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老沈一
-
2 # 十三級臺階
可以說,在古代社會,如果不區分嫡出和庶出,整個社會都會亂套,上至君王,下到百姓,皆同此理。
比如帝王家,太子必須是嫡出,而且必須是嫡長子,沒有能力可以由有能力的大臣來輔佐。但是,如果是庶出,那麼即使再有能力,一般也不可能繼承皇位,比如明代,明成祖朱棣就必須以靖難的名義篡奪皇太孫朱允炆的皇位,結果國內發生大規模內戰,剛建立的明朝差點滅亡。
而嫡庶之分其實本質上是宗法制度下的古代婚姻制度,這裡要敲個重點,中國古代一直施行一夫一妻制,其餘的都是妾,而嫡出的孩子必須是妻所生,而妾生的孩子只能是庶出。
古代人的結婚,可不像現代人一樣,看對眼之後,互相見家長商量個日子,辦個宴席請人吃飯就完了,古代人結親,往往是兩個家族的聯合,將兩個家族的資源整合到一起,進而再上一層樓,所以上至帝王,下到百姓,對於娶妻無不重視。因為成為兒女親家之後,才算是綁在一條船上的螞蚱,有政敵一起打壓,有好處一塊平分,所以為什麼古人娶親才那麼強調門當戶對。
歷代各朝以來,正妻不是誰都可以當的,但妾基本都可以,只要男主人看得上就行,要求沒有那麼高,妾的孃家也不算是親家。自然妾的孩子,也就是庶子,在家中除了母親之外也不會有任何根基。如果男方家硬要把庶子立為繼承人,那麼也必須先過繼給正妻,否則女方家肯定不會同意,在百姓家,會引起宗族矛盾,而在帝王家,甚至會給國家帶來災難。
所以,平心而論,嫡庶之分才是最公平的體現,正妻在嫁入這個家時,不僅要攜帶豐厚的嫁妝,其次還有家族資源,等於說男方今後的榮華富貴,女方以及她的家族都有一份功勞在裡面,所以獲得特權是十分正常的,作為一個妾,進入這個家庭時兩手空空,最大的資源只有美貌,那麼想同富貴是不可能的,更別說讓雙方的子女站在一個起跑線上,所以嫡庶之分在古代十分常見,享受的權利差距也不小,不過自從近代倡導一夫一妻之後,這種說法已經不復存在了。
-
3 # 滄桑短笛
炒作嫡庶之分的,實際上是無能的腐儒們。嫡庶原本就是不存在的話題。
第一,何為妻妾
嫡子,指的是首婚正妻所生的男孩。但是,這裡的首婚正妻並不等於第一次結婚,而是第一次大婚。賓朋滿座,正式婚禮的妻子,就叫正妻;第一次正式婚禮,就叫首婚。結婚,家宴形式的、甚至連家宴都沒有的,不是正式婚禮,女子自能算妾。娶十個八個,依然還沒首婚、還沒正妻。直到大婚娶一位女子,才叫結婚,才叫妻。
第二、何為嫡庶
嫡庶是認定,而非長幼。根本就沒有妻生長子就是嫡子的說法。妻生長子就是嫡子是老百姓不走認定形式,或者說懶得搞認定,誰老大誰嫡子。而普通老百姓自然也沒有什麼妻妾只說。"家有王位要繼承"的,有三妻四妾,才有嫡庶之分的客觀需要了。但這個嫡庶之分並非以長幼論。
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戰國時期齊國王室偏支的田家。小妾生了一個男孩,有多位哥哥,首先就不是長子。可悲的是,這位男孩出生於五月初五,時稱“五月子”,意味著家族不祥。父親自然非常生氣,責令小妾將孩子抱出去扔掉。可憐的小妾只能照辦了。十多年之後,小妾突然從外面領會一個孩子,說是當年沒扔而是寄養在農家。做父親的無奈,也就留下了。後來,這個男孩顯露出超人的智慧,名聲大起。齊王得知後,責令這個田家不得認定嫡子。
再然後,齊王認可了這個男孩,並認定為田家的嫡子,田家的法定繼承人。
第三、憑能力憑功績
上述的這位男孩,就是田單。在樂毅率領六國聯軍滅齊大戰中,田單憑出人的能力,死守即墨,最終大敗樂毅,成功復國。
王室偏支、小妾所生、被父親責令扔掉的五月子田單,成為嫡子、成為族長、最終在燕國滅齊大戰中勝出,成功復國。有哪一點跟長子有關?田單的同父哥哥,都不知道有哪幾位。當然,也有家族子孫平平,或者叫個個平庸,只好以長幼論嫡子的。還有因母親家族實力,當上嫡子的。等等。但這都不是規矩,更不是理所當然。
“用進廢退、適者生存"是規則,丟卒保車也是規則。孩子太多的家庭,能夠繼承的父母的財產是有限的。重點保障一兩位,其他的聽天由命是普遍的選擇。以普通家庭為例。財產的分割首先是保證長子,有多餘的再保證長孫,再有多餘的才考慮長子之外的其他子女。普通家庭沒有“王位繼承”,家族延續就是最大的希望。長子自然是年長,自然是首先履行繁衍子孫的任務。財產繼承上的長幼有序,實際上是繁衍子孫的需求。跟士大夫以上的嫡庶之分,完全兩碼事。
第四、嫡庶差距大
題主的問題實際上是兩個問題:皇權的嫡庶、百姓的長幼。
皇權其實並不存在嫡庶之分,而是太子與其他王子之分。為了皇權至上,太子之外的其他王子都是被刻意打壓的。跟嫡庶沒關係。而百姓的長幼之差,主要是財產不夠分割。一個普通家庭的財產不可能分給兩個兒子,而且兩個兒子都擁有普通家庭的財產。更不用說多個兒子了。這是個算術問題。
均分是不可以的。均分意味著兩個兒子得到的都是半分普通家庭的財產,自然是兩個家庭都難以生活生存。十個八個兒子均分一份普通家庭財產,則意味著個個都是負翁。所以,這不是什麼文化、什麼理論,就是客觀生活的必須。
即便是皇帝,比如明朝,優待所有皇帝子孫的結果,直接導致全天下財產都不夠用,百姓稅賦半數以上用於供養朱明的王子王孫,入不敷出的明朝,官員百姓生活困難,皇權同時也被大大削弱。儒生叫喊“士大夫共治天下”也是有原因的,皇權明顯變弱了。很顯然,均分是不可取的。
-
4 # 知嗎熱乎
因為妻妾地位的不同導致她們生的孩子地位也完全不同,正妻的孩子叫做嫡子,妾生的呢就是庶子,在古代,一些庶出的孩子甚至和僕人的地位相當,他們的吃穿用度比嫡出的嫡子級別低很多,更不要說與之抗衡了,而且有些庶子還要侍奉嫡子,見到嫡子,雖說血緣上是兄弟,是姐妹,但還是要行禮,這還不是最不公平的,他們不能稱呼自己的生身母親為母親,而是要稱呼她姨娘,不僅如此,生的時候,不能親口喊自己的母親為娘,死後,還不能親手安葬,庶子庶女是沒有權力親自安葬自己的生母的。
中國如此,外國也是這樣,中世紀時,歐洲就推行的是一夫一妻制度,不過這架不住貴族的有很多情婦,所以私生子也是氾濫,就算是國王的私生子也是處境艱難。
和中國的庶子一比,簡直悲慘太多,這也是沒有法律保護的原因。而歐洲就算是嫡出的,也是有分別的,長子能繼承爵位和領地,而次子可能就什麼都沒有。
而對於那些繼承不到家裡領地的小兒子們,有一些同樣接受了讀寫和武術訓練。他們中一部分人通過聯姻獲得了屬於自己的領地,剩下的就只能遠走他鄉,或者成為其他領主的家養騎士以期得到封賞,或者成為遊俠闖蕩四方,再或者在與異教徒交鋒的前線尋覓機會。
-
5 # 娓娓道來說天子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中國古代一直奉行嫡長子繼承製。
簡單說,嫡長子繼承製就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項原則,也就是說不管是帝位、王位、爵位,還是財產,都必須由嫡長子繼承,嫡長子就是嫡妻所生的長子。
這個制度的建立,最早要追溯到商周時期。
在家國一體的奴隸社會,主要適用於宗祧繼承中,此時的宗祧繼承可涵蓋王位繼承、爵位繼承、官位繼承。
進入封建社會,在法律層面上,嚴格區別嫡庶,在王位繼承、爵位繼承、官位繼承和宗祧繼承中,皆實行嫡長子繼承製。而在財產繼承中,諸子均有繼承權,嫡長子仍處於優勢地位。
這裡面需要注意的是,王位、爵位、官位、宗祧是不可分割的,而財產是可以分割。這種制度體現了封建社會嚴格的等級觀念,與宗法制度、妻妾制度遙相呼應。
不僅僅是中國古代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就連日本、北韓、英國也都實行這個制度。
-
6 # 跛腳貓
漢武帝劉徹是漢景帝劉啟的第三個孩子,按照當時皇位傳嫡不傳庶的制度,劉徹如果沒有陳阿嬌的母親的幫助,根本不可能當上皇帝。
16歲的劉徹登上皇帝位,劉徹統治期間人才輩出,這和他興辦官學、廣開仕途、注重獎懲、因才授職的人才政策是分不開的。
他在位的54年,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一個人才盛世,群星燦爛,各盡其能。
中國古代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即男性可以擁有眾多配偶,一妻多妾,而妻和妾在家中的地位是不同的,隨之便有了所謂的嫡庶之分,簡單點說就是妻生之子為嫡,妾生之子為庶。
外室有點相當於現在的“小三”,是男性在外面勾搭或包養的女人,是沒有名分的。
在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紅肥綠瘦》中,盛明蘭的母親衛小娘就是嫡妻王若佛買來對付得寵的小妾林噙霜的,衛小娘的地位只是比下人高階那麼一點。
因為林噙霜的設計陷害,到最後難產而死也只是埋了,沒有任何人同情和心疼,由此可見妾即便再得寵,表面上的地位也還是要遠低於妻的
但是卻遭到了嫡出長兄袁世敦的強烈反對,理由就是袁世凱的生母是妾,而自己的生母是妻,袁世凱就算官再大,身為側室的生母也沒資格跟老爹合葬。
最後袁世凱不得不妥協,將母親另葬他處。
(3)嫡妻生的兒子有繼承皇位,世襲爵位的特權。古代正妻生的孩子就是嫡出,而妾室(小老婆)生的就叫庶出,那他們之間的差別到底有多大。
在古代庶子及妾室是沒有繼承家族財產的權利的,當然也有特殊情況,在家中無嫡出,或嫡出亡者,這時庶子也是有可能繼承財產的。
庶女就如陪嫁丫鬟般陪著嫡女,直至清朝,庶出女有一絲的自由選擇權,有些庶女會被選進宮做秀女,或宮女。
甄嬛傳中的宜修皇后,因為庶出的身份他被家人嫁進了當時不得寵的雍王府,後又因姐姐嫡出,自己變成了側福晉,最後他姐姐成了第一位皇后,所以宜修她恨純元,明明都可以是自己的,都被純元搶了。
幾千年來的男尊女卑思想主宰著人們的地位和生死,其實說到底就是誰掌權誰有發言權,而高高在上的統治者是一切社會法則的制定者。
他們是最大利益收穫者,他們身在嫡位當然會拼命護住自己的利益,而打壓底層的人來保全自己,所以才有這麼大的區別。
-
7 # 長了鹿角的兔子
在古代,嫡生和庶出差別如此大,原因如下:
1.歷史背景:中國的古代,基本都是封建制的王朝,且大部分最推崇的還是儒家。
封建制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分封制和等級制,土地,資源,都是一層一層不斷由上到下分封下去,所以,把嫡生和庶出的卻別弄大,就很有必要了,因為他們要保證自己家族的利益,所有家族的絕大部分財產、資源,都是由嫡子繼承,這樣才能保障家族世世代代的傳承。
再來說儒家,儒家的中心觀點是“克己復禮”,復的是“周禮”,周禮最重要的就是階級分明,那麼很顯然,嫡生和庶出,在源頭上,也就是母親們的身份上,從根本的階級就是不同的,那孩子的地位當然差別如天淵了。
2.利益:在古代,人們的生產力是很有限的,而人類的發展又是必須的,那麼想要傳續家族,讓整個家族長長久久地持續下去,就必須有足夠的利益驅使。
要知道,一般一個家族中,只有一位家主,他需要保證自己家族的傳承,所以一般來說,他的正妻,都是門當戶對,對家族有利的,地位,金錢,資源都對家族有幫助的女性,這種可以說是最好的利益結合,那麼,由正妻生下的嫡生子,來繼承整個家族,就是最好的繼承,也符合家族最大的利益。
至於庶出,一般來說,正妻之外的小妾們,都是比較下一層的女人,她們在身份,地位,以及背後的財產、資源上來說,都不會符合家族的利益,只是用來傳宗接代,或者賞玩的,那麼,可想而知,由她們庶出的孩子,地位怎麼可能高?和嫡生子差別大,才是符合利益的。
3.作用:古代人,之所以,一夫多妻的原因,還要從生子的艱難,以及嬰兒的存活率的低下來說,當時的醫學很差,環境也很差,所有的女性生子,都是一道“鬼門關”。
所以,他需要多娶多個小妾,來保證後代的傳續,正妻只有一位,但很可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難以順利生產,就算順利生產,讓嬰兒好好長大也是個大問題。
所以,正妻名下的嫡生子,才如此重要,之所以要把嫡生和庶出的差別搞這麼大,最重要的還是一個強調,嫡生的是未來家族的主人,必須從一開始就建立權威,和重要性,他才能被好好的保護,成功地長大成人。
所以,綜上所述,嫡生和庶出區別如此大的原因,最重要的還是符合古代社會發展,家族傳續以及生存的必要性。
-
8 # 知一國學
中國古代是一夫多妻制,而妻子中長妻為大,又稱作正室,其它妻子則為旁室,往往稱作妾。
對皇帝而言則稱作皇后,其他妻子則各有稱謂,甚至是非常複雜的,並且等級分明,一般分為皇后、貴妃、妃、嬪等。
正室生的孩子則為嫡出,旁室生的孩子則為庶出。
因為妻子多,自然孩子就多,那麼事業繼承權的問題也就出現了。
對於一般家庭而言,可能沒有什麼大的家業,矛盾似乎並不突出。
但是,對於王公貴族,甚至是皇家問題就嚴重了。
因為一個政權穩定與否的一個重要的標誌就是最高權力交接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國傳統文化就明確規定了嫡長子作為第一繼承人,長子亡故或有硬傷,則為嫡長孫,若嫡長子無後,則是嫡二子,依此類推。
嫡無子,才可以考慮庶出,庶出一般也要考慮年齡先後,才華大小。
由此可以看出,嫡出和庶出最大的不同是他們的繼承權問題。
因為這樣一個現實,嫡出的身份地位自然也就遠遠高於庶出。
這一規定在現實中是極其有意義了,特別是對皇家而言更是如此,因為他確立了最高權力交接的合法性問題。
我們可以看一下歷史,凡是嫡長子優秀而立為太子,並且順利獲得天下的時代,一般都是盛世,至少也是朝野太平。
凡是嫡長子不爭氣,讓皇帝另選太子,往往會弄出很多是非。
比如在清代康熙傳位給雍正的過程,就導致了皇子之間的勾心鬥角,兄弟成仇,朝野分爭。基於這樣的考慮,大多數皇帝一般不會改變上面的既定繼承順序。
劉邦也曾經想換太子,雖然其間張良施了計策,我認為最核心的還是,劉邦覺得打破這個秩序總歸是個問題。
再比如朱元璋,他本來比較喜歡四子朱棣,但是,還是立了長子,朱棣也沒有辦法,這是祖種之規。後來,長子亡故,朱元璋便立了長孫,即建文帝。
這一下子惹怒了作為燕王朱棣,他那顆想做皇帝的野心終於按捺不住了,於是他打著清君側的旗號,從北京起兵南伐,奪取皇位,這就是歷史有名的“靖役之難”,給天下生靈帶來巨大的災難。
-
9 # 錢多多讀文史
為什麼如此,那是為了明尊卑,立次序。
在封建時代,尊卑等級觀念十分重要,官分等級,妻妾分明。在那時的思想理念裡,沒有次序,沒有尊卑,那是不成體統的。主就是主,奴就是奴。上就是上,下就是下。
這是封建時代統治的需要。因此,宗法觀念也就迎運而生。既然男子可以三妻四妾,那麼,妻妾也是不可混淆的。“寵妾滅妻“是大罪。一個熟悉規則的男子,是不可能做出妻妾不分的事的。既使想要寵個妾,那也只能在私底下,是見不得光,上不得檯面的。
所以,許多穿越小說裡,妾身想要上位,那是千難萬難。就算她得到了全家人的認可,在大婆去世後,想要扶正都要經過宗法允許,報備官府。
庶子將來有了出息,想要給自己的生母封個誥命,那都是很難的,在清朝,如果嫡母與生母均健在,只封嫡母為誥命夫,如果雙方都不在人世,則兩個都可以追封。一般來講,庶子的生母想要封為誥命,法律是不允許的,只有朝廷法外開恩才可以。譬如張之洞,本為嫡出,但父母雙亡,是父親的小妾守寡把他養大,為感激養恩,才奏請朝廷對其進行封賞。
而袁世凱是庶出,身為封疆大吏的他,想讓自己的生母和父親合葬。但他的嫡兄袁世敦堅決反對,最後,袁世凱只能另擇他地安葬生母。
所以妻妾眾多的人家,所生的兒子們分了嫡庶,都是由其生母的地位決定的。而給妻妾分等次尊卑,正是統治秩序的需要。規矩如此,西太后慈禧在場面上,也要退後慈安一步。
二、嫡子與庶子的劃分,有利於封建家庭產業的集中與傳承。中國古代及周邊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國家,都奉行的是核心家庭制。即由嫡子繼承產業。父母依附嫡子而居。
當然,嫡庶的區別如此嚴苛,其實也埋沒了不少有才能的庶子。但這能怪誰呢?只能怪一夫多妻制呀。
-
10 # 穿棉襖的大叔
為什麼在古代,嫡生和庶出差別如此之大?
嫡庶之爭,爭了千年,伴隨著整個中華文明的發展,要回答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來解答:
(一)出身方面:
劉備藉著中山靖王之後,孝景帝的玄孫名頭,其實論血緣都稀薄的不能再稀薄了,一樣謀得一個“皇叔”的頭銜,混的風聲水起,最終獨霸一方,可見在古代對於一個人的出身是多麼的重視。
論一個人的出身,除去父親這一塊,最為重要的就是母親的因素,在古代,雖然沒有現代的“一夫一妻”制度,但是每一個大戶人家都有有且只有一個正妻,也叫主母,在古代,正妻屬於明媒正娶,三媒六聘,正門迎娶,有一整套繁瑣的禮儀流程,一點都馬虎不得,而且正妻一般都是迎娶門當戶對的,孃家的背景都差不到哪裡去,因此,正妻生的孩子,也就是所謂的嫡出。
除了正妻以外,一般大戶人家都有納妾的習慣,對於妾來說就沒有那麼講究了,也許是陪嫁的丫鬟、也許是其他三教九流女子,只要喜歡即可,妾所生的便是所謂的庶出。
因此,嫡出和庶出在出身方面就區別甚大。
(二)待遇方面:
在古代,一個龐大的家族往往人口眾多,幾十號人,百來號人是很常見的事情,要管理這樣一個家族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因此,為了方便管理,在古代,一般大的家族都是施行資源(這裡的資源指的是金錢,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物件)配給制,既然是配給制,那就有給多給少之分,通常來說一個家族最優的資源是配給族長,及族長的正房一脈,其次才輪到偏房庶出,這樣長久以往的結果就是嫡出與庶出之間的差距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大。
(三)繼承製度:
古代的繼承製度,中中國人最重視的就是傳承,早在商朝後期,就形成以嫡長子(紂王)繼承王位的傳承雛形,後來這一傳承製度逐步完善,最終形成了“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兄終弟及”的中國式傳承製度,因此,在嫡出存在的情況下,庶出是沒有資格繼承家業的,同理,如果是官宦家族,有爵位的,爵位只能嫡子繼承,這也是嫡庶之間差別最大的部分。
THE END
回覆列表
從根兒上講,這是周代開始形成的“立子立嫡”和宗法、喪服等制度有意造成的。
所謂“立子立嫡”和宗法、喪服等制度,是指以家族為中心,父系為主幹,嫡子為繼承人,根據血統遠近區分嫡庶一級親屬的一種等級制度。
這一制度的核心,是要保證權力和財富繼承的順利平穩進行。
商代,關於權力和財富的繼承問題,已經十分明顯而且尖銳。
前世商王,原本實行“父死子繼”制度,而且,根據血緣關係,區分了“大宗小宗”。
但是後來,自商王仲丁之後,經常出現“兄終弟及”之事,對於王權繼承,形成了“一祭一及”局面。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發生了“九王之亂”,也造成後繼商王頻繁遷都。
武乙在位做了兩件大事,一是在王位繼承製度上的“撥亂反正”;二是讓類似婦好這樣的女貴族不再參與政事、軍事、祭事,標誌著中國父系社會的徹底形成。
甲骨卜辭,既證實了商王傳位上前後的曲折變化;也證明在殷商後期的祭祀中,對於“子承父位”和“弟繼兄權”的“厚此薄彼”——顯然,在殷商後期,最高統治者已經認識到了只有“父死子承”才是保持王朝穩定的關鍵。
在周初危迫形勢下,也的確需要年長且富有經驗的周公主持大局。儘管後來的儒家們極力稱讚美飾周公的崇高無私,但實際上,周公確實曾短暫坐上王位的。也正因此,才導致了“管蔡兄弟”挑頭的“三監之亂”。
周公平定暴亂之後,認識到只有“傳子制”才能避免殷商“九王”和本朝“管蔡”這樣的動亂再次發生。於是一方面輔佐成王登上王位,另一方面毅然確立了以“父死子承”為核心的宗法制度。
他說:“欲觀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異於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喪服之制,並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諸侯之制;……。”
他說:立子立嫡,父死子承,“此種制度固亦由時政之所趨,然乎定此者,實為周公。”“自是以後,自稱之法,遂為百世不易之制矣。”
按照周公確立的以上這些制度,通過強化“大宗、小宗”的區別,確定了“立子立嫡”制。
前面說到,甲骨卜辭反映出,殷商王室貴族已經區分“大宗、小宗”,但還沒有立為制度堅定徹底執行。
周初開始,區分“大宗、小宗”這一點異常明確了。
周天子稱自己是上帝的長子,其王位由嫡長子世襲,這是天下的大宗;其他兒子分封為諸侯,相對天子一系是小宗。
諸侯,君位亦由嫡長子世襲,在本國內是大宗;其他兒子分封為卿大夫,相對諸侯一系是小宗。
卿大夫,在本族是大宗;其他兒子為士,相對卿大夫一系是小宗。
士和庶人的“大宗、小宗”也如此劃分。
從宗法來說,大宗尊於小宗;嫡長子尊於其他子。
《禮記.大傳》曰:“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義也。”
根據這樣的制度,在家族裡,只能以兄統弟;在政治上,只能以君統臣。
涉及到婚姻,也有嫡庶之分。
正妻為嫡妻,嫡妻之子為嫡子;妾之子稱為庶子,這是一種劃分和區別。正妻長子為嫡子;正妻非長子為眾子,這是另一種區別。
這個原則是說,正妻所生的長子,才合乎承襲的資格,妾媵之子即使年長,只要正妻有子,仍應由正妻之子承襲。
以上這些制度,是保證周朝以降封建社會的統治階層世襲統治,抑制統治階層內部爭權奪利的“法理”和道德保證,因此也受到了歷朝歷代封建統治者的極力維護。
同族分為九族;還可以分父族、母族、妻族等等,總之,每個有親屬關係的人,都可以找到親疏遠近不同的自己的“位置”。
親屬關係,在宗法制度裡,起到的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以及女性守婦道的道德約束作用。
根據生者和死者的血緣及親屬關係的親疏遠近,所穿喪服和居喪的時間有很細緻的區分。
喪服分為五個等級,叫做“五服”,集中體現了“立子立嫡”原則和親屬關係遠近。後來,“五服”逐漸不僅僅指喪服,而更主要指親屬關係遠近了。不再詳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