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盆玢
-
2 # steve慢慢行走
第一次工業革命造就盎格魯撒克遜
第二次工業革命造就德意志、美利堅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美國為主導,帶動亞洲國家,中國趕上末班車。
也終究敗於戰爭:二戰綏靖政策的破產。
近代壟斷組織形態有四種:
託斯拉,最早出現在美國,1879,三級
辛迪加,最早出現在法國,19世紀末期,二級
康采恩,最早出現在日本,19世紀末期,四級
卡特爾,最早出現在德國,1865,一級
此外二戰後,馬歇爾計劃、佈雷頓森林、北約等都是美國主導;而歐盟是德國和法國大哥做老大。
英國無所適從,只好退出歐盟,重求日不落的影子。
-
3 # 塵緣有情流水無價
英國的崛起從都鐸王朝亨利八世為娶博林安妮而得罪西班牙霸主和羅馬教皇,從而改信新教開始,解除了舊教的朿縛,從而國運走強。強大的海上實力,肆意掠奪殖民地的財富,不富都難。從外部掠奪屯集。如果沒法治,小偷治富第一名。內裡造血功能減弱。如同美國今日,實體空殼化,只強化金融,高科技用作武器,要挾全球經濟。衰敗的跡象應該是愛德華愛江山更愛美人,為一美國富婆寡婦捨棄王位。具體社會背景可參考霍頓莊園,貴族世襲製造成外面架子大,而內裡窮困窘迫,現金流難以為續,不得不放棄面子而與看不上眼的美國暴發戶聯姻,以苟延殘喘。用馬哲一句話,舊的生產關係滿足不了生產力的發展,衰敗是必然的。
美國的衰敗,也是指日可待。
應該說自己是沒有能力來回答這個問題的。對歷史、特別是世界史、歐洲史知之甚少。只能從基本常識上試著說一點,希望不會有大的偏差。一個國家可能也與一個人一樣,一輩子起起伏伏,一陣子風光無限,一陣子又會落入谷底。英國當年的崛起,直至達到巔峰,與他的海運發達有關,他的軍艦能開到他想要去的任何地方。與當時靠實力向世界擴張的形勢有關,存在即合理,強權政治在世界通行。恰好在那個時間節點上,英國兼備這二者的運勢,成為世界的霸權者。你要當世界的霸權者,當世界的老大,就要付出當老大的諸多責任和義務,不是任何國家都能勝任的。雖然不知道國家的興衰有沒有一個規律性的東西,有沒有一條能表達興衰的曲線表示圖,但從常識上來判斷,似乎隱約有這麼一個東西的存在。有永久的世界,永久的老大可能很少。但不管怎麼說,英國即使這麼多年早已從老大的位置下來了,成為了一個名聲不是太大的國家。但毫無疑問,他仍將是世界最先進文明的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