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報了美術,英語,輪滑,幼小銜接,正好星期六日放假每個上午一門,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12
回覆列表
  • 1 # 陝北阿杜792

    故意製造童心、超人是作用不大的,有很多小孩個別專案超過同齡人很多倍,比如幾歲小孩會背幾百首古詩、會寫三四千漢,個別十歲左右的就考上了大學,但長大以後又能怎麼樣?有幾個所謂的神童成國家大名鼎鼎的棟樑之才了?有幾個給國家和人民做出重大貢獻了?所以什麼年齡正常接受什麼教育就行了,不要因為虛榮心與任何孩子攀比,不要非得請好培訓老師,上好學校甚至出國上學,不要剝奪了孩子的自由權利、必要經常逼迫控制孩子,真正培養一個人才不是靠花拳繡腿,而是靠正確引導……上樑不正下樑歪,家長水平不行、心態思路不行,永遠教育不出來優秀孩子,要讓孩子成才,必須得教育他們的綜合素質及人品才行……先做人後做事才對、必須得讓他們有吃苦耐勞、省吃儉用、艱苦樸素、勤奮上進心才行,必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才行,而在鮮花和掌聲及溫室裡培養出來的孩子永遠長不大,永遠都是嬌生慣養、好吃懶做、驕傲任性的垃圾而已;衡量一個孩子和人才主要看他們的得行,不是看他們的才藝和好成績,德行好的人無論幹啥都會被人尊重和賞識及喜歡的,而且老百姓及領導都喜歡與這種人打交道的,所以得民心者得天下……

  • 2 # 浮塵微草

    多報興趣班,有助於孩子全面發展,提高孩子的素質教育。但報了興趣班,和孩子會不會輸在起跑線上沒有必然的內在聯絡。換句話說,有的孩子從未報過什麼興趣班,但並未輸在起跑線上。

    何況,從題主的問題——我給孩子報了四個興趣班——來看,給孩子報興趣班似乎是題主的主意,並非孩子情願。倘若如此,過不了多久,興趣就會成為孩子的負擔。

    當今教育,孩子平時的課業負擔已足夠繁重,好不容易等到週末放鬆放鬆,釋放一週來的壓力、鬱悶、情緒。然而,過多的興趣班又佔據了週末的時間,即便孩子真的感興趣,恐怕時間一長,那點兒興趣也會被折磨殆盡。如此,平時的課業負擔加上週末的興趣包袱,孩子就會被逼瘋,學習態度自然就會由主動變為被動,被逼瘋。

    再從題主給孩子所報的興趣班來看,美術和輪滑是屬於興趣愛好,英語和幼小銜接則純粹是輔導班。可見,題主報班的出發點並不真正在於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而是怕孩子上學後被別的孩子比下去。擁有這種攀比心理,很難給孩子健康良好的教育。

  • 3 # 鴻鵠錦繡

    如果四歲報四個興趣班,就不會輸在起跑線上的話,那麼,這樣的教育啟蒙還是晚了點。且聽我朋友是如何不讓娃輸在起跑線上的。

    這個榮耀啊!心裡美的像吃了蜜似的。

    “都學了六年的英語了,一時的考分不高,不算什麼,我給他再補一補,沒問題!”他說。

    於是,對孩子開始了一對一的英語補習。經過近一個學期的英語補習後,補習老師給了他一個反饋,對他來講猶如五雷轟頂。

    老師告訴他:“孩子現在的英語學習不太理想,把英語的單詞拼寫和漢語的拼音搞的混在一起了。”

    “什麼?!”他老人家一聽急火攻心,差點沒昏過去,這怎麼可能。這是六年的心血呀!從孃胎裡就教上英語了,現在怎麼能將英語和漢語拼音相混淆呢?打死也不相信!

    但事實擺在眼前,由不得他不信。

    家長的一片愛心,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對誰來講都是非常理解的。但這種心情,還需我們做家長的靜下心來慢慢想一想,怎麼我們的一片熱枕與愛心就化為烏有了呢?

    在教育孩子上,實際上應該循序漸進,切不可急功近利。什麼年齡就做什麼事,切不可跳躍式的把一些事情強加在孩子身上。因為“神童”是極少有的,如果孩子是“神童”,家長不用操心,孩子自然就是佼佼者;如果孩子是普通孩子,就讓孩子順其自然地把正常學段的學習學好就行了。否則,反而會適得其反。

    一個小孩子,還沒有很完善的自控能力,在他上學前期已經將小學的課程學的差不多了,但這種學習是一種間歇、跳躍式的學習,而不像在學校是系統的、結合學生年齡段而制定的系統的學習內容。所以,在上小學之前看似孩子學到了不少的專業知識,可一旦走入學校這一群體,他自己會感覺比其他孩子接受的快,認識的多,老師所教的他都會。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產生一種對學習的懈怠心理。而這種懈怠是非常可怕的,他等於是對學校系統學習的一種拒絕,也就是不再去學了,因為他覺得全都會了,不用去學了。但其中的系統學習的知識自然就會斷層。當真正走到真槍實彈地考場上時,就會經不起考驗。

    因此,對於“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說法,實際是一種謬談。他只能讓孩子炫耀一時,而孩子覺得自己已經比其他人超前時,他將停止不前。可當家長髮現孩子從鶴立雞群中成為學習的“侏儒”時,再想去挽回局面就晚了。

    還是讓我們的孩子按部就班地學習吧!跳躍式的學習,猶如“填鴨”,表面上看是“肥肥大大的鴨子”,實際給人的是一種虛無的外表。讓孩子在紮實之中求學業吧!

  • 4 # 簡單and快樂

    可憐的娃!現在的孩子,都是輸在家長盲目報興趣班手裡了。四歲,報四個興趣班。你徵求過孩子的意見了嗎?這樣做應當不會輸在起跑線上,但是,我感覺會輸在去興趣班的路上。

    近些年來,有一種現象很可怕,就是現在的家長,感覺自己飛不起來了,下個蛋,讓蛋代替自己飛。

    你有考慮過娃的感受嗎?你有沒有想過,你四歲的時候,在做什麼?有沒有人自作主張讓你上興趣班?

    孩子的成長階段,做什麼安排比較科學,都是經過專家研究並實踐過的。比如幾歲上學,幼兒園學什麼,小學學什麼。直到大學課程的安排,都是有科學依據的。

    就像有幾個童星,火起來後。家長只顧賺錢,不顧孩子身心健康,過度消費孩子的心智。過早承受與年齡不相匹配的壓力。孩子失去了童真,童年過出了成年人的樣子。這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吧,讓孩子在逐步成長過程中,選擇適合自己的興趣愛好。

    這才是對孩子最真摯的愛!

  • 5 # 千里老師

    好巧,我女兒報的也是這些興趣班,也是4歲。有沒有輸在起跑線還未知,因為大家都在努力。

    我給我女兒選擇興趣班的選擇就是語文數學英語,一動一靜原則。所以報名的是英語和畫畫,語文有幼兒園教她識字父母親子閱讀夠用,數學暫時也是幼兒園在做,英語交給了機構,運動也是溜冰,大約每週玩3次我自己帶著玩,她也認了一個師傅。

    我女兒現在的識字量應該在400左右,沒有具體統計,每天都會進行閱讀。英語喜歡上課,也會在平時交流中說一些英語,還會自己主動看一下英語視訊。美術效果一般,打算給她換一個機構,輪滑她不需要護具,可以溜坡和衝坡,可以短距離倒溜,她師傅說她在小區同齡人排名可以前五。每個人都在努力,咱們也不能放鬆警惕。

    孩子不輸在起跑線,除了送培訓機構上興趣班,還需要咱們家長的助力。孩子在家的時間挺多的,這段時間她做了什麼也很重要,有沒有達到時間收益最大化呢?她的幼兒園時間是不是用好了,在家時間是否用好了,以及週末時間的利用。咱們作為家長是需要把孩子每一環都做好,這是挺不容易的事情。

    她的美術作品

    她的師傅帶著她溜冰

    親子閱讀

  • 6 # 想念的小時候時光

    個人覺得培養孩子可以,四歲正式培養興趣的時候,對什麼都好奇,其實在玩樂中也能培養孩子的能力,就看你怎麼讓他玩樂,家長應該引導,四個培訓班確實太多了,太多孩子也吸收不了,一個兩個可以,多了就不一定衛孩子好了

  • 7 # 玫瑰味兒滴葉子

    我感覺孩子的童年就該輕鬆的快樂的。

    當然如果孩子喜歡哪方面,給孩子提供條件

    但女孩子,一定要學跳舞。站有站相坐有坐樣。氣質也好,

    如果孩子膽怯,窩裡橫,還要讓孩子參加演講主持的班,

  • 8 # qiguo風雨不倒

    呵呵…你才報四個興趣班呀!報得太少了!太少了!如果你想要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想把孩子培養成超人,至少也要報八個十個興趣班吧!哈哈哈…

    你以為你的孩子從小就練習各項興趣班、就斷定人家沒送去練習興趣班的孩子就一定輸在起跑線上??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見這句心靈雞湯毒害了多少望子成龍的家長!

    其實沒有完美的孩子,也沒有完美的父母!孩子的興趣專長並不是全靠後天性培養的,孩子也要有一定的天賦才行!

    孩子的天賦基因都來自於父母,雖說現在優生優育家庭條件都變好了、養一個或兩個孩子都捨得重金培育,培養孩子也是父母的天性和義務!但觀察周圍眼前已長大的孩子,無論是體力和智力真正超過父輩的子女是極少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雖說這種比喻不完全對,但古人這句話還是有一定的道理!除非孩子不是親生的哈!

  • 9 # 我豐富多彩的生活

    你太恐怖了。我兒子五歲了,也沒上過興趣班。做你的小孩太辛苦了。你上四個班,你受得了嗎?輸在起跑線上,是商家為了騙你的錢才說的。你居然相信。

  • 10 # 琪迷生活

    娃接受能力不足,自己又不感興趣,報再多都無濟於事,我也是做父母的人,你要根據娃的興趣愛好,接受程度來報,不是一味的報好幾個。這樣做反而給孩子缺少童年歡樂的時光。

  • 11 # YOUNGSHERLOCK

    美術就可能有問題了,首先這要參考小孩的天賦,然後汙染又大,其次廣大狀元小子以及馬雲體驗相對舒服,並推薦的東西,都是樂器相關的玩意,不論民樂或者西樂。。。

    英語的話想省錢可以找免費雅思網課刷完之後考英語就不難了。不過電腦這個玩意兒肯定傷身體,最好小學畢業再給他考慮找這種免費工具。。雖然土豪狗子都在提前培訓,不過平時遇見的無非都是窮人而已。只要趁著小學畢業趕緊在初中把雅思刷掉,那英語一輩子就沒問題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雍正當皇帝的時候圈禁了他很多兄弟,到乾隆的時候,他是怎麼對待這些叔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