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湖底小蝦
-
2 # 展翔的天馬
下過水田中幹活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腳下突然變得有點疼,還以為是碰到了樹枝或者玻璃等東西,認真一看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自己腳上已經鮮血直流,有一條螞蟥正在那個傷口處不停地吸血。
新來的朋友記得點一下關注,也可以從我的主頁裡面檢視往期更多精彩的內容。
所以螞蟥給人的印象是比較深刻的,雖然它們的體型比較小,但對人的傷害卻比較大。不僅僅是人,就連下水田幹活的水牛等牲畜也有可能會受到螞蟥的困擾。不過有人卻說螞蟥只要一碰到鹽就會融化,那麼我這種說法到底是不是真的呢?有沒有科學道理呢?
螞蟥到底是什麼樣的動物?
螞蟥是環節動物門、蛭綱動物的一種俗稱。不過螞蟥與蚯蚓和沙蠶等等環節動物也有很大的不同,因為螞蟥多數都是屬於營暫時性的體外寄生生活,因為它們前後都有吸盤,而且體內的肌肉也比較發達,可以牢牢地利用自己的吸盤將自己的身體是在其他動物的表面上,從中吸取血液為生。
世界上螞蟥的種類大約有700多種,別以為它們只會生活在水中,其實有一些品種在陸地上也可以生存。生活在陸地上的螞蟥通常也叫做旱蛭,而生活在水中的螞蟥叫做水蛭,所以按照螞蟥生活的區域來劃分,基本上就可以分為這兩種。
旱蛭的品種大約有70個,它們雖然是生活在陸地上,但仍然離不開水分,所以它們通常用生活在一些植被比較豐富、環境比較溼潤的條件下,有時候還會爬在一些樹葉上面,只要我們進入深山老林,不小心碰到了這樣的樹葉,旱蛭很容易就能爬到我們的身上。與水田中水蛭這樣的上身方法有很大的不同,旱蛭很可能就是從人的上半身進攻的,只要衣服有一些縫隙,很容易就能透過這些方式來支援我們的血液。
剩下的那600多種螞蟥就是生活在水中,其中有100多種就是生活在海洋中,這種螞蟥我們並不是那麼容易可以碰得到,因為我們也不能長期泡在海水中,而且下海的時候通常也要穿好許多裝備,就更不用擔心這種螞蟥會吸我們的血了。
剩下的500多種就是生活在淡水中的水蛭,農民在水田中幹活,遇到的通常也是這些水蛭。人們要是赤著腳下水田幹活的時候,很容易就會被螞蟥咬,在農村的一些小孩年紀比較小的時候就下水田幹活,遇到螞蟥,也給童年留下陰影。
不過農村一般都會將動物的糞便發酵之後,當做有機肥撒到農田中,這也使得農田中的水帶有一定的腐蝕性,對腿部的面板不好,長期泡在水中就會對腳造成傷害。所以人們有時候會穿一種叫做“水鞋”的鞋子到農田中幹活,具有防水的功能,螞蟥也無法穿透這種鞋子的材質。
好像看起來這種鞋子能防螞蟥,但實際上要是遇到螞蟥的時候會更加麻煩,因為螞蟥會沿著這種鞋子一直往上爬,只要衣服與這種鞋子還有縫隙,它們就能從這種縫隙中鑽進去,然後吸取人的血液。這樣要想處理它們會變得更加困難,必須要回到田間的陸地上才能處理。
為什麼說螞蟥碰到食鹽就會融化?
其實螞蟥碰到食鹽就會融化,這種說法就有點誇張了,不過我們還真的可以用食鹽來對付螞蟥。這是因為螞蟥的體內也含有比較多的水分,平時它們就吸了其他動物的很多血液,就是血液裡面也有很多是水分,所以只要給螞蟥撒上一把鹽,還真的會令它們產生不適。
尤其是在被螞蟥咬住的時候,我們要是直接將它們扯下來,會變得非常困難,就算將螞蟥拉得很長,也無法做到。有時候強行將螞蟥扯下來,反而會令自己的腿部變得更加疼痛。這時候要是撒上一把鹽吧,那麼很容易就能令螞蟥脫落了。
其實螞蟥也是需要呼吸的,而它們的呼吸方法主要也是透過面板呼吸的,這是因為它們的面板透氣性非常好。其實螞蟥的面板就是由表皮細胞分泌出一種角質膜,用來保護自己身體內的各種器官,而且這層角質膜還擁有透水的功能。
其實這種薄膜在生物學上也叫做半透膜,水分子是可以自由地從這層半透膜中穿透的。淡水分子是否從半透膜中穿透,主要還是由兩側溶液的濃度來決定,當一側溶液濃度過高的時候,低濃度的那一側溶液的水分子就會穿過半透膜到另外一側,直至兩側溶液的濃度相同為止。
所以當我們向螞蟥的面板撒上食鹽的時候,就造成了螞蟥面板外側的溶液濃度比它們體內的濃度要高出很多,所以它們體內的水分就會源源不斷地流出體外,到時候它們體內的細胞沒有了水分就會支撐,也就失去了活力,最後很容易就會死亡。
因此,螞蟥一碰到食鹽的時候就會融化,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因為螞蟥並不是融化了,而是由於水分不斷地從體內流出體外,最後就會因為脫水而死。其實在自然界中還有很多類似於這樣的生物,例如蝸牛和鼻涕蟲也是一樣,它們的體內含有比較多的水分,要是給它們撒上一把鹽巴,它們很容易就會死亡。
其實人的面板也照樣存在著這樣的半透膜,要是人體在海水中泡得比較久了,那麼體內的水分就會大幅度流失,到時候性命也會有危險。所以就算是游泳非常出色的人,長期泡在海水中也是不行的。
綜上所述,螞蟥是一種環節動物,在世界上一共有700多種。其中大約有70種是生活在陸地上比較潮溼的環境中,有100多種是生活在大海中,剩下的500多種主要就是生活在淡水中。平時農民在水田中遇到的螞蟥,也就是生活在淡水中的水蛭。
螞蟥遇到食鹽就會融化,這種說法有點誇張。不過食鹽還是可以對螞蟥起到作用的,因為螞蟥的面板有一種半透膜,水分子是可以從中穿透的,當螞蟥體外的溶液濃度比較高的時候,就會使螞蟥體內的水分不斷地流失,最後就會使螞蟥變得乾巴巴的,同時它們也死亡了。我給螞蟥撒上一把鹽巴,就可以起到改變它們體外溶液濃度的作用。你是怎麼看的呢?
-
3 # 愛生活的火山哥
一位生活在農村的80歲老人告訴我:如果螞蟥吸附在人的面板上面,千萬不要使勁扯,只需要在它的身上撒一些食鹽,那它就會自動從你身上脫落,而且還會脫水而死。
在城市長大的朋友可能對螞蟥不太瞭解,因為他們基本上都沒有被螞蟥叮咬過,也不知道被螞蟥叮咬是個什麼樣的體驗。
但是在農村長大的朋友,那對螞蟥就再熟悉不過了,每到插秧的季節,只要從水田出來,那腿上多多少少都會吸附幾條螞蟥。
而且這些螞蟥還很難從身上扯下來,即使使勁扯下來了,那它的吸盤還會留在面板上面。
所以那時候,農村老人就告訴我們,千萬不要使勁扯,只要在它的身上撒一些食鹽,那它不僅會從你身上脫落,而且還會死亡。
那麼為什麼螞蟥碰到食鹽就會融化死亡呢?如果說,人將螞蟥誤入到體內,那它們會在人的體內一直吸血,最後導致人死亡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螞蟥。
螞蟥
螞蟥也被稱為水蛭,屬於冷血環節動物,它的種類非常多,在全球高達七百多種,主要分為旱蛭和水蛭兩種。
旱蛭主要生活在比較潮溼的陸地上,比如:草叢、樹林等,這些地方都能經常看到旱蛭。
而水蛭主要生活在海水和淡水裡,淡水裡的水蛭就是我們經常能接觸到的,像水田、池塘、水庫等地方經常能看到。
它們每年春暖花開的時候就會非常的活躍,等到6月~10月的時候,它們就會產卵,到冬季的時候,它們就會蟄伏在泥土裡進入冬眠,這時候它們就可以不吃不喝。
而且它們還是一種雌雄同體的生物,在它們的體內同時兼具雌雄兩種生殖器官,也就是說在它們的一生中,既可以做爸爸,也可以做媽媽。
另外,它還被稱為“水中軟黃金”,之所以會有這麼一個稱呼,那是因為它可以當作中醫入藥,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在市場上每斤高達80元。
雖然它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但是因為它吸食血液,所以給人們的感覺是非常可怕的。
水蛭是如何吸食血液的呢?
水蛭給人們的感覺就是一種以吸食血液為生的生物,所以它才會令人感覺到害怕。
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大部分的水蛭都是以水中小型無脊椎動物為生,只有少部分的水蛭才會以吸食血液為生。
而以吸食血液為生的水蛭又被分為有吻蛭和無吻蛭,這兩種水蛭吸食血液的方式都不同。
有吻蛭的水蛭在吸食血液時,會透過吻部的尖刺刺進人的面板裡,然後再吸食血液,這種吸食血液的方式就跟蚊子差不多。
而無吻蛭的水蛭在吸食血液時,會透過吻部的三塊顎片劃開人的面板,然後再吸食血液。
它們在吸食血液時都會分泌出一種水蛭素,這種水蛭素會讓血液無法凝固,這樣血液就會源源不斷地往傷口處流,供水蛭吸食。
一般來說,水蛭一次吸食的血量比它自身的重量還要高到2~10倍,只要吸食一次,它們就可以幾個月不進食。
另外,有吻蛭和無吻蛭,這兩種水蛭吸食血液過後留下的傷口也不同。
有吻蛭留下的傷口就跟蚊子留下的傷口差不多,只不過沒有包,就是一個紅點。
無吻蛭留下的傷口就跟賓士的標誌差不多,所以可以透過傷口判斷出是被哪種水蛭吸食的。
如果吸食血液的水蛭誤入到人的體內,那它還會繼續吸食血液,最後導致人死亡嗎?
首先,水蛭是不會進入人的體內,因為它也需要呼吸,也需要氧氣,所以它不會輕易地進入人的體內,除非人將它誤入到體內。
如果人將它誤入到胃部的話,那它就不會繼續吸食血液,也不會導致人死亡,因為人的胃部是一個獨立的空間,這個空間沒有氧氣,所以水蛭沒辦法存活。
而且人的胃部還有很強大的胃酸,胃酸也能將水蛭給溶解掉,所以在這種環境下,水蛭根本沒辦法存活,更別說會繼續吸食血液導致人死亡了。
不過,如果水蛭沒有進入人的胃部,而是進入人的鼻孔、咽喉、呼吸道等部位的話,那它就可以存活下去,也會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但不會致命。
而這些部位之所以能讓水蛭存活下去,那是因為這些部位既能給水蛭提供氧氣,又能讓它們吸食血液,所以它們才可以存活下去。
在這裡我也提醒大家:千萬不要在野外喝一些不衛生的水源,因為這些水源裡很有可能就有水蛭或水蛭的卵。
所以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一定不要喝那些不乾淨的水,不然下一個水蛭進入人體內的人有可能就是你。
為什麼螞蟥碰到食鹽就會融化死亡呢?
螞蟥之所以碰到食鹽就會融化死亡,那主要還是因為它們的面板,它們的面板就是表皮細胞分泌的一層角質膜。
螞蟥也是依靠這層角質膜呼吸的,所以這層角質膜的透氣性非常好。
也正是因為透氣性非常好,所以當螞蟥碰到食鹽時,就會發生滲透作用。
滲透作用簡單來說就是,低濃度液體的一方穿過半透膜到高濃度液體的一方。
所以這樣就很好解釋了,因為當螞蟥碰到食鹽時,它身體表面的液體就會將食鹽給溶解掉,這樣就會形成高濃度的液體。
而它身體裡面的水分就相當於低濃度的液體,它面板表面的角質膜就相當於一層半透膜。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滲透作用就會發生,螞蟥體內的低濃度液體就會不斷的往外溢,直到螞蟥脫水而死,也就是所謂的融化。
螞蟥如果叮咬在人的面板上面,我們該怎麼處理?
首先肯定不能使勁扯,因為即使你扯下來了,那它的吸盤也會在你的面板上面,這樣還有可能會引起感染。
所以我們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千萬不要用蠻力將它從身上扯下來。
可以嘗試用手或拖鞋一直拍打它,直到它自己從你身上脫落,這種方法還是很有效的。
也可以用鹽撒在它的身上,當它感覺到疼痛時,它就會自動從你身上脫落。
除了鹽之外,還可以用打火機烤它,這樣它感覺到疼痛後也會從你的身上自動脫落。
可能脫落後你的傷口會不斷流血,這是因為它在吸食血液時分泌的水蛭素導致的。
當面對這種情況時,我們首先要用肥皂水沖洗一下傷口,然後再進行消毒,最後再貼上創口貼就可以了。
寫到最後:
螞蟥之所以碰到食鹽會死亡,那主要是因為滲透作用導致它身體裡面的水分往外溢,所以它才會脫水而死。
至於它進入到人的身體是否會吸食血液,那主要取決於它寄生在人的哪個部位。
如果在胃部的話,那它就不會吸食血液,因為根本沒辦法存活。
但如果是淺表部位,那它就可以存活,對人的身體就會造成影響,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
為了避免它進入人的身體,一定不要在野外喝一些不衛生的水源。
-
4 # 清風識得人間愁
水蛭,俗名螞蟥,像這種外表面有粘液的生物,一旦遇到鹽,鹽就會和外表面的粘液形成鹽溶液,由於滲透作用, 使螞蟥體內的液體流出來。 而螞蝗體內水的比重是非常大的,流出來的體液又和鹽顆粒形成鹽溶液,最後螞蝗就會脫水致死,而不是融化。
同理,我們把鹽撒在蝸牛,水母,鼻涕蟲這類生物上,同樣可以造成脫水致死的效果
回覆列表
很多老輩人都知道,被螞蟥咬住的時候,只要在它們身上撒上一點點鹽,它們就會立馬松嘴跑路。其實,不止螞蟥,類似的還有蝸牛、鼻涕蟲等,這些都害怕食鹽,身上被撒上食鹽不管的話,真的會被“融化”。
螞蟥的身體為何能被鹽“融化”?為何螞蟥的身體能夠被鹽給融化掉呢?這要從它們獨特的身體構造以及一個奇特的物理現象談起。
螞蟥也被叫做水蛭,是一種吸血環節動物,全身大概有27個環節左右,善於吸食別的動物的血液,也包括人類,有的吸血量較大,吸血後的體量能達到原來的三倍左右。而造成它們能被食鹽“融化”的原因,主要還在於它們的面板,螞蟥靠面板呼吸,它們的面板透氣性很好,甚至也可以說它們基本上沒有面板。它們身體表面的面板,其實也就是由表皮細胞分泌的一層角質膜而已,藉此來保護自己身體內的各個器官。同時,螞蟥體內的水含量非常的大,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而與此相關的奇特物理現象,其實就是滲透作用。
所謂的滲透現象,通俗點講,就是指兩種不同濃度的液體,如果中間用半透膜隔離開(水分子可以透過)時,水分子就會從低濃度的一方主動穿過半透膜到高濃度一方,直到高濃度一方被稀釋的和另一方濃度相同為止。
螞蟥身體上被撒上食鹽時,表面的液體將食鹽溶解,形成高濃度液體,而螞蟥的體內擁有大量的水分,可以看做是低濃度液體,而螞蟥獨特的面板組織就像是“半透膜”,如此一來,滲透作用的實驗條件都有了,其體內的水分必然透過其面板組織到外面來稀釋實驗,如此源源不斷的體內水分外溢,將使得螞蟥脫水而死,也就是所謂的“融掉”,想想這個過程還是比較痛苦的。
人類是否也可以被“融化”?與螞蟥身體結構類似的動物,都存在被食鹽“融化”的危險,比如我們常見的蝸牛,一旦碰上鹽,也將是同樣的情形。
那麼,人類能不能被“融化”呢?
其實,條件滿足的話,人也是能被食鹽“融化”的!
我們知道,人類和很多動物都與螞蟥的這種結構不一樣,人類也有著比較厚的面板,它們能夠阻擋來自外界的侵襲,也不會達成滲透作用的條件,甚至食鹽撒在人體面板上時,人類都沒有多大感覺。
但是,有一種條件下,我們是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食鹽帶來的痛苦的,那就是當我們的面板出現“破損”的時候,“傷口上撒鹽”的滋味估計很多人都有過體會。
傷口上撒鹽為什麼會疼呢?
鹽分本身就有腐蝕性,而且屬於不易揮發的,在傷口上直接塗抹時,就像前面所說的,因為傷口處沒了面板的保護,在這一塊區域內就能形成“滲透作用”的條件,傷口處出現高滲透環境,使得周圍組織細胞內的水分被鹽“抽”走,造成細胞脫水和壞死,而同時脫水細胞產生的生物電會刺激神經讓我們感覺到持續的疼痛,所以,傷口上撒鹽其實也是一種對身體的破壞。
不妨大膽設想一下,如果一個傷痕累累的人泡在高濃度鹽水中會是什麼樣的後果?
結束語:綜上不難看出,所謂的螞蟥遇鹽“融化”,不過是滲透作用下身體大量失水而導致的體型變小而已,其實,縮小的部分也不是被“融化”了,而是脫水後變小罷了。
不過,也正是因為鹽的這一特性,有些地方也將其當做防範鼻涕蟲、蝸牛等禍害莊稼的一種方法,你還聽說過哪些其他的說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