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狗旦345
-
2 # 使用者8572371040369
後澆帶是控制結構因面積過大,超出規範規定設定的,是避免因沉降不均產生的結構開裂設定的後澆帶。溫度後澆帶的概念不正確,為避免因溫度產生的結構開裂設定的是變形縫。建築層設定的切縫是溫度縫。沉降後澆帶需要主體竣工後最後封堵 。沉降後澆帶為瞭解決相連建築物因高度等原因造成沉降量不同而設定,與建築物尺寸沒有直接關係。伸縮後澆帶與建築物長度有關係,解決施工中混凝土收縮等問題而設定。 沉降後澆帶和建築物封頂時間有主要關係,伸縮後澆帶與部位澆築混凝土時間有主要關係。 沉降後澆帶必須等主體封頂後,沉降穩定後才可以施工。溫度後澆帶等到60天后就可以施工 。
-
3 # ndruo2507
後澆帶分為伸縮後澆帶(或叫溫度後澆帶)和沉降後澆帶,伸縮後澆帶一般是混凝土澆築時間60天后可以封閉後澆帶。沉降後澆帶大多用在高層建築中,當然有時多層建築也會用;他的封閉一般要等到後澆帶兩側沉降穩定後才能封閉,不能簡單的設定14天后,要根據沉降觀測的實際資料來確定,後澆帶可以取消,但要採取很多的措施,要增加造價的,如果沒有很特殊的情況,最好用後澆帶,它是比較成熟的做法。
-
4 # 使用者761169272138
1.結構設計中由於考慮沉降原因而設計的後澆帶,在施工中應嚴格按設計圖紙留設;由於施工原因而需要設定後澆帶時,應視工程具體情況而定。
2.後澆帶的間距應合理,矩形構築物後澆帶間距一般可設為30~40m,後澆帶的寬度應考慮便於施工操作,並按結構構造要求而定,一般寬度以700 ~1000mm為宜。
3.澆帶處的梁板受力鋼筋必須貫通,不許斷開。
4.後澆帶在未澆注混凝土前不能將部分模板、支柱拆除,否則會導致梁板形成懸臂造成變形。
基本上建築長度超過40米就要設定後澆帶了。
後澆帶的設定應從地下室底板就開始設定,一直設定到天面。
後澆帶的寬度應該大於800mm。並設加密鋼筋,止水鋼板等。
並用高一標號的微膨脹混凝土澆築,澆築時間大概是周圍混凝土澆築60天后。
後澆帶應該設定在結構受力比較有利的地方。避免設在柱子位置。
一般後澆帶的施工方案在結構總說明裡面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