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曾園

    瘦金體為宋徽宗融合前代書法家的諸多特點而創造出來的,特點是“運筆飄忽快捷,筆跡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轉折處可明顯見到藏鋒,露鋒等運轉提頓痕跡。”

    宋徽宗其實一直是被誤解的人。他在政治上的成就被靖康之恥一筆抹殺;他在美學上的成就變得高不可攀。他被擄去金國後的經歷通常被認為一直過著屈辱的生活。

    不過,距今已有千年歷史的文物告訴了我們一段秘聞。現今收藏於大英博物館的顧愷之《女史箴圖》,因收入《宣和畫譜》,圖卷左端書有“跋女史箴圖”,卷內鈐有徽宗“宣和”連珠印,明清以來諸畫譜均認定為宋徽宗手書。

    二十世紀,日本學者矢代幸雄與外山軍治發現《女史箴圖》畫作卷末的騎縫後鈐有金章宗“明昌中秘”印璽,卷內“恭”字闕筆避諱(章宗父名“完顏允恭”),這兩點確認這段“瘦金體”為金章宗所書。

    勝利者金章宗並沒有得到真正的勝利。他曾竭盡全力模仿宋徽宗的瘦金體,並在書畫中模仿宋徽宗用瘦金體題字,但被評價為“筆勢纖弱,形質俱差”,一直受到後世行家的嘲弄。現在看來,金章宗也被誤解了,他的模仿至少是成功的。

    金朝朝廷上下競相模仿瘦金體,這不奇怪,古往今來學瘦金體的人多如恆河沙數,但最有價值、假動作逼真到迷惑了所有專家的是俘虜了宋徽宗的金人,模仿到這種程度要花費一個皇帝多少精力與心力?奇怪不奇怪?感人不感人?

  • 2 # 徐鵬遠

    瘦金體,顧名思義以“瘦”為特點,是宋徽宗趙佶獨創一種書體。

    “楷書四大家”之一的趙孟頫評價瘦金體是“天骨遒美,逸趣藹然。”元末明初的文學家陶宗儀稱瘦金體“筆法追勁,意度天成。”這些評價都點出了瘦金體的獨特之處——骨、勁、逸。

    黃庭堅書法

    宋徽宗的書法初習黃庭堅。黃庭堅的字無平不陂,下筆著意變化,善藏鋒,注意頓挫,如畫竹一般,而且在結構上由中心向外輻射,縱伸橫逸,如長槍大戟。後宋徽宗又學習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的字,都是以勁瘦清挺、空靈遒麗為特點。所以瘦金體也繼承了這些書體的特色,並進一步發展,將瘦硬發揮到極致,筆畫多骨而少肉,連運轉提頓等運筆痕跡都外露可見。所謂”瘦金“即可理解為”瘦筋“,也可理解為如今金石刀刻一般。

    褚遂良書法

    薛稷書法

    宋徽宗善工筆畫,前人早有評價瘦金體是以畫法作書,如幽蘭叢竹。甚至其書寫工具也有可能是畫畫用的勾線筆,筆毫長度大於筆腹直徑(就是又長又細),而非通常寫字用的毛筆。也因此,宋徽宗的字題於畫作之上時更顯典雅瑰麗。

    常言道字如其人,瘦金體在審美上也能令人感受到宋徽宗作為帝王的高貴、清冷和孤獨。這也是此體不易模仿的原因之一,形式可以照貓畫虎,但氣質卻是很難複製的,就像婉約的詞很多,可如南唐後主李煜一般的卻幾乎沒有。

    不過,瘦金體的字有時也會因為過於細瘦暴露出筆畫之間牽絲的雜亂。

  • 3 # 這是一支鉛筆

    說起瘦金體不得不說一下宋徽宗趙佶,很多人都知道宋徽宗不是個好皇帝,相比之下,他藝術成就更讓他青史留名。

    他創造的瘦金體獨步天下,八百多年以來無人能及,是書法史上極具個性的一種書體,因其與晉楷唐楷等傳統書體區別較大,個性極為強烈,故可稱作是書法史上的一個獨創。

    瘦金體也叫瘦金書,是徽宗集多家書法的優點,完善改造而來的全新書法,在此之前並沒人用過。

    瘦金體的代表書《穠芳詩帖》是宋徽宗趙佶四十歲作的一首詩。

    瘦金體的橫畫就像刀刃一樣,收筆代溝,鋒芒外露, 運筆靈動快捷,筆跡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見風姿綽約處。因其筆畫相對瘦硬,故筆法外露,可明顯見到運轉提頓等運筆痕跡,是一種風格相當獨特的字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絲絨怎麼洗不倒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