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落筆成蝶
-
2 # 福爾圖娜之瞳
成長是一個不斷和過去的自己和解的過程
誰的成長不是經歷過許多的挫折和磨難換來的,曾經的自己也曾信誓旦旦的說要做出一番大事業,到頭來還會是一個碌碌無為,蟲蛹般縮在自己想象的軀殼裡,更痛苦的是我從來沒有想要掙脫。
我曾無數次質問過自己:難道每天領著一份微薄的收入,過著朝九晚五的工作這就是自己的遠大理想,那個一心想要努力改變這個世界的雄心大志的自己去哪裡了呢?
不經歷過成長的人,不知道前行的路有多曲折,這個世界在公平和不公平之間左右搖擺,不管別人說什麼,我只知道如果我不努力,我就什麼也得不到,所以我也曾為了理想卑微的活過,挺過一道道坎之後,回頭看看來時的路,告訴自己,一切都是生命中最好的安排。
我們終究是要被這個社會所操練得磨平所有的稜角,努力活成自己想成為的模樣。
-
3 # 楊靖
“我未來要做什麼?”“我愛對了人嗎?”“我要怎麼做出重大決定?”
其實這些問題,很多人回答了。喬布斯的答案是:“要有跟著自己的感覺和直覺走的勇氣。無論如何,感覺和直覺早就知道你到底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其它的都是次要的。”(見創業艱難的文章連結《別相信電影裡的,創業可苦逼了》)
可感覺、直覺和生命的重大決策有什麼關係?
感覺和直覺與潛意識
在英語裡,感覺(feeling)是感情、情緒、態度、信念、知覺,甚至是氛圍和悟性。感覺來自於我們巨大的潛意識信念和情緒,直覺則來自由感覺長期累積的潛意識在瞬間產生的火花,而這火花必須在警醒狀態下才能被看見,是你大腦對某些微妙行為或其他行為的潛意識感知。
“邏輯上對的”VS“感覺是對的”
我們常常聽到的一種暗示是:感覺是不靠譜的,情緒是軟弱的,都會為我們帶來麻煩。所以從童年開始,我們嘗試壓抑這些情緒和感覺。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為了避免由感覺、情緒帶來的“麻煩”,我們會問:我到底想做什麼?是應該根據我的心去做決定,還是根據一些線索理性地分析未來呢?很多大學生都感到糾結。
按照《原則》裡的說法,就是“有邏輯和有意識的你”和“情緒化和潛意識的你”在作鬥爭——尤其是在他們嘗試做人生規劃的時候。如果始終找不到辦法解決,最後的狀態看起來有點像“空心病”(見《也許你不是患了抑鬱症,而是患了空心病》),會感到不同程度的迷惘和無力感。
到底怎麼解決這些問題?關鍵是如何看待我們的思維和感覺。思維會比感覺更重要嗎?情緒和弱者是捆綁關係嗎?如果能夠在這些問題上給自己一個說法,那麼在“跟隨內心”還是“跟隨邏輯”的兩難困境中,我們能夠得以解放。用邏輯做決定讓我們的思維部分(我們的頭腦)感到舒適和安全,因為我們正在努力做出“正確”的決定。
如果這些決定看起來有理有據,卻沒有讓我們“感覺”正確,可能導致懷疑和混淆。對於想要更真實、更純粹的生活的人來說,他們努力成為生活的創造者,而不僅是做資訊的搬運工。只從理性思維層面考慮生活,是對生活的皮毛化,觸及的是生命的表層。也許已經有人感覺到,僅僅依賴理性邏輯,生活很快就會變得無聊。
當我們完全依賴理性邏輯的時候,什麼都是“客體”,人、事、物沒有了意義,他們的重要性也降低。相對於那些敞開心扉的人來說,使用邏輯思維來經營關係的人喜歡降低外界的重要性,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感覺有誤差,但本質上不是錯的
在能見度差的情況下,飛行員會通過儀器飛行。他們不是看著駕駛艙的擋風玻璃,而是將目光投向儀表板。如果他們的儀器能夠很好地校準到外部現實,那麼事故的風險就會降到最低。
在某種程度上,我們都是通過儀器飛行。我們睜開眼睛可以看到世界,但我們不僅僅對面前的世界感興趣。我們利用過去來定位未來,並嘗試利用離我們很遙遠的事件來解釋當前的事件。過去、未來都沒有立即呈現出來,所以我們必須通過儀器飛行。我們的儀表板是我們閉上眼睛時所得到的,其中有我們的想法,但最重要的是,還有我們的感覺。
面對未知的未來,我們就像是在迷霧中駕駛的飛行員。我們的感受是實實在在的指南;我們希望自己能夠根據儀器去做正確的選擇,即使我們衡量自己對人生的抉擇是否正確的主要方式是感覺。但根據感覺去做決定,會出錯嗎?
從飛行員的角度看,直接飛行比飛行員通過儀器駕駛更加複雜和危險。飛行員的儀器是可靠的,當它有偏差時,能夠很快被技術人員發現。相比之下,我們的感覺顯得不太可靠。如果有人和你說,你的感覺讓你做了錯誤的決定,但或許只有你自己知道問題出在哪。
不過,我們可以指出儀器的誤差,卻很難看到自身存在的誤差。這是受到偏見盲點(bias blind spot)的制約。人們能夠看到他人的認知偏見,卻無視自身存在的偏見。
關鍵是,有誤差不代表它就是錯的。我們的感覺其實非常可信。腐爛的食物令人反感,而這種感覺使我們更好地存活。感覺似乎比什麼都更真實。真相擺在那裡,但實際上我們更相信感覺。
“我如何儘可能多地接受自己的特點,然後更好地體會生活的豐富性,並通過完善認知來做生活的主人?”
在某些情況下,理性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它仍然不是決策的最終的唯一依據,因為感覺也可以找到答案。非理性智慧有多種形式,人們稱之為直覺、感覺、靈感、內心認知、衝動、超我,真正想要的、內心深處、呼喚、內心的聲音、渴望、激情、精神。人類始終是複雜的存在。
許多人很苦惱:“我為什麼這麼不開心?我怎麼能擺脫這種痛苦?我怎麼了?為什麼我不能(更瘦、更聰明、更善於表達、更受喜愛)?” 一方面,我們是希望被接納的社會人;另一方面,我們渴望能夠表達自己,成為不受羞恥、恐懼影響的成年人。這種思索也不全是壞的——這恰好體現了敏感性、好奇心、靈活性以及掌握生活的意願。
在考慮人生關鍵的決定時,傾聽、接受、融合來自感覺的資訊。我們在努力地好好生活。通過努力獲得的幸福才能帶來幸福感,而身體給出的答案往往給了我們堅定不移的安心。
在面對重要的決策時,理性思維與直覺思維之間的關係並非是非黑即白的——這些機制可以被靈活地使用。我們在現實中接收的資訊都不那麼完整,所以我們可以放慢速度思考,更深入地洞察正在發生的事情,收集更廣泛的資訊,或讓“直覺”適當地參與到決策裡。我們需要意識到感覺也很重要,接受這些感覺,耐心地去發展、探索它們,並對這種可能性保持開放的態度。
亞里士多德的“實踐智慧”告訴我們,不能忽略“感覺”帶來的資訊,也不能逃避“直覺”帶來的建議。當我們面臨非常具有挑戰性的決策時,需要保持對感覺、直覺的開放態度,因為這也能成為一項幫助我們在人生道路更好地前行的技能。
巴里·施瓦茨. 選擇的悖論[M].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馬丁·塞裡格曼. 真實的幸福[M]. 萬卷出版公司, 2010.
瑞·達利歐. 原則[M]. 中信出版集團, 2017.
傑夫·艾倫. 親密關係的祕密[M]. 鷺江出版社, 2015.
《存在正確與感覺正確》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ambigamy/201703/being-right-vs-feeling-right
《相信你的直覺:可能不是你想的那樣》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try-see-it-my-way/201701/trusting-your-gut-maybe-its-not-what-you-think
《相信你的直覺:不思考的藉口嗎?》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caveman-logic/201701/trusting-your-gut-excuse-not-thinking
《在直覺與思維之間選擇——為什麼要限制自己》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try-see-it-my-way/201701/choosing-between-your-gut-and-your-mind-why-limit-yourself
相關閱讀:《第六感真的存在麼?| 研究:你可以科學使用直覺》
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3b66e4b1a5bbca713f1224b3&fr=qingtian&lemmaId=26066
-
4 # 知之小妹
原文來自 YC 的 CEO Sam 的 blog。這是我看到的關於年輕人如何思考未來最好的建議,沒有之一。我的唯一補充建議就是:
如果你還年輕,閱讀三遍!:-)
作為一個成年人,我意識到未來不能保證更好。正常的情況是,事情保持不變(或變得更糟,因為我們不斷創造新的問題,偶爾還爆發戰爭)。只有那些對未來報有強烈願景和堅定信念的人努力使它更好,世界才會變得更好。
I
人很容易陷入職業生涯的岔道,忙忙碌碌於那些不能最大發揮你潛力的東西。做出改變永遠都不晚,你應該充分的思考清楚你現在的這條職業道路,以及如何最好地利用你的時間。
01
On What To Work On
做什麼工作
我認為,選擇你想做的工作最好的方法是找到三者的交集:你擅長的,你喜歡的,世界需要的並且有價值的。
.
弄清楚你真正關心什麼並不容易 — 有這麼多方向你可以去。但不要聽隨其他人推動你,你需要自己搞明白。不要追逐別人的想法。長期成功的最好辦法是深深相信你在做的事情很重要。
大多數人都是隨遇而安。這沒什麼問題 — 有時候我們需要嘗試才能找出喜歡什麼 —— 但我認為我們可以更加慎重籌劃。嘗試去發現並不斷優化形成你對自己人生職業目標的堅定信念。
我發現幫助人們思考職業決定的最有用的框架是:影響最大化和遺憾最小化 。一個決定,如果兩個條件都滿足,可能是一個好的決定。
02
On Achieving Success
如何實現成功
在這個世界上,實現目標的方法是三者的結合:聚焦,個人網路和自信。
你應該努力工作。你應該去做任何達到目標必須的事情; 社會不欠你的成功。讓自己成為一個行動者,而不是一個高談闊論者 — 歷史屬於行動者。
無論你選擇做什麼,你都必須相信自己有能力成功。人們會懷疑你,認為你的目標是不可能或愚蠢的,但你必須堅信你的信念。
開始的時候,你的動力可能是因為錢或想要的名望和榮耀。但到了某些時候,大多數人需要找到一個更深的使命才能繼續前進。
思考你職業生涯的正確方式是複利思維;如果你在職業生涯的開始的時候花了很長時間,並且每天都不斷進步,那麼你將比其他人做得更好。這將產生一種複利效果,使你整個職業生涯都因此受益。生活顯然是不公平的,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但如果其他方面都相當,這會成為你的一個主要優勢。
當你年輕時,享受你的生活 — 因為青春只有一次,這是陳詞濫調 — 但別忘了要比別人想象的更努力工作。我現在相信,倦怠不是因為為工作太辛苦的原因,而是工作沒有成果。如果你現在做的事情勢頭不錯,你會保持動力,並且精力充沛。
面對一個偉大機會的時候,學會說“Yes”,即使你不是 100% 確定怎麼做,或你是不是準備好了 — 你可以在短時間內學會很多。許多人所犯的錯誤是將自己與今天非常成功的人進行比較,而不是和他們十年前的那個版本比較,那樣看起來會更熟悉。
03
On Finding Your People
如何找到同類
你要找到你的部落 — 那些和你一樣型別的人,你可以想象在剩下的職業生涯裡與他們一起工作。在那裡,你要找到一小群你信任的人,他們的意見,你真正尊重。
你要願意移動。不管你感興趣什麼,世界上總會有一群人正在做而且做的最好,你值得儘可能接近他們。
無理由的幫助別人。當你年輕時,你的個人網路比較小,這限制了你的選擇。當你幫助人們而沒有任何意圖得到回報,門和新的連線將開啟 — 這對我來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04
On Giving Up
關於放棄
當一些人嘗試一件事情的時候,如果幾個星期或幾個月搞不定,他們就會放棄。我認為這樣的放棄太早了。
如果人們說你做的事情不行的時候,你應該把它當做反饋意見,但不要受它的影響。這不是一個放棄的標誌,你要做到的是改進你的方法。
很難說什麼時候是放棄的正確時間,但我認為通常是當你自己覺得你的想法已經用完,你沒有看到任何途徑可以繼續進行嘗試。
I
如果你認你已經達到這一步,那就應該走開了。如果你真的用盡了想法,繼續拖延不會給你帶來榮耀。結束你正在做的工作,放鬆一下,並在幾個月後嘗試新的東西。
如果你正在做正確的事情,它也可能會真的很難。這可能需要很長時間,並且你會面臨很多質疑。我知道的那些超級成功的人花了很長的時間去追求他們的想法,換了大多數人早就放棄了。所以,堅持向前。
05
On Taking Risk
關於冒險
對於什麼是有風險的而什麼不是,大多數人的認知都是錯誤的,所以他們幾乎不承擔足夠的風險。一定要承擔更多的風險,特別是當你還在職業生涯早期的時候; 年輕和未知實際上是一個重要的競爭優勢,因為你不會失去什麼東西。
不要讓失敗的恐懼阻止你冒險。這本身就是一個風險,因為你會由於不行動而錯過機會。
如果你確實失敗了或最終陷入危機,不要擔心有太大問題。我在生活中遇到的危機越多,下一次遇到危機的時候就越沒那麼害怕。我現在安全,是因為以前從危難中學到的知識,我相信以後也會是這樣。
如果你做的是新的雄心勃勃的事情,準備應對那些末日預言家。做新事是很困難的,因為你既要弄清楚如何做到,同時還必須面對持續的負面嘲諷。
一個簡單的提示 — 不要害怕索取你想要的東西。如果你做的是有抱負的事情,大部分的時候,你會被拒絕。但有的時候,人們會給你你想要的。那個時候,所有被拒絕的痛苦都是值得的,所以要保持進取姿態。
06
On Money
關於金錢
當我年輕時,我有一個誤解,我以為掙個不錯的薪水會讓我變得富有。隨著我變老,我意識到致富的方式是擁有價值上漲的東西—比如,股份。
我認為,時間是市場上仍然存在的主要的套利機會。人們越來越專注於短期,所以有很多沒人碰的機會,只是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成熟。我發現這些型別的賭注幫助我產生了最大的價值和財富。
成為財富所有者的一種方式是創辦一家公司,尤其是最好採取長期的方法。如果你選擇正確的東西,並投身於此,面向長期增長,你可以比一路上遇到的短期機會賺多的多錢。如果你的目標很大,你只需要一次正確就夠了。趁著你的職業生涯早期就開始,如果你失敗了,繼續嘗試。
一般而言,我認為你應該尋找這樣的機會,如果它們成功了,你的淨財富能翻上 10 倍。如果你有這樣的投資機會,抓住它 — 這通常比儲蓄更好。
07
On Thinking About The Future
關於思考未來
對未來抱有強烈願景是有價值的。我再說一下,我所知道的最有趣和最成功的人似乎都對未來會是什麼樣子抱有強烈的想法。如果有新的資料出現,他們願意相信他們是錯誤的,但說服的門檻很高。
我不同意未來不可知的想法。有很多事情,你可以有信心它們會發生,或者你可以讓它們發生。
對你想去的地方,堅定信念,而對於路上的細節嚴肅對待
-
5 # 枕方
人生分許多階段,每個階段做好每個階段的事,紮紮實實的前進。
大學畢業前三年到五年,選好行業方向,選好公司。紮實基本功,利用好平臺現有的資源拓展自己:
不是說崗位上有什麼,就要什麼,而是有意識去延伸,延伸後把機會衍生。不僅僅做好本職工作,而是主動擴充套件開。 很多人工作沒激情或者覺得這份工作給不了自己什麼,這是常態,但是要多動動腦子,主動的把各個環節都多學會一些,不要等著公司來成就你,不會的,公司只想壓榨你,但你可以自己主動的去把能學到各個環節,都吸收掌握到。成就你自己的思維體系。
27到30歲,這個時候建立起你的人脈圈,走上主管道路。
不然你年紀大了還在基層,精力、體力、反應能力都是比不過年輕人的。你的職業生涯可能45-50就差不多了。
30-35其實是黃金年齡,閱歷、能力都到達一定高度了,精力體力也不錯。
這個時候賺錢排在第一位了,可以慢慢的培養自己的團隊,事情交給別人做。也可以選擇壓力相對較小的中高層。
差不多想清楚自己什麼年齡想過什麼樣的生活,給自己規劃一下各個階段所要實現的東西、目標等。朝著自己計劃的方向前進。
首先我們得擁有資源,才可以資源整合,才可以有銷售的途徑,無論是銷售產品還是銷售自己。 主業做好了,也可以挑挑業餘愛好發展副業。
回覆列表
我相信,看了到你這個題目的人,在現在或者曾經,他們都跟你一樣,都會有迷惘感。所以,這些都是很正常的情況。
在迷茫期,一方面可以學會活好當下,進行精修,另一方面學會自我心靈的淨化。
此外,也可以花一些時間去閱讀,我感覺,很多時候,我們通過閱讀,可以去吸取別人的一些知識,也可以通過書中的知識瞭解不同人之間的思想觀,我們只有通過不同人的思維方式,我們才可以發覺到,原來這個世界真的比你想象中還要寬廣。
我曾經看過李健對話的一個視訊,李健提到,現在的年輕人有很多困境,我以前的工資是4000元,而現在的年輕人,工資也還沒有達到4000元,現在的物價也上漲了那麼多了。支援人問他,難道你想說的不要太理想化?
他鋒路一轉,他說,不是,人要學會在困境中,他也提到了,難道,沒有理想,人就不能活嗎?
簡單地說,要學會,活在當下,也不要忘記未來。
另一方面,學會自我淨化,就是通過閱讀,放鬆,培養生活的興趣,讓生活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