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是一種與科技結合得最為緊密的藝術。人類在科技方面一個微小的動作,就很有可能把電影向前推進一大步。
昔日人類社會出現的多次技術浪潮,在電影藝術的發展過程中,濺起了無數朵美麗的浪花。其中有三朵最為關鍵最為美麗的浪花,標誌了電影發展歷程中的三次偉大的飛躍。
第一次飛躍:從無聲到有聲
電影自誕生以來,如何做到聲畫同步,這一問題一直讓電影人和科學家為之頭疼。當時的電影放映機和留聲機是兩個獨立的系統,聲音的機械記錄無法讓環形連貫的聲音記錄方式與線性、不連貫的視覺記錄方式相結合。
而且,留聲機的音量放大非常有限,無法在廣泛的範圍內滿足影劇廳的放送要求。這些侷限使得銀幕上的“無聲電影”,成為了“偉大的啞巴”。
為了讓“啞巴”開口,電影人絞盡腦汁想了各種各樣的辦法。電影發明家盧米埃爾在地下咖啡廳播放小電影時,就曾請來了管絃樂隊為電影進行現場配樂。
電影的發明者:盧米埃爾兄弟
格里菲斯執導的歷史劇情片《一個國家的誕生》,和影史上第一部完整配樂的電影《賓虛》,都曾經在放映現場進行過現場配樂。
但是,這種現場配樂的“有聲電影”實驗,只能粗略地配合銀幕的動作,部分彌補觀眾的聽覺遺憾,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聲畫同步的問題。本文為“大象看戲”原創釋出。他處所見,必為偷竊。敬請舉報!
1906年,李·德·福萊斯特發明了三松真空管,使得聲音訊號轉化為電子訊號成為可能。隨後,光電管的誕生,終於讓電影從一門純視覺的藝術,變成了可以綜合運用視聽手段的藝術。
1927年10月6日,華納兄弟公司出品的《爵士歌王》,第一次讓觀眾在電影配樂之外,聽到了主角在影片中開口唱歌。而且,主角還說了一句簡短但頗有意味的臺詞:“等等,你們還什麼都沒有聽到呢!”正是這句話,把電影從無聲時代帶入了有聲時代。
電影史上第一部“百分之百講話”的電影,是1928年的犯罪片《紐約之光》。該片也是由華納兄弟公司出品,它剛一問世就受到了大眾的熱烈追捧。
與此同時,好萊塢其他公司也紛紛引進錄音系統。到了1932年,美國電影基本完成了一次從“無聲”到“有聲”的大換血。
1928年《紐約之光》劇照
1930年代後半期,出現了掛在吊杆上的微音器,收音變得更加自如;1940年代,誕生了磁性錄音技術,為高保真度的音質提供了條件,並增強人聲的表現力;1970年代,多聲道降噪及訊號增益系統,大大增強了聲音的表現幅度......
隨著錄音系統的不斷髮展,“聲音”這一元素逐漸成為電影語言中不可或缺的造型元素。其內涵和外延也被不斷打破。人們開始意識到,不但是對白,電影中的自然音響、背景音樂、環境音響都能夠被拿來進行靈活地表現。
《一個國家的誕生》海報
所謂“技術推進藝術”。人們慢慢地發現,各種各樣的音樂和音響,使得電影世界日趨豐富、日益飽滿。聲畫對立,聲畫分離,以及逆向使用,聲音的加入不僅突破了純視覺電影的時空結構,而且還豐富了電影的表現手段。
自從電影有了聲音,電影院裡觀眾的耳朵就不再寂寞。那一方銀幕不再是一個單向、平面的視覺空間,而是一個被各種聲浪和樂音包圍著的虛擬空間。有聲電影真正凸顯了電影藝術的造夢特質,使得觀眾更能身臨其境、沉溺其中。
第二次飛躍:從黑白到彩色
早在無聲電影時代,就有許多影片嘗試著讓更多的顏色加入到黑白影像之中。最初使用的是手繪的方式,在膠片上為每個單獨的畫面按要求塗上色彩。艾德溫·波特的《火車大劫案》,就曾採用了手繪的方式上色。
由於一張一張地塗上色彩,手繪方式費時又昂貴,因此極少有人使用。而著色和調色,是兩種比較常用的默片彩色處理法。這兩種方法,都是在影片沖印階段實現的。本文為“大象看戲”原創釋出。他處所見,必為偷竊。敬請舉報!
《火車大劫案》劇照
著色,就是把黑白負片沖印在特別上色的影片上,或者把複製在染劑中進行浸染,從而使影像呈現出均勻的單色。比如要表現夜景,就使用藍色調;要表現戰爭場面,就使用紅色調。
而調色,則是透過化學方法,將黑白影像轉換成有色彩的影像。但與著色一樣,經過調色而成的影片,其影像也是呈現出一種單色,只是相對來說要奇特一些。
1932年,美國特藝色公司研製出了“特藝色彩”新工藝,逐漸成為電影工作者們的新寵。這種新工藝實際上就是“染印”。
先在一臺特製的攝像機裡裝上三條黑白片,拍攝時就在這三條黑白片的前面,分別加上紅綠藍三個濾色片,從而將景物分別攝製成感紅、感綠、感藍三條分離底片。
然後,用這三條分離底片,製成三條浮雕影片。再將事先已將聲帶印製好的空白片,和染有與三原色成補色的青、紅、黃浮雕片,分三次疊印在一起,彩色影片就製成了。
有了這種新技術,彩色電影便呈現出了黑白電影無法施展的魔法。“特藝色彩”新工藝,宣告了電影可以用彩色的眼睛忠實地記錄下周身的世界。電影的發展,實現了第二次飛躍。
1939年,彩色電影《亂世佳人》上映,當郝思嘉一襲紅衣出現在人群中時,頓時成為廣場中的焦點,成為了那道閃耀著生命力的光芒。而《綠野仙蹤》,更是用彩色創造了一個之前只存在於人們腦海中的仙境。若是黑白片,此類電影的藝術魅力和亮色則無以顯現。
電影的彩色工藝,在科技的推動下不斷髮展。1950年代,出現了伊士曼彩色系統,使得單卷底片瞬間就能記錄整個看得見的光譜。然後,透過洗印就能夠放映,拍攝彩色影片變成越來越簡單。
1974年12月,《教父2》成為最後一部以特藝色彩工藝完成的電影。之後,染印複製法便退出了歷史舞臺。
第三次飛躍:從2D到3D
最早的3D電影出現在1953年,但那時的技術比較粗糙。而且,由於資金所限,當時只能拍攝短片。真正意義上的3D電影,是直到本世紀初才興起。
2003年,由羅伯特·羅德里格茲導演的《非常小特務3》,首次使用現代3D技術。影片一上映,便迅速攻佔了北美各大影院。最終,該片收穫了1.11億美元票房的亮眼成績。
由於當時其他國家並沒有多少3D影院,《非常小特務3》也就只是在北美範圍內引起了轟動。但該片的出現,無疑預示了3D立體電影的巨大市場潛力。
3D與2D的不同,在於觀眾在感受到“上下”和“左右”兩個維度的基礎上,增加了“前後”這一新的維度。因此,電影的造夢功能又一次得到了更大程度上的展現。
2009年12月,卡梅隆的《阿凡達》橫空出世,宣告了電影技術的第三次飛躍正式拉開序幕。
卡梅隆啟用了全新的3D技術,運用高畫質攝像系統、表情捕捉技術和製造外星球的感應舞臺系統等等,開啟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尤其是,將IMAX巨幕和3D立體電影相結合,進一步重新整理了觀眾的觀影體驗。
《阿凡達》所創造的奇蹟,讓所有人不得不承認:之前的各項技術革新,只是為電影的第三次飛躍夯實基礎;之前的兩次飛躍,只是這次飛躍的前史而已。
因為,電影只有從平面變成立體,才能真正給觀眾帶來聲臨其境的光影體驗,也才能真正至真至美地實現造夢功能。從2D躍升到3D,其意義毋庸置疑是劃時代的。
卡梅隆之後,技術日趨成熟的3D立體電影開始扎堆出現。不論是真人電影,還是動畫長片,3D立體電影的表現都令人刮目相看。
當《阿凡達》風靡全球之時,美國RealD公司宣佈:要在未來十年內,讓觀眾擺脫最後一道障礙——摘下3D眼鏡,直接裸眼觀看,真切感受立體效果。卡梅隆也憋足了勁,決心在《阿凡達2》中實現裸眼3D技術。
現如今,十年已經悄然過去。萬眾矚目的《阿凡達》續集,令全球影迷望穿秋水。好在近日有了新動態:《阿凡達2》的動作捕捉戲份已大體完成,真人戲份正在紐西蘭開拍。該片定檔於2020年12月18日上映——還要等一年多哦!
而《阿凡達2》最大的賣點,便是“裸眼3D+鐳射全息”。藉助最新的技術,若能真正體驗一把從未有過的夢一般的感受,十多年的等待顯然是值得的。
科技為電影插上翅膀,電影讓夢想瞬間“成真”。在科技的推動下,電影之夢越發至真至美。
電影是一種與科技結合得最為緊密的藝術。人類在科技方面一個微小的動作,就很有可能把電影向前推進一大步。
昔日人類社會出現的多次技術浪潮,在電影藝術的發展過程中,濺起了無數朵美麗的浪花。其中有三朵最為關鍵最為美麗的浪花,標誌了電影發展歷程中的三次偉大的飛躍。
第一次飛躍:從無聲到有聲
電影自誕生以來,如何做到聲畫同步,這一問題一直讓電影人和科學家為之頭疼。當時的電影放映機和留聲機是兩個獨立的系統,聲音的機械記錄無法讓環形連貫的聲音記錄方式與線性、不連貫的視覺記錄方式相結合。
而且,留聲機的音量放大非常有限,無法在廣泛的範圍內滿足影劇廳的放送要求。這些侷限使得銀幕上的“無聲電影”,成為了“偉大的啞巴”。
為了讓“啞巴”開口,電影人絞盡腦汁想了各種各樣的辦法。電影發明家盧米埃爾在地下咖啡廳播放小電影時,就曾請來了管絃樂隊為電影進行現場配樂。
電影的發明者:盧米埃爾兄弟
格里菲斯執導的歷史劇情片《一個國家的誕生》,和影史上第一部完整配樂的電影《賓虛》,都曾經在放映現場進行過現場配樂。
但是,這種現場配樂的“有聲電影”實驗,只能粗略地配合銀幕的動作,部分彌補觀眾的聽覺遺憾,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聲畫同步的問題。本文為“大象看戲”原創釋出。他處所見,必為偷竊。敬請舉報!
1906年,李·德·福萊斯特發明了三松真空管,使得聲音訊號轉化為電子訊號成為可能。隨後,光電管的誕生,終於讓電影從一門純視覺的藝術,變成了可以綜合運用視聽手段的藝術。
1927年10月6日,華納兄弟公司出品的《爵士歌王》,第一次讓觀眾在電影配樂之外,聽到了主角在影片中開口唱歌。而且,主角還說了一句簡短但頗有意味的臺詞:“等等,你們還什麼都沒有聽到呢!”正是這句話,把電影從無聲時代帶入了有聲時代。
電影史上第一部“百分之百講話”的電影,是1928年的犯罪片《紐約之光》。該片也是由華納兄弟公司出品,它剛一問世就受到了大眾的熱烈追捧。
與此同時,好萊塢其他公司也紛紛引進錄音系統。到了1932年,美國電影基本完成了一次從“無聲”到“有聲”的大換血。
1928年《紐約之光》劇照
1930年代後半期,出現了掛在吊杆上的微音器,收音變得更加自如;1940年代,誕生了磁性錄音技術,為高保真度的音質提供了條件,並增強人聲的表現力;1970年代,多聲道降噪及訊號增益系統,大大增強了聲音的表現幅度......
隨著錄音系統的不斷髮展,“聲音”這一元素逐漸成為電影語言中不可或缺的造型元素。其內涵和外延也被不斷打破。人們開始意識到,不但是對白,電影中的自然音響、背景音樂、環境音響都能夠被拿來進行靈活地表現。
《一個國家的誕生》海報
所謂“技術推進藝術”。人們慢慢地發現,各種各樣的音樂和音響,使得電影世界日趨豐富、日益飽滿。聲畫對立,聲畫分離,以及逆向使用,聲音的加入不僅突破了純視覺電影的時空結構,而且還豐富了電影的表現手段。
自從電影有了聲音,電影院裡觀眾的耳朵就不再寂寞。那一方銀幕不再是一個單向、平面的視覺空間,而是一個被各種聲浪和樂音包圍著的虛擬空間。有聲電影真正凸顯了電影藝術的造夢特質,使得觀眾更能身臨其境、沉溺其中。
第二次飛躍:從黑白到彩色
早在無聲電影時代,就有許多影片嘗試著讓更多的顏色加入到黑白影像之中。最初使用的是手繪的方式,在膠片上為每個單獨的畫面按要求塗上色彩。艾德溫·波特的《火車大劫案》,就曾採用了手繪的方式上色。
由於一張一張地塗上色彩,手繪方式費時又昂貴,因此極少有人使用。而著色和調色,是兩種比較常用的默片彩色處理法。這兩種方法,都是在影片沖印階段實現的。本文為“大象看戲”原創釋出。他處所見,必為偷竊。敬請舉報!
《火車大劫案》劇照
著色,就是把黑白負片沖印在特別上色的影片上,或者把複製在染劑中進行浸染,從而使影像呈現出均勻的單色。比如要表現夜景,就使用藍色調;要表現戰爭場面,就使用紅色調。
而調色,則是透過化學方法,將黑白影像轉換成有色彩的影像。但與著色一樣,經過調色而成的影片,其影像也是呈現出一種單色,只是相對來說要奇特一些。
1932年,美國特藝色公司研製出了“特藝色彩”新工藝,逐漸成為電影工作者們的新寵。這種新工藝實際上就是“染印”。
先在一臺特製的攝像機裡裝上三條黑白片,拍攝時就在這三條黑白片的前面,分別加上紅綠藍三個濾色片,從而將景物分別攝製成感紅、感綠、感藍三條分離底片。
然後,用這三條分離底片,製成三條浮雕影片。再將事先已將聲帶印製好的空白片,和染有與三原色成補色的青、紅、黃浮雕片,分三次疊印在一起,彩色影片就製成了。
有了這種新技術,彩色電影便呈現出了黑白電影無法施展的魔法。“特藝色彩”新工藝,宣告了電影可以用彩色的眼睛忠實地記錄下周身的世界。電影的發展,實現了第二次飛躍。
1939年,彩色電影《亂世佳人》上映,當郝思嘉一襲紅衣出現在人群中時,頓時成為廣場中的焦點,成為了那道閃耀著生命力的光芒。而《綠野仙蹤》,更是用彩色創造了一個之前只存在於人們腦海中的仙境。若是黑白片,此類電影的藝術魅力和亮色則無以顯現。
電影的彩色工藝,在科技的推動下不斷髮展。1950年代,出現了伊士曼彩色系統,使得單卷底片瞬間就能記錄整個看得見的光譜。然後,透過洗印就能夠放映,拍攝彩色影片變成越來越簡單。
1974年12月,《教父2》成為最後一部以特藝色彩工藝完成的電影。之後,染印複製法便退出了歷史舞臺。
第三次飛躍:從2D到3D
最早的3D電影出現在1953年,但那時的技術比較粗糙。而且,由於資金所限,當時只能拍攝短片。真正意義上的3D電影,是直到本世紀初才興起。
2003年,由羅伯特·羅德里格茲導演的《非常小特務3》,首次使用現代3D技術。影片一上映,便迅速攻佔了北美各大影院。最終,該片收穫了1.11億美元票房的亮眼成績。
由於當時其他國家並沒有多少3D影院,《非常小特務3》也就只是在北美範圍內引起了轟動。但該片的出現,無疑預示了3D立體電影的巨大市場潛力。
3D與2D的不同,在於觀眾在感受到“上下”和“左右”兩個維度的基礎上,增加了“前後”這一新的維度。因此,電影的造夢功能又一次得到了更大程度上的展現。
2009年12月,卡梅隆的《阿凡達》橫空出世,宣告了電影技術的第三次飛躍正式拉開序幕。
卡梅隆啟用了全新的3D技術,運用高畫質攝像系統、表情捕捉技術和製造外星球的感應舞臺系統等等,開啟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尤其是,將IMAX巨幕和3D立體電影相結合,進一步重新整理了觀眾的觀影體驗。
《阿凡達》所創造的奇蹟,讓所有人不得不承認:之前的各項技術革新,只是為電影的第三次飛躍夯實基礎;之前的兩次飛躍,只是這次飛躍的前史而已。
因為,電影只有從平面變成立體,才能真正給觀眾帶來聲臨其境的光影體驗,也才能真正至真至美地實現造夢功能。從2D躍升到3D,其意義毋庸置疑是劃時代的。
卡梅隆之後,技術日趨成熟的3D立體電影開始扎堆出現。不論是真人電影,還是動畫長片,3D立體電影的表現都令人刮目相看。
當《阿凡達》風靡全球之時,美國RealD公司宣佈:要在未來十年內,讓觀眾擺脫最後一道障礙——摘下3D眼鏡,直接裸眼觀看,真切感受立體效果。卡梅隆也憋足了勁,決心在《阿凡達2》中實現裸眼3D技術。
現如今,十年已經悄然過去。萬眾矚目的《阿凡達》續集,令全球影迷望穿秋水。好在近日有了新動態:《阿凡達2》的動作捕捉戲份已大體完成,真人戲份正在紐西蘭開拍。該片定檔於2020年12月18日上映——還要等一年多哦!
而《阿凡達2》最大的賣點,便是“裸眼3D+鐳射全息”。藉助最新的技術,若能真正體驗一把從未有過的夢一般的感受,十多年的等待顯然是值得的。
科技為電影插上翅膀,電影讓夢想瞬間“成真”。在科技的推動下,電影之夢越發至真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