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776324049405

    根據有關清朝的歷史文獻中對清朝的火器的生產記載,最早可以追述到努爾哈赤時代,當時的女真人就已經有著非常成熟的火器的生產線了。雖然相對於當時的明王朝來說還是落後,但是起碼已經有了成熟的部隊編制和清晰的生產流程。不僅如此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裡,滿人的火器一直保持著積極發展的狀態。在康熙時期達到了巔峰。

    這個時候清朝的火器不管是在亞洲還是在世界上,至少都是保持同等甚至還領先的水平。無論是火器的使用上,還是技術的革新上,清朝的火器相比明朝肯定是有所進步的。所以說清朝使用的還是明朝的火器的傳說肯定是不靠譜的。

    清朝從康熙之後,國家形勢逐漸穩定。外憂內患基本平定後,就開始了對內部的控制和管理。清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瞭如何維護滿洲八旗的關係上,對科技和戰爭的準備也就逐漸變得保守起來。

    等到乾隆時期,兩次平定了大小金川的叛亂後,清政府開始沾沾自喜,對外閉關鎖國,對內開始進行封建王朝的秩序維護。根本不把重心放在國家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上,火器自然也就停止了發展。如果能夠讓老百姓安居樂業也算是大功一件,但是清朝中後期老百姓也是始終在溫飽線上不斷掙扎,根本就沒有生活保障。整個國家就徹底停留在封建時代,落後捱打也就成了必然的局面。

    清軍火炮原自西方,與英國的火炮樣式及構造原理相同,其不足之處亦同於鳥槍,在於製造工藝的落後。手工製造的火炮存在大量氣孔氣泡,有的炮膛內的大“坑”竟能貯水半碗。火炮口徑與炮彈也沒有標準尺寸,炮彈小了,導致燃氣旁洩,大大限制射程;炮彈過大又堵塞炮膛,其結果就是演放時經常出現炸裂事故。

    清軍炮彈(包括鳥槍等其他火器的彈丸)不能致遠,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火藥質量問題。中國的火藥製造工藝始終停留在經驗層面,未能上升到理論。清軍採用的火藥配方中硝的比例過高,導致火藥容易受潮,爆炸效力低。而且由於生產方式的落後,火藥顆粒大、雜質多,無法充分燃燒。這些弱點都直接影響了火炮的威力。


    那麼火炮質量不行,用數量來湊如何?給人一般的感覺,清朝作為天朝大國,物產豐盈,搞“炮”海戰術應該不成問題的。但事實恰恰相反,歷次戰役中,清軍海岸炮在數量上遠低於英軍艦炮。

    清軍火炮效能怎樣呢?鴉片戰爭時期廣東大儒陳澧作了一則《炮子謠》,當時頗為流傳,唱道:“請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聞幾個死。”如此看來,清軍火炮的作戰效果似乎不怎麼樣。


    據載,在虎門之戰中,3000斤的火炮,射程約1200米,卻未能損傷一艘英艦;廈門之戰,共發射炮彈200餘發,只有一發擊中英軍火藥船。可見火炮的精準度不太理想,至少在炮擊飄忽不定的英艦時是這樣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清軍笨重的火炮都被固定在炮臺上,大多沒有炮架,即使有也不能左右旋轉,也就是說射程、射擊方向都無法改變;也沒有瞄準具,發炮時完全靠炮手的經驗來瞄準。這種打法,炮彈打到海里的機率近似於北京小汽車搖號中籤。


    因受鐵炮材質、鑄造技術的影響,廣東鐵炮大都是炮形大、口徑小,所以炮彈也相對較小。5000斤大炮配置的炮彈才12.5斤,而英軍1700多斤的卡龍炮配備的炮彈達到29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ad庭院門怎麼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