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漩渦鳴人yy

    如果說荊軻在臨死以前,除了秦始皇嬴政最想把他給宰了以外,還有一個人,他要親手把他帶進地獄的話,那估計就是秦舞陽了!這個豬隊友確實差一點點,把荊軻所有的計劃全部泡湯,萬一荊軻沒有上得大殿,那金科的這一番準備全部複製東流。那荊軻到這兒來到底是幹什麼的嗎?

    其實我們站在太子丹的角度,他當時手裡面有沒有什麼其他的人選幫荊軻護送過去?或者說得直白一點就是監視荊軻,不要半路逃跑,有沒有這種人呢肯定是有的!當初燕太子丹逃到自己的國家之後,一沒有訓練兵馬,二沒有選擇勵精圖治,只是選擇去結交那些死士,所以他手裡面肯定是有一份名單的,最起碼能夠完成這個任務的人還是有的!荊軻的只是算是其中一個!

    那麼為什麼不派那些靠譜的人過去而派了一個秦舞陽這個孩子過去的?

    說白了,秦舞陽這個人,一方面是他對燕太子丹比較忠心,派他過去監視金科,不要讓他半路開小差。在另一個方面,秦舞陽也是用來迷惑秦始皇的!我帶著一個孩子,我總不可能過來刺殺你吧,萬一他走露了風聲呢,萬一他隨便說錯話,到時候讓你發覺了怎麼辦呢?

    所以說當時的燕太子丹肯定是抱著這個想法去找了一個孩子過來,最起碼能夠讓秦始皇沒有任何的疑心,而這個秦舞陽那算是矮個子裡面拔尖找出來的這麼一個,至少能夠有這樣一個心理素質人,因為他13歲殺過人!

    總體而言,荊軻在出發以前也似乎在等某一個人過來。可能是他的幫手有可能是給他送行的人,但是總地來說,金科也沒有把全部希望放在這個孩子身上,而且從金科最後的表現上來講,他也預料到了這種情況的發生,並且做了相應的應對,最後呢,也算是成功的接觸到了秦始皇!

    可惜的是,本應該是一個沒有任何思想的殺手和刺客,最後居然有了自己的思想,對著秦始皇說出了那番感慨,說我如果殺了你。列國還是會被滅,若能把你挾持,讓你退還六國土地,六國方有一戰之機會!

    這唯一一句明白的話,居然出自一個刺客的口中。還真是令人諷刺!

  • 2 # 難得浮生閒半日

    荊軻刺秦失敗,是因為豬隊友秦舞陽的緣故嗎?

    秦舞陽真的被嚇傻了嗎?

    荊軻帶上蓋聶去刺秦,憑蓋聶劍聖的名頭,秦始皇能讓他們進去?

    秦舞陽十二歲敢當街殺人。

    從小官二代見慣了大場面。

    明知道刺秦必死,仍然與荊軻並肩赴死。

    如果害怕半路上大可以逃跑,為何還要進到必死的秦王宮?

    這樣的人物,會在最後的時刻因為害怕而呆若木雞?

    事實決非如此。

    秦始皇規定手下近臣進殿都不得佩劍。

    可見秦始皇的戒心有多重。

    這燕國突然來兩個人獻圖、獻叛將人頭,憑秦始皇的戒心,能不加防備?

    怎樣才能消除秦王戒心,荊軻和秦舞陽一路走來需時不短,沒理由不研究方案。

    方案就是《戰國策.燕策三》和《史記.刺客列傳》中記載的秦舞陽在王宮門口嚇的呆若木雞,引得秦國文武嘲笑。

    荊軻隨後解釋:這人沒見過大場面,嚇傻了。自己要一個人進見秦王。

    見秦舞陽嚇的腿軟,大家都會想刺客那有這麼膽小的?秦始皇同樣也就鬆懈了些。

    這時進宮的人就剩荊軻一人,秦始皇更加少了些戒備。

    只有這樣荊軻才能有機會走到秦始皇的十步之內獻圖。

    如果兩人都毫無怯色、英雄氣概的進去,秦始皇能讓荊軻上前獻圖?

    等荊軻圖窮匕現刺殺秦始皇,秦始皇繞柱而逃的時候。

    秦舞陽也沒閒著。他在宮殿門口阻擋救駕的侍衛,為荊軻爭取時間。

    最終荊軻刺秦失敗,秦舞陽也命喪當場。

    可以說沒有秦舞陽,荊軻可能都沒有刺秦機會?

    百年後的《史記》作者司馬遷也不分析一下原因,就武斷的下了秦舞陽膽小怕事,導致刺秦失敗的結論。

    從此荊軻成了千古流芳的勇士,秦舞陽卻成了受人嘲諷的豬隊友。

  • 3 # 看點兒歷史

    荊軻刺秦王,為何會帶秦舞陽呢?

    大概有以下的幾個原因。

    其一:秦舞陽個人能力很強,但是單指的是他很凶,因為年紀小就殺過人,所以身邊的人都比較怕他,勇武剽悍,這是選擇他的原因之一。

    其二:秦舞陽是將門之後,和燕國淵源很深。極有可能是太子丹的心腹人物,易水邊上,荊軻等人久久沒有到來。太子丹便著急的催他上路了。如果是為了萬無一失的話,應該是等荊軻的援手來了一起走豈不是更好?但是他沒有。這應該能夠說明一些問題了。

    其三:鑑於第二點,秦舞陽除了當荊軻刺秦的副手之外,應該也是燕丹派去監視荊軻的人。我們知道,在面見秦王的時候,荊軻出手了,但是對於秦舞陽的描寫似乎沒有。

    最後,秦舞陽勇敢,那隻不過是一種由於被他壓迫而產生的恐懼罷了。但是面對秦王,這位可不是一個能被壓制住的主,所以秦舞陽慫了也很正常。

  • 4 # 英0年0早0肥0

    《亮劍》裡有段話,說是引用的《戰國策》,沒考據過,不過可以拿來分析一下。

    那段話是楚雲飛誇李雲龍的,講的是田光對燕太子丹分析刺客的人選,為什麼舍燕國本土的勇士不用:“竊觀太子客無可用者:夏扶血勇之人,怒而面赤;宋意脈勇之人,怒而面青;舞陽骨勇之人,怒而面白。光所之荊柯,神勇之人,怒而色不變。”也就是說太子丹推薦的這哥仨都不是那種淡定的人,一激動就上臉,用行話叫掛相。

    所以這可能是一個B計劃,荊軻要等的人沒來,只能帶個後補去。那兩個一個一激動就充血一個一激動就青面(沒有獠牙),一看就不是什麼好東西,肯定當場就被摁住了。秦舞陽一激動就臉發白看上去一副嚇尿的樣子,發揮好了還能減少敵人的戒備心,從史記上描寫的場面來看,應該也是達到了預期目標,秦國君臣都放鬆了警惕。

    至於最後沒成功,那隻能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他們已經盡力了。當廷刺殺秦王這種事,就算成功也絕無可能生還,肯定剁碎了沒跑,敢去的都是勇士,而且慷慨就義易,從容赴死難,這不是戰場上衝鋒眼一紅就上去了,作為使者,肯定是有一套複雜的儀式,也就是說有很多時間東想西想,能堅持到計劃最後,這心理素質和勇氣也是絕對過硬的。

  • 5 # 指動濟南

    現代人看荊軻刺秦王的故事,有時會發出一個疑問:與荊軻同去的秦舞陽,在秦王面前嚇得渾身發抖,最後只有荊軻獨自刺殺秦王。如果當時有個比秦舞陽更勇敢的人做荊軻副手,最終的結果會不一樣,秦王可能被刺死,歷史也將重新改寫……

    當時,為什麼沒有安排更勇敢的人作荊軻副手呢?史料中對此沒有解釋,但是通過對各種史料的彙總分析,我們還是能找出一些原因來的。

    1、秦舞陽並非平庸之輩

    燕太丹子挑選秦舞陽作荊軻副手,也是必然選擇。因為秦舞陽並非平庸之輩,《史記》載:“燕國有勇士秦舞陽,年十三,殺人,人不敢忤視。乃令秦舞陽為副。”13歲就敢殺人,別人見到他,害怕到不敢看他的眼睛,這是秦舞陽成為荊軻副手的主要原因。

    按古人習慣,秦舞陽的13歲是虛歲,實際是12歲。那麼,僅憑這點就選中秦舞陽?顯然不是!史書記載,燕國曾有位賢將叫秦開,年輕時在胡地當人質。歸國後率兵攻破東胡,胡人退卻1000多裡,秦開在燕國曆史上最大功績,是奪回被胡人侵佔的遼東。

    當時,箕子北韓欲出兵干預,秦開率軍進入北韓西部,攻取2000餘里,兵至滿番汗(今北韓安州)。“與荊軻刺秦王秦舞陽者,開之孫也”。原來,秦舞陽是將門之後,作為秦開的孫子,未成年時就敢殺人,這份膽量也不是憑空而來的。

    秦舞陽成為荊軻副手的最初表現,還符合殺手本色:“荊軻與武陽入秦,過陽翟。軻買肉,爭輕重,屠辱軻,武陽欲擊,軻止之”。這段記載源自《燕丹子》。入秦途中路過今天河南禹州,荊軻買肉和屠夫爭執,秦舞陽撥刀想殺人,被荊軻攔住。

    動不動要殺人的秦舞陽,面對秦王政表現如何——至陛,秦舞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荊軻顧笑舞陽,前謝曰:“北蕃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慴。原大王少假借之,使得畢使於前。”秦王謂軻曰:“取舞陽所持地圖。”

    荊軻捧著樊於期腦袋,秦舞陽捧著地圖匣子,以正副使的次序走到殿前階下,秦舞陽臉色突變,渾身發抖,大臣們感到奇怪。荊軻回頭衝秦舞陽笑笑,給秦王謝罪:“北方小國、蠻夷之地的粗人,沒見過天子而心驚膽顫。希望大王原諒他,讓他完成使命。”秦王對荊軻說:“拿上來秦舞陽手裡的地圖。”

    3、秦王政的氣場到底有多強大

    秦舞陽面對秦王政徹底崩潰,首先是因為秦王政的強大氣場。《史記》引用尉繚子之語記述過秦始皇的外表:“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這9個字的意思是:鼻子高挺,眼睛細長,有隼鳥一樣健壯的胸膛,聲音洪亮,十分威嚴。

    帝王之相還表現在秦王政身高、氣力上。據負劍擊殺荊軻和秦劍長1.3米至1.5米的記載,推算秦王政身高近1.9米。在古代,這個身高是常人是異人之相。

    統一全國後,秦始皇巡遊中曾用連弩射殺“巨魚”。秦弩最大張力700多公斤、射程860多米、弩重100多公斤。沒有相當的力氣,怕是連弩機也扳不動吧。

    秦王政的氣場還來自秦師!透過西安出土的兵馬俑軍陣,今人仍能感受到一股肅殺之氣。當年秦舞陽面對的是真實的秦武士,是當時天下無人能敵的最強大的虎狼之師。

    4、荊軻真正的副手沒有跟隨

    秦舞陽是燕太丹子選中的,但並非是荊軻所中意的副手。對此《史記》記載:“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治行”。這裡說入秦行刺前,荊軻在等待一個人,打算一同出發。但那人家住得很遠,一直沒趕到,荊軻甚至替那人準備好了行裝。

    後世猜測,這個讓荊軻備好行裝的人,才是他心目裡的真正副手,也許他早就看出秦舞陽並不合格。荊軻要等的人是誰?是曾用眼神殺退荊軻的第一劍手蓋聶?還是曾呵斥荊軻的猛士魯句踐?抑或後來眼瞎仍用琴擊秦王的高漸離?對此,史料沒有明確記載。

    可以設想,上述三人中的任一個人,都會比秦舞陽更適合當荊軻的助手。他們至少不會因為渾身發抖,從而失去接近秦王政,最終讓荊軻獨自刺秦……

    荊軻沒等到真正的副手,秦舞陽跟隨,這是歷史的選擇,是時代的選擇。戰國紛爭的局面,早讓七中國人民厭倦戰爭,和平和統一是最大渴望。因此,秦舞陽這個不靠譜的副手,使荊軻刺秦王政失敗,也許是冥冥中上天所註定的吧。

  • 6 # 平沙趣說歷史

    《史記·刺客列傳》記載:“燕國有勇士秦舞陽,年十三,殺人,人不敢忤視。乃令秦舞陽為副。”

    秦舞陽的勇,體現在他十三歲就敢殺人,這要是放到今天,誰不會驚呼一聲恐怖凶殘,即便戰國時期民風剽悍,這種事情也不多見,所以人們才不敢跟秦舞陽對視,這是被他的凶名嚇住了。

    秦開是燕國名將,生活在燕國最為強盛的燕昭王時期,進攻東胡闢地千里,秦舞陽作為其孫,很容易被認為將門虎子,再加上官三代之名,養成乖戾凶殘的性子並不奇怪,殺人後逃脫懲罰就是“我爸是李剛”的成功典範。

    由此可見,秦舞陽的勇並非來自於內心,而是來源於外在的權勢,“人不敢忤視”也有忌憚他身份的原因,不過當他看到秦王政——這個全天下權勢最大的人時,他所謂的官三代權勢毫無用處,嚇得發抖也屬自然。

    田光提及太子丹手下三位勇士,夏扶一激動,臉就變紅;宋意一激動,臉就變青;秦舞陽一激動,臉就變白;而荊軻激動也不會變色。田光說這話是為了推薦荊軻,那麼他選的必定是太子丹手下最勇敢的幾位勇士,然後再以他們襯托荊軻。

    荊軻怒不變色,最後被安排成正使,而秦舞陽臉色變白,這是可以搪塞過去的,至少比變紅和變青要隱蔽得多,所以他成了副使。

    這是太子丹的安排,對於這個安排,荊軻是不滿意的,他其實有更好的人選,而且想等到他後兩人一起出發(荊軻有所待,欲與俱),但這個人沒來,而秦軍已然滅趙,到達燕國南部,太子丹懷疑荊軻是不是不想去,激得荊軻帶秦舞陽出發。

    荊軻要等的人是誰,《史記》沒有提及,我們也無從得知,不過就算他出現了,刺秦成功了,統一的腳步也難以阻擋,最多是從秦王政諸多子嗣中挑出一個繼位而已。

  • 7 # 一貳一橙

    刺秦失敗的三大原因

    第一:燕國無人可用

    其實當時姬丹手下並不是沒有其他刺秦的人選:夏扶,宋意,武陽等都是他籠絡在手下的勇士。可是夏扶血勇,怒而面赤;宋意脈勇,怒而面青;武陽骨勇,怒而面白。要讓他們做保鏢,暗殺什麼的可能還行,但要正大光明地行刺卻極容易漏出破綻。唯有荊軻神勇,怒而色不變,才適合當此重任。

    第二:人數方面的差距,雙拳難敵四手

    第三:刺秦的主要目的不是殺死秦始皇

    荊軻第一下沒有打算刺中秦始皇,也失去了絕佳的機會。秦始皇繞柱而走,荊軻追擊,群臣數百人是直接上去以手搏之。雙拳都難敵四手,何況朝堂之上還有幾百隻手,秦舞陽就算是在世孟賁也難免被擒,刺秦失敗根本怪不上秦舞陽或者荊軻,換了別人也是一樣。“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 8 # 牆笑裂

    額滴歌腎吶,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啊,人家秦舞陽第一次殺人的時間你知道嗎?

    13歲。

    沒錯,就是你我這種凡人在學校踢球打架拽女生辮子的時候,人家開始殺人。而且自帶殺氣,人們都不敢正眼看。

    《史記·刺客列傳第二十六》:

    燕國有勇士秦舞陽,年十三,殺人,人不敢忤視。

    這種人在見到秦始皇之前,各位評委是一致給滿分都不夠的,年輕有為、肯下死手、自帶殺氣,去上語文課自己帶的字典裡大概“怕”字那一頁都是找不到的……

    所以啊,問題問得太事後諸葛亮了,這就是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於是溜溜就溜溜,完美的刺客生涯撞上了史上獨一無二的秦始皇了,這下這兄弟的記分牌就悲劇了……

    所謂一山還比一山高、強中還有強中手啊,一般人不敢正眼看的13歲就能取人性命的王牌刺客秦舞陽,見了秦始皇嚇得那叫一個慫他爸給慫開門——慫到家了……

    好在荊軻的牛那是真牛,說秦舞陽沒見過真龍天子,是個沒見過世面的蠻夷,大家不要取笑他……這才擺平了他慫得發抖引起的猜忌。

    為什麼不安排更勇敢的人做副手呢?設想一下:天下統一在即,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大勢已去的時代,荊軻這種緊握信念、視死如歸的人天下又有幾個,古代通訊又不發達,你也不可能城門張榜去找“喂大家好我準備刺殺秦始皇,誰做副手啊明兒來我茅屋報到!”也不現實是吧,所以,能找到個13歲殺過人的狠角兒已經很不錯了……

    總之,諸位都盡力了,歷史已寫成了。

  • 9 # 溫讀

    荊軻,戰國時期著名刺客,齊國大夫慶封之後,善擊劍。

    秦舞陽,燕國賢將秦開之孫。

    其少年之時便犯下殺人案件,“燕國有勇士秦武陽,年十二,殺人,人不敢與忤視。乃令秦武陽為副。”其便遵燕太子丹命令跟隨荊軻刺殺秦舞陽。

    田光,燕之處士。時人稱其為燕國勇士,被譽為智深而勇沈的“節俠”,學識淵博。

    田光為燕太子丹謀劃刺殺秦王,因自己年邁體衰無力擔此重任,便舉薦了荊軻。其當時曾與太子丹說“臣竊觀太子客,俱無可用者,夏扶血勇之人,怒則面赤;宋意脈勇之人,怒則面青;秦舞陽骨勇之人,怒則面白。夫怒形於面,而使人覺之,何以濟事?臣所知有荊卿者,乃神勇之人,喜怒不形,似為勝之”。

    太子丹要刺殺秦王這樣的頭等國家大事,必然會選擇自己所知最厲害的人,必然全力以赴搜尋能者,尋找出來上述這幾個門客必然有其過人的一面,也是太子丹在燕國(當時燕國極為弱小)暗中搜尋自己所能找到最強著,田光一一否定其推舉之人選擇荊軻便可知秦舞陽只是徒有其表,不可當此重任。

    太子丹,燕王喜之子,戰國末期燕國太子,刺秦失敗後被燕王所殺,將其頭顱獻與秦王求和。

    丹曾少年時在趙國和燕國作人質。從其刺殺秦王此等大事卻心浮氣躁,甚至暗示忠臣田光自殺保密,還懷疑過以死告慰太子丹的田光推薦的荊軻,可見其也並非能者。

    荊軻也心知秦舞陽不行,便尋找到了自己的老友一起出發刺秦,能讓荊軻認可的能力必然絕非一般。但因荊軻老友居住太遠一時無法趕過來。太子丹竟然在已經決定獻出樊於期頭顱和燕國督亢的地圖如此寶貴的東西后,還急迫在乎這些時日,懷疑荊軻怕死拖延,竟然說出荊軻要是不願意他便派遣秦舞陽前去刺秦的話。由此準備不足,可見大事難成。荊軻一怒之下呵斥太子丹的急躁,秦王豈是說殺就能殺的,但也無可奈何,只得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動身。

    只能說不是沒有安排更厲害的,奈何荊軻已尋找到了足以讓勝利有更大把握的人時,太子丹的心浮氣躁、不斷懷疑和催促,為失利埋下伏筆,荊軻只能匆匆帶著秦舞陽踏上不歸路。

    PS:好在太子丹無能,秦王嬴政未被刺殺,否則華夏大地大統一不知拖至何時。

    以上。

  • 10 # 江南俗士1972

    司馬遷筆下的荊軻刺秦王,本身就有很多胡編亂造的情節,這也是《史記》的通病。

    首先,燕太子丹欲派刺客刺殺秦王,必然會精挑細選、精心準備,必定會選擇膽大心細、武藝出眾的高手。可實際上,刺客荊軻卻像一個不會武功的常人,雖然膽子挺大,但在秦國大殿上一對一追殺秦王竟會失手,被拔出長劍的秦王一招砍斷大腿,完全不具備一名頂級刺客所必需的能力。

    第二,荊軻刺秦乃頂級機密,知情者極少。但史記裡卻說,高漸離等好友為荊軻在大庭廣眾下踐行,還高歌一曲“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這不是擺明了告訴秦國在燕國的間諜:刺客來啦!完全不合情理。

    第三,也就是關於秦舞陽的問題。秦舞陽在燕國是有名的豪俠,說白了就是打架鬥毆高手。按理說,樹大招風,惡名在外的秦舞陽並非充當刺客的人選,燕太子怎麼會挑選他充當協助荊軻刺秦呢?戰國時代,貴族都養門客,其中不乏死士,經常上演士為知己者死的大戲。燕丹堂堂一個太子,不可能沒有自己的死士,完全沒有必要去找江湖中人的秦舞陽。

    個人認為,歷史上確實發生過荊軻刺秦的事情,但其中細節,不可能像司馬遷描寫地那樣。很可能荊軻等刺客,在拜見秦王時被搜出凶器而被處決。畢竟,地圖裡藏匕首可不是什麼腦筋急轉彎,秦國的護衛仔細一點就能發現。

  • 11 # 夏雨風

    不是人人都可以當英雄,也不是人人都可以託付。

    慧眼識英雄。千里馬常有,而伯樂難遇。

    燕太子尋人無數,最後挑選了荊軻:為人剛毅丶孤獨丶冷酷,不苟言笑。劍術高超。平時不易接近,但一諾千金(古時四大俠客必備素質)。寡母獨居。

    燕太子花重金保護荊母。荊軻歸家心有所動。燕太子專程拜訪。兩人遂成好友。

    荊母對愛子說:"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吾兒莫等娘老,以免耽擱燕公子之急所"。

    荊軻跪言:"孩兒定孝慈母,不忍遠離片刻。"

    荊母深明大義:"男兒應志在四方,燕公子欲解燃眉之急,又不忍母子長別。受人恩惠,當以厚報!"

    荊軻跪拜泣母:"自古忠孝難雙全!受人所託,忠人所事。望大人鑑諒!"

    易水河邊,荊軻帶了孤兒秦舞陽,其願追隨恩人浪跡天涯。

    天高月黑,易水秋涼。燕公子設酒送行。燕公子欲報國難,荊卿要一諾千金。荊軻慷慨一別:"風瀟瀟,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

    秦舞陽從小在打架中長大,為一口飯無所不幹,練就一身蠻力。只是缺乏文化素養,氣勢很足,能在亂軍之中衝鋒陷陣,卻不能在深入虎穴中保持冷靜丶把控氣緒,榮辱不驚。

    在入秦都中,兩人一路順風。卻在入宮途中,秦舞陽神色慌張,口齒不清。

    荊軻暗叫不妙,已不能更改。秦舞陽還未入深宮,已被人攔截下。雙打計劃告廢,刺秦王之計凶多吉少。但荊軻預做孤擲一擊,以死報燕公子。

    秦王聽聞俠客荊軻獻燕全圖,大喜過往,親自接見。荊軻圖窮匕見,飛匕眼看要"封侯"大功告成。多虧御醫捨命飛堵:"大王莫憂,郎中在此!"

    荊軻飛身撲上,御醫一軀相阻。御林軍傾巢而出,圍攻荊軻。荊軻毫無懼意,一己擊多,荊軻周也已堆滿了屍體,荊軻也遍體鱗傷,血染全身,也已力盡跌跌撞撞。

    秦王喝退衛兵,隻身一人趨前。"好大膽,敢刺殺大王!"

    荊軻:"今日我險將成功,只是你險勝!看來我不能報燕公子,而天下屬於你!"

    秦王笑道:"我一劍給你是成全了你的俠義之名。但我希望中國以後再不要有俠客,會讓多少孤兒寡母悲傷欲絕!"

    秦王之後,"四大俠客"再沒續集了!

  • 12 # 萬事之始

    對於提問者的說法,筆者不敢苟同,秦舞陽發抖並不是因為害怕,而是臨戰前的一種狀態。可是這種狀態卻引起了秦王的懷疑,以至於臨時換人,荊軻由一位掩護者變成了直接動手的刺客,真正的刺客應該是秦舞陽。

    秦舞陽並不是無勇之人

    據《史記 刺客列傳》: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舞陽奉地圖柙,以次進。至陛,秦舞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

    在《史記》的描述中,秦舞陽是“色變振恐”,好像是因為害怕而發抖,其實不然。

    關於這一點,在太子丹賓客田光的口中早就有判斷。

    據《燕丹子》,謀士田光對燕太子丹曾經說過說的一段話:

    “然竊觀太子客,無可用者。夏扶,血勇之人,怒而面赤;宋意,脈勇之人,怒而面青;舞陽,骨勇之人,怒而面白。光所知荊軻,神勇之人,怒而色不變。”

    由此看來,秦舞陽是骨勇之人,在臨戰之時,因為發怒而臉色發白,並不是因為害怕才臉色發白。

    刺殺秦王的主角是秦舞陽,並不是荊軻

    那麼,作為太子丹派去執行刺殺任務的直接動手者究竟是荊軻呢還是秦舞陽呢?

    筆者認為,荊軻只是一位掩護者而已,真正執行刺殺任務的是秦舞陽。

    為什麼這麼說,請聽筆者分析。

    首先,荊軻的劍術水平一般。

    據《史記》記載,荊軻“好讀書擊劍,以術說衛元君,衛元君不用。”荊軻想以劍術來吸引衛元君,可是不被重視。此明證一也。

    其次,荊軻和劍術大家蓋聶交流,卻遭到了蓋聶怒目而視,並且馬上逃走,不敢停留。此明證二也。

    據《史記》:

    荊軻嘗遊過榆次,與蓋聶論劍,蓋聶怒而目之。荊軻出,人或言復召荊卿。蓋曰:“曩者吾與論劍有不稱者,吾目之;試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荊卿則已駕而去榆次矣。

    與趙國大豪魯勾踐相會,因為賭博爭執,被魯勾踐叱罵而不敢還嘴,急忙逃跑,害怕被殺。此明證三也。

    最後,在荊軻刺殺秦王失敗之後,魯勾踐感慨:

    魯句踐已聞荊軻之刺秦王,私曰:“嗟乎,惜哉其不講於刺劍之術也!甚矣吾不知人也!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為非人也!”

    此明證四也。

    遠赴秦國刺殺秦王,所有的也僅是一次機會,太子丹在付出了樊於期的性命而創造出的這一次機會,會由一位不精通劍術的人來執行?不可想象。

    而秦舞陽則不同,據《史記》的記載:

    “燕國有勇士秦舞陽,年十二,殺人,人不敢忤視。”

    由此看來,秦舞陽是位真正的勇士,而且精通刺殺之術,所以,筆者認為,在燕國發起的這次刺殺秦王事件中,荊軻只是負責配合和掩護,真正的刺客應該是秦舞陽。

    荊軻刺秦場景還原

    下面就讓筆者來還原一下刺殺場景吧。

    首先,荊軻作為燕國的使者覲見秦王,並奉上了樊於期的首級。

    其次、秦王見到樊於期的首級大喜,就放鬆了對荊軻的戒備。荊軻接著提出要獻上燕國的督亢地圖,就讓秦王更是喜上加喜。

    再次、秦王讓荊軻獻上督亢地圖,荊軻說,地圖在副使手中,秦王因為之前的高興放鬆了警惕,就讓燕國副使把地圖獻上來。

    再次、荊軻和秦舞陽把地圖展開,就在秦王觀看地圖的時候,秦舞陽抽出了藏在地圖卷軸內的徐夫人匕首刺殺了秦王,因為徐夫人匕首事先已經浸泡了毒藥,見血立死,所以,刺殺成功。

    最後、秦朝軍隊一擁而上,殺死了荊軻和秦舞陽。

    可是,事情卻壞在了秦舞陽身上。

    就像上文提到的那樣,秦舞陽在要殺人之前,醞釀感情之時,臉色發白,引起了秦朝大臣們的懷疑。所以,秦王就不允許秦舞陽上殿。

    無奈之下,荊軻只得自己拿過地圖展開給秦王看,順勢抽出匕首來刺殺秦王,可是因為自身劍術水平有限,兼之秦王的身手也不錯,刺殺失敗,荊軻被殺。

    宮殿外的秦舞陽見荊軻已經發動,也要上殿幫忙,卻被守衛在宮殿外的秦軍殺死。

    就這樣,燕國太子丹精心準備了好久的刺秦行動徹底失敗,不僅賠上了荊軻和秦舞陽,還使名將樊於期死於非命,可謂是得不償失!

    總結

    戰國末期,秦國一統天下的局面已經形成,即使荊軻刺秦成功,也改變不了秦國統一六國的大勢,充其量能減緩時間而已。

    在歷史的大潮流面前,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太子丹如此,秦王也是如此。為太子丹計,與其想方設法刺殺秦王,減緩燕國滅亡的時間,還不如勵精圖治,使燕國如何強盛起來更為緊要。

  • 13 # 尚宮女史

    荊軻作為歷史上最為著名的一個刺客,其本身的故事已經成為一個經典,雖然荊軻刺秦王的結果是一個悲劇,但並不妨礙這兩千多年來人們對荊軻的讚揚,讚揚他“士為知己者”的俠士精神和慷慨赴死的悲壯情懷。

    回到故事本身,荊軻刺秦王就是一個徹底的失敗一個不靠譜的燕國太子(太子丹)將刺殺秦王的任務交給了一個能力不甚靠譜的刺客(荊軻),再加上一個不靠譜的副手(秦舞陽),失敗其實早就已經註定了。

    說太子丹不靠譜是因為他太過感情用事而理智不足,他不肯聽從老師鞠武的建議,與三晉和齊楚等諸侯國結盟,共同對付秦國,反而想走捷徑直接刺殺秦王,他不僅冒著惹惱秦國的代價收留了秦國的叛將樊於期,而且還一直在尋找像齊國曹沫那樣的人物,能夠挾持秦王,讓秦國將吞佔的土地都吐出來,如果秦王不肯就直接刺死他。

    太子丹有這樣的宏願也不為過,但他選人的水平實在不行,選的是荊軻,不是說荊軻不行,而是就能力來說,荊軻確實挺一般的。荊軻以劍術出名,並且酷愛讀書,但是就劍術來說,他無法說服衛元君重用他,與蓋聶論劍,因為技藝不精湛被蓋聶瞪跑了,在邯鄲與魯勾踐博,結果再次逃跑,等等。

    種種跡象表明,荊軻的劍術實在是一般,當然他在喝酒和交友方面倒是比較擅長。就是這樣一個俠士成為太子丹心目中刺秦王的最佳人選,太子丹得到荊軻之後,對他是真的很好,讓荊軻做了上卿,讓他住最好的賓館,吃最好的食物,更有奇珍異寶和車馬美女圍繞著荊軻。

    荊軻為了報答太子丹,倒也真心實意為太子丹著想,他提出刺殺秦王需要三樣東西:樊於期的人頭、天下最鋒利的匕首以及燕國督亢的地圖。

    這三樣東西都不是容易得到的東西,太子丹不忍心殺死樊於期,最後是荊軻說服樊於期自殺,而匕首則是花費了百金從徐夫人那裡購買,然後再用藥蟀淬鍊匕首,再拿人做試驗,這些人見血即死,最終才有了這把天下最鋒利的匕首。

    這三樣東西準備好之後,太子丹還被荊軻配備了一個副手,即秦舞陽。秦舞陽這個人比較有意思,當然,他的經歷其實比較單純,他是燕國著名大將秦開之孫,算是燕國的貴族,只不過,秦舞陽遠沒有祖父的能力,他更像是一個窩裡橫,在燕國橫著走,13歲就殺死了人,非常兇悍,沒有人敢直視他。

    按理說這樣一個人應該是一個很強悍的勇士了,但他是個窩裡橫,或者說是欺軟怕硬,遇到更強悍的人的時候,就像是變了一個似的,只不過太子丹之前並沒有機會見識到秦舞陽的這一點,才將秦舞陽點為荊軻的副手。

    當然,太子丹之所以選擇秦舞陽還因為秦舞陽的貴族身份,這樣的身份出使秦國還是比較合適的,所以在太子丹看來,秦舞陽是最合適的人選,不過荊軻似乎並不滿意秦舞陽,他本來想等著另一個人陪自己去出使秦國,結果因為太子丹的著急和懷疑打亂了荊軻的計劃,出使時間被提前,荊軻一氣之下帶著秦舞陽就奔赴秦國。

    荊軻進入秦國很順利,而且順利被秦王召見,到了被召見的那一天,荊軻抱著裝有樊於期頭顱的盒子,而秦舞陽則捧著地圖匣子,兩人按照順序進殿,就在這個時候突然出現了意外,因為秦舞陽“色變振恐”,他的害怕太過明顯,身體都跟著抖了起來。

    荊軻無論如何沒有想到,這個秦舞陽是如此的不中用,關鍵時刻居然掉鏈子,好在荊軻並沒有就此慌亂,而是回頭朝著秦舞陽笑了笑,然後說:“北蕃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悃。願大王少假借之,使得畢使於前。”

    很難說秦舞陽的舉動有沒有讓秦王起疑心,也很難說荊軻的話,秦王是不是信了。但確定的是,秦王讓荊軻將地圖獻給自己,於是荊軻接過了秦舞陽手上的地圖,呈給了秦始皇,然後圖窮匕見,即便荊軻抓住了秦王的衣袖,並試圖用匕首刺他,但秦王卻掙脫開了,兩人在大殿上你追我趕,最終荊軻刺秦王的任務敗了,荊軻也死了。

    看秦王的反應速度,他應該是透過秦舞陽的舉動對荊軻起了戒心,所以劍術水平一般的荊軻根本刺不中秦王,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可能就有人說了,為什麼太子丹要讓這樣見到秦王就嚇得發抖的秦舞陽做荊軻的副手,而不選更合適的呢?

    實際上,在太子丹心目中,秦舞陽就是最佳人選,他是燕國的貴族,又是勇武之人,在燕國,沒人敢直視他,這樣的一個人在很多人包括太子丹看來都是相當勇武的,但誰也沒有想到,秦舞陽窩裡橫,欺軟怕硬,在弱者面前強悍,在絕對的強者面前竟嚇成那樣。

    其實秦舞陽有這樣的反應也不奇怪,他的祖父雖然是燕國的大將,而他本人在13歲就殺了人,但他並沒有真正上過戰爭,沒有與真正的強者對戰過,所以在見到秦王這個絕對強者面前,他的自信碎成了渣,忍不住心底的害怕,以至於嚇得發抖,這或許是他自己都沒有想到的吧。

  • 14 # 妖火說歷史

    據《史記》當中記載,荊軻刺殺秦始皇之前,本來就想著要等一個人,他想和那個人一起組隊去刺殺秦始皇。

    只不過後來燕國這邊催得急了,荊軻才不得不提前上路。然後燕國給他配了個助手,也就是這位秦舞陽。

    在荊軻刺秦這個故事當中,秦舞陽作為一個配角,表現似乎並不算光彩。

    雖然在出發之前,秦舞陽表現得非常自信,認為自己非常勇敢,完全可以勝任這個刺殺工作。但是當荊軻真正上殿,開始刺殺秦始皇的那一刻,他卻掉鏈子了,嚇得瑟瑟發抖。

    所以,後世很多人就認為,秦舞陽或許只會說大話,他根本沒有其他人想象的那麼勇敢。如果當時荊軻換一個更加勇敢的助手,說不定就能成功了。

    這個想法,其實並不太準確。

    實際上,如果我們仔細覆盤有關荊軻刺秦的詳細歷史記載,我們就會發現:如果史書上說的是真的,那秦舞陽真的是一個膽子很大的人!而且也真的殺過人!但問題是,想要在當時那個場面下,做到鎮定自若,單靠膽子大沒有用!得找見過大場面的人才行!

    戰國中後期,秦國經過一場商鞅變法,開始不斷崛起。在歷經六代人的奮鬥之後,終於傳到了秦始皇的手裡。等到秦始皇登基的時候,這時候的秦國,已經是天下第一的強國了。而且列國之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和秦國單打獨鬥。

    所以接下來,秦國就開始準備掃平六國,徹底統一天下了。

    在這個過程當中,秦國首先滅了南韓,然後又滅了趙國。滅趙之後,秦始皇並沒有讓秦國的主力大軍撤回,而是留在趙國境內,並且逐漸屯兵於燕國邊境。

    如此一來,燕國自然岌岌可危。一旦秦始皇下令,讓秦國大軍進攻,燕國十有八九是抵擋不住的。

    當時的燕國,或許可以透過外交手段,和僅剩的齊楚魏三國組成同盟,一起對抗秦國。但問題是,此時秦國在外交戰場上,也做了不少努力,導致燕國短時間內根本就得不到其他國家的支援。

    正是基於這個原因,當時的燕國太子姬丹,就打算請一位高手,直接刺殺秦始皇。一旦秦始皇意外身死,那秦國就有可能會陷入內亂,到時候燕國自然就可以得到一段寶貴的喘息時間了。

    所以接下來,這位太子姬丹就開始和自己的老師鞠武,一起籌劃刺殺秦始皇的事情。因為這件事實在是太過驚人,所以他們註定不敢聲張。想要成功完成刺殺,知道這個計劃的人,自然是越少越好。

    如此一來,鞠武和太子姬丹,自然就只能從自己認識的人裡面,挑選合適的刺客。姬丹作為太子,自然不認識這類人。倒是鞠武,認識燕國境內一個非常有名的俠客,此人名叫田光。而田光得知此事之後,覺得自己無法完成這個艱難的刺殺任務,所以就又向姬丹舉薦了自己的好友荊軻。

    就是透過這樣的方式,荊軻來到了太子姬丹的面前。

    不過,接下來,當太子姬丹提出,要讓荊軻承擔這個刺殺任務的時候,荊軻的第一反應,其實並不是欣然同意,而是果斷拒絕。荊軻也不傻,誰都看得出來,這個計劃只要他去做,一定是必死無疑。和自己的性命相比,所謂的權勢和財富,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姬丹提出的那些優渥待遇,對荊軻是一點吸引力都沒有。

    即便這樣,太子姬丹依然不肯放棄,反倒認定荊軻就是那個最合適的刺殺人選。所以在這之後,姬丹開始全力說服荊軻,甚至不惜給荊軻磕頭,只求荊軻能夠答應自己的請求。

    姬丹的這種行為,如果放到今天的話,其實就叫道德綁架。

    你想刺殺秦始皇,你不敢去,然後你攛掇我去?明知道是必死無疑的事情,你還非得讓我去送死,然後還給我扣上一頂帽子。只要我不去,你就說天底下的人都仇視秦始皇,我不去就是不為天下蒼生挺身而出。

    你這麼心懷天下,你自己咋不去呢?

    估計荊軻當時心裡也是有點後悔,覺得自己不該來趟這攤渾水。但問題是,此時他已經知道了這個秘密,姬丹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放他走的。如果他強行推辭,姬丹就只能殺了他。所以最後,荊軻只能暫時答應了姬丹的請求,同意要去刺殺秦始皇。

    而接下來的日子裡,在物質待遇方面,姬丹倒是也確實沒虧待荊軻。為了讓荊軻死心塌地幫他刺殺秦始皇,姬丹在物質生活方面,真的是極盡所能供養荊軻。不但尊荊軻為燕國上卿,還讓他住在最好的宮殿當中,美女、美食、車馬……所有的這些東西,荊軻都可以隨心所欲地享受。

    更誇張的是,有一次荊軻和太子姬丹一起騎馬,荊軻無意中說了一句:您這匹千里馬的肝應該很好吃。然後太子姬丹當即下令,殺馬取肝。還有一次,倆人一塊吃飯,旁邊有個美女彈琴。荊軻無意間說了一句,這美女的手真好看,然後姬丹就把這個美女的手砍下來,送給荊軻了。

    這已經不是單純地待遇好了,而是有點詭異的風格了……

    荊軻也知道,姬丹這樣做,就是為了自己去刺殺秦始皇的時候,能夠心甘情願。他更知道,事情到了這一步,自己絕對沒有迴旋的餘地了。如果這時候自己說不去了,估計這位太子姬丹,會直接讓人把他亂刃分屍。所以荊軻當時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拖下去。拖得時間越長,自己活得時間就越長,同時也能多享受一下生活。

    對於荊軻這種做法,姬丹最開始還是很理解的。但是時間長了,這位燕國太子也開始著急了,所以就開始逐漸催促荊軻趕快上路。對此,荊軻自然還是在以各種理由拖時間。所以燕國這邊,就不斷滿足荊軻拖延時間的那些要求。先是把秦國逃亡的將軍樊於期砍了,用他的頭顱給荊軻做刺秦的敲門磚。然後又花費重金,購買了一柄非常鋒利的匕首,並且在匕首表面塗抹了最頂級的毒藥,只求荊軻未來能夠一擊斃命。

    到了這個時候,荊軻又以自己沒有幫手為由,繼續推脫。所以,秦舞陽就登場了。

    據史書記載,這位秦舞陽也是一個難得的‘牛人’。他十三歲就殺過人,身上天然自帶一種殺氣,一般人和他對視一下都會覺得害怕,不敢直視他。

    對於史書上的這段記載,後世史學家普遍沒有什麼爭議。大家普遍認為,當時的秦舞陽,應該就是這樣的人。一方面,當時太子姬丹為了成功刺殺秦始皇,自然會找他認為最兇惡的人。偌大的燕國,找這麼一個人自然還是能找出來的。

    另一方面,在現實生活當中,這種人其實也是存在的。

    但這樣的人,是真正的勇敢嗎?

    恐怕未必吧?

    顯然,當時的太子姬丹,把嚇人和勇敢這兩個概念給弄混了。這倒也不奇怪,畢竟姬丹出身高貴,天生就是要繼承燕國的大人物,所以他估計也沒機會見識真正的勇敢是什麼樣的。在他看來,秦舞陽既然能讓人害怕,而且還有過殺人的經歷,自然就能完成這個任務了。

    而接下來,當荊軻見到秦舞陽之後,對秦舞陽也並不算滿意。所以,荊軻就說:我並不是不想趕快上路,只不過我是在等一個人,那個人住得比較遠,暫時還沒到而已。

    荊軻這話,是被明確記載於《史記》當中的,所以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不過,對於荊軻的這番話,我們顯然可以有兩種理解。一種理解,就是荊軻真的在等一個人。至於這個人是誰,史書上就沒有記載了。有人說是蓋聶,也有人說是一位戰國末期不知名的劍術大家。

    不過顯然,在荊軻看來,這個人比秦舞陽更勇敢,更適合陪他一起去刺殺秦始皇。

    而另一種理解,則是荊軻依然在拖時間。這個人根本就不存在,只不過他還不想馬上去送死而已。

    但是這一次,這位燕太子姬丹沒有再給他推辭的機會,而是直接下了最後通牒:先生隨意吧!你要是還不去,我就讓秦舞陽自己先去!太子這意思其實已經很簡單了,如果秦舞陽真的自己去了,那荊軻自然也就沒什麼價值了。而接下來,太子會對荊軻做什麼,恐怕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最終,當太子給荊軻準備好了所有的東西之後,荊軻終於正式上路,準備去刺殺秦始皇了。而到了秦國之後,經過一番上下打點,再加上荊軻帶的東西,確實讓秦始皇很感興趣,所以荊軻終於得到了面見秦始皇的機會。

    能夠面見秦始皇,並且得到親自為秦始皇獻圖的機會,這場刺殺其實就已經成功一多半了。因為那麼近的距離下,哪怕荊軻無法命中秦始皇的要害,單純擦傷還是很容易的。而荊軻的匕首上,又塗抹了劇毒,就算擦傷也會致命。再加上秦舞陽從旁協助,兩個男人猝不及防之下,抓住秦始皇,用匕首在秦始皇身上劃一道口子,這簡直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但結果,當荊軻真正刺殺秦始皇的時候,秦舞陽卻出問題了。

    據史書記載,荊軻和秦舞陽上殿,見到秦始皇之後,秦舞陽就一直在發抖。這種反常的舉動,自然引來了秦始皇的懷疑和詢問。而秦始皇詢問之後,荊軻則是回答道:他年紀比較小,沒見過這麼大場面,還請大王見諒。

    於是秦始皇就回答:既然如此,那就讓他退下,你一個人把地圖送上來吧!

    就這樣,原本應該配合荊軻,一起刺殺秦始皇的秦舞陽,因為害怕發抖,所以失去了刺殺了機會。原本應該由兩個人完成的刺殺任務,就只能由荊軻一個人來完成了。

    那麼當時的秦舞陽,為什麼會發抖呢?不是說他十三歲就殺過人,膽子出奇的大嗎?

    這事其實還真不能怨秦舞陽。

    因為他只是一個很兇惡的人,兇惡和勇敢,完全是兩回事。就好比一個現代的黑社會大哥,忽然被叫去和大領導彙報工作,然後去了之後發現,屋子裡坐滿了一堆自己平時根本就沒資格見的大佬。這時候,這個黑社會大哥,一定會有一種心理暗示。這種心理暗示,不是恐懼,也不是害怕,而是單純的緊張。

    用現代話來說,這叫‘老闆綜合症’。

    因為秦舞陽之前沒有見過這麼大的場面,所以才會如此緊張。而如果換一個經常出入這種場合的燕國使者,多次見到秦始皇和秦國的這些大官,意識到他們也是正常的人類之後,自然就不會有這種緊張的感覺了。

    說到底,還是秦舞陽心理素質不過關,同時太子姬丹也挑錯了人。

    也正是這個小小的錯誤,讓這場精心謀劃的刺殺,最後沒有成功。當荊軻獨自上前,帶著地圖和匕首走到秦始皇身邊,慢慢開啟地圖,然後掏出地圖裡的匕首殺向秦始皇的時候,秦始皇那時候比較年輕,才只有32歲,反應比較快。

    所以,在荊軻第一次用匕首刺向秦始皇的時候,秦始皇躲開了匕首。

    這個時候,如果秦舞陽在身邊,稍微拉住秦始皇,荊軻一定能夠刺中秦始皇。甚至哪怕不是秦舞陽這種殺過人的兇惡之徒,只是一個普通文官,單純限制一下秦始皇的行動,荊軻都一定能夠刺殺成功。

    可此時的秦舞陽,偏偏因為緊張,失去了上前的資格。

    就這樣,反應過來之後,秦始皇迅速繞著大殿內的柱子游走,並且趁機抽出了自己的佩劍。秦始皇大概也是練過武的,所以抽出佩劍之後,直接就砍中了荊軻的大腿,讓荊軻喪失了行動能力。在這之後,荊軻雖然丟出匕首,投向秦始皇,但是也沒能扔到秦始皇身上。等到殿外的那些護衛來了之後,直接就把他亂刃分屍了。

    至於秦舞陽,史書上倒是沒有記載他最終的結局。不過,以當時荊軻的下場來看,事後秦始皇為了洩憤,他的結果,只能會比荊軻更慘。

    這就是秦舞陽跟隨荊軻,刺殺秦始皇的整個過程。

    從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也不難看出:秦舞陽其實就是一個單純的兇惡之徒。他或許敢殺人,劍術也不錯,但這和真正的勇敢,那是完全不沾邊的。

    最關鍵的是,他沒見過什麼大世面,所以很難不緊張。

    說到底,所有的責任其實都是那位燕國太子姬丹的。因為他用人失誤,不知道勇敢和兇惡的區別,所以才導致這場刺殺失敗了。

    如果換一個人,哪怕換一個見過大場面的使臣文官,只要不發抖,有了和荊軻一起上前面見秦始皇的機會。關鍵時刻,可以幫荊軻拉住秦始皇。

    這場刺殺,說不定最後就成功了。

  • 15 # 讀書悟道

    荊軻本不願刺秦,秦舞陽也不是他想要帶的人,所有這些都是燕國太子丹強加於他的,所以,這起事件以失敗告終,實際上也並不意外。

    以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恐怕沒有人希望荊軻刺秦能成真,因為我們對秦始皇一統六國,既有崇拜之情,也認為大一統有利於歷史的發展。

    但在當時的六國可是想盡辦法遏制秦國的進攻,最有效的合縱之策也用了,但由於各國心懷各異,最終還是未能抵擋住秦國統一的步伐。

    荊軻刺秦事件發生時,秦國早已打響了它的統一戰,先後滅掉了魏國和趙國,並將戰火燒到了燕國境內。

    那麼面對強大的秦軍,燕國又如何應對呢?燕國無所是從,雖然它也曾輝煌過,比如在燕昭王時代,大將軍樂毅也曾一度領五國聯軍伐齊,一舉吞下齊國七十多座城池,但那又如何呢?

    從結果來看,曾經的輝煌不值一提。在燕昭王死後,樂毅被迫離開燕國,而齊國最終又把失去的城池奪了回來,所以燕國還是弱小的燕國,一直以來,存在感極低。

    面對來勢洶洶的秦國,燕國太子丹急病亂投醫,最終想出了一個破解之法,就是刺殺秦王,挾持秦王為人質,以此獲得談判的籌碼,這個想法本身就不切實際。

    即使成功了,也只是一時的緩兵之計,更何況,這件事成功的機率本身就很小。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先來看一下,在春秋戰國時代的另外四起著名的刺殺事件:

    春秋時期--專諸刺殺吳王僚--成功

    吳國公子光想當吳王,但前提是必須將現任吳王僚給滅了。為了達成目的,他採用了“刺殺”的手段,而充當刺客的人叫專諸,是伍子胥推薦的勇士。

    公元前518年的一天,機會來了。楚平王去世了,吳王僚趁此機會去攻楚,造成大陸空虛。

    宴會中,專諸將魚腹內裝有匕首的烤魚要獻給吳王僚,當魚端到吳王僚面前時,專諸心不跳氣不喘,快速從魚腹中抽出匕首,用盡全力刺向吳王僚,匕首穿過盔甲一直穿透了吳王僚的背脊,最後吳王僚當場死亡。

    專諸雖然也以身殉義,但他的刺殺行動是成功的,最終公子光也達成了他篡位的目的。從整體來看,刺殺行動的最終目的是公子光篡位,所以專諸的成功有幾個因素:

    其一,公子光與吳王僚相識,專諸靠近吳王比較容易,最佳時機就是公子光安排的。可以說,公子光既是策劃者,又是現場的第二參與者。

    其二,刺殺的本質屬於內政爭權而引發的相互殘殺,即使沒有專諸參與,公子光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大;

    其三,公子光本身也是貴族,也有合法的繼承權,吳王僚被刺殺後,他有能力重新組織自己的團隊,實現終極目標,成為吳王闔閭。

    所以,這是一次完美的刺殺行動。

    春秋時期--豫讓刺殺趙襄子--失敗

    “士為知己者死”的典故就是出自刺客豫讓的故事,他將智伯視為知己,但在“田氏代齊”的更替中,智伯被趙襄子等人密謀殺害了,豫讓為了替知己報仇,幾次三番地找機會刺殺趙襄子。

    一次化裝成苦刑犯潛伏在王宮廁所中,以伺機刺殺趙襄子,沒有成功;又一次,在摸清趙襄子的出行時間和路線後,預先潛伏在暗處,以圖再次謀殺趙襄子,結果還是失敗。

    趙襄子對於豫讓的屢次加害很好奇,就問他,你也曾侍奉過範氏、中行氏,智伯滅了他們,你怎麼不替他們報仇,反而屈辱地去臣事智伯呢?如今智伯都死了很久了,你為什麼還要替他報仇呢?

    豫讓說,範氏、中行氏把他當普通人看待,但智伯把他當國士看待,所以他要用國士的態度報答智伯。

    最後,趙襄子也滿足了他的要求,他把自己的衣服拿給豫讓,豫讓拔劍將衣服刺了好幾下,之後自殺而亡。

    雖然這是一次失敗的行動,但豫讓的失敗遠比成功產生的影響力更大,連對手都向他低頭了,可謂雖敗猶榮。

    如果從心理上來看,豫讓也是成功的,他用他的精神擊敗了對手。

    春秋時期--要離刺殺慶忌--成功

    吳王闔閭在刺殺了吳王僚之後,順利當上了吳王,但是他擔心吳王僚的兒子慶忌來找他尋仇,當時慶忌在衛國正準備攻打吳國。

    於是,又是伍子胥向他推薦了一個人--要離,派要離去刺殺慶忌。闔閭一看要離,見他又瘦又弱,而慶忌人高馬大,勇力過人,要離怎麼會是慶忌的對手呢?於是,闔閭連連搖頭,不過要離在說了一番話後,闔閭便同意了。

    要離說,殺慶忌要靠智力而不是體力,只要能接近他,就好辦。那麼如何接近呢?要離使出了“苦肉計”。

    他在吳國散佈謠言,說闔閭弒君篡位,接著被闔閭抓進大牢。之後他砍斷了自己的右臂,又“乘機”逃走。闔閭聽說要離逃跑,於是又殺了他的妻子。

    最終,在慶忌討伐吳國的路上,要離找準時機成功刺殺了慶忌。這次事件雖然也成功了,但要離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其成功的因素有兩點:

    其一,使用苦肉計,主動站到了吳國的對立面,以此與慶忌產生共鳴,進而有了共同的敵人--吳國;

    其二,透過力勸討伐吳國一事,再次強調了他對吳國的“仇恨”,從而進一步取得了慶忌的信任,達到了留在他身邊的目的,這樣一來,刺殺慶忌的機會就大大加強了。

    總之,刺殺行動成功的關鍵在於,要離成為了慶忌的近臣,既是心理上的也是現實距離上的同盟者。

    戰國時期--聶政刺殺權臣--成功

    聶政是魏華人,因殺了人而隱居齊國,他為人俠義,武功高超。南韓大夫嚴仲子聽說聶政是俠客,便贈其黃金百縊,請他去殺一個人--韓相俠累,因為嚴仲子受到了俠累的迫害,所以要報仇。

    聶政因為其母在世,故謝絕了嚴仲子。幾年之後,聶母辭世,聶政便來找嚴仲子,問清楚嚴仲子的仇人後,他一個人就去實施了。

    而且他實施刺殺行動的方式很直接,沒有陽謀,也沒有陰謀,仗劍殺入俠累府宅,一劍將俠累的胸膛刺穿,之後英勇就義,而且死得比較慘。為了不讓人認出自己,他親手挖出自己的眼睛,又剖腹拉出腸子,最後痛苦死去。

    聶政的刺殺行動倍受歷代史學家的讚揚,也成為崇尚信義的典範。這次刺殺行動的成功因素比較單一,最大化地體現了聶政的個人能力,武功的確高強。

    在上述四起事件中,三次成功,一次失敗,這麼說成功的機率還是很高的嘛,不妨再總結一下成功事例的共性因素:

    其一,刺客的心理素質要絕對的好,專諸、豫讓、要離和聶政,這些刺客的心理素質都非常好。

    其二,刺客在行刺過程中,都沒有幫手,都是獨立行動,多一個人可能就多一分意外。要離和聶政都是如此,即便專諸在刺殺時,公子光也是不在場的。

    其三,要麼個人能力超強,比如聶政;要麼能絕對地取得對手的信任,比如要離;要麼能輕易接近對手,比如專諸。

    現在我們來看荊軻刺秦為什麼會失敗:

    首先,我們來看荊軻的心理素質如何。

    在《史記》中提到,荊軻在到燕國之前,他曾到榆次和蓋聶談論過劍術。但是因為在論劍時,因意見不同,與蓋聶發生爭吵。惹得蓋聶大發雷霆,並憤恨地瞪了他,荊軻嚇得偷偷逃走了。

    之後的荊軻到了邯鄲,與魯句踐比賽下棋,荊軻又因不講規矩與魯句踐發生了爭執。魯句踐被荊軻氣惱了,所以大聲呵斥了他,之後,荊軻又是偷偷逃走了。

    從上述兩件事來看,荊軻的心理素質並沒有多好,承受壓力的程度也有限。對於這一點,荊軻自己也很清楚。

    所以,當太子丹讓他效仿曹沫為燕國效命時,他拒絕了。他說“此國之大事也,臣駑下,恐不足任使”。意思是,他認為這樣的國家大事,依他的才能並不能勝任。

    來說下曹沫,此人是魯國大將,勇猛大力,為魯莊公所寵愛,和齊國交戰三次皆敗,但由於魯莊公罩著,照例還是大將軍。

    後來,齊魯會盟,曹沫在盟會上劫持了齊桓公,要求他歸還所佔魯國的土地,齊桓公無奈,只好答應。

    這件事在《史記·刺客列傳》也有記載,太子丹就是想讓荊軻做第二個“魯沫”。但是荊軻不願意,太子丹就用金錢、美女和名譽來賄賂他:“尊荊卿為上卿,異物間進,車騎美女恣荊軻所欲,以順適其意”。

    從中又可看出,荊軻行刺秦王,雖然答應了,但他是被動答應的,並非心甘情願,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的抗拒性。這一點與專諸、豫讓、要離和聶政都有區別。

    從而也可以看出一個嚴肅的問題,荊軻刺秦王本身的動力不足,這也導致他在心理上並不能做到全力以赴,那麼失敗的必然性也就加大了。

    其次,再來看荊軻並不是單獨行動的,他還帶了一位幫手秦舞陽。但按照他的計劃,他要帶的人並不是秦舞陽,而是一位他自己的朋友。

    那麼,他為何又同意帶上秦舞陽呢?目的就是為了讓太子丹放心,因為太子丹並不十分信任他,他們之間也沒有建立起完全的信任關係。

    秦舞陽是太子丹的人,荊軻是田光推薦給太子丹的人,而田光對荊軻也未必有多瞭解。田光認為荊軻非庸人,有兩點原因:

    其一,好讀書;

    其二,從荊軻的遊歷經歷來看,他以往與之結交的都是名士。

    所以,太子丹對荊軻其實完全不瞭解,不瞭解自然也就不信任,那為什麼還要讓荊軻去呢?一是實在沒有人,二即使有,比如秦舞陽,他也同樣不信任,所以,最後是兩人去刺殺秦王,反而增加了刺殺的難度,而且秦舞陽還幫倒忙,“秦舞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秦王君臣都覺得秦舞陽很怪,由此也產生了心理上的防備,秦王在驚悸之餘,還能“自引而起”,說明他潛意識是有防備的。

    所以,荊軻刺秦的失敗,與他不是單獨行動也有關係。

    第三,來看荊軻的個人能力如何。他不可能像聶政那樣,一人殺入秦王大殿;也不可能像專諸那樣,現場得到太子丹的幫助;而要離的籌備工作與他倒是有三分相像。

    要離殺妻斷臂,向慶忌展示自己有多麼仇恨吳王闔閭,目的就是為了取得慶忌絕對信任,以便留在他身邊;而荊軻去見秦王,也帶了兩樣東西,即樊於期的首級和燕國要獻給秦王的督亢地圖。但這兩樣東西並不是為了取得秦王的信任,而是僅僅能得到秦王面見他的機會。

    再者,即使沒有秦舞陽,荊軻也沒有打算一人獨自前往,他也要等一位朋友。

    由此可見,荊軻的個人能力有限,他得到面見秦王的機會,這是樊於期和燕國提供的。匕首是太子丹給弄來的,自己還不能單獨行動,這些都說明了他的個人能力肯定沒有聶政、專諸和要離強。

    所以,當他面對秦王時,由於刺殺動機不足,目標也不明確,又想活捉,又想刺殺,同時秦國君臣又受到秦舞陽的干擾,戒備心四起,最後刺殺行動失敗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綜上所述,荊軻刺秦之所以失敗,秦舞陽確實是干擾因素,但並不是決定因素,這是由於多重因素導致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轉基因食品有害嗎?為什麼這麼多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