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5982866480908
-
2 # 天山怪客3
小說的題材來自於真實的生活,但情節純屬虛構,是生活中若干人物性格的集大成者,如魯迅的小說《藥》中的夏瑜這個任務就來自辛亥革命先烈秋瑾,但小說中關於夏瑜的情節又不完全與秋瑾相同,小說追求的是藝術的真實,小說中人物臉在山西,生活在江南。而散文不同,散文的取材廣泛,比小說的選材更廣,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都可以列入選材範圍,但更大的不同是散文絕不允許虛構,涉及到的人和事一定在生活中有原型,如朱自清的《背影》,文中的父親就是作者本人的父親。
-
3 # 城鄉幽默
一個人在岸上走風光無限心情舒暢,那是散文;這個人忽然被人推倒了,跌到了河裡,這是小說。
散文側重寫真情實感,敘述事件,抒發感情,或者狀物抒情,重點在一個情字。
小說側重寫故事情節,我認為是故事情節,不是故事。如果專寫故事的話,那就成了故事,不是小說。
關鍵的一點是,小說是想透過事件反映社會的。小說的內容可以是虛構的,可以是自己完全重建一個新的世界。但所反映的思想、問題、狀況是真的,是令人深思和反省的。
這也是小說的作用與意義。
-
4 # 虛度時光讀吧
專業的理論知識我是不瞭解的。但我想從讀者和寫作者的角度來說說我的想法。從讀者的角度來看呢,小說就是寫一個很長很長的故事。這個故事有人物、有情節、有時間、有地點。透過不同的人物關係,展現不同的故事衝突。透過這個故事感受人間的真善美。而散文呢,更多的是透過發生的事情、周圍的景色,來抒發個人情感,展現人間的真善美。
從寫作者的角度呢,小說的寫作結構是要比散文更復雜些,篇幅要長一些,衝突要多一些。小說是虛構的故事,散文往往是真情實感。從文采上來看,小說更強調的是流暢性,散文更強調的文筆的功力。
-
5 # 張152739107
小說以故事為線索,展開想象,進行虛構,重在突出人物個性,讓形象說話,展開形像思維,塑造性格特徵,而散文在記敘的基礎上借景抒情,大多以感官上的所見所聞進行聯想,跳躍自如,情由景出。當然都要圍饒主題,剪裁要根據自己所表達的意向進行取捨。個人看法,請君斧正
-
6 # 自由飛翔1246578
寬泛地講小說也屬於散文的文學作品範圍。二者在寫作時不用考慮押韻,都可寫人、寫事,但在寫作手法上、語言表達上、結構處理上各有不同。
小說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透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
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情節一般包括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聲。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小說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為長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說(小小說)。
小說寫作時重視語言流暢,人物描寫生動,情節構思巧妙,感染人,引人入勝等。寫人、描景、敘述獨道,以故事情節打動人,以生動語言打動人,讀後感人之深,能從中吸取一定的經驗或教訓。
散文散文,題材廣泛、寫法多樣,結構自由、不拘一格;散文寫人寫事都只是表面現象,從根本上說寫的是情感體驗。
散文取材十分廣泛自由,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表現手法不拘一格:可以敘述事件的發展,可以描寫人物形象,託物抒情,也可發表議論,作者可根據內容需要自由調整、隨意變化,用筆寫來。
從散文的立意方面說的,即散文所要表達的主題,比較明確而集中,以靈活地表現手法,為表達主題服務。
1、意境深邃:注重表現自身生活感受,抒情性強,情感真摯。 藉助想象與聯想,由此及彼,由淺入深,由實而虛的依次描寫,使作者的真情實感,實現物我的統一。
2、語言優美:散文的語言清新明麗散文寫景如在眼前,寫情沁人心脾,耐人尋味。讀起來朗朗上口,情深意濃。
……
-
7 # 悅季溪流
小說和散文異同處在於:
技巧相同:可虛寫或實寫。
方式相同:可記敘、可議論、可抒情等等。
寫作手法不同。
小說手法:人物形象、故事情節、環境描寫等。
散文手法:點面交替、動靜結合、情景交融。
-
8 # 紅塵彌勒
小說和散文是兩種文學表達題材,不能等而化之。
小說,越來越明確的指向,是構置一個故事,透過人物的設定和言行來表達自我的立意和觀點,書中的故事結構和人物衝突以及延展脈絡,都遵循事件的發展方向,最終走向一個設定好的結局。
小說可以是一個事件的橫截面,選取一點而不計其餘,突出主線營建;也可以構成一個較為完整的事件核心,有一定的枝蔓和脈絡,順著主次層次遞進至事件高潮;還可以上窮碧落下黃泉,構建一部宏大的敘事篇幅,形成支系完整的故事結構,上下五千年盡在眼前。
小說還可以完全隱匿自我的個人觀點,利用人物的言行來交給讀者判別。
散文則可以直抒胸臆,形散而意聚。散文不能虛構化,也可以不設故事線索,進行內心思想的集合表達,多有例項和自我感悟,或者引經據典的考據論理,沒有固定的規格模式,也無具體條框可法,重要的是內心獨白,將一己之見溶於萬千見識之中,形成獨出心裁的個人意志與見解。
小說有長、中、短、微之別,有一定的字數界定。散文則沒有明顯分類,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大可窮極文山浩典,斑駁陸離的洋洋幾萬言,也可精微到百字以內,見微知著,以小見大。
具體的分化還有很多,但不足以構成寫作難點,全在一心掌握之中,並不需要涇渭分明的截然分開。即便是描寫刻畫,小說中屢見,散文中也可細化,小說化散文或散文化小說,都有人紛紛嘗試,但不影響其文字分類。
-
9 # TT這篇小說有古味兒
散文和小說其實是兩種不同的文學體裁。根據文章內容,散文大體又分為:敘事、抒情、寫景、哲理等類別。如果問小說與散文在寫作上有什麼異同,一般來說,很多人會分不太清楚敘事散文與小說之間的差異。從小到大的應試作文中,大部分都是散文,很少有看到考場上的作文寫小說的。
這是因為,從散文的寫作特點和小說的寫作特點上來說,主要有以下差別:
1、散文重在抒情,小說主要是敘事;
2、散文一般比較真實,小說多數是虛構;
3、散文一般比較真實,小說多數是虛構;
4、說有較完整的故事情節,重在刻畫人物形象,而散文沒有這麼突出。
小說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透過故事情節的敘述和環境的描寫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敘事性的文學體裁。生動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活動的具體環境是小說必須具備的三要素。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因此想要寫好小說就要有巧妙的人物構思,完整的故事情節,而考場作文。時間緊,又有字數限制以及其他各種要求,在條條框框中很難寫出好的作品。
而敘事散文是以寫人記事為主的散文。這類散文對人和事的敘述和描繪較為具體、突出,同時表現作者的認識和感受,也帶有濃厚的抒情成分,字裡行間充滿飽滿的感情。
不但題材廣泛、寫法多樣,而且結構自由、不拘一格。另外散文的語言優美,寥寥數語就可以描繪出生動的形象,勾勒出動人的場景,顯示出深遠的意境。因此適合臨場發揮。
-
10 # 文學Range Rover
這個問題與我之前回答的一個問題類似,要從理解散文和小說的概念、特點入手,辨別二者的差異,最後在差異中尋找融合。
1.基本概念:
散文: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它的描述目的主要是交際交流與告白自我。
小說: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透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
2.二者區別:
區別一:虛構與非虛構。散文排拒虛構,而虛構性則是小說的本質。
區別二:情感表達方式。散文家接近於作者情感的實錄,散文作家是為自己而感動,為自己而傾述,為自己而欣然敞開內心世界。小說家則是一種虛構性想象性情感。
區別三:寫作手法不同。散文中或有故事,或無故事,卻不必一定有中心人物。而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說組基本的三要素。散文可以作抽象的言論,如說明一種思想,一種感情,一種論斷。小說須作具體描寫,即使是議論,是感想,或是一種觀念的陳述,也必須納入具體的描寫之中。
3.散文與小說的連線——“散文化”小說。
“散文化”小說在中國現當代小說發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打破散文和小說的文體創作界限,將散文的創作筆法融入小說創作中,實現了中國小說文體發展的突破。
何為“散文化”小說:著名的學者楊義的觀點比較能夠揭示出“散文化”小說的本質特徵,他認為小說的“散文化”,“乃是小說的自由化,隨意化,它把小說的環境化淡,人物化虛,情節化少,而唯獨把情緒化濃”。
“散文化”小說的特點:
一是淡化故事情節。在“散文化”小說中,沒有圍繞故事的開端、發展、高潮、尾聲這樣一個傳統小說的故事情節模式,“把以往情節模式中那些堅固的、支撐性的因素削弱,取消它們在小說藝術構成中原有的那種舉足輕重的地位”。例如汪曾祺的小說《受戒》。
二是淡化人物性格。“散文化”小說在人物刻畫上不像現實主義的小說塑造典型人物,從人物的身上看到鮮明的時代特徵和深刻的主題意蘊,而是非常簡單地勾畫人物,重在描寫人物的生活方式、生活狀態,將人物融入到小說所描寫的環境、渲染的氛圍中,使整個小說渾然一體。例如《世說新語》。
三是淡化時代背景。“散文化”小說作家注重作品的情緒氛圍,抒寫的是作者的審美理想,張揚的是文學性,小說淡化背景的時代性,與社會政治環境沒有直接關係,充滿了一種濃濃的人情人性美。
總的來看,“散文化”小說打破散文和小說的文體創作界限,將散文的創作筆法融入小說創作中,使小說的三大要素故事情節、人物性格、時代背景分別淡化,實現了中國小說文體發展的突破。
-
11 # 新安二郎神
小說寫作的重要一步是編故事,故事裡面必需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為了展開故事情節,作者往往要安排主要人物有個極待克服的缺陷或困難,這些缺陷和困難給主人公造成一連串的磨難,於是故事就能深深吸引讀一,有。而散文寫作往往要構思好一個別出心裁的立意,然後圍繞這個立意除除展開。散文也會有敘事,但小說與散文最大的不同在於小說的敘述很重視細節的描寫,人們說“小說小說,就是往小裡說”,所以生活場景的細緻而具體的展現,是小說不可缺乏的特點,這與散文裡的叔事住往只寫一個大概的過梗概是明顯不同的。
-
12 # 素箋言心3
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曰“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但是,中國的應用性文體從來不排斥審美的文學屬性,尤其是書信一體,多記事陳情,中國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於書信,書信的實用性和審美性的結合十分完美。
漢魏六朝的尺牘重在實用,文人多無意把其寫為審美的作品。唐宋以後,在一些文人的筆下,尺牘的實用功能明顯淡化,審美效能日益強化,有些尺牘刻意寫成純粹的文學作品(參考《中國尺牘文學史》序,詹福瑞)。
尺牘文學功能多種多樣,可以抒情,比如司馬遷的《報任安書》、林覺民的《與妻書》;也可以寫景,比如吳均的《與宋元思書》;可以寫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也可以談論文學,如曹丕的《與吳質書》,談論政治,如歐陽修《上杜中丞論舉官書》,還可以進謁顯貴,勉勵後學,如此等等,形成了別具特色的書牘文傳統。尺牘和其他文體一樣,也講究謀篇佈局、文質俱佳。
另外,尺牘不一定都用“書”字標明,如蘇軾的《與子由弟》《答秦太虛》就是。
回覆列表
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可以用各種標準來分類,如根據有韻無韻可分為韻文和散文;根據結構可分為詩歌、小說、散文、戲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