐵鍋、四川泡菜和陶器三小節,陝西的花打四門,讓一個木訥老實的中年男人去演繹一個導演設定的傳承的故事,矯情而不自然,四川泡菜就好多了。四川的語言、生活習慣和食物,真讓人感到活潑潑的生氣……

    看舌尖三過程中一直在和老媽叨逼叨,要買山東的鐵鍋和那個銀杏砧板,還意外得知家裡我最喜歡的兩個碗是景德鎮帶回來的——難怪我後來翻遍淘寶都沒找著那種器型。然後一翻微博,果不其然鐵鍋漲價了!

    看到有人說這一集拍的不好,裡面做的菜都不接地氣,什麼沙縣,黃燜雞,洋快餐才是現在華人吃的東西,真是自己不會做菜就以為大家都吃外賣。泡菜正在我家罈子裡泡著,豆參正在我家高壓鍋裡燉著呢!

    但是說實話,先不和之前兩季相比,這一集可能有點失望。作為主線的“器”,在片中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存在,然而總覺得在過分追求“器”的描述時,似乎淡化了對於菜的刻畫。讓整個紀錄片看下來更像是《食器中國》,舌尖上的菜卻成為了配角。第二個,和前面兩季相比,總覺得配音有一些急促,沒有了之前那種帶著感情娓娓道來的講述,更像是照本宣科的讀臺本,總是入不了戲。第三個就是剪輯上面,第一集反正給我的感覺有一點突兀,配音也沒有過渡,突然的畫面切換也不自然,讓我不知道下一秒你會講述一個什麼故事。

    第四個就是裡面的人物總有種在演戲的感覺,和第一季相比缺乏了一種真實和情感在其中,這種紀錄片不是藝術人生,更不是中國好聲音來說出你的故事。大家希望看見的是透過在最具有人間煙火的家庭廚房來透視人間百態,飽嘗人生百味。過分的去追求“演”,反而失去了我們渴望的“真”。從我初三到大三,《舌尖上的中國》已經成為我最喜歡的紀錄片,我希望看到的是這部紀錄片愈來愈好成為經典,而不是在一季又一季的播出後砸掉了自己的招牌。

    總的來說:很多人覺得第一集偏離了食物本身,其實不是的, 一道美食的完成除了食材 ,像器物這些很容易被我們忽略 。導演能拓展到這兒很好 ,食物最後其實是情感的集中表達 ,所以再由物追溯到背後的故事 。配樂畫面解說依舊是頂級配置 ,至於廣告大家寬容一點吧 !畢竟紀錄片沒有其他賺錢的地方 ,唯一不足就是感覺一個故事不夠深入。

  • 2 # 營養醫師曾瑤池

    《舌尖上的中國3》以飲食為切入口,透過文化分享和價值隱喻的方法展示美食的製作過程,探尋了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關係。它引起了受眾對於“鄉情”和“媽媽菜”的回味,洋溢著濃濃的鄉愁,喚起了觀眾情感上和價值上的認同,傳播了中國的飲食文化,同時展示了中國源遠流長的博大傳統文化。

    召喚觀眾情感的迴歸

    在《舌尖上的中國3》發眾人歸屬的更主要的在於日常的生活,普通的人民,在觀眾觀看電視的時候,能夠更深的感受他們的情感,他們辛勤的勞動以及之後的喜悅,這大大增強了勞動的過程中那種儀式感,我們共同分享這些歷程,甚至勾起了我們對於家鄉和媽媽菜的回味,它召喚著觀眾情感的迴歸。

    體現觀眾對生存價值的認同

    《舌尖上的中國3》對中國民族傳統文化進行行雲流水的表現,也正是由於這些文化散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使得中國國內的觀眾更容易接受,也更易引起華人的共鳴和對兒時生活的懷念,這種舌尖上的味道引起的是屬於華人內心深處對家鄉和“媽媽味”深深懷念的情感,這種情感吸引著觀眾觀看和傳頌它。儘管作為一檔講述美食的紀錄片,但它抓住了中國飲食背後的文化核心,也體現了中國“民以食為天”以及“食道即天道”的生活價值觀,正是因為華人在吃的方面的巨大的文化成就,才形成了一系列的關於儀式、習俗等一系列的獨屬於中國的民族文化,得到了受眾在價值上的認同。

    折射人與自然的關係

    《舌尖上的中國3》人與自然的相處隨處可見的,鏡頭裡人們小心翼翼的延續著物種,珍惜著自然的給與也調節著自然的給與……這一切與自然的相處的思想源於古代哲人們的思想結晶,一代代的傳承成為了東方人的生存智慧,這一系列組成了中國的“人與自然”的學說,它指導著華人在與自然的相處中遵循著自然,利用著自然同時也敬重著自然。

    綜合說來,《舌尖上的中國3》是又一次成功傳播文化範例,是又一次對紀錄片傳播文化比較成功的探索。當然它也預示著一個更大範圍內中國紀錄片良性生態的成功開啟。

  • 3 # 帥天172

    其實,舌尖上的中國,之所以有別於其它的中中國產記錄片大火,根本原因在於高畫質攝像機運用帶來的畫質提升,再有就是毗美電影大片似的拍攝手法的運用,如構圖,慢鏡頭,延時攝影、長鏡頭等。

    正是人們透過這些酷炫的呈現形式,才發現原來身邊的吃也可以這麼高大上,再仔細看進來,不管是哪的人,都可以從中找到自己身邊的體材,自豪感油然而生,這甚至引發了網友的列奇,看還有哪些美食沒有上舌尖,沒上什麼時候上。這說明舌尖的大火,之所以成為現象級,雖有很多偶然因素,但從選題、製作、包裝、營銷、推廣,都堪稱大片級。

    這一季從熱切企盼到爭議不斷,其實正好反映了人們的獵奇、稱讚、質疑、人云亦云的普遍心態,就如同每年爭議不斷的春晚、不斷翻拍的經典影視劇一樣,雖爭議不斷,但熱情不減。

    為什麼?主要是人們對這些都太瞭解了,誰也就覺得誰都有了指點迷津、評高判低的能力。自舌尖開始,媒體領域掀起了各地特色美食的探訪熱潮,甚至是外國友人也加入了其中,據說有個老外號稱要吃遍全球的美食,結果到四川好幾年了,連四川都沒有吃完償盡,到現在還在四川站流連忘返呢!

    你覺得呢?

  • 4 # 顏公子看劇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帶給我們的驚喜彷彿還在昨日,不誇張的講,《舌尖1》的確是一部將記錄還有趣味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的作品。《舌尖》帶給每個年齡段的感觸是不一樣的,小孩子看到了好吃的飯菜,中年人看到了生活的柴米油鹽,老年人看到了過去的生活。每個人的心中,都對食物保持著憧憬與嚮往,用自己的雙手,帶給自己一份衣食無憂的生活。

    可是,最近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國3》呢?它是否傳承了《舌尖》一二季帶給我們的感動?

    可惜的是,從《舌尖3》中,我們只看到了繁雜的廣告和莫名其妙的感慨。甚至更讓人生氣的是,節目組的不用心。將缽缽雞說成麻辣燙,把西安的回民街說成唐朝建成,甚至在最新幾期裡介紹了三無的中藥口紅。這一系列的失誤,難道這麼大的節目組會沒有人意識到嗎,那為什麼,還要一次一次地讓人失望。

    《舌尖上的中國》系列是有情懷的,特別是第一季的出現,打破了大眾思想裡對紀錄片就是死板無趣的這種看法,可是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舌尖3》只是披了一張情懷的皮,它的內在實在是空虛的,空虛得讓人想說點什麼都覺得多餘了。

  • 5 # 摳腳小能手丶

    舌尖三不好看。舌尖一,二所積累下來的好口碑,都被舌尖第三季消耗殆盡了。不去認真講食物的美味,反而用傳統,規矩這種封建糟粕迷惑普通觀眾。片子中的很多地方都完全不講科學。一會一個民俗,一會一個悲慘故事。不像美食紀錄片,像美食廣告片。

    說真的,要做東西就認真專心做,講美食就好好講美食。不會的話就玩玩英魂之刃口袋版。專心做遊戲。一款遊戲最核心的肯定是遊戲玩法,只有核心玩法吸引人才能收穫好評。像是英魂的moba模式就很好,保留了陰影跟插眼還有傳送這些核心因素,玩家才有興趣繼續玩。另外英魂的福利也很多,專心為玩家謀福利,像是每月簽到贈送的面板,翻牌的福利。另外在遊戲模式上也會另外開發新模式,冒險模式裡的玩法很新穎,可以抽英雄打BOSS。很棒的享受。

    希望舌尖3的導演千萬不要想著拍舌尖4,或者5了。先去玩玩英魂想好怎麼認真專心做一件事吧。

  • 6 # 博庫圖書館

    新年伊始,《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播出。

    這檔承載著億萬吃貨期待的國民下飯紀錄片,帶著滿屏的香氣迴歸,首播當日便掀起了收視狂潮,力壓同日播出的熱門電視劇,並迅速搶佔微博熱搜榜單。

    但是!萬萬沒想到!

    在口碑端,這一季的舌尖成績卻一路下滑,豆瓣評分從一開始的8點多掉到不及格的4.1,每播一集評分就下降一截,攔都攔不住!無數吃貨們哭著喊:那個又美又餓的舌尖哪裡去了!

    <落空的期待和空蕩蕩的胃一樣,難受>

    《舌尖3》真的有那麼難看嗎?換了導演之後到底有多差?

    就博庫君來看,這季《舌尖》主要有兩大毛病:

    一是廣告過多。什麼章丘鐵鍋、淮陽菜刀、銀杏砧板......啊喂,這是個美食紀錄片,不是電視購物節目好嘛,鍋碗瓢盆烹飪用具藏藏在食物背後就好了哇,何必這麼大張旗鼓的叫賣呢?

    二是常識性錯誤太多。大口黑鱸被當成古文中的鱸魚(實為四鰓鱸魚/松江鱸);“西安的回坊(一條小吃街)在唐代就已經成型”,可這地兒擱唐朝還是皇宮禁地呢......所以吃貨們,不如一起來找茬?

    <陳曉卿,求你快回來!!!>

  • 7 # 漫天飛雪5439

    《舌尖上的中國3》與前兩季的舌尖上的中國的導演團隊不同,所拍出來的作品不同。主要是圍繞著做菜的器具,不側重於美食的描述。它與前兩季的評分下降,創新需要不斷的新意。觀眾還不太適應新的模式,這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

  • 8 # 林小怪

    這一季的舌尖上的中國無關美食,更多的是以美食為載體,訴說小布爾喬亞的矯情以及對於傳統社會“糟粕”的迎合。

    章丘鐵鍋、泡菜罈子等等無一不在訴說著對工業化的排斥以及對小農社會的嚮往,而我們的國家正是得益於工業化經濟才取得不錯的增速。

    手工,小作坊的沒落不是沒有原因的,這是時代的選擇,也是被歷史的車輪滾滾壓過,手工,小作坊不能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而且品質不穩定,做出的美食更近乎於玄學,舌尖上的導演固執的認為小農社會的美好,更多是在享受工業化的基礎上對於小農社會的想象,就是小布爾喬亞的矯情。

    湖南平江那期更是所謂“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那一套,中國的傳統美德需要長幼有序,但是我們需要的不是封建社會的的那一套,封建社會的禮教不能符合現代社會真實需求,這是傳統中的糟粕,我們也看到現在社會中也有人重新開始講女德那一套,這是開歷史的倒車,需要大家的警惕。

    舌尖第一季的美好,是真正對於美食的美好,第二季開始就摻雜私貨,這一季尤甚,我們已近看不到美食能夠帶給我們的美好。

  • 9 # XGIMI極米

    作為一個剛來成都工作的人,我覺得《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香」真的挺不錯的,看的我都餓了。但是跟四川的同事交流之後,她們對裡面的內容並不友好,滿滿的吐槽,還給我進行了一次四川美食知識大科普,我就來現學現賣一下吧!如有不對,歡迎指正。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香」中被同事吐槽最多的就是畫面給的樂山缽缽雞,文案卻是在講麻辣燙(四川正宗叫法也應該是串串)。

    其實在成都人眼裡:火鍋、串串香、冷鍋串串、冒菜、缽缽雞都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火鍋是全華人民都非常熟悉的四川美食代表,在成都人眼裡它就是一群人的冒菜。鑑於火鍋的普及性,我就不多囉嗦了,直接給大家推薦1家本地人很愛吃的火鍋店(此處並沒有收取廣告費,但是園裡也是極米的粉絲哇卡卡卡卡)。

    園裡火鍋,坐落於極米總部所在地成都天府二街,大家在各種美食APP裡都能搜到。它最大的特點是打破了我們對於傳統火鍋店環境油膩的刻板印象,用了非常清新、書卷氣的中國風裝修。菜品新鮮不說,還能點0.5份,可以說對單身狗非常友好了。園裡有很多創新的火鍋菜品,比如:一般是燒烤或者鐵板做法的包漿豆腐可以涮著吃,每次我們聚餐都是要點兩份的;還有就是午餐肉,一般能在火鍋店吃上梅林午餐肉我們就很滿足了,但是園裡午餐肉裡面真的有一坨一坨的肉塊塊,好吃得流淚,就連冰粉這樣最最基礎的小甜品也做得配料豐富666。推薦來成都的朋友們,特別是常來高新區的朋友們,哪怕要排2個小時隊也值得一吃。

    冒菜是一個人的火鍋。選好菜別人幫你煮好,你抱著吃就好了。作為一個單身狗,我在成都吃的最多的應該就是冒菜了,工作日的午餐日常就是幹拌冒菜、冬陰功湯冒菜外賣點點點。歡迎成都的女粉絲,主動勾搭我一起去吃火鍋,咱們可以一起去吃園裡。喜歡吃冒菜的朋友們,可以關注一下這家店“朱林世家冒菜(西門老店)”,資格的老成都冒菜,一小碗一小碗,上面撒著芹菜和豆豉提香,可以說是非常下飯了,前幾年這家冒菜還曾經被引進到了我們天府軟體園E區的食堂!新近串紅的冒菜有一家叫“落舌”的,昨天剛剛登陸我們的to eat list。

    串串香和冷鍋串串是一對CP。作為一個外地人,我覺得它們就是需要你自己燙的串串(串串香)和別人燙好了端給你吃的串串(冷鍋串串)。

    串串香可以簡單粗暴理解為串成串的火鍋,現在全國各地大街小巷都有的鋼管廠小郡肝串串就是典型代表。不過串串在味型上跟火鍋還是有一些區別:火鍋的紅湯鍋底以油為主,而串串的紅湯鍋底湯的比重更大。我的同事們基本上每個人都有自己最愛的私藏串串店——龍戶人家、鴻社、牛華、蓋幫、馬路邊邊等等(排名並不分先後)。由於以上所有串串店我都沒有親自吃過,所以就直接省去描述了。不過,可以負責任地提醒大家,春節期間來成都遊玩的朋友們可能是吃不上美味的串串的,因為有口碑的店春節期間基本都要放假到初八。所以春節前,成都的美食公號都會做類似“春節不放假串店”這樣的選題!

    冷鍋串串就是串成串的麻辣燙,你在一個自助貨架上選好菜,交給店家,店家會燙好、拌上香噴噴的調料之後再端給你。傳說中帶員工去馬爾地夫旅遊的成都著名寒假放三個月的康二姐串串就是典型的牛油冷鍋串串。除了康二姐,冒椒火辣也是近幾年成都人很愛吃的店,週末的晚上如果17點不能坐下來吃上串,那可能就要等位等到21點了呢。

    缽缽雞發源於樂山,我認為它是冷鍋串串的“吃雞”特別版,它的主要食材以雞為主,比如雞肉、雞皮、雞爪、雞內臟等等,再搭配一些素菜。賣缽缽雞的地方,通常還會搭配售賣雞湯飯。缽缽雞最好吃的在樂山,但是成都也有很多味道不錯的店鋪,我去過的在杜甫草堂附近有一家:樂山鮮知味缽缽雞。門臉不大,店鋪也破破的,但是人氣非常旺,到了飯點經常整片街都是排隊等著吃缽缽雞的人,有紅油和藤椒兩種口味的,紅油的後味發甜,藤椒的更麻一些,吃不慣麻的朋友們要慎重。

    油炸串串是一種特別版的熱鍋串串,簡單點來說就是把肉和菜串在籤簽上,然後拿到滷油鍋裡頭直接炸,炸的香脆香脆的,然後蘸海椒面面吃。劃重點,是滷油哦,不是普通炸雞那種油哦,滷油加過滷料調味,更香濃。油炸串串最為出名的就是樂山,去看大佛的朋友們不容錯過。

    冷沾沾是四川綿陽的一種特色小吃,我對它的理解就是短籤子的冷鍋串串,它有豬肝、雞爪、雞皮、牛肚、雞筋、木耳、豆竹、鵪鶉蛋、火腿腸、蝦餃、卷粉、茄餅等40餘種菜品組成,基本上火鍋能涮的,就能做成冷沾沾。用做好的竹籤把這些菜品穿成一小串一小串的,最後在制秘製香料的鍋里加工煮熟,旁邊配上紅油麻辣和清湯爽口的兩個沾碟,供食客隨吃隨取。

  • 10 # 芳文

    這個問題很複雜,不是簡單幾句能講清出的。0不過總體看了以後我的感覺很明顯,三部遠遠不如一二部。

    研究原因可能有幾個方面。

    一個是主創人員離開,網上查下就知道。作品肯定口味不同。不同人釀酒是不一樣的。

    二個一二部已經有很成功的基礎,被拔高了期望。所以民眾的要求也高。跟春晚一樣。年不如一年感覺,但是投入沒少的。

    三個新團隊也發言了,說就是為了創新,不管你說好不好。我就是要讓大家看到不同。老按主題沒意思。實際還是保留了更多的,例如加分的解說,背景樂。

    總的來說,我是覺得第三部不如一二好看。要非說原因,可能一二部是美食盛宴,第三部是探索發現。拍走題了。

  • 11 # 行走的暖風

    《舌尖3》講述了一個又一個人與美食背後的溫情故事,作為一部美食文化紀錄片迴歸央視萬眾期待,開播前就熱度極高,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巨大成功,贏得了良好的口碑,作為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延續,《舌尖3》自然受到極大關注,收視率爆棚,但是相較於第一季9.3分和第二季8.4分的豆瓣高評分和廣受好評,《舌尖3》如今在豆瓣的評分已經跌至4.1分,遭到了如潮水般的口誅筆伐、抨擊,過分沉迷儀式感,重講禮儀教化人,失了“舌尖”本味,各種吐槽鋪天蓋地,雖然《舌尖3》確實與第一第二部差距很大,但是其背後的人文內涵卻仍舊不容忽視。

    《舌尖3》完善美食故事,強化人物,強化食物背後的文化,既近觀食物之美,又遠眺文化淵源。從歷史演化過程中探究中國美食的遷徙與融合,深度討論華人與食物的關係,更講求表達跟美食相關的各種人文精神,儘管存在瑕疵,可這部飽含華人濃郁情感、生活智慧、人文傳統的紀錄片,將再一次給海內外受眾帶來文化的滋養和情感的共鳴,必將成為讓世界透過美食瞭解中國的一個視窗,也是中國紀錄片作品秉承中國的文化價值理念,給世界提供的一份文化思考與解讀,以美食為載體讓中國文化進一步走向世界,展現中國文化自信,傳遞中國聲音。

    《舌尖3》更多的是傳承,更為重要的是豐富的人文內涵,儘管表新形式存在著各種瑕疵,不完美的地,但我們應該以包容的態度對待,深刻的感悟它要傳達的本質情感。

  • 12 # chenxy6

    之前看《舌尖3》是覺得渣,剛剛看了《尋味順德》第二集,我開始罵自己,我居然把《舌尖3》第五集那樣的垃圾看完了,為它增加了播放量!真應該罵!

    為了表示我的後悔,我註冊了個豆瓣賬號,給它評1星!

    《舌尖3》第五集的廚人放在這麼高的一個紀錄片裡講,真的是對中國那麼多廚師的侮辱!

  • 13 # 醉月樓臺

    我覺得不能片面看問題吧,第三季延續了《舌尖》系列紀錄片以主題分集的習慣,共分為“器”“香”“宴席”“食養”“廚人”“酥”“節氣”“融合”八集,

    分別介紹了中國美食的器具、小吃、點心、醫食同源等特色。雖然收視率不高,但我還是喜歡看,而且喜歡看

  • 14 # 張博

    舌尖3更加合理的從各個角度,為廣大吃貨,奉獻了一道精美的視覺盛宴。使隱藏於民間的各種美食。走進人們的視野。更瞭解到一道道美食背後,不為人知的艱辛故事。食之不易啊!在如此快速迭代的時代,好的美食更應該傳承。是他迴歸應有的本色味道,是更多人透過美食,找尋童年的記憶和家鄉的味道!期待舌尖4更加的精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冬天午睡是穿著衣服好還是脫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