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繁華後的落寞
-
2 # 豆漿叔叔
這是個很耐人尋味的哲學、心理學問題,我試著回答下:
1、擁有越多,快樂越難。
人,往往擁有越多,我們越難活的快樂。小時候,物資匱乏,吃的、喝的都很單調,天天白菜、土豆,有錢也買不著什麼。如果擁有牛奶和麵包就很高興。現在不同,天天好利來、肯德基、麥當勞都吃膩了,新鮮的東西,一年都吃不到的東西太少,所以很難讓我們快樂
現在人們擁有太多,不分年節,隨時用錢可以買到各式各樣需要的東西,那種稀有、渴望沒有了,人也就不期待了,心理滿足感就弱了。
2、攀比,讓人不快樂。
現在雖然物質很豐富,但貧富差距太大,窮人、富人可以享受到的生活是不同的,而且人們隨時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知道這種差距的存在,這就讓人難以快樂。
小時候,資訊閉塞,我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不知道有錢人的生活。現在不同,有錢人秀旅遊、秀香車美女,而窮人只能拼盡全力維持基本生活。這種比較,讓人不快樂。
現在人們太忙了,忙著賺錢,金錢至上,讓我們患得患失。錢是好東西,可以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的需求。但人不是機器,心情、精神都需要放鬆、調節。天天追逐著金錢,讓我們沒有時間享受快樂,讓我們放鬆下來。
4、缺乏信仰。
小時候,我們都有理想,都有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有各自的愛好,純潔的心靈。長大了,我們信仰和理想漸漸被現實代替。越長大,越現實,不在理想化。除了賺錢,我們沒有別的追求。通過膨脹、失業、女子、年老的父母等等,各種壓力,讓我們不能停下來,只能天天想著多賺些錢。這樣的生活,雖然物質條件豐富,但人們並不快樂。
5、所有情感,利益化。
長大以後,才發現人和人之間,利益的本質。小時候所謂的公平、正義、道德、情感,變得很蒼白。人和人甚至國與國之間,你爭我奪,表面一套,背後一套。愛情、友情、親情都用錢衡量。所以越成熟、越看透、越不快樂!
快樂,是心裡的滿足感。我們一天天長大,覺得這個社會並不是我們小時候想的那樣,我們自己也不在單純,雖然擁有很多,但快樂卻很難找回來了!
-
3 # 高興的江華
不快樂的原因是,不知足。
如題。現在的人已擁有很多了,仍然不快樂,因為他們的內心失衡,得不到應有的滿足,心理健康出了問題。
為什麼說現在的人,已擁有很多了,還是不快樂,那是因為自己想要的太多太多,但現實又無法兌現。比如小時候覺得擁有牛奶和麵包是最幸福的事,現在已擁有牛奶麵包,天天牛奶麵包,卻索然無味,找不到了昔日的幸福與快樂。其實這也是人之常情,時代在進步,事物在發展,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所以讓你快樂的東西也不可能一成不變的。
正所謂,但凡難求皆絕好,一旦如願又平常。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覺得彌足珍貴;越是容易得到的東西,越是索然無味,越是沒有快樂可言。
已擁有很多了卻不快樂的人,在外人看來,他事業成功,經濟富足,要什麼,有什麼,一應俱全。但人們哪裡知道他內心的苦楚。他是物質的的富翁,精神上的乞丐。
心理不健康的人,守著金山也不快樂。心理不健康的人,總感覺全世界的人都虧欠了他。
他總覺得自己辛辛苦苦,千艱萬難才取得如今的一點成績,而別人輕輕鬆鬆,輕而易舉就摘取成功的桂冠;自己拼搏奮鬥這麼多年,才剛剛買房買車,可那個學歷不如自己,能力不如自己的人,怎麼那麼輕鬆的開豪車住別墅?自己的兒子又是各種補習班,又是一對一請家教,只考了個211;別人的孩子輕鬆考取985……凡此種種,在你眼裡認為他有房有車有事業,妻子賢惠能幹,兒子孝順有出息,已擁有很多了,應該很快樂;在他心裡卻覺得樣樣不如別人,無比痛苦,無法快樂。
心理不健康的人,貪心不足,慾壑難填。他們守著金山也不快樂。人在天堂,心在地獄。
所以說,懂得知足常樂。心懷感恩,珍惜擁有,內心豐盈的人才是最最快樂的一個人。
-
4 # 涼星辰
就是因為擁有太多了,所以才不快樂。
比如以前物質少,擁有一點就開心得不得了,記得讀書的時候,吃頓火鍋或是牛排已經是大餐了,難得才能吃一頓,特別珍惜和開心。
現在物質過剩,一個月可以天天吃火鍋,30天每天都吃不一樣的,這樣還會覺得吃火鍋是件開心的事嗎……
沒有目標感,所以不開心。
一個人如果沒有目標感,就會陷入迷茫,一個迷茫的人是不會開心的。
愛比較,總覺得別人過得比自己好,別人家窗戶望出去的月亮比較圓,所以不開心。
比如看到同事比自己賺的多,看到別人家的小孩比自己孩子優秀,看到別人買了奢侈品自己買不起,看到別人去旅行了自己卻在加班……
玻璃心,所以不開心。
別人說什麼都能腦補是在說自己,別人不說話也會腦補是自己做錯了什麼,動不動就崩潰……活得這麼累,會開心才怪!
-
5 # 綏格格
答:甜水裡泡大不知足。
1、我們是苦水裡泡大的一代,見證著祖國一路走來的艱難困苦
2、經歷了忍飢挨餓、計劃經濟、三年自然災害、文革浩劫、停課停學、上山下鄉、晚婚晚育、獨生子女、拼搏學歷、市場經濟、轉制下崗、下海經商、老齡化時代……
3、縱然這樣,一顆愛國愛黨愛社會的心堅定不移。
4、如今,豐衣足食、國泰民安、智慧化裝置超越夢想,咱感到幸福快樂,帶著滿腔感恩健康地生活
-
6 # 農民女詩人崔秀英
我認為現在人們不快樂的原因是精神生活貧乏,眼睛只叮著錢,總怕自己不如別人,與人攀比心重。有房有車還不如意,還要比別人的好。其實人當知足才能常樂,過好自己的生活,每天高高興興的一家人,這才是好的生活態度。
-
7 # 天馬行空80476
現在的人,雖然擁有了很多了,但大多是超前消費透支,所以是在奔波勞累頂住生活壓力中生活而不是有剩餘有閒錢安逸的享受生活(比如房奴,車奴),那麼,能真正快樂嗎?
不是不知足!我在站在絕大多數底層百姓角度回答。
-
8 # 使用者春風化雨
造成不快樂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盲目攀比。左比右比,東比西比,最後比出個悶悶不樂:工資沒人家高,電視沒人家大,房子沒人家寬,車子沒人家好,傢俱沒人家多,子女沒人家孝……這樣越比越煩,越比越氣,越比越惱。
有幾句順口溜送給這些人:
人生就像一場戲,
不能事事都如意。
大款大腕你別比,
還有多少不如你。
-
9 # 澄海小林
快樂是相對的,時代不同!八九十年代,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差不多,社會資源分配也是相對公平,不存在明顯的差異化!人與人之間更注重的是情感交流,人際關係!現在社會更趨向於物質化,階層分化明顯,低層的人總想更進一步跨越階級屏障,然而規則是由上層人制定的,自然不會以底層人的意願為主,這也是大多數人拼命幹活努力掙錢卻過得不快樂的原因,再怎麼努力依然逃脫不了嚴重的社會階級壓迫,唯有一家人在一起的時候才能在親情的慰藉下尋找一絲絲卑微的快樂感!然而就連一家人團聚的小小心願,很多人依然不能夠擁有,為了所謂的更好生活各奔東西,留守兒童,年邁的父母,在外奔波勞累的青壯年勞動力,種種社會的不公只因權利階層資本階層掌控社會絕大部分資源,普通人只能在他們制定的規則跟社會趨勢下隨波逐流,苟延殘喘,最後給自己一句安慰:平安就是福
-
10 # 浥輕塵999
說具體瑣碎一點,沒車的羨慕有車的,有車的羨慕開好車的;沒房的羨慕有房的,有房的羨慕有多套房的、千萬富翁羨慕億萬富翁、身居低位的眼羨身居高位的、、、以此類推。人心不足蛇吞象,無盡的慾望產生無盡的痛苦。
有面包牛奶了,可能會想,還差個牛排。
很多人懷疑天堂是否真的存在,這是有道理的。當人類被無限滿足,就真的能快樂了嗎?沒有苦,怎麼能更深切地體味甜呢?天天吃甜的東西,人也會受不了。
接受這種不快樂吧,誰不是苦中作樂,也許這樣才能快樂起來。
-
11 # 三觀道人
你所擁有的,就像一個圓。你擁有的越多,圓越大。你沒有的是圓外面的,你得圓越大,你所看到的沒有擁有的東西就越多。所以,你擁有的越多,不能擁有的東西就越多,看到那麼多東西都不能擁有,哪裡來的快樂。
為什麼孩子是快樂的?因為孩子的圈子總在大人的圈子內,大人能給他們以滿足。當你有了自己的圈子,獨自面對外面的世界的時候,你就要承受自己的不快樂。
快樂源自願望的滿足。你得慾望越多,就越不快樂。所以,想快樂,就只有兩條路可選:滿足自己的慾望,或減少自己的慾望。
滿足自己的慾望,是飲鴆止渴,因為滿足了自己一個慾望,就會出現兩個新的慾望。慾望是永遠也滿足不了的。怎麼辦?那就只能減少自己的慾望。當你放棄那些不切合實際的慾望的時候,你就會輕起來,快樂起來。
我們背上的大山實在是太多了,即使放棄了自己的慾望,那些依靠你得人呢?他們是不會放棄慾望的。
負重前行,這也許就是我們的人生吧。
-
12 # 國際莊胖姐
不快樂是因為攀比,不知足。
人心不足蛇吞象,不知足的人不知道感恩,還活的很累。是不會快樂的。
這個世界,人還是有貧富差距的,沒有絕對的公平。如果你一味地跟別人去比,去尋求公平,那你就永遠不會快樂。不常說嗎: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我小時候生活兒在農村,在農村人們的貧富差距還比較小一點,家家都是粗茶淡飯,一年到頭吃不上肉。但也有條件好點的,家裡勤快,壯勞力多,家庭條件就好點。生活上就富裕。
出來上學後才知道,原來有的人是很富有的。還記得自己出去打工,去一個飯店給人當服務員,當時那洗手間的廁所是一個馬桶,我都不會用。不知道怎麼,馬桶才能出水
隨著年齡的增長,你就會看清身邊的很多人,很多事,有時候事情不是你表面看到的。正所謂,誰有誰的不快樂,每個人都有自已的煩惱,所以不要羨慕別人,更不要去嫉妒別人,這樣你的心裡才會平和很多。
-
13 # 鬼馬2010
這有什麼好奇怪的。您擁有了世界,還有宇宙呢。
您就算有盤古那樣超強的本領,有李嘉誠那樣的精明,比爾蓋茨那樣智慧的大腦,馬雲那樣超前的意識,扎克伯格那樣深不可測的城府,最終您連宇宙都擁有了,又怎麼樣呢?科學家說,有好多個宇宙呢。沒辦法您只能失望了,失望就叫做不快樂。
您可以找回快樂。怎麼找?既然東西那麼多,可不可以不要這麼東西,徹底點,一件都不要,一無所有回到從前,過以前那樣的慢生活,與自然接觸去。當然可以啦。不是說,除了汽車,還有詩和遠方嘛,您就可以去遠方啊。
在遠方,一定存在著桃花源。那裡有清水碧山,豬牛羊馬,用木架子搭的棚屋,薰衣草到處成片,蜜蜂一飛就是一大群,別的地方可是一隻一隻的飛,只要不怕蟄,吃蜂蜜是沒問題的,還有薰衣草味道。美中不足是,您晚上得點桐油燈,因為沒有電和汽油。不過也可以不點,在月光下和黑夜裡,瞪大眼睛或是閉著寫詩。
這是一個絕對完美的世界。因為一無所有,所以不存在滿足不滿足的問題。吃得有點問題但問題不大,野菜野果岩鹽就可以了,不特別飢餓就行。這裡最大的好處,也是其他世界所不能具備的,就是你可以暢飛思想,把宇宙終極真理思考個天翻地覆,絕對不擔心有人來打擾。然後以詩歌和箴言的方式一篇又一篇地寫出來,終於成就巨大,思想和詩情比身高還高,充滿了棚屋。
小小,極為小小的一個問題,就是沒有人來聆聽您的思想,賞讀美妙的詩歌。處理辦法是,只有等待考古隊了。但又有一個問題產生,由於缺乏必要的防腐技術,在一無所有的世界,這是經常發生的事情,這些載有偉大思想和美妙詩情的木片、樹皮等能否等到考古隊又是個問題。
但這些問題可以充分忽略,既然追求的就是一無所有,何必擔心呢。
-
14 # 無惑不解
許多東西,沒有的時候特別期待,我們覺得得到了就是幸福,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覺。真得吃在嘴裡,用在手裡,看在眼裡,也就這麼回事,新鮮感一下子就沒了,又跌落到無聊之中。
物質只能滿足我們的好奇心,體驗一下新鮮感,消遣打發時間而已。並不會給人帶來持續的快樂和興奮
喜歡打麻將的人不愛吃,隨便一碗麵加個蛋、或者來碗炒飯就解決了。你請他吃海鮮大餐,打死也不會去。因為麻將能給他帶來充實和持續的刺激比美食要多的多。
再好的車,就算是兩三千萬的布加迪威龍,踩幾腳油門,所有的興趣和好奇都蕩然無存,哪裡會有怎樣的快感
布加迪威龍帶來的“快樂”是擁有,別人沒有,你有,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所以自尊上的滿足比享受物質更快樂。所以就滿世界找人去炫富,讓別人羨慕。
當然,這也是一種錯覺。你站在布加迪威龍旁覺得別人都在羨慕、認同你的擁有。事實上別人在用好奇的眼光看你的布加迪威龍,幻想著也能體驗一把,根本就沒有人在意你的存在。所以我們就用攀比去強姦別人的自尊,強迫別人來認同自己,這就變成了一種惡俗文化。
很多中國人吧!還活在低階無趣的精神生活裡,實在是種悲哀
-
15 # 山河之月色
這類東西對改革開放說三道四,它們就是吃幾天飽飯把貪心撐得大了,不知感恩了,不知自己姓啥了,這類東西就不能把它們當人看,當畜牲使喚它們反倒歌唱你啦!
-
16 # 牛散伍C
哈哈,這個問題提得好,我來告訴你,因為我很容易快樂。而且是天天都保持快樂。這是有難度的。你提到的是物質帶來的快感,但物質再多也不一定能快樂。我身邊的朋友過億的很多,但並不覺得他們比我快樂。快樂是本性的根源。現在的人已經被大染缸所汙染,本性矇蔽,思想壓抑,生活壓力,你看那小孩子,童真,純潔透明的心,就很容易快樂,滿足。所以想要快樂就要修身,修心,修文化豐富自己的靈魂。讓自己充滿愛的力量,保持一顆善良而純淨的心。逐漸修正自己的心態。由心出發才有愛,有愛有快樂。
-
17 # 福佑佳寧
人一旦有錢了,走進了舒適區,就會漸漸地失去了奮鬥心,進取心,喜歡過著穩定的生活,不想再去拼搏,不想再冒險,不願意再創新,一成不變,小富即安,朝九晚五,庸庸碌碌,沒有大成,每個月只有錢,其他的沒有改變,回過頭來看一看當年那些跟自己一起創業的人,就因為毅力比自己要強,更加懂得堅守,甘於寂寞,最終都收穫了成功,而自己卻選擇了退縮,看著別人實現了理想,就只能望洋興嘆了,打工一輩子其實並不是長久之計,可是想放棄又不敢放棄,因為你只是看到了失去,看不到失去之後還能得到什麼,迷茫困頓,在別人設定的軌道上,離自己的初心越來越遠,就算是現在有錢了,也總是會覺得空虛,理想和自由是最可貴的,失去了理想,時光不會再回來,所以人會不快樂。
-
18 # 戲說人性那點事
第一 因為小時候我們懂得滿足所以擁有簡單的快樂。
第二 長大了我們不僅僅侷限於精神上的滿足感,想要的變多了,所以永遠都得不到滿足,就會覺得活著特別累,就不會快樂。
第三 貧富差異造成的落差感讓我們感覺到不公平,我們一點點變得貪婪,愛攀比永遠得不到滿足,所以不快樂。
第四 其實快樂很簡單,只是你不願意去體會這種感受,是我們自己忽略了。
-
19 # 清奎1231
因為快樂與擁有很多不是一回事,世人多數認為擁有的多就會快樂,這是個大誤區,所以當千方百計的得到擁有後,發現快樂不起來呢!
快樂不是因為得到的多,而是計較的少。
所有快樂的人,都是計較少的人,無論他們擁有的多或者是擁有的少。
計較多的人,越是擁有越是不快樂
放下計較,快樂就來了!
-
20 # 老朽20
當你一個大病回到解放前,當一套房子30年按揭,佛仿血管被堵,當有毒食品無處不在,當孩子上大學交不起學費 ,當物價飛漲而工資下降,當你有理無處說……,你如果沒有強大的自我調節能力,真的很難快樂起來!
回覆列表
我個人觀點如下:
一、現在人擁有的物質財富比過去多了,但卻失去了追求的目標,陷入了迷惘,不再開心。
從前,一件新衣服,一塊大白兔奶糖,一臺自行車等等,都是人們的一種追求,都會讓人特別開心。人們不僅享受擁有,還享受擁有的過程。雖然人們的物質匱乏,但是人們有追求的動力和方向。然而,現在的人擁有的物質財富增加了,但是卻失去了追求的目標和方向,陷入了迷惘,不再開心。
二、現在人擁有的物質財富比過去多了,但卻為財富所累,為了生活而生活。
從前,一間茅草房或小平房是人們的棲身之所,家家如此,人們已經很知足。但是現在的城裡人不得不為棲身之所而付出一代或幾代人的財富。為了有個立身之地,人們不得不努力拼搏,擁有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的房產。越來越多的人為了生活而生活。
三、現在人擁有的物質財富比過去多了,但是貧富差距卻越來越大。
從前,窮人和富人之間,當官的和為民的之間,兩者之間擁有的財富雖有不同,但是差距很小。而現在,兩者之間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四、現在人擁有的物質財富比過去多了,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卻變得冷漠了。
從前,一家有事,鄰里鄰居鄉里鄉親都會互相幫忙,共度難關。甚至一戶人家包了餃子,也會讓鄰里鄰居品嚐一口。現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冷漠啦,各掃門前雪,即使門對門,老死不相往來的也大有人在。哪怕是親戚之間,越來越多的人也只看重的是金錢。
五、一些人的精神糧食越來越匱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