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逢甘雨,他鄉見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是從宋代以來在民間廣泛流傳的人生四喜詩,人們把洞房花燭夜與金榜題名時並列,可見科舉考試意義之重大。科舉是古代最主要和重要的考試,可以說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從某個角度看,科考就是古代的高考。兩者的相似處在於,他們都是牽動學子與父母的心,在某種程度決定一個人命運的考試。劉海峰先生對科舉民俗有很深刻的研究,他指出科考活動涉及了婚姻、信仰、飲食、遊藝等民俗。下面就給大家一一道來。
一、 有關考試的信仰民俗
科舉考試的激烈,中舉機率的低微,使考試充滿了不確定性,因此古時考試流行著科名前定的觀念以及濃厚的科名崇拜習俗。古代有句俗語:“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功五讀書。”從這一排列順序的觀念可見,在古人眼裡,讀書改變命運固然重要,然而命、運、風水、積陰功則更是一個人命運的決定性因素。對沒有把握的事,人們就很容易相信運氣,因此古代許多學子很相信四柱八字、紫薇占星和占卜解卦等,每到考試季,算命先生的生意就會好到爆。
此外,民間流行到廟裡求神保佑自己的風俗,由此而興起了文昌信仰。文昌原本是文曲星,本為星官名, 別名文昌,是古天文學對斗魁之上六星的總稱, 又合稱文昌宮。最初,古星相家說它是吉星, 主大貴, 世俗奉文昌宮為司命之神。東晉以後, 借一系列神話傳說之光,梓潼帝君開始與文昌神崇拜詭異合流, 成了文昌神的另一個化身。到了唐宋, 科考激發了學子渴求功名利祿的極大熱情, 民間崇拜主司文章興衰的文昌之風日盛。再後來,道教的文昌星君演變成了儒教的道德楷模, 一時間並稱“北孔子, 南文昌”。天下州縣幾乎處處建文昌宮,甚至達到跟祭拜孔子的文廟一樣多。考試前後到文昌廟抽籤問卜是科舉時代的流行風俗,為的是求得金榜題名的吉兆。
除了文昌廟,關帝廟也是舉子常去的一個地方,因為關帝像往往手捧《春秋》而讀,也稱“文衡聖帝”,關帝不僅會武功,而且會讀書。而北京城的關帝廟尤為著名,因為“京師門前關帝廟籤,夙稱奇驗。”赴京應試的舉人往往在會試之後、發榜之前到北京正陽門前關帝廟(俗稱前門關廟)抽籤問卜。在貢院中,考官往往也有祭拜關帝和文昌帝的儀式。
難得的是,科舉時代也有人指出科舉迷信不可信。在《新搜神記·神考》中,李調元舉出例項說明魁星不足盡信。龔自珍則認為文昌信仰和魁星崇拜不足為訓,並提出罷廢文昌帝君祠等的主張。
科舉廢除後,科舉崇拜的考試迷信受到打壓,然而祭拜考神的習俗遺存,至今在高考考前還能不同程度地看到。
閬中貢院
二、 有關考試的婚姻習俗
由於科舉制的興起,科場就成了社會精英人士的聚集地。在當時人們的擇偶觀念中,郎才女貌逐漸比門當戶對更重要,郎才當然就要到科場去選擇了。唐宋以後,科名為社會所崇尚,流風所及,舉人、進士、狀元都成了婚姻的搶手貨。宋代,在進士放榜日,公卿之家如果有待嫁女,如果有看中的進士,往往不會在意當時社會上很講究的生辰八字,甚至家世門閥也會對科舉功名靠邊站。王安石的詩句“卻憶金明池上路,紅裙爭看綠衣郎”,就是描述妙齡女子在新科進士赴瓊林宴的路上爭睹進士風采的情形。一個成功的舉子,基本上可以做到事業、婚姻雙豐收,所以古人用“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樣的美好願景來鼓勵寒窗苦讀的學子。
據《清稗類鈔》記載,科舉之期,江蘇“摸秀”和“軋秀”的習俗。有些已婚女子去貢院的門前屋角,暗中選擇考試者,悄悄牽襟弄裾,或者認為這樣就可以生貴子,名為摸秀。到了院試獎賞之日,有些已婚的新媳婦就會聯袂出遊,故意跟新秀才擦肩而過,認為這樣也可以得貴子佳婿,名為軋秀。
三、 有關考試的遊藝習俗
古代許多地方都有耍狀元籌(或狀元籤)的習俗,就是用大小長短不同的象牙籤、骨籤或竹籤,分別刻上狀元、榜眼、探花、會元、進士、舉人、秀才的字樣。以科名高低定注數,如狀元1支 為 32注,榜眼 1支為16 注等,總注數為384注。狀元籌以擲骰子來博取籤條,籤多籤大者為勝。這是明清時期主要流行於士人階層的博弈遊戲。狀元籌是古人寓教於樂的遊藝,其意在於激勵人們公平競爭、啟發思維、進取向上。甚至在科舉制廢除之後,在民國以後都還曾流傳著過年時耍狀元籤遊戲的習俗,清末廈門籍舉人黃翰《禾山詩鈔》詩寫道:“六子齊任變翻,街頭巷尾笑言喧。科名久已遭人唾,猶叢集兒搶狀元。”因為博法簡單,後來演變為婦女和老太玩樂的方式。博狀元的遊戲演變過程,顯示了從學子文人卜巧求運的雅趣如何變成庶民家庭團圓助興活動。
此外,清代廣東一帶還盛行的 “闈姓”賭榜習俗。“闈姓”賭博是利用猜科考高中者的姓氏來賭博的一種方式,最初創始於道光末年,後來蔓延到廣西,十分盛行。闈姓賭博利用科舉考試來進行,因為科舉在人民心目中的神聖性,就給這種賭博方式蒙上了一層高雅的外衣,使人容易發生一種錯覺,這樣就吸引了不少中上層人士參加。
四、有關考試的飲食習俗
在考試的飲食習俗中,有些是以諧音來祈求好運的。明代馮夢龍《古今談概》記載,江南鄉試前夕,很多舉子都要吃煮熟的豬蹄,以求考試時遇到“熟題”或對所有題目都熟悉。到現代這種求吉心理也依然存在,比如高考與端午節時間相近,父母就用包粽子喻示著子女考試“包中”。臺灣某些大學招考宣傳的“包種茶”節,就含有“包中”的寓意。
大概在清初,博狀元籌的習俗在臺灣演變成中秋節博狀元會餅,以大小不同的“科名月餅”取代簽條。在臺灣中部和東部地區的一些城鄉,至今也還流行中秋博狀元餅的習俗。狀元餅也是根據舊式的科舉制度的名稱,按廣式、潮式、 蘇式和寧式配套而成的大大小小的月餅,每套包括狀元、榜眼、探花餅等。
現在有不少地方還有用科舉名稱命名的食品,如一些地區的 “狀元紅”酒、“狀元豆”等食品。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一些高中畢業生在高考前爭食“狀元豆”的習慣,就是科舉習俗在現代的明顯遺存。古城開封現在還有“進士糕”與“狀元餅”的傳統名點。相傳宋代每年進京趕考的書生雲集京師開封,商人們迎合考生心理,爭相製作“進士糕”與“狀元餅”,用不同的模子壓上“進士”和“狀元”的字樣,放入爐中烘烤而成。經加工製成的“進士糕”、“狀元餅”顏色大紅金黃,形體大小勻稱。今天“進士糕”和“狀元餅”不再只是古代文人、學士們喜愛的佐餐佳餚,已成為當代人們饋贈親友和招待貴賓的高 級禮品。至於古代雲南一位佳人因鼓勵家人專心讀書應舉而形成的 “過橋米線”,當今在全國廣為流傳。
“久旱逢甘雨,他鄉見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這是從宋代以來在民間廣泛流傳的人生四喜詩,人們把洞房花燭夜與金榜題名時並列,可見科舉考試意義之重大。科舉是古代最主要和重要的考試,可以說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從某個角度看,科考就是古代的高考。兩者的相似處在於,他們都是牽動學子與父母的心,在某種程度決定一個人命運的考試。劉海峰先生對科舉民俗有很深刻的研究,他指出科考活動涉及了婚姻、信仰、飲食、遊藝等民俗。下面就給大家一一道來。
一、 有關考試的信仰民俗
科舉考試的激烈,中舉機率的低微,使考試充滿了不確定性,因此古時考試流行著科名前定的觀念以及濃厚的科名崇拜習俗。古代有句俗語:“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功五讀書。”從這一排列順序的觀念可見,在古人眼裡,讀書改變命運固然重要,然而命、運、風水、積陰功則更是一個人命運的決定性因素。對沒有把握的事,人們就很容易相信運氣,因此古代許多學子很相信四柱八字、紫薇占星和占卜解卦等,每到考試季,算命先生的生意就會好到爆。
此外,民間流行到廟裡求神保佑自己的風俗,由此而興起了文昌信仰。文昌原本是文曲星,本為星官名, 別名文昌,是古天文學對斗魁之上六星的總稱, 又合稱文昌宮。最初,古星相家說它是吉星, 主大貴, 世俗奉文昌宮為司命之神。東晉以後, 借一系列神話傳說之光,梓潼帝君開始與文昌神崇拜詭異合流, 成了文昌神的另一個化身。到了唐宋, 科考激發了學子渴求功名利祿的極大熱情, 民間崇拜主司文章興衰的文昌之風日盛。再後來,道教的文昌星君演變成了儒教的道德楷模, 一時間並稱“北孔子, 南文昌”。天下州縣幾乎處處建文昌宮,甚至達到跟祭拜孔子的文廟一樣多。考試前後到文昌廟抽籤問卜是科舉時代的流行風俗,為的是求得金榜題名的吉兆。
除了文昌廟,關帝廟也是舉子常去的一個地方,因為關帝像往往手捧《春秋》而讀,也稱“文衡聖帝”,關帝不僅會武功,而且會讀書。而北京城的關帝廟尤為著名,因為“京師門前關帝廟籤,夙稱奇驗。”赴京應試的舉人往往在會試之後、發榜之前到北京正陽門前關帝廟(俗稱前門關廟)抽籤問卜。在貢院中,考官往往也有祭拜關帝和文昌帝的儀式。
難得的是,科舉時代也有人指出科舉迷信不可信。在《新搜神記·神考》中,李調元舉出例項說明魁星不足盡信。龔自珍則認為文昌信仰和魁星崇拜不足為訓,並提出罷廢文昌帝君祠等的主張。
科舉廢除後,科舉崇拜的考試迷信受到打壓,然而祭拜考神的習俗遺存,至今在高考考前還能不同程度地看到。
閬中貢院
二、 有關考試的婚姻習俗
由於科舉制的興起,科場就成了社會精英人士的聚集地。在當時人們的擇偶觀念中,郎才女貌逐漸比門當戶對更重要,郎才當然就要到科場去選擇了。唐宋以後,科名為社會所崇尚,流風所及,舉人、進士、狀元都成了婚姻的搶手貨。宋代,在進士放榜日,公卿之家如果有待嫁女,如果有看中的進士,往往不會在意當時社會上很講究的生辰八字,甚至家世門閥也會對科舉功名靠邊站。王安石的詩句“卻憶金明池上路,紅裙爭看綠衣郎”,就是描述妙齡女子在新科進士赴瓊林宴的路上爭睹進士風采的情形。一個成功的舉子,基本上可以做到事業、婚姻雙豐收,所以古人用“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樣的美好願景來鼓勵寒窗苦讀的學子。
據《清稗類鈔》記載,科舉之期,江蘇“摸秀”和“軋秀”的習俗。有些已婚女子去貢院的門前屋角,暗中選擇考試者,悄悄牽襟弄裾,或者認為這樣就可以生貴子,名為摸秀。到了院試獎賞之日,有些已婚的新媳婦就會聯袂出遊,故意跟新秀才擦肩而過,認為這樣也可以得貴子佳婿,名為軋秀。
三、 有關考試的遊藝習俗
古代許多地方都有耍狀元籌(或狀元籤)的習俗,就是用大小長短不同的象牙籤、骨籤或竹籤,分別刻上狀元、榜眼、探花、會元、進士、舉人、秀才的字樣。以科名高低定注數,如狀元1支 為 32注,榜眼 1支為16 注等,總注數為384注。狀元籌以擲骰子來博取籤條,籤多籤大者為勝。這是明清時期主要流行於士人階層的博弈遊戲。狀元籌是古人寓教於樂的遊藝,其意在於激勵人們公平競爭、啟發思維、進取向上。甚至在科舉制廢除之後,在民國以後都還曾流傳著過年時耍狀元籤遊戲的習俗,清末廈門籍舉人黃翰《禾山詩鈔》詩寫道:“六子齊任變翻,街頭巷尾笑言喧。科名久已遭人唾,猶叢集兒搶狀元。”因為博法簡單,後來演變為婦女和老太玩樂的方式。博狀元的遊戲演變過程,顯示了從學子文人卜巧求運的雅趣如何變成庶民家庭團圓助興活動。
此外,清代廣東一帶還盛行的 “闈姓”賭榜習俗。“闈姓”賭博是利用猜科考高中者的姓氏來賭博的一種方式,最初創始於道光末年,後來蔓延到廣西,十分盛行。闈姓賭博利用科舉考試來進行,因為科舉在人民心目中的神聖性,就給這種賭博方式蒙上了一層高雅的外衣,使人容易發生一種錯覺,這樣就吸引了不少中上層人士參加。
四、有關考試的飲食習俗
在考試的飲食習俗中,有些是以諧音來祈求好運的。明代馮夢龍《古今談概》記載,江南鄉試前夕,很多舉子都要吃煮熟的豬蹄,以求考試時遇到“熟題”或對所有題目都熟悉。到現代這種求吉心理也依然存在,比如高考與端午節時間相近,父母就用包粽子喻示著子女考試“包中”。臺灣某些大學招考宣傳的“包種茶”節,就含有“包中”的寓意。
大概在清初,博狀元籌的習俗在臺灣演變成中秋節博狀元會餅,以大小不同的“科名月餅”取代簽條。在臺灣中部和東部地區的一些城鄉,至今也還流行中秋博狀元餅的習俗。狀元餅也是根據舊式的科舉制度的名稱,按廣式、潮式、 蘇式和寧式配套而成的大大小小的月餅,每套包括狀元、榜眼、探花餅等。
現在有不少地方還有用科舉名稱命名的食品,如一些地區的 “狀元紅”酒、“狀元豆”等食品。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一些高中畢業生在高考前爭食“狀元豆”的習慣,就是科舉習俗在現代的明顯遺存。古城開封現在還有“進士糕”與“狀元餅”的傳統名點。相傳宋代每年進京趕考的書生雲集京師開封,商人們迎合考生心理,爭相製作“進士糕”與“狀元餅”,用不同的模子壓上“進士”和“狀元”的字樣,放入爐中烘烤而成。經加工製成的“進士糕”、“狀元餅”顏色大紅金黃,形體大小勻稱。今天“進士糕”和“狀元餅”不再只是古代文人、學士們喜愛的佐餐佳餚,已成為當代人們饋贈親友和招待貴賓的高 級禮品。至於古代雲南一位佳人因鼓勵家人專心讀書應舉而形成的 “過橋米線”,當今在全國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