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小k影視3475

    鳥獸是指飛仔天空在地上跑的動物。

    蝙蝠是唯一能展翅飛翔的哺乳動物,靠聲波來判斷前方是否有障礙物,從而改變飛行路線。

    以下是鳥獸和蝙蝠的簡筆畫:




  • 2 # 波波醫生說健康

    首先我們來認真分析一下這個問題到底想問什麼。貓對應老鼠,是自然界中客觀存在的動物之間的關係,用天敵這個詞來形容似乎是老鼠見到貓只有被宰的份,毫無還手之力的被殺死。那麼病毒的天敵這個詞指的就應該是能夠直接對病毒產生殺傷並且自身毫髮無損的某種生物或者事物。正如抗生素對於細菌。

    青黴素的發現,可以說是人類抗菌史上重要的里程碑。1945年,弗萊明、弗洛裡與錢恩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顧名思義,青黴素是黴菌這種真核生物產生的,能有效殺傷細菌。然而生物是偉大的,它總能透過突變加上自然篩選找到自己的出路,在濫用耐藥菌的環境下所謂的超級細菌——對現有任何抗生素都不敏感的細菌出現了。這樣看來其實細菌對抗生素也說不上是毫無還手之力。抗生素對於細菌來說似乎並沒有資格使用天敵一詞。

    噬菌體作為針對細菌的病毒,能專門寄生細菌。那噬菌體是否有資格針對細菌使用天敵這個詞呢?很遺憾,正如前面所說,生命總能為自己找到出路。大家可能聽說過賀建奎這個人,他使用了crisper cas9技術應用在人身上妄圖獲得對HIV有天然免疫能力的人。他所使用的crisper cas9的原理本身就是細菌為了應對噬菌體在漫長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保護機制。

    在細菌體內有一段所謂的短重複序列存在於細菌DNA中,這部分短重複序列是細菌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獲得的病毒DNA片段,這段序列能透過轉錄形成引導RNA(gRNA),gRNA能結合在細菌本身編碼的cas酶上,gRNA能引導cas酶與進入細菌的DNA透過鹼基互補配對識別並定位在外來DNA上,並對DNA進行剪下,這樣就實現了清除外來DNA也就是噬菌體DNA的功能從而保護自身。

    Cas9工作原理示意圖

    所以,其實天敵這個詞並不能用來完整描述自然界中的生物關係,畢竟一隻沒見過老鼠的寵物貓見到了老鼠也可能發慫,狗拿耗子這種事也時有發生。

    病毒侵入細胞並複製

    病毒增殖週期分為:吸附、穿入、脫殼、生物合成、組裝、成熟與釋放。病毒侵入寄主後,第一步是表達與複製相關的蛋白,稱為潛伏期。第二步是表達結構蛋白,如外殼蛋白,並利用複製酶對核酸進行大量的複製,為增長期。第三步是進行裝配,將核酸和結構蛋白組裝形成病毒粒體,轉運到其它未侵染的細胞中。

    應對病毒的增殖特徵,我們進化出了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構成的複雜的免疫系統。

    所謂的非特異性免疫又稱為先天免疫或固有免疫,這是人一出生就有的。對各種入侵的病原微生物都能快速反應,同時為特異性免疫的啟動和效應過程也有重要作用。這種免疫系統包括:組織屏障(面板和粘膜系統、血腦屏障、胎盤屏障等);固有免疫細胞(吞噬細胞、殺傷細胞、樹突狀細胞等);固有免疫分子(補體、細胞因子、酶等)。

    特異性免疫又稱獲得性免疫或適應性免疫,這種免疫只針對一種病原體。它是人體經後天感染(病癒或無症狀的感染)或人工預防接種(菌苗、疫苗、類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機體獲得的抵抗感染能力。一般是在微生物等抗原物質刺激後才形成的(免疫球蛋白、免疫淋巴細胞),並能與該抗原起特異性反應。一般當人體受到病毒攻擊時候,首先巨噬細胞吞噬病毒後暴露出病毒表面的所謂的抗原決定簇的蛋白呈遞到細胞表面,將此抗原與T細胞和B細胞發生免疫反應,B細胞受到刺激後發生一系列變化最終轉化為可產生抗體的漿細胞,所產生的抗體透過各種方式來消滅病原體,如溶解病原體,中和病原體產生的毒素,凝集病原體使之成為較大顆粒讓吞噬細胞吞食消滅。漿細胞產生的抗體存在於機體的血液和體液中,這種免疫反應就稱為體液免疫。經處理後的病原體刺激T淋巴細胞後,也同樣引起一系列變化,最終轉化成能釋放出淋巴因子的致敏淋巴細胞。淋巴因子種類很多,作用也並不相同,它們積極地參與到免疫反應中,這種免疫反應通常稱為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二者之間不是孤立的,它們相輔相成,互相協作,共同發揮免疫作用。

    那麼問題來了,病毒作為簡單的亞生命體,其突變速度很快,也就是說新病毒產生的速度很快,那為什麼大多數時候只要給免疫系統足夠的時間我們總能獲得相對的免疫力呢?如新流感病毒爆發後,患病人往往痊癒後會產生低該病毒的抗體。

    這要從病毒入侵細胞的方式說起。要知道病毒本身並沒有運動能力,也沒有入侵細胞的意識存在,更準確的說是細胞將病毒吞入體內。而細胞吞食病毒是需要病毒的表面某些結構與細胞表面的蛋白相互結的。而病毒表面與細胞表面結合的結構往往就是抗原決定簇的位置,病毒能結合在細胞上,也就是說細胞本身就能編碼與病毒相互結合的蛋白,而抗體往往就是這部分蛋白的相似物。也就是說病毒要侵入細胞的前提是細胞本身有編碼讓病毒結合的蛋白的基因,也就具有了產生對應抗體的能力。所以,科幻小說中外星病毒入侵人類造成無法挽回的災難,其實要麼這種病毒根本無法進入人細胞,要麼只要該病毒能結合到人細胞,只要有足夠時間,免疫系統總有辦法針對它產生對應抗體。就算是針對免疫細胞的HIV病毒,只要細胞本身丟失CCR5部分序列就能獲得對HIV的抵抗能力。

    劇烈的免疫反應常常使人體溫上升,由於病毒用來複制自身的材料都來自細胞本身,體溫上升後細胞本身就處於一個不健康的狀態,病毒也就無法順利複製自己。然而免疫系統在工作時候其實是場賭博,病毒和人體只能活一個。所以其實人類對於新病毒產生的疾病,治療方案往往不是針對病毒本身而是針對身體所產生的症狀。

    所以答案來了,病毒本身沒有天敵,但是我有應對它的武器,隨著醫學的進步與發展,我們應對疾病的措施越來越多,說不上征服,但是人類能夠平安的生存下去。

  • 3 # WILLSON39

    地球上的萬物都是相生相剋的,由此而形成了一個個迴圈的食物鏈。那麼,病毒、以至萬物靈長的人類,他們的天敵是什麼呢?就我多年來的研究和思考,我認為是:天道。

    各種病毒,生存和繁衍於不同的原始宿主的細胞之中,它們之間的關係是共生的關係,甚至可以說是互利的關係(比如協助宿主消滅外部侵入的微生物),它們不會導致宿主產生病變,也就是說它們對宿主並不致病,正常情況下也只是依賴宿主而生存繁衍。比如科學家研究發現,蝙蝠就帶有上百種對人類和其它動物可能是致命的病毒,但蝙蝠並不生病。而對於宿主以外的其它生物,對這些病毒有著免疫抵抗的能力,因此病毒也無意侵染。只是當宿主轉移到了另外的生境、或者都消亡以後,病毒才會侵染其它生物,並可能影響、甚至破壞這些生物的生理功能,從而使其致病。但這些受侵染的生物一方面也會產生應變的免疫抗體,而如果不能抵抗而導致其全部死亡,那麼病毒也就面臨著消亡的結局。這就是天道。

    人其實也一樣,在這個紀元裡,人是萬物之靈長,看似無敵於天下、凌駕於萬物,但是,如果我們把生境周圍的一切生物都消滅了,人類的末日也就隨之而來了。就像一個島上的老虎,牠們只屬意於森林中的大中型動物,而對小動物和植物無意一顧,如果他們毫無節制,把所有大中型動物連個種都不留地吃了的話,老虎也就要滅絕了一樣。這就是天道。

    所以,無論是最低階的病毒、類病毒,還是“最高階”的人類,都逃不了天道。惟有和諧相處,方能共同發展。

  • 4 # 北京得明

    嚴格的說:相生相剋的這種說法,其實是一種戲說。萬物都在完成著自己的從生到滅的過程,這是常識,在這個從生到滅的過程中,需要有適配的物質促成,所謂的相生,其實是促成其生,促成其存,所謂的相剋,是促成其衰,促成其滅。其二,萬物的生滅存續過程,其實就是與適配的其他物質完成互動作用的過程。促生促成的物質,就是相生,促衰促滅的物質,就是相剋。

    其三,所謂病毒,其實就是對於人類而言的促衰促滅的微生物,從根本上說,它是與人類或人體自衰自滅的因素相對應或相適應的,只不過,病毒存在於人體之外罷了,而,人體的健康因素則是病毒的天敵。如果,我們能夠從人體自身自衰或自滅的諸多因素中發現更多的這樣的因素,同時能夠在人體的健康因素中發現更多的健康因素,那麼,所謂的天敵也能夠發現,畢竟,人體是一個具有很強自愈能力的生態體系,應激(機)性的對應因素是存在的,只不過人類尚未更完整的瞭解罷了。

    另:這個問題回答起來涉及內容很多,無法在這裡做詳細的論說,同時,也希望提這個問題的樓主是一個具有良好專業知識的人,如果您只是隨機提出這樣的問題或您並不具有良好的專業知識,那麼,希望您以後不要再邀請我回答您的問題,科學的問題,需要謹慎思考之後再提出,而不是隨性,希望您尊重自己的思考和別人認真負責的回答。謝謝。

  • 5 # 蛐蛐923

    氧氣,紫外線和溫度是主要天敵。溼度,抗原,溶脂分子是次要天敵。

    氧氣理論上可以氧化病毒表層使其蛋白質氧化,就是常說的失去活性,這種病毒無法再次傳染。相當於閹割病毒。

    紫外線可以直接破壞氨基酸酶。等於槍決病毒。

    溫度理論上不能殺死病毒,反而會大大提高病毒活性。但是會讓病毒在很短時間內走完一生。相當於讓病毒快速變老。

    溼度越幹,病毒傳播能力越強,但生命週期越短,反之,高溼環境病毒活的越久。

    正常日照環境下,吸入病毒(和傳染者聊天)時只吸入氣體的話,感染機率不足十萬分之一。就是說絕大部分病毒在吸入前就死翹翹了,剩下的殘餘也會被人體免疫系統幹掉。但是,飛沫就不一樣了。在飛沫裡的病毒就不會死翹翹,水可以保護其不受大自然的打擊。剩下僅靠人體免疫了,這機率太大了。這就是為什麼要戴口罩的原因。

    溶脂分子,如酒精。可以溶解病毒外殼。但是濃度不夠不能殺死病毒,但是還是有用。比如酒精濃度低,無法溶解病毒外殼,但是如果酒精分子正好碰到的是病毒的蛋白鍵。那麼這個鍵是很敏感的,一碰就壞。病毒就是依靠鍵來欺騙細胞表層的。鍵壞了,就沒法進入細胞了。不過新冠病毒的鍵有點多,每個刺基本都是一個鍵。

  • 6 # 俚言

    病毒的天敵是病毒,因為以毒攻毒嘛。而萬物相生相剋的意思是說,自然界可以從一個長期的平衡,經過短暫而劇烈的失衡,從而再次達到一個新的平衡。

    萬物相生相剋,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說法。俗話說,一物降一物,靛藍染白布。不過,這個結論,不是透過嚴謹的邏輯推理而來的,而是在實際生活中得出的經驗的總結。

    按照科學的思維模式,病毒是由一個核酸分子與蛋白質結合,從而構成的一種非細胞形態。病毒必須寄生於宿主(比如人和野生動物)的身上。病毒本身,無法獨立生長和複製。病毒的繁殖,其實,就是藉由宿主與宿主之間的感染而進行的。

    為什麼說病毒的剋星是病毒本身呢?因為,如果病毒“殺死”了它寄生的所有的宿主,那麼,它也就與宿主一起陣亡了。所以說,病毒最終也消滅了它自己。

    病毒似乎也知道這一點。往往,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毒的傳染性會越來越強,而它的致命性卻越來越低。因為,它也需要宿主的生存,否則,它自己也就無法存在了。

    我們人類,當然不願意與病毒一起消失,也不願意聽任病毒的擺佈。幾千年以來,我們戰勝了不少的病毒。比如,曾經肆虐的天花病毒,就已經被人類降服了。究其方法,大致分為兩種。

    一種是針對病毒本身。比如,研製某些藥物或者疫苗,破壞病毒本身的結構,抑制它的傳染性。這些藥物,也可以看做是攻擊病毒的“病毒”吧。當然,這些藥物對人類本身的潛在的損害,較之病毒要輕得多。

    一種是隔斷病毒傳播的路徑。比如,社群隔離和戴口罩,就是一個好的辦法。其中,有一點很重要,就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只有每一個人都做好防護,這道隔離牆才不會有漏洞。

    我相信,只要眾志成城,我們人類一定能夠再次戰勝病毒。現時,我們做為普通人,應該怎麼做?我看,老老實實地待在家裡,就是對國家的最大的支援。

  • 7 # 科普子期君

    病毒的天敵–免疫系統

    地球上的萬物是相生相剋的,在自然界中病毒幾乎是所以生物的剋星,那麼病毒的剋星又是什麼呢?我認為是生物體內的免疫系統。為什麼呢?因為免疫系統經過長時間的進化,它的功能已經非常完善了,它能夠有效地殺死入侵體內的病毒,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下免疫系統對抗毒的幾種方式:

    一、免疫系統透過抗體清除病毒

    病毒可以透過抗體從體內清除。抗體是特異性識別入侵病原體並與其結合(粘附)的蛋白質。這種結合在消除病毒方面有許多目的:

    圖注:人體免疫系統的各種功能

    首先,抗體中和了病毒,這意味著它不再能夠感染宿主細胞。 其次,許多抗體可以一起起作用,從而導致病毒顆粒在稱為凝集的過程中粘在一起。凝集的病毒比單個病毒顆粒更容易成為免疫細胞的靶標。 抗體用於消除病毒的第三個機制是吞噬細胞的啟用,與病毒結合的抗體與吞噬細胞表面的稱為Fc受體的受體結合,並觸發一種稱為吞噬作用的機制,病毒被細胞吞噬並破壞病毒。二、免疫系統透過細胞毒性T細胞殺死入侵的病毒

    當病毒感染一個人(宿主)時,它會入侵其宿主細胞以求生存和繁殖。病毒一旦進入細胞內部,免疫系統的細胞就無法“看到”病毒,因此不知道宿主細胞已被感染。為了克服這個問題,細胞採用了一種系統,使它們能夠向其他細胞展示其內部結構–它們使用稱為I類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蛋白(或簡稱為MHC I類)的分子在細胞內展示細胞內的蛋白質碎片。如果細胞感染了病毒,則這些肽段將包含由病毒產生的蛋白質片段。

    免疫系統的一種特殊T細胞被稱為細胞毒性T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表面上具有特殊的蛋白質,可幫助它們識別被病毒感染的細胞。這些蛋白質稱為T細胞受體(TCR)。每個細胞毒性T細胞均具有TCR,該TCR可以特異性識別與MHC分子結合的特定抗原肽。如果T細胞受體從細胞中檢測到肽,T細胞就會釋放細胞毒性因子以殺死受感染的細胞,因此阻止了入侵病毒的存活。

    然而,病毒具有高度的適應性,並已開發出避免T細胞檢測的方法。一些病毒阻止MHC分子進入細胞表面以展示病毒肽。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則T細胞不知道被感染的細胞內部存在病毒。

    但是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另一種免疫細胞專門殺死表面上MHC I類分子數量減少的細胞,這種細胞就是NK細胞。當NK細胞發現某些細胞的MHC分子很少時,它會釋放有毒物質毒死該細胞,類似於細胞毒性T細胞殺死被病毒感染的細胞一樣。

    細胞毒性T細胞配備有預先形成的介體。細胞毒性因子儲存在細胞毒性T細胞和NK細胞中稱為顆粒的隔室中,直到與感染的細胞接觸觸發其釋放。這些介質之一是穿孔素,一種可以在細胞膜上形成孔的蛋白質。這些孔允許其他因素進入靶細胞以促進細胞的破壞。稱為顆粒酶的酶也儲存在顆粒中並從顆粒中釋放出來。顆粒酶透過穿孔素產生的孔進入靶細胞。

    一旦進入靶細胞,它們就會啟動一個稱為程式性細胞死亡或凋亡的過程,從而導致靶細胞死亡。另一個釋放的細胞毒性因子是顆粒溶素,它直接攻擊靶細胞的外膜,並透過裂解將其破壞。細胞毒性T細胞與感染細胞接觸後,還可以新合成並釋放其他蛋白,稱為細胞因子。細胞因子包括干擾素-g和腫瘤壞死因子-a,並將訊號從T細胞傳遞到受感染的細胞或其他鄰近細胞,以增強殺傷機制。

    三、被感染的細胞透過幹釋放擾素來清除病毒

    被病毒感染的細胞產生並釋放稱為干擾素的小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在針對病毒的免疫保護中起作用。干擾素透過直接干擾病毒在受感染細胞內的複製能力來防止病毒複製。它們還充當訊號分子,使被感染的細胞向附近的細胞發出病毒警告–該訊號使鄰近細胞增加其表面MHC I類分子的數量,從而使T細胞在該區域進行調查可以識別並消除病毒感染。

  • 8 # 地理那些事

    關於地球上萬物都是相生相剋的,那麼病毒在自然界的天敵是什麼這個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半哲學、半常識性的問題,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我們都知道,古人所說的“相生相剋”實際上指的就是五行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意思,如五行相生是指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 土生金,而五行相剋則是指金克木、木克土、 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這也是古代樸素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而這種“思想”經過發展,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哲學範疇中的聯絡的普遍性。

    什麼是聯絡的普遍性

    在哲學範疇中,世界上任何事物都處在聯絡之中,而聯絡的普遍性通常是指事物或現象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要素之間相互連結、依賴、影響、作用、轉化等一系列相互關係,比如在食物鏈中,處在食物鏈不同環節的生物的數量是相對恆定的,並以此來保持自然平衡,如果這一平衡被打破,那麼生態環境必然就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值得說明的是,上文中所提到的“任何事物都處在聯絡之中”絕不等於“任何事物都互相聯絡”,因為前者講的是聯絡具有普遍性,在客觀的世界裡萬事萬物是相互聯絡的統一整體,都同其他事物發生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絡,並且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

    並且正是因為世間萬物都處在普遍聯絡當中,我們的世界才如此的多姿多彩,比如同一棵樹上所有的樹葉都具有一樣的特徵(聯絡的普遍性),但卻找不出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聯絡的多樣性)。

    何為天敵

    “天敵”顧名思義就是指某種生物專門捕食或危害另一種生物。在自然界中,各種生物基本上都有天敵,它們之間既相互制約,又相互聯絡,從而使整個自然處於一種相對平衡狀態。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天敵”有很多,比如貓是老鼠的天敵、獅子是斑馬的天敵、蛇是青蛙和老鼠的天敵以及壁虎是蟑螂的天敵等等,假如地球上的蛇都滅絕了,那麼老鼠將失去這一天敵的制約而瘋狂的繁殖,進而會導致生態失衡。

    病毒與宿主間的“糾葛”

    筆者注意到“病毒為什麼要殺死宿主,這顯然不利於他們的生存進化”這個問題,實際上病毒並不想“殺死”宿主,而是病毒在利用宿主細胞中的營養物質和蛋白質,使自身得以生存和繁衍不小心“誤殺”了而已。

    眾所周知,病毒是一種介於生命與非生命之間的生物,只有在宿主細胞中才會展現出生命的一面,而一旦離開宿主細胞就如同死了一般,也就是說病毒離不開宿主,病毒與宿主之間屬於寄生關係。

    但不同型別的病毒,所寄生的生物並一樣,並且不是所有的病毒都能直接侵入所有生物體的細胞內,同時在生物體內有專門消滅病毒和病變細胞的免疫細胞,一旦免疫系統被攻破,那麼該病毒就能很好的在該生物體內生存和繁衍。

    病毒的天敵是什麼?

    繁殖是一切生物的本能,病毒也是如此。由於病毒只有過上了“寄生蟲”的日子才能存活和發展,因此病毒首先需要找到適合自身環境的宿主,但是對於新宿主來說想要過上這種“安逸”的日子卻不是一件很容容易的事,而是首先需要突破免疫系統這一關,要麼被殺死,要麼被“和諧”了。

    通俗的來講,病毒的“天敵”是宿主體內的免疫系統,對於高等生物來說則是是抗體、白細胞等,而在原核生物則是CRISPR(細菌特有的免疫系統)。

    總之,提高免疫力和不亂吃野生動物是有效抵抗病毒的良方。

  • 9 # 艾伯史密斯

    答:病毒是人類已知最簡單的生命形式,而且不具備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包裹遺傳物質(DNA或者RNA)組成,目前人類也沒有發現病毒能有什麼天敵,對於複雜生命體來說,自身的免疫系統是對抗病毒的主要方式。

    在地球生態圈中,生物之間經常相生相剋,然後弱者被淘汰,強者繼續繁衍和進化,人類可以說是地球上的統治者,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但是無數事實證明,有能擊破人類統治地位的,不是其他高等生物,而是地球上最簡單的生命體——細菌和病毒。

    在人類歷史上,天花病毒使得數億人喪生,黑死病讓數千萬人死去,一些古文明的消失,也與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有著密切關係。

    細菌是擁有細胞結構的單細胞生物,在和人類的長期競爭中,一些細菌與人類形成了共生關係,比如乳酸菌、大腸桿菌等等,但是一些細菌能讓人致病,比如鼠疫就是一種致病菌,細菌本身擁有類似植物的細胞壁結構,而人類細胞不存在細胞壁,抗生素可以有效阻止細胞壁的形成,所以抗生素可以高效地殺死人體內特定的細菌,並且不會對人體正常細胞造成傷害。

    但是病毒就不一樣了,病毒連細胞結構都沒有,尺寸也只有細菌的1/100~1/1000,由簡單的蛋白質外殼包裹著遺傳物質,所以抗生素對病毒來說根本起不了作用,而且病毒能進入人體細胞之中,然後偽裝潛入細胞核內,從而控制人體細胞為它合成自身所需物質,讓病毒成千上萬倍地複製增長。

    人體對付病毒最有效的武器就是免疫系統,其中的關鍵就在於產生相對應的抗體,病毒擁有蛋白質外殼,每種蛋白質都有著特殊的結構,人體免疫系統識別到抗原(病毒體)後,會根據病毒特殊的蛋白質外殼產生特定的抗體,然後抗體能附著在病毒表面,從而有可能使得病毒本身失去感染活性,然後被人體免疫系統清除掉。

    但是病毒在與人類的長期“戰爭”中,變得越來越狡猾,比如艾滋病病毒直接攻擊人類的免疫系統,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蛋白質外殼有一個S蛋白,該蛋白可以欺騙人體細胞,從而透過人體的ACE2蛋白質受體侵入細胞內部,一旦病毒繼續侵入細胞核,就能控制整個細胞為它合成自身物質,最後導致細胞分解,並且釋放上千個全新組裝的病毒顆粒,這些病毒顆粒繼續去侵佔其他人體細胞,這種指數級別的增長,能讓正常人在短短數天之內致病。

    人體免疫系統產生抗體是需要反應時間的,而且免疫系統也不是萬能的,這就導致一些病毒感染會致人死亡;人類研製的疫苗,其原理就是使用滅活或者低毒性的病毒,注入人體後讓人的免疫系統產生記憶,在下次病毒侵入人體時就能及時產生大量抗體,從而消滅病毒。

    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研製出能有效對付病毒的藥物,像新型冠狀病毒這類RNA病毒,非常容易發生變異,病毒以變異的方式來躲避免疫系統的攻擊,人類即便研製出了疫苗,也可能因為病毒發生變異使得疫苗徹底失效或者降低效果,所以人類和病毒的戰爭會一直持續下去。

  • 10 # 亂說的科學

    從地球存在至今的40多億年裡,萬物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物已經不再是當初那種簡單的細胞生物,已經進化到了高等生物甚至人類。雖然這些生物在自然界中生生不息,但是大多有各自的天敵,例如,鳥類是蝗蟲的天敵,青蛙是蚊子的天敵,只有身處食物鏈頂端的動物才沒有天敵,比如老虎,人類。但有一種奇怪的生物——病毒,它好像也並不是處於食物鏈頂端,而我們在自然界似乎找不到它真正的天敵。

    什麼是病毒?

    病毒是一種具有細胞感染性的亞顯微粒子,個體微小,結構簡單,可以說就是介於生命和非生命之間的一種物質形態,與通常意義上的生物區別很大,病毒不存在細胞結構,它們只由遺傳物質(RNA或DNA)與蛋白質外殼組成,寄生於活細胞內並以複製方式增殖。

    非洲豬瘟全病毒結構

    也就是說單個獨立的病毒是無法完成任何生命過程的,且不表現出任何生命特徵,但當病毒一旦進入細胞,就會立即表現出活躍的生命特徵,利用宿主細胞的系統進行復制擴增,產生新的病毒,在這個過程中也可能會對宿主造成一定的傷害,比如產生一些症狀。

    我們知道,如今地球上存在的病毒數量是巨大的,而生命體的基因多樣性,很大一部分就蘊藏在病毒之中,甚至人類的基因組的一部分就來自感染了我們遠古祖先的上千種病毒。

    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病,流感病毒可被分為甲型(A型),乙型(B型)和丙型(C型)三種,其中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通常僅引起侷限性流行或散發。甲型流感病毒變異性強,多寄生在野生禽類體內,由於感染能力強,較容易引起小規模暴發,甚至世界性大流行。流感病毒表面的血凝素(HA)和神經氨酸酶(NA)分別具有不同的亞型。現在已經發現了至少17種甲型流感病毒的HA亞型(H1~H17)和10種NA亞型(N1~N10),科學家根據這兩種蛋白質的不同組合將甲型流感病毒分成不同的亞型。理論上,HA和NA共有170種不同的組合,預示著可能存在170種不同亞型的甲型流感病毒,這些流感病毒在感染宿主型別、感染力和致病力等方面各有不同。

    流感病毒結構

    可怕的天花病毒!

    對於現代人來說,天花病毒應該是比較陌生了,只有偶爾在一些影視作品中能夠看到,但在古代,天花就是死神的代名詞,讓所有人都談之色變。什麼是天花?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所引起的,感染的人會渾身上下都長滿紅疹子,然後流膿,結痂,天花的傳播性非常的高,能夠透過呼吸道,接觸以及空氣傳播,致死率也高達30%,而那些能從天花中死裡逃生的人也會在全身留下瘢痕,我們俗稱麻子。

    在世界流行病歷史上,大約60%的人口受到過天花的威脅,四分之一的感染者死亡,大多數倖存者會失明或留下疤痕。

    據記載,天花是在3000多年前起源於印度或埃及,從古埃及木乃伊上可以發現天花留下的疤痕。在中世紀的歐洲,不管是平民還是王公貴族都難逃天花病毒的魔爪,法國國王路易十五,英國女王瑪麗二世,德國國王約瑟一世還有俄國沙皇彼得二世都是被天花奪取了生命。

    直到17、18世紀,歐洲平均每年死於天花的人數已經達到50萬,亞洲則達到80萬,可以說當時人人都籠罩在天花病毒的陰影之下,天花病毒傳入美洲大陸後整個原著印第安人差一點就被滅族。幸運的是,天花病毒已被人類徹底消滅,成了第一種、也是至今惟一一種被消滅的傳染病。

    既然如此,病毒的天敵到底是什麼?

    鍾南山曾迴應,首先紫外線就是病毒的天敵。因為Sunny當中的紫外線就可以在短時間內將病毒快速滅活。其次在動物體內的免疫系統也是病毒的天敵。雖然有些動物的身上攜帶著病毒,但是他們並不會發病,這主要就是身體裡面的免疫系統在作怪。除此之外,病毒最強大的天敵莫過於我們根據免疫系統所研製出來的藥物,因為這些藥物可以抑制病毒的繁衍,有的甚至可以直接消滅病毒。而且我們還可以透過免疫系統開發疫苗來預防病毒的感染。

    那麼HIV疫苗為什麼這麼難研製?

    我們知道,艾滋病是迄今為止對人類危害極大的傳染病之一,且尚無治癒方法。為阻止艾滋病的進一步傳播,自上世紀80年代,世界各國就開始加緊研製疫苗。到現在30年過去了,還是沒有成功!

    在我們人體中有一種叫特異性免疫的免疫方式,它透過快速識別入侵的病毒並給出應對方案。聽這名字就可以理解,所謂特異性就是針對性,並不是每一種病毒都很容易被消滅。

    所謂抗體就是對抗病毒的彈藥,人體免疫系統的強大就在於,幾乎所有病毒進入人體,免疫細胞都可以分泌出特質的彈藥來消滅它們。並且還會啟用一種記憶細胞,它可以長久記憶某種病毒,再次遭到入侵時系統就可以更快更準確的攻擊入侵者。

    那麼疫苗又是什麼呢?普通疫苗就是病毒本體,不過需要經過滅活或者減毒,這樣注入人體後不會使人體感染,但仍然可以啟用體內的免疫機制產生抗體和記憶細胞達到預防的效果。

    用HIV病原體制作疫苗為什麼不行?

    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專家邵一鳴表示,現有HIV疫苗研發處於困境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目前的研究尚未完全明確什麼樣的免疫型別和免疫組分能夠對HIV感染提供有效的免疫措施。

    HIV感染人體後,免疫系統既不能清除也無法長期控制病毒,目前從未發現過僅有抗體而沒有病毒的感染者。這就是因為病原體在進化上強於人體的免疫力。

    丙肝病毒與宿主免疫系統之間的博弈

    我們知道,艾滋病對人類健康的毀滅性威脅在於,病毒會主動攻擊宿主免疫系統,使其逐步喪失免疫功能,而HIV 的突變率極高,突變速度比普通病毒快很多倍,即使人體可以快速作出應答反應,等到病毒突變之後,人體的免疫系統可能已經遭到破壞無法再次作出攻擊。所以普通的疫苗對艾滋病的防治毫無效果。只能另闢蹊徑,但是我們又不知道病毒進入人體會發生哪種免疫反應。這就是最困難的地方!

  • 11 # 林萌

    既然病毒來之大自然,那麼大自然中的應該是有相剋的物體的,如果沒有的話,那麼地球上全面是病毒了。

    所以說嘛,自然中的病毒是透過Sunny與空氣來分解和氧化掉的!

    因為很多我們人類還無有發現的自然病毒,在Sunny高熱量的照射下,透過空氣來化解分化而消失了。

    例如,這次新冠病毒也是可以在熱度40度以上的情況下,是可以殺滅新冠病毒的。從此可以證明Sunny在40以上照射下是可殺滅很多病毒的。

    而透過空氣也可以分解吹虛病毒的濃縮度而達到化解的目的。

    這就是地球上萬物都有互吸引互相剋的事實。

  • 12 # 悟空科學

    “相生相剋”這個詞,原本是說金、木、水、火、土這幾種物質會相互剋制,在古代社會經常被用在占卜和哲學這些方面,但現在一般是用來比喻不同物質之間存在的辯證關係。

    比如,例一個簡單的例子,在“青草→野兔→狐狸→狼”這個食物鏈中,青草這種綠色植物就是生產者的角色,它依靠光合作用成為了自養生物;接下來是青草的下一級,也就是野兔、狐狸和狼,它們其實都是異養生物,也就是所謂的消費者。只不過野兔是草食性動物,而狐狸和狼則是肉食性動物,一個食物鏈中各物種的群體數量會與前後兩者都密切相關,也就是它們有多少食物可以食用,以及有多少天敵會吃掉它們。

    地球上的生物種類有很多,但除了剛剛說到的生產者和消費者以外,還有一個不在食物鏈中出現的分解者,它們主要是各種真菌、細菌,以及一些腐食性動物和原生動物等生物類群。但從本質上來說,分解者也算是異養生物,因為它們是將動物和植物的“廢體”分解成更簡單的化合物,然後再將無機物歸還到可被生產者利用的自然環境中去。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似乎我們在生物的分類中根本看不到病毒這個東西,從生物的定義來說,所有生物都應當具備遺傳和新陳代謝的能力,然而儘管我們直接將病毒視為生物圈的一種,但它並不具備基本的新陳代謝特徵,不過它的確是一種非細胞生命行太,只不過結構簡單到只含有一種核酸,它們的繁衍主要是透過在宿主體內進行自我複製來實現擴張。

    至少到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發現任何生物可以剋制病毒,也就是說,自然界中並不存在病毒的天敵一說,病毒的生死完全取決於宿主。道理也很簡單,不管是什麼病毒,現在大家正在應對的新冠病毒(累計死亡人數超過160萬,現有確診人數超2000萬),包括古代社會的什麼黑死病(歐洲中世紀大瘟疫,近三分之一的歐洲人口在這場瘟疫中喪生)。

    這些曾經在地球上出現過的病毒自身都沒有代謝機構,也就是沒有所謂的酶系統,任何病毒一旦離開宿主細胞,便成了不具備生命活動,同樣也無法實現自我繁殖的一種特殊化學物質。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病毒其實都不能算作普通生物,儘管我們可以透過特定病毒的傳播途徑來消滅病毒,但最難的就是追溯病毒的起源,如果我們不知道病毒是怎麼產生的,便很難避免它下一次突然席捲開來。

    有不少人將2020年視為非同尋常的一年,對屬相有自己看法的人甚至總結出了每個鼠年都有哪些不好的事情發生,但事實上,每一年都有好的事和不好的事發生過,只是我們更傾向於去提取自己想要的那部分資訊罷了。至少就病毒的產生而言便和什麼生肖年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如另一種烈性傳染病毒埃博拉病毒。

    感染埃博拉病毒後出現的埃博拉出血熱被稱為全世界最致命的一種病毒性出血熱,時至今日,這種嚴重威脅人類生命的病毒依然不時地在一些地區區域性爆發,之所以沒有像新冠病毒這樣大面積爆發,主要是因為感染者往往會在2到5天內就出現高熱反應,並在6到9天左右的時間就會死亡,發病後即可在血液中檢測到病存在。

    簡單點說,感染了這個病毒的人往往都還不及離開自己的所在地,就已經知道自己染上病毒,甚至失去生命。而且,即便部分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可能有更長的潛伏期,但這個而病毒早期階段的傳染性並沒有新冠這麼強,也沒有所謂的無症狀感染者的說法。當然,目前已知的病毒傳播方式會因為病毒不同而存在差異,但要想這個世界沒有病毒,除非它們沒有宿主,不然也就只能透過阻斷傳播途徑來暫時消滅病毒。

    再說的直接一點,想要地球上現有的病毒全部消失,甚至以後這個星球上不要再次出現新的病毒,那麼唯一的法子就是所有宿主都不復存在,不然病毒總會進化出更多的型別,而新冠病毒只不過是病毒進化史中的一個罷了。地球上的生物的確都存在相互牽制的情況,但終究無法適應環境改變的物種會更早從地球上消失,包括我們人類自己。

  • 13 # 美妙的探所

    病毒也是生物?地球上真的有病毒的天敵嗎?殺死了數十億人的病毒,人類真的有辦法能徹底消滅它們嗎?

    不少史學家認為,“人類史上最大的種族屠殺”事件不是靠槍炮實現的,而是天花病毒。在1980年之前,天花病毒總計奪去數億人的生命,而艾滋病毒的發現,也是人類歷史上又一次世界範圍的劫難。截止到2011年時,全球就已經有四千萬人感染艾滋病毒,,除此之外,生物安全等級為4級(艾滋病為3級、SARS為3級、級數越大防護越嚴格)的埃博拉病毒;令人談之色變的狂犬病毒;曾讓中國遭受重創的非典病毒,以及今年讓世界各國都陷入窘境的新冠病毒,都讓人類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既然世界萬物都是相生相剋的,這些病毒在自然界中有沒有什麼天敵呢?他們會害怕什麼東西呢?今天我就來和大家一起好好聊聊這個話題。

    首先,我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叫做病毒。病毒是一種個體微小、結構簡單,只含一種核酸(DNA或RNA),必須在活細胞內寄生並以複製方式增殖的非細胞型生物。也就是說,病毒在某種程度上而言,其實可以看做是一種生物,由於其本身結構簡單,因此不得不寄生於其他的生物之上吸取養分,病毒沒有自己的代謝機構,沒有酶體系,因此當病毒離開了宿主細胞時,就變成了一個沒有任何生命活動,也不能獨立自我繁殖的化學物質。它的複製、轉錄和轉譯的能力,都是在宿主細胞中進行,當病毒成功侵入宿主細胞後,它就可以利用細胞中的物質和能量,完成自己的生命活動,按照它自己的核酸所包含的遺傳資訊,產生和它一樣的新一代病毒。你們覺得是不是有種“克隆人”的感覺呢?

    其實病毒的複製增殖行為,其本質就是克隆。雖然科學在不斷進步,但病毒的世界依然存在著大量未知領域,我們很難弄清楚它們為什麼存在,又是靠什麼存活了上億年。病毒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空氣、水、泥土、極寒地帶,甚至是真空當中都有它們的身影,一旦病毒潛入特定生物的體內,就可以瘋狂繁殖,效率極高。科學家們計算,短短6個小時的時間內,病毒就能夠複製10萬餘次,大家可以想想,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很快,所有生物都會變成病毒的溫床。

    事實上,病毒在自然界中並沒有真正的天敵,因為病毒一直扮演的都是“入侵者”的角色,對於那些免疫能力低下的生物而言,這些肉眼難以觀察到的病毒能夠在其體內生根發芽,隨著時間的流逝奪取宿主的性命。直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還沒有在自然界中找到能夠獨自對抗病毒的生命體。那麼這是不是就意味著病毒能夠肆無忌憚的繁衍生息呢?其實也不是,因為大自然還有自己的一套平衡方法。

    氧氣理論上可以氧化病毒表層使其蛋白質氧化,就是常說的失去活性,這樣的病毒就會失去傳染性,相當於把病毒給“閹割”了;而紫外線對於病毒而言也是一個大麻煩,因為紫外線可以直接破壞氨基酸酶,大家可以理解為直接從根源上殺死病毒;而溫度雖然說能夠讓病毒的活性大大上升,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講,病毒的生存時間也將大大縮短,讓其快速衰老死亡。當然,在和病毒這麼多年的鬥爭史中,我們身體內部的免疫系統也是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免疫系統是防衛病原體入侵最有效的武器,它能發現並清除異物、外來病原微生物等,會引起身體內環境波動的因素,與機體其他系統相互協調,共同維持機體內的環境穩定和生理平衡。

    更為關鍵的是,病毒自身的性質,也能夠算作是它的天敵。之前我也和大家提到過,病毒主要是寄生於宿主體內獲取養分,但是當宿主死亡時,病毒也就失去了能量來源,換句話來說,病毒雖然會導致宿主死亡,但它卻是和宿主繫結在一塊兒,一生俱生、一死俱死。所以除了某些特別厲害的病毒之外,它們都不會過快的殺死宿主,在自己沒有進化出感染其他生物,或者是其他種族的能力時,必須得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去適應環境,因此這些多出來的時間,就能夠讓人類開發出更多地藥物,挽救更多的生命。而且就像蝙蝠雖然攜帶數十種病毒,但是這些病毒卻不會讓蝙蝠生病,其中有部分病毒還會幫助蝙蝠殺死侵入到體內的微生物,形成了一種奇妙的共生關係。

    就像戰爭讓軍事科學突飛猛進,人類為了贏下戰爭,發明了航空母艦、原子彈等先進武器,而冷戰又讓航天科學迅速發展,推進了人類對外太空的探索和登月計劃的實施,所以每當出現重大疫情的時候,都會讓世界各國的居民,把視角都集中在醫學上。比如、1865—1875年霍亂第四次大流行,迫使人們開始注意水源、食品和環境等的衛生狀況,促成了公共衛生體系的建立,並從公共衛生的角度重新考慮城市規劃,用幾何佈局和拓寬街道,來改善過於擁擠紛雜的舊城。此間,約翰·斯諾對倫敦霍亂流行進行的醫學調查,開創了早期的流行病學工作,被認為是麻醉醫學和公共衛生醫學的開拓者。現代社會之所以能夠建立起完善的醫療體系,和這些歷史上由病毒引起的大範圍疫情脫不了干係。

    不知道很多觀眾有沒有和我一樣的疑惑,那就是人類有沒有可能徹底的消滅傳染病甚至是病毒呢?答案是近乎於不可能。提到傳染病,我還要普及一下3個重要的概念:消滅、消除和控制,人類在與傳染病鬥爭的過程中,無時無刻不想著能消滅傳染病,但是經過這麼多代人的努力,至今只有一種烈性傳染疾病被消滅,那就是之前我提到的天花。那麼為什麼人類能消滅天花呢,我個人認為,因為天花同時具備了天敵的出現和自身的漏洞:第一,天花的天敵、牛痘疫苗的發現;第二,天花自身的漏洞,只能感染人,不能感染動物;第三,從發現到滅絕的這個過程中,沒有出現明顯的病毒變異情況。

    在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之後,人類也付出了數億人的代價才消滅了這一種病毒,想要完全消滅某一種病毒,就意味著你要消滅這個病毒所有的變種。從這個角度來看,天花病毒在所有病毒當中,也算是比較“懶惰”的了,假如說天花病毒的變種更多一些,變異程度再複雜一些,或許到現在,我們都無法保證能夠徹底消滅天花。雖然人類對於病毒的研究從來沒有停止,但是以現在的醫學能力,很多疾病都不能消滅只能消除,消除指在一個地區範圍內,採取有效的預防策略與措施,使某種傳染病基本消失,此地區的範圍小至一個行政區域,大至一個國家、一個大洲,但並非全球。比如曾導致數千萬人死亡的鼠疫,雖然說現在很少再聽到,但是因為老鼠作為其最重要的宿主,老鼠一日不滅,鼠疫便一日不除。

    至於現在剩下的那些傳染病,不管是不是烈性,人類能夠做的也只是控制,因為這些疾病太無孔不入了,雖然我們已經開發出無數種疫苗,但這些病毒都可是會變異的,會時不時再來一次“大流行”,讓人們注意到它的存在,我們目前能夠做的,就是在這些病毒捲土重來的時候,用最少的代價,打贏這場硬仗。

  • 14 # 王俞重生

    病毒的天敵就在我們身邊。比如天花爆發後,英華人在牛棚發現了牛痘,天花從此絕跡。新冠病毒的天敵在哪裡?病毒正在石家莊邢臺廊坊肆虐,天敵沒有被發現。迄今為止,能夠將病毒吃掉或者殺死的天敵還沒有出現,或許永遠不會出現,目前和病毒開展鬥爭的僅有人類自己。

    有人說,病毒的天敵便是毒性更強的病毒,一旦發作,對人類的打擊會更為慘烈。隨著人類對病毒的認識逐步加深,尤其是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最終將戰勝病毒,並與之和諧共生,會有成為現實的那一天。

    一、病毒是什麼

    1.現有種類

    自然界中生存著數百萬種病毒,其中被人類已經掌握習性有僅有3000多種。這些病毒幾乎無處不在,有的和人類相伴相生,有的則伺機制造傳染事件,禍害人類。比如令人厭惡的蝙蝠,這種動物身上帶有接近200多種病毒,其中至少有14種會傳染給人類以及其他動物,包括狂犬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等。現在,科學家們極其懷疑新冠病毒來自於。

    2.組織構成

    病毒本身沒有什麼組織結構,它的構成主要包括一個核酸分子DNA或RNA,再加上蛋白質,構成的一種非細胞形態。嚴格說它連細胞都不是。有學者在確定它的分類時,把它界定為介於生命體和非生命體之間的有機物種,就是說它既不是生物,也不是非生物。

    二、為什麼病毒會侵害人類

    1.病毒的生存方式

    無論何種病毒,它都需要藉助於宿主才能生存,也就是說它自己是無法獨立生存於自然界。一旦找到了賴以生存的宿主,病毒就會利用宿主的細胞系統進行快速的自我複製,它的生命週期就是在自我複製中進行,只要細胞條件適合,病毒就會無休止地複製下去,直至阻礙細胞的正常功能發揮,從而導致人體生病。

    2.人類的免疫系統存在漏洞

    人體雖然存在免疫系統,但是它們並不是無所不能,而是要受到各種條件的制約,所以才會出現人們常說的熬夜會導致免疫力下降、過度飲酒會導致免疫力下降等等,長期下去人體就會產生各種腫瘤。病毒攻進人體,也是在人體免疫力下降的情況下才會得逞,這就是為什麼感染新冠病毒的老年人較多,而且病情較重的原因。

    三、對人類危害較大的病毒

    1.天花病毒

    200多年前,歐洲爆發天花病毒,造成幾億人死亡,當時的法國和荷蘭國王、俄國和奧地利皇帝都因感染天花而失去生命,普通人更是不計其數地死去。幾年後,一位英國醫生試驗成功了接種牛痘的預防方法,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天花病毒從此在地球上絕跡。

    2.埃博拉病毒

    1976年在原剛果共和國北部發現,患者出現發熱、嘔吐、體外出血甚至血崩的症狀,感染者死亡率為100%,號稱感染性最強、致病烈度最強的傳染性疾病。至今已在非洲流行40多年,還沒有找到病毒的源頭和解藥。

    3.艾滋病病毒

    據說艾滋病毒是進化最快的病毒,甚至還要比人類制服它的科技發展還要迅速。它的資訊是以RNA形式攜帶的,複製自己時沒有機制能夠糾正錯誤,再加上變異速度非常快,它能夠逃避免疫系統的攻擊。這麼多年來,包括雞尾酒療法等等先進醫療技術方法,都沒有從根本上治療它。而且這種疾病的潛伏期長達十幾年,和宿主共存這麼長的時間,有足夠的時間產生變異,非常難對付。

    4.新型冠狀病毒

    就是這種簡單的由蛋白質加核酸分子組成的生物,在地球上猖狂肆虐,如入無人之地,已經導致全球確診病例近9200萬例,其中死亡病例接近200萬例;美國確診病例接近2370萬人,死亡接近40萬人。新冠病毒傳染性強,致死率較高。

    四、如何防範和控制病毒傳播

    1.快速檢測

    進入冬季後,國內第二輪疫情呈現多點區域性爆發的態勢,各地區普遍進行大規模核酸檢測,全面排查感染者。大連、瀋陽、石家莊等大城市都是對全市數百萬人口進行核酸檢測,效率之高令世界驚歎。近日在石家莊投入使用的火眼實驗室每天可以檢測100萬人份,極短時間內就可以完成整個城市的人員篩查。

    2.立即隔離

    各地對隔離人員採取了14+7的隔離週期,保證了完成隔離人員無復陽病例的出現。石家莊市組織藁城區增村鎮12個村莊超過2萬人進行轉移集中隔離,場面令人震憾,極大地鼓舞了村民們戰勝疫情的信心鬥志。有效隔離是控制疫情傳播的有效方法,反觀歐美地區疫情氾濫,根本原因是不加管控、放任自流,感染者帶著病毒到處傳播,所以才會導致確診者上升快、死亡者增加多。

    3.集中治療

    中國採取的是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的方法,集中專家和醫療資源建立專門的治療中心,對感染者進行多學科集中治療,中西醫並用,治療效果非常發好。昨天瀋陽有位95歲的感染者康復出院。而美國早已放棄對重症患者的救治,屍體運送車都不夠用了。

    4.注射疫苗

    國內對重點人群的疫苗接種工作已經全面展開,那些從事海關、港口、飛機、醫療等感染風險高的行業人員,陸續接種了疫苗,反應都非常好。反觀美國曾經引以為榮的輝瑞疫苗,致人死亡、暈倒、過敏等負面新聞不斷,有的國家已暫停接種這種疫苗。接種疫苗的目的是增強身體對病毒的免疫力,阻止病毒對身體的傷害。

    結論

    自然界的生物沒有獨立存在的,任何生物都處於生存鏈條內,病毒也不例外。病毒永遠不會消失,它們只會以更加隱蔽的方式與人類周旋,伴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發展,同步進化出更加複雜難對付的突變。如果人們找到了病毒的天敵,那麼是不是就能夠躲過這次劫難,很難說。

    從中國當前的抗擊疫情成效看,我們已經掌握了打擊病毒的戰法,中國成為了世界戰勝病毒的主戰場。是不是可以這樣說,我們就是新冠病毒的天敵,就是新冠病毒的終結者!

  • 15 # 姜小瑞

    病毒的天敵,不就是沒有宿主麼?

    離開了宿主,病毒不是就活不長了麼?

    為什麼當初武漢疫情能清零,就是中國強有效的物理隔離措施,切斷了病毒的傳播途徑,把病毒憋死在人體內,利用人體天然的免疫力,再加上中西醫細心的呵護,營養的供給,心理上的疏導,讓人體的自身免疫力去對抗病毒,病毒就真的活不長了,病毒也是敬畏我們萬眾一心的態度的。

    團結就是力量,病毒團結,我們人類比它們更團結,自然就能戰勝它們。如果不是國外那些人作死,也不會有我們國內現在這麼艱難得“動態清零”的防疫政策,世界早就恢復正常了。

    所以中國一個國家的力量,還不足以打敗其他國家不團結抗疫的情況下,變異了一次又一次的病毒。

    以上僅是我個人的想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桃面牡丹鸚鵡國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