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雨同舟質量人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三省六部始創於隋朝,之後一直被沿用至清朝。相比隋朝之前的三公九卿或其他行政方式,他的優點就是職權責分工明確,效率高。這套系統深刻地影響著古代中國甚至大東亞地區的社會資源整合思維,乃至在現在職場中也能找到一些影子。今天我們把董事長(董事會)看做皇帝,簡單探討一下職場中的三省六部。

    三省即中書,尚書,門下三省

    中書省負責起草董事長(會)透過的政令,約等於現在一些大企業的Quattroporte辦公室或其他行政辦公室。門下省有批駁之權,一般企業沒有這樣的常設機構,但職能上約等於現在的股東大會,一些重大的決議,董事會通過後,股東大會也可以予以駁回或提出其他意見。尚書省,約等於現在的CEO及下屬的職能總監(或部門總經理)班子,屬於執行單位,負責執行落實董事會的決議,六部就是其下屬部門。

    六部,即吏戶禮兵刑工

    1.吏部與戶部,古代一管官員一管民眾和財計,如果我們把人力也看做一種資源的話,這兩個部其實就是管理各種資源的,合併來講約等於現在公司的人資和財務部門,人資負責人力招募,考核,晉升操作等。同時由於戶部執掌國家的一些財計,所以也應該對應包含企業的財會及公司資產管理部門。

    2.刑部,某些朝代也協同設立大理寺,一起負責案件的審理和判決,相當於現在一些大企業的內部行政稽查部門。

    3.禮部,兵部,工部都是偏向執行的一些部門,這個就具體情況具體看了,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職能設定,不過總起來看都是向戶部或尚書省甚至董事會要資源,然後去執行決議的單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強調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