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333362265098606

    異界傳說

    作者: 猛浪

    簡介:

    回首間,昔人都以歸去;漠然間,一切都以成空;若一切好似夢一場;終究還是要離別;我的思念,會永遠伴隨在你的身邊。沒人知道哪是永遠;也沒人知道,所謂的幸福在何方?因為生命註定了孤獨;世間才會有英雄的傳說

  • 2 # 使用者9244747964999

    《邪神傳說》?

    《青竹天下》?

    《穿越之飄渺一槍》?

    《風姿物語》?

  • 3 # 沂藍書院趙月光

    楊秀清出生於廣西紫金山一個貧民家庭,小時候父母雙亡,由伯父撫養長大,沒有上過學,識字不多。長大後在深山燒炭賣炭為生,接觸到很多窮苦的燒炭工,也在附近的城市賣炭,見到一些世面。楊秀清雖然沒有讀過書,但是他確實是一個在戰爭實踐中自學成才的優秀軍事人才。

    楊秀清隨機應變的領袖才能

    1847年,洪秀全派馮雲山來到廣西紫荊山宣揚拜上帝教,楊秀清加入了拜上帝會。有一次官府抓捕信眾,把馮雲山抓了去。剛成立的拜上帝會眼看就要樹倒猢猻散,危急之中,楊秀清拿出了他的看家本領,跳大神,披頭散髮唸唸有詞,號稱自己是上帝附體。嚇的一幫無知信眾信以為真,跪倒磕頭,化解了拜上帝會崩潰的危機。馮雲山出來後,和洪秀全就覺的,楊秀清是個人才啊,開始重用他。1850年年底,金田起義時,楊秀清出力很大,遇到不容易解決的問題,他就跳大神、跳上帝。楊秀清透過扮演上帝,在一定程度上超過了扮演上帝二兒子的洪秀全,這體現了楊秀清的領袖才能,也為以後太平天國的內亂埋下了楔子。

    楊秀清有高遠而靈活的戰略眼光

    楊秀清有避實就虛的軍事戰略。在金田受到清兵圍剿時,楊秀清率軍突圍,最後到達湖南。長期圍攻長沙不下,楊秀清想柿子要專挑軟的捏,靈活地撤離,去攻打武昌,順長江而下直奔南京,為太平天國的規模立下了基礎。當時清兵最怕的是太平天國直接北伐,在北部設立重兵堵截。而長江一線防備相對較弱,南京一帶的江南富足,可以為太平天國提供足夠的糧草。楊秀清本人的戰術一般,但他善用手下的大將,並且治軍嚴格。

    楊秀清起兵時治軍嚴格

    1856年2月,太平天國的秦日綱破江北大營,連月征戰下,部隊已十分疲勞。秦日綱想率兵迴天京休整,楊秀清考慮到江南大營已經孤立,必須一鼓作氣將其攻下,於是嚴令秦日綱繼續進攻江南大營。陳玉成、李秀成也來說明困難,也沒能動搖楊秀清的決心。1856年6月,太平軍攻破江南大營,威脅天京長達3年的江南、江北兩座大營終被摧毀。

    楊秀清的軍制創新

    楊秀清大約聽過說趙匡胤的評書。他在趙匡胤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設立治軍的軍帥,但軍帥主要負責訓練並不領兵作戰,行軍作戰時另由統帥指派將領指揮。這個制度防止了山頭主義,能夠在統一排程下協調一致,防止了軍帥持兵自重,可以大規模調集兵力。

    另外,設立聖庫制度,規定軍人不得私藏財物,從聖庫領取開支,上下平等,這使的軍隊不會成為軍帥的私軍。

  • 4 # 深度工場

    有網友問為什麼太平軍那麼多優秀將領,東王楊秀清一個燒炭工,更是具備很強的軍事才能?這些軍事才能和領導力都是從哪裡來的?

    而太平軍幾乎所有的主要將領都是客家人,土客械鬥在最激烈的時候,客家人都是清朝官府支援的民團鄉勇,配備整齊的刀槍鳥銃,而當地的廣府人甚至購買洋槍,僱傭外地人,還有英國,法國僱傭兵參戰。

    戰鬥最激烈的時候,持續械鬥十幾年,殺死上百萬人。客家人組成的鄉勇非常勇悍,後來清軍都要來鎮壓他們,還敢在面對數千清軍的時候,客家人組成幾十個人一個突擊隊,直接就衝進官軍陣營,橫衝直撞。

    廣府人因為有大後方,所以土寨被破之後,能逃的人都可以得到其族人的蔭佑。客人的寨子如果被破,能逃離的人,因為沒有後方,就只能拼死打仗。

    早期太平天國拜上帝會活動集中的桂中、桂東一帶,則以清代康熙、乾隆期間從廣東嘉應州等地遷來、源出福建寧化石壁洞的客家族為主。廣西同樣是個“神仙遍地”、巫術儺術十分流行的地方,桂中、桂東一帶,在清代可謂雜廟遍地。“土人”常常祭起“神仙術”,藉助“神靈附體”等手段,將客家人理直氣壯地排斥在本土神明崇拜體系之外。

    結果,客家人搞出了一個結合了當地神仙附體,外加一本傳教小冊子融合而成的拜上帝會。而楊秀清這些人,其實都是從小接受軍事訓練,過著半軍事化生活,也都有著非常豐富的大規模械鬥的經驗。

    要知道當時的兩廣土客械鬥經常都是幾千人幾萬人參加的大戰役。經過百年械鬥,早就形成了完整的戰術,編制,還有軍事經驗。

  • 5 # Mer86

    大清咸豐三年,太平軍攻克南京。在定都南京之前,太平軍都是流竄型作戰,部隊的紀律很渙散。當時楊秀清為了加速太平軍的正規化轉型,曾經找人編過一本名為《行軍總要》的小冊子,並且還頒佈發行了。

    這本《行軍總要》,是楊秀清對自己從金田起義後,所有戰爭經驗教訓的總結。除了軍法之外,還有九種行軍號令,包括陸路號令、水陸號令、點兵號令、傳官號令、查察號令、防敵要道、禁止號令、體惜號令和試兵號令。這些號令,其實就是楊秀清的成功秘籍。

    說的詳細一點,就是一些很基本的東西。比如水師和陸軍部隊的行軍紮營、警戒巡邏、指揮集合的規範化;迎敵時應該如何防備敵軍搞破壞,進攻時應該如何利用地形,過橋過河時應該如何掩護斷後。這些東西都是經驗,都是在戰爭中總結出來的。

    由此可見,楊秀清最早其實並不會打仗,他的軍事才能都是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並且楊秀清的長處也不是戰術方面,他的戰略能力和軍事動員能力才是強項。所以他並不是將才,而是帥才;並不是戰術大師,而是戰略大師。

    楊秀清的出身很貧苦,他五歲喪父,九歲時又喪母,是由伯父楊慶善撫養成人的。楊秀清成年後,由於沒有田地耕種,他只能以種山燒炭為業,經常要翻山越嶺去賣煤炭,承受著商人的剝削,換回一升半鬥米,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正是因為這樣的出身環境,才讓楊秀清成為一個深諳世故、善於交遊的人。雖然沒有上過學、識字也不多,但是他的腦筋活,比讀死書的人學習能力強。(人生經歷有一點像明太祖朱元璋)

    金田起義後,當時清廷還不是很重視,覺得就是一般的流寇。直到太平軍攻下永安,並且在永安封王建制後,廣西巡撫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不是一群流寇啊!而是頗有凝聚力的武裝力量。於是清軍佈置了大量的兵力,對太平軍所在的永安進行層層合圍,力圖全殲之。

    這個時候的楊秀清,能力其實還很一般,還沒有開竅。他在組織太平軍從永安突圍後,仍然是在廣西境內橫衝直撞,一直被逼到湖南後才恍然大悟。自古金陵才是江南的龍興之地!在南方起義造反,出路只有一條,就是必須拿下南京,動搖清朝的財富根本。在兩廣和湖南流竄,就是死路一條……

    儘管楊秀清沒讀過書,是個文盲,但是歷史上的成功經驗他應該還是知道到。當年陳霸先從兩廣北上,直取南京,建立了南陳政權。楊秀清也是有樣學樣,力排眾議,認準了要打下江南定都南京。並且後來還真讓他給辦成了!太平軍攻下武昌,沿長江順流而下,並最終定都南京。

    當然,後來太平天國失敗了,並且也有很多人認為定都南京是個錯誤的選擇。但是不管怎麼說,以太平天國領導人的知識水平,楊秀清這種水平還算好的了。至少他在天京主持的三年裡面,太平天國的發展總體上還是向上的。他被殺之後,太平天國真可謂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李秀成和陳玉成頂多就是石達開這種將才,跟楊秀清比還是差了點。

    總的來說,楊秀清出生於貧苦人家,見慣了世態炎涼,對社會有比較深的認識。因此磨鍊出了他的機智和狡詐,這一點和明太祖朱元璋很像。並且他還能夠根據自己的經驗教訓,總結並編成兵法教材,這一點尤為難能可貴。但是他並非天生的將才,他對戰術方面不擅長,戰略層面才是他的優勢。只可惜,他不是太平天國的一號人物,終生都活在洪秀全的陰影之中。只能靠“天父下凡”這種跳大神的小把戲尋找優越感。最終被韋昌輝所殺,太平天國也由此一蹶不振。

  • 6 # 張生全精彩歷史

    楊秀清是燒炭工出身,從未上過學,識字也不多。但楊秀清的軍事才幹無疑是卓越的,他也最終成為太平天國前期實際的軍事統帥。

    (楊秀清雕像)

    楊秀清的軍事成就主要體現在四點:一是楊秀清促成了太平軍金田起義後的發展壯大。二是楊秀清確立了向江南發展的計劃,最後成功實現定都天京。三是楊秀清制定了北伐和西征兩條拓展大計,雖然北伐由於孤軍深入全軍覆沒,但是西征卻取得湖口大捷的勝利,重創曾國藩的湘軍。四是指揮挑破清軍組織的江北、江南兩座大營,解除了清軍對天京的圍困。

    那麼,燒炭工出身、識字又不多的楊秀清,其軍事才幹是從哪裡來的呢?

    第一,楊秀清頭腦靈活,頭腦靈活的人能在戰場上隨機應變。

    楊秀清頭腦靈活的表現,體現在最早他加入拜上帝會的時候,只是普通成員。但是後來,當馮雲山被抓,洪秀全前往營救的時候,拜上帝會一時群龍無首,眼看就要分崩離析,楊秀清突然說他是天父下凡,從而把信徒凝聚起來。

    顯然,那時候楊秀清對洪秀全拜上帝會的執行規則,是想得非常透徹,並且明白該怎麼操作。這肯定是沒有人告訴他的,而他能夠這樣做,只能說明他非常聰明,頭腦非常靈活。

    我們都知道,古代所有的軍事家,並非是生了就會打仗,也並非他看過多少軍事方面的書籍,關鍵是他在戰場上頭腦清醒靈活,能夠根據形勢變化,及時調整戰略戰術。楊秀清就具有這樣的潛質。

    (金田起義)

    第二,楊秀清的身份,讓他成為天然的軍事統帥。

    我們知道,戰場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執行力。軍隊的戰鬥力強不強,就是執行力好不好。如果士兵們都聽從主帥的命令,讓往東,絕不往西,這個軍隊肯定就是能打的。

    而軍隊要有執行力,統帥非常關鍵。什麼樣的統帥可以讓士兵堅決執行呢?一是佩服,二是盲從。所謂“佩服”,就是士兵認為你這個人本領高強,有膽氣,所以佩服。也就是說,靠將領的個人魅力。石達開就是靠他的個人魅力來指揮作戰的。但是“佩服”還是其次,最提升執行力的,是“盲從”。

    太平軍計程車兵們,對楊秀清就是一種“盲從”。因為楊秀清是天父下凡,他說的一切,都是正確的。而且,這還解決了“怕死”的問題。因為既然是天父下凡,就算戰死了,那也不是死,是上天去極樂世界了。所以士兵們都聽楊秀清的。

    (天京突圍)

    第三,楊秀清有強大的意志力,這是他確保打勝仗的根本保障。

    在戰場上打仗,尤其是打艱苦的仗,意志力是十分重要的。只要能夠咬牙挺過來,多堅持幾分鐘,可能就會取得戰爭的勝利。

    楊秀清在戰場上,就體現了強大的意志力。我們來看他作戰的事例。

    比如在永安突圍的時候,一邊是清軍四處圍剿,一邊是內奸周錫能叛變通敵,整個起義軍危在旦夕。但是,楊秀清透過“天父下凡”,成功地誅殺周錫能,並且給予了守城士兵極大的鼓勵和信心,最後熬了過來,實現了永安突圍。

    再比如楊秀清組織挑破清軍江南、江北兩座大營的時候,秦日綱攻打江北大營,由於損失慘重,要求回撤。但楊秀清堅決不同意,後來終於挑破江北大營。接著,秦日綱因將士疲憊不堪,準備迴天京休整,但是,楊秀清命令秦日綱迅速馳援攻擊江南大營。最後把江南大營一併挑破,解除天京之圍。可以說,這是楊秀清具有強大意志力的一個重要證明。

    具有了上面三點,楊秀清不成為優秀的軍事家,都是不可能的。

    (參考資料:《太平天國史》)

  • 7 # 歷來現實

    劉邦是一個小混混,劉備是織蓆販屢之徒,李自成是個小驛卒,朱元璋是個放牛娃出身的要飯和尚,他們的軍事才能是從哪兒來的?

    成就帝王之業的,未必就有很大的軍事才能,連韓信不都告訴劉邦了嘛:我韓信帶兵那是多多益善,你劉邦帶兵,最多十萬。

    其實韓信明顯是在無底線的吹捧劉邦,劉邦他很可能根本帶不了十萬兵馬。

    但韓信也知道,劉邦何須有什麼帶兵能力?他能控制住你們能夠帶兵的幾個人就足夠了。

    玩兒心眼比帶兵累多了,人家劉邦玩兒人那是天縱奇才,就靠籠絡住一批核心力量,就能取得天下,你們能帶兵的韓信、英布、彭越這些聽起來很牛皮哄哄,最終不還是被玩兒人的高手劉邦給玩弄於股掌之下?

    出身燒炭工的楊秀清又哪裡有什麼狗屁的軍事才能,他最成功之處,無非也仍然是玩兒人。

    永安之後,楊秀清掌握兵權,攻戰桂林不勝,打全州遇伏,再攻長沙仍是不克,雖然打了幾場伏擊戰,同時也被對手伏擊多回,沒看出有什麼軍事奇才的任何特徵。但楊秀清之所以能夠牢牢的把軍政大權抓在手中,靠的唯一大招就是玩兒人。

    何止玩兒人,他連上帝都一起玩兒了。

    楊秀清用的最666的那一招叫做“天父附體”,就是靠的這個,他奠定了天父代言人的地位,這一招絕對走到了洪秀全的前頭,你洪秀全不是天父丟在人間的老二麼?我直接動不動就化身成你爹!為什麼洪秀全後來不怎麼愛出頭露面,您倒是想啊,誰願意一出門就遇一爹,完了還天天教訓不是?

    進入南京之後,楊秀清更是不帶兵打仗了,外圍各個方向的戰鬥任務都是委託石達開、秦日綱、陳玉成、李秀成他們。

    總體說來,楊秀清在前期的確是領兵打仗的一把好手,據對手將領反映,這個傢伙雖然不學無術,但天性狡猾機警,善於根據地理形勢排兵佈陣,根據太平天國的將領回憶,東王願意聽取他人意見,綜合考慮後做出正確應對,尤擅鼓舞士氣,籠絡部屬。

    還是那句話,玩兒人這一套才是標準的帝王之才,要是與滿嘴跑火車的洪秀全合二為一,或者乾脆把洪秀全乾掉,更加務實一些的楊秀清還真說不定能飛得更高、走的更遠。

  • 8 # 無限低熵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既然朱元璋也能當皇帝,也就說明出身不一定決定其日後的成就。

    在西方中世紀曾經流傳一個故事,那就是黑死病是上帝用來最佳化人口的,也就是留下那些優秀者,淘汰掉那些弱者。

    所以說一個人的天賦其實就是與生俱來,這是不可以否認的存在,即便是這個人沒有接觸過優等教育,其也有可能在學習能力和分析能力這些方面異於常人。

    而楊秀清顯然就是一個這樣的人,像這種起義軍,其實就是最大的篩子,短時間內就讓那些天賦異稟的人爬上高位。

    因為在起義軍這樣的構成中,只有那種天賦異稟的人才能在層層歷練中留下來。

    就如同達爾文的進化論一般,起義動亂不斷的年代,往往就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因為這種外部的競爭促使這些能力超群者上位。

    雖然楊秀清只是一個燒炭工,但是不可否認楊秀清是一個野心勃勃,見識卓越之人。

    而且最主要的就是楊秀清會籠絡人心,可以理解為楊秀清這個人情商高。

    在歷次戰鬥中,楊秀清作為初期跟隨者,其參加戰鬥的機會更多,所以更加能夠在戰爭中學習戰爭。

    楊秀清還培養了一大批在軍事方面有見識的將領,這些將領同樣是草莽出身,但是正因為他們在某一方面具有的卓越見識,使得他們可以成為將帥。

    就如同當初的張飛和關羽只是一介草民一般,日後同樣成為了將帥,劉備也不過是一個織蓆販履之徒。

    所以說不要拿出身來評價英雄,即便是在西方,也不能說每一個卓越的將領就是念過軍校之人。

    太平天國在短短數個月的時間裡,可以將清朝的半壁江山搞得一塌糊塗。期間也有不少漢人統領投降太平軍,還有不少讀書人投靠。

    楊秀清這個人此時的高明之處就體現出來了,他就像劉邦一般,可以妥善的知人善任。

    識人的能力可以說是培養不來的,只能是這個人的慧眼。可以說太平天國假如是由楊秀清一直當政,絕對可以推翻腐朽的清政府。

    楊秀清的失敗,說到底就是因為太平天國制度存在的問題。洪秀全既不想管事,又忌憚於會管事的楊秀清。

    當楊秀清野心勃勃想要稱萬歲的時候,洪秀全利用了各個封王之間本就存在的權力鬥爭,剿滅了楊秀清。

    時也!命也!假如楊秀清性格上能夠多一絲隱忍,歷史改寫也是可能的!

  • 9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是天生的,也可以說是無師自通。

    提及太平天國,人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洪秀全,但在太平天國準備和興起的過程中,另一個人的作用可能比洪秀全更為重要,那就是楊秀清。

    注意是名義上,實際上在天平天國前期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洪秀全並不掌握大權,甚至不干預和處理具體的軍政事務,其地位類似於當今的英女王。

    從拜上帝教到後來的太平天國的歷程中可以看出,洪秀全並不是一個有太強的能力和主見的人,太平天國能夠崛起,得益於兩個人,一個是馮雲山,另一個就是楊秀清。

    馮雲山是洪秀全的同學,兩人關係很好,馮雲山也是拜上帝教最初的信仰者,而且他的文化水平遠高於洪秀全,能力也強得多。

    1844年,馮雲山與洪秀全離開廣東,前往廣西傳教。到廣西后洪秀全因為生活艱苦很快又返回廣東,而馮雲山則留下來繼續傳教。

    馮雲山第一次大規模宣教的地點是廣西紫荊山,那裡萬峰重疊,與外界交流較少,是秘密傳教的好地方。馮雲山以塾師作為掩蔽,一面教書,一面與勞苦大眾聊天,又熱情地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漸漸獲得大眾的信任。

    這些勞苦大眾飽受地主剝削,馮雲山就宣傳上帝愛護窮人,上帝眼中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大家要同拜上帝的思想,將窮人們組織起來,創立了拜上帝會組織。

    這群人中有不少是燒炭者,其中就有楊秀清,他年幼時就父母雙亡,是伯父撫養長大,又因沒有土地耕種,只能以燒炭為業,一年辛苦到頭,也只能混口飯吃。

    馮雲山在紫荊山三年,就發展了兩千多教眾,洪秀全喜出望外,從廣東趕往紫荊山,與馮雲山商量著把宗教鬥爭引上政治鬥爭,透過打砸廟社來引導民眾反抗清朝,這時期,楊秀清還是個不起眼的普通教眾。

    楊秀清沒讀過書,大字不識幾個,但由於賣炭需要翻山越嶺離開紫荊山去賣,他常年跟外界的商人打交道,被現實鍛鍊成一個深諳世故、腦子活泛、善於交遊的人,在紫荊山一帶頗有人緣。

    1847年2月底,馮雲山因帶領教眾搗毀廟宇入獄,洪秀全首先想到的竟是向官府情願,還跑到廣州去告官,結果自然是不了了之。而洪秀全一走,拜上帝教陷入群龍無首的癱瘓狀態,人心動搖。

    這時候,楊秀清出場了,他借鑑當地的降童巫術,來了一套“天父下凡”戲碼,代表天父傳達聖旨,穩住了人心。隨後,楊秀清號召大家每人出點錢,賄賂救出了馮雲山。

    楊秀清的戲法騙的了窮人們,卻騙不了洪秀全和馮雲山,但他們看到這法子的作用,正好可以利用,於是楊秀清就成了拜上帝教的領導人之一。

    楊秀清的能力更甚馮雲山,而且馮雲山個人不喜好爭權,當初傳教時就反覆宣傳洪秀全是老大,他甘居洪秀全之下,楊秀清則不同,他是個野心勃勃之人,很快就將馮雲山擠了下去,成為拜上帝教中的二號人物,論起實權,他才是一號人物。

    1850年金田起義爆發後,楊秀清一直扮演軍事統帥兼宗教領袖的雙重地位,多次利用“天父下凡”來指揮軍隊作戰,從太平天國的迅速擴張來看,楊秀清無疑是一位優秀的軍事家。

    隨著戰功累計,楊秀清的地位自然也是青雲直上,在隨後的永安建制中,楊秀清被封為東王九千歲,僅次於天王的萬歲,在他之後的還有西王蕭朝貴八千歲(這是楊秀清的徒弟,搞“天兄下凡”)、南王馮雲山七千歲(不爭名利的實幹家,從老二變老四),北王韋昌輝六千歲和翼王石達開五千歲。

    最主要一點,是西王、南王、北王和翼王都受東王節制,也就是說,楊秀清已經具有了軍隊的控制權,是太平軍實際統帥。

    作為實際統帥的楊秀清給太平天國制定了正確的戰略方向,在戰術上的指揮也非常正確,使得太平軍在前期可謂一路高歌猛進,比如1852年7月圍攻長沙不下時,楊秀清果斷進軍江南,先奪取武昌、漢陽,然後沿長江東下進抵江寧(即南京),並於11日後將其攻佔,太平軍由此控制了南方的形勝之都。

    在進駐南京後,楊秀清更進一步,整頓營規、立法安民這些事都是他來做,不僅僅是教權和軍權,行政上楊秀清也插上手了,此時的他,已經集教權、軍權、政權為一身,是太平天國真正的領導人!

    此後楊秀清指揮攻破清軍江北大營,隨即命令太平軍進攻江南大營,太平軍眾多將領都覺得軍隊已經疲憊,不如暫緩攻勢。可楊秀清認為江南大營孤立無援,又士氣低落,乘勝攻打更為有利,堅持命令進攻,最終攻破江南大營。

    兩座大營拿下,南京周圍的清軍勢力被一掃而空,太平天國達到全盛,而這,顯然都是楊秀清的功勞,洪秀全只是個招牌!

    不過楊秀清的內部鬥爭經驗還是不足,最後中計身死,太平天國因此分裂不說,失去了英明領導,形勢每況愈下,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後來感慨:“過去東王在世時,拓土開疆,猶有日闢百里之勢,而今進寸退尺,戰勝攻取,大遜於曩時!”

    一個大字不識一籮筐的人,帶領一群農民起義軍,日闢百里,除了天生的軍事才能,實在難以解釋,而軍事才能這東西,的確是可以天生的。

  • 10 # 而知而行的歷史

    這個世界上有些人透過努力,他們能夠達到很高的成就。可是有些人就比較讓人氣憤,他們僅僅憑藉著天分,就能無師自通,達到普通人即使再怎麼努力也無法企及的高度。

    謝靈運稱讚曹植會寫文章,說天下有才一石,曹植佔了八斗,我不才,只能分一斗,還剩下了一斗天底下其他人去分。曹植的很多名篇,傳頌至今,像凌波微步、翩若驚鴻都是《洛神賦》裡的用詞。其他文人學士,像左思一樣,雖然號稱洛陽紙貴,但是一篇賦就花掉了十年來寫,這與曹植揮筆立就,刻成名篇的差距有多大?!

    (才高八斗的曹植)

    歷史上還有很多兵家天才,都搞不清他們師承何派,出山就是王炸。張良好歹還有個神話色彩濃厚的《黃石公兵法》,韓信出場就是一個20多歲混的慘兮兮的小夥子,也不知道他有什麼本事。可是他就是那個時代的將帥之星,不由得不服。

    更有一個厲害的,是具備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事的聖人王陽明。他也只是一心只讀聖賢書,沒有學過什麼兵法。可是他從龍場悟道之後,感覺人生就像開掛一樣,原來不懂的事突然明白了,連不明白的兵事也給弄懂了。他領著南京兵部的一些文吏,帶著招募來的農民鄉勇,竟然就能把數萬的盜匪打的丟盔棄甲,死傷無數。你就是讓當時朝廷最牛的將軍領軍,他們也未必能完成這樣的高難度任務。王陽明之後,文官集團終於一掃多年晦氣,可以正眼看人了:誰說文臣不能掌兵?

    (王陽明開悟得道)

    楊秀清也是如此,他是一個燒炭工出身,大字不識一個,竟然做起軍政事務如魚得水。他不僅透過“天父下凡”掌控政治走向,還能透過一些手段讓人覺得他神鬼莫測,不敢欺瞞。他也是太平天國諸王中率先認識到要與知識分子建立同盟關係的人,也因此與天國神權系統的人發生了衝突,他最終也是因此而死。

    最可奇的事,他不識地理,不曉兵事,卻能在道州會議上提出假舟船之利分擾南北的作戰路線,給太平天國提供了最好軍事指導。這種戰略遠見,以及無師自通的本領,著實讓人嘖嘖稱奇。

    楊秀清如何能做到這樣呢?可能從他24歲那年為了挺身而出,以“天父下凡”的姿態穩住了天國大業那時起,楊秀清就開始有了區別於常人的膽識和擔當。因為這擔當,楊秀清開始干預最高決策機制(誰讓他是天父神權系統的人呢),他用自覺的、嚴格的持續性的心性修練,像王陽明一樣,修煉他的心學功夫,最終悟到了訣竅,能應用貫穿於一切事,隨機應變,而兩者結合,就此產生了軍事能力。

    (楊秀清也算是天縱英才)

    陰陽相輔相成,辯證的看待問題,能得真因果。軍事能力也是陰陽,楊秀清日琢夜磨,逐漸心性開悟,圓融通達一切,在軍事能力上得以開竅。開悟後的人生,一通百通,如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無所不能,不是思考可得,基本就是靈犀一點,就能明辨是非,能準確判斷人事機謀,自然就能有備算無備,無往而不利了。

    軍政能力可以參悟得到,可是他還沒有體悟到人性的複雜多變。或者他也能意識到,卻自我膨脹,疏於防備,以至於被政敵陷害設計,東王府老幼二萬餘人,多數都是老廣西的精銳,沒有犧牲在北伐、西征的戰場,卻倒在了自家人的屠刀下。

  • 11 # 剛日讀史

    古代不乏沒有經過軍事教育而又擅長軍事的奇才,努爾哈赤就是其中之一。

    據說他的軍事能力都是從《三國演義》中學來的,他還命人將《三國演義》翻譯成滿文分給那些王公大臣,讓他們在《三國演義》學習軍事。

    從結果上來看,一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對努爾哈赤這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來說,《三國演義》故事性強,簡單易懂,看起來就如看連環畫、小人書,易學易懂易操作,實在是居家旅行必備良方。

    楊秀清出身廣西桂平紫荊山,是一個普通的燒炭工。

    他5歲喪父,9歲喪母,沒有上學的條件,但他完全靠自學掌握了不少知識。

    要知道,1845年馮雲山在紫荊山區傳教時,楊秀清是以塾師的身份加入的。

    一個人的成就和天分的關係,在危難之時最容易看出來。

    在傳教過程中,馮雲山被捕入獄,洪秀全又遠在廣東,拜上帝教眼看就要煙消雲散之時,是楊秀清站了出來,利用“天父附體”將教眾又聚攏在一起,避免了拜上帝會的滅亡。

    從此,楊秀清憑著“天父代言人”的身份,躍入領導層,開始了他的傳奇。

    在領導崗位上,楊秀清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發揮。

    金田起義後,楊秀清為太平天國制定行政,創立軍事章程,組建軍隊,像是一個久經沙場的老手。

    他將太平軍分為軍、師、旅、伍等層級,制定嚴格的軍紀,將一批大字不識的農民培養成一支強大的軍隊。

    在太平天國內部,楊秀清的才能得到上下的一致肯定。

    李秀成說:“東王佐政事,事事嚴整,立法安民,民心佩服”,清廷對楊秀清的評價是“賊所倚賴者,秀清一人而已”。

    楊秀清的這種治軍和治國的才能來自哪裡,確實是個謎。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的能力是靠不斷的學習得來的,是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的結果。

    他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也是一個很善於總結的人,每次戰鬥後,他都要進行總結,勝要知道為什麼勝,敗要知道敗在哪裡。

    就是在這些點滴小事中,楊秀清不斷成長的。

    古代像楊秀清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韓信除了看幾本破書之外,並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他的本領從何而來?

    徐達在跟隨朱元璋之前也是個農民,他指揮戰爭的天分又是怎麼來?

    只能說,他們這一類人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善於觀察,善於學習,善於思考,善於總結,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在血與火的洗禮中成長為名將。

    不論楊秀清多麼天賦異稟,太平軍的小農階級的侷限性決定了他們失敗的不可避免。

    楊秀清本人後期也是驕橫撥扈,熱衷權力,沒有為太平天國的未來謀劃,取得一點成就就沾沾自喜,不思進取,最後在爭奪權力的鬥爭中身死名裂,這也說明他只是個戰術級的大師,而不是個戰略級的大師。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 12 # 歷史總探長

    打仗這玩意兒,尤其是泥腿子將軍,他們的一身軍事才能,大多都是邊打邊學,邊學邊發展出自己的作戰能力。

    在太平天國政權中,楊秀清的軍事能力,說實話,一般般。

    矮子裡面拔將軍,相比於太平天國的其他幾個王,只能說楊秀清是最優秀的那波人。

    不過中規中矩的說,楊秀清無論是軍事才能,還是政治才能,都不是一流水平,軍事才能甚至連二流水平都算不上。從太平天國早期的幾次戰役來看,太平天國早期的領導者中並沒有非常優秀的軍事家。南王馮雲山和西王蕭朝貴都在攻城的時候戰死,石達開和韋昌輝也沒有太多突出的表現,天王洪秀全基本上都是甩手掌櫃,只有楊秀清一直比較活躍,算是開國六王中軍事才能最強的一位。

    在周星馳的電影《鹿鼎記》中有一段話非常的經典,陳近南對韋小寶說:“現在讀書明事理的人,大部分都被清廷招去做官了,所以我們要對付清廷,就只能找一些蠢一點的人,對付蠢一點的人,我們就要用宗教的形式來麻痺他們,讓他們感覺所做的事情都是對的。”陳近南的這番話,用在太平天國的身上在合適不過。當初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會的時候,拜上帝會的根據地並不是在廣西,而是在相對發達的廣東。

    由於廣東是中外貿易的集聚地,當地的百姓受教育普及度非常高,洪秀全在廣東傳教數年,都沒有任何成就。最後洪秀全把根據地轉移到了相對貧窮的廣西,拜上帝會才開始發展起來。由於讀過書和明事理的人大部分都被朝廷徵用,洪秀全手下的高階將領也都是矮子裡面拔將軍。除了拜上帝會的創立者洪秀全和馮雲山做過私塾老師之外,其他四王基本都是文盲和半文盲。

    楊秀清幼年喪父喪母,在大山中以燒炭為生,還因為家境貧寒瞎了一隻眼睛。在加入拜上帝會之前,楊秀清沒有上過一天學,不認識一個字。蕭朝貴和楊秀清一樣,都是燒炭工人,只是蕭朝貴當過店夥計,比楊秀清多認識幾個字。韋昌輝雖然家境富裕,但是因為不喜歡讀書,家裡沒有人考中功名,經常受到其他富人的歧視。石達開幼年喪父,十幾歲就靠著販牛維持生計,同樣沒有上過一天學。但是石達開在參加太平軍後勤奮好學,還留下了幾首詩作。

    相比於其他幾個王,楊秀清最大的優點就是頭腦聰明,如果楊秀清像洪秀全一樣受過教育的話,那麼楊秀清的軍事才能和政治才能都有機會躋身一流水平。在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之後,楊秀清組織的太平軍北伐和西征,都一度給清軍造成極大的威脅。然而楊秀清在組織後勤的問題上都暴露出了不足,最後太平天國北伐軍全軍覆沒,西征也沒有取得太大的成就。楊秀清最大的成就是指揮石達開在湖南擊潰了曾國藩,幾乎把曾國藩逼得跳水自盡。

    但是楊秀清的目光並不長遠,沒有在勝利後擴大戰果,而是積極擴張自己的勢力,最後逼怒了洪秀全,給自己引來了殺身之禍。從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一直到楊秀清被殺害,楊秀清一直沒有指揮過十全十美的戰役,他的軍事才能實在算不上一流。當然楊秀清在太平天國內部確實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楊秀清是唯一一個能夠統籌全域性的人。楊秀清遇害之後,即使是洪秀全也無法再控制各地的太平軍,太平天國很快就淪為了一盤散沙。總的來看,楊秀清的政治才能算是二流,軍事才能只能算是二流甚至三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不好看的電影電視劇票房和收視率都那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