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373236802516
-
2 # 卅弍弌
柏拉圖多指柏拉圖式戀愛,這是一種理想式的愛情觀,它起源於古希臘的理性主義和同性戀愛。柏拉圖式戀愛觀指的是精神上的戀愛,它追求的是一種心靈和精神上的純潔愛情,排斥肉體的慾望。
-
3 # 漠上窗
柏拉圖式愛情,是以西方哲學家柏拉圖命名的一種愛情觀,追求心靈溝通和理性的精神上的純潔愛情。
柏拉圖式愛情最早由Marsilio Ficino於15世紀提出,與蘇格拉底式愛情是同義詞。柏拉圖式愛情根植於古希臘的理性主義傳統和同性戀愛風尚。
希臘學者認為同性之間的愛情才是真正屬天的愛情,異性的婚姻制度不過是為了社會的建構。而現今柏拉圖式愛情已經扭曲成精神愛情,基本上是斷章取義用來形容男女之間的愛戀,這正是因為現代社會對於同性戀的排斥。
柏拉圖在對話錄《會飲篇》中提到最崇高的愛情是精神之愛,是愛的雙方對真善美的共同追求,而這種共同追求僅限於同性之間,只有這種愛才是高尚而珍貴的。所以說柏拉圖式愛情,最開始指的並不是一般的精神戀愛。而應該是同性之愛,且摒棄對性的慾望。
在雅典,同性間的愛被法律賦予了最大限度的保護和支援,甚至被認為是對無節制生育的一種控制方法而加以提倡,同性戀是當時雅典的驕傲之一。而美國的社會學者對“柏拉圖式愛情”是隻有神交的“純愛情”,還是雖有形交卻偏重神交的高雅愛情,也眾說紛紜。
-
4 # 參悟人生751
“柏拉圖式”既柏拉圖式戀愛。指的是隻有精神上的戀愛,但沒有肉體上的結合,純潔,潔白的愛情,是不可玷汙的。
這種愛情方式適合初談戀愛的人們,尤其是比較適合優秀的女孩子,追求精神上的滿足,這個時候才是最好的思想。摒棄追求肉體的生活,才能有更好的嚮往。
-
5 # 該使用者一定發財
1. 理想式的愛情觀 (比喻極為浪漫或根本無法實現的愛情觀)最常被使用, 但其實是一個誤解。不過既然大家都這樣用, 也就算是另一個意義了。這誤解來自於柏拉圖的一個有名的著作"理想國"。該書探討如何建構一個理想的國度, 因其或許過於理想化而難以實現, 故有人以此來詮釋何謂柏拉圖式的愛情。
2. 純精神的而非肉體的愛情。也經常被使用, 但基本上也是誤解。這誤解來自柏拉圖的形上學, 他認為思想的東西才是真實的而我們看見的所謂的”真實世界”的東西反而不是真實的。
3. 男女平等的愛情觀。意義才真的是柏拉圖的愛情觀或兩性觀 柏拉圖認為人們生前和死後都在最真實的觀念世界, 在那裡, 每個人都是男女合體的完整的人, 到了這世界我們都分裂為二。所以人們總覺得若有所失, 企圖找回自己的"另一半"(這個詞也來自柏拉圖的理論)。
回覆列表
在開學第一天,蘇格拉底對他的學生說:“今天我們只做一件事,每個人儘量把手臂往前伸甩,然後再往後甩。”說著,他做了一遍示範。“從今天開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嗎?”學生都笑了,這麼簡單的事,誰做不到呢。可是一年以後,蘇格拉底再問的時候,他的全部學生中卻只有一個人堅持了下來,後來這個人繼他之後成為新一代思想家,這個人叫柏拉圖。
柏拉圖原名為亞里斯多克勒斯,亞里斯多克勒斯的意思是取名恰當的,後來因為他長得非常強壯而被稱為柏拉圖(在希臘語中,柏拉圖的意思是“平坦、寬闊”)。後來,柏拉圖的名字就被沿用下來了。
柏拉圖是西方客觀唯心主義的創始人,他認為: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和“現實世界”所組成。理念世界是真實存在的,永恆不變,而人類感官所接觸到的現實世界,只不過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現象所組成。所以,他的著作《理想國》就是希望人們能夠從現實世界走向理想世界。
柏拉圖是早提出“寓學習於遊戲”的人,他還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個提出完整的學前教育思想並建立了完整的教育體系的人。
提到柏拉圖,我們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柏拉圖式的愛情,我們華人認為柏拉圖式的愛情其實就是“精神戀愛”,而美國的一些學者則認為,柏拉圖推崇的精神戀愛實際上指的是同性之間的一種愛,也就是“同性戀”。至於究竟是什麼我們無從考證,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柏拉圖認為愛情能夠讓人得到昇華。他說,對活得高尚的男人來說,指導他行為的不是血緣,不是榮譽,不是財富,而是愛情。
柏拉圖在他四十歲的時候,在雅典創立了自己的學校—柏拉圖學院,這所學校是中世紀在西方發展起來的大學的前身。學院培養了許多知識分子,其中傑出的就是亞里士多德。
亞里士多德在十七八歲來到雅典,成為柏拉圖學院的學生。他在那兒呆了約20年,知道柏拉圖去世。柏拉圖對他產生了重大影響,儘管他終於柏拉圖哲學分道揚鑣,形成了自己的哲學體系。他說過一句大家都知道的話“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這句話也就很好地體現了他對於柏拉圖的尊重以及對於自己哲學體系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