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035770924171
-
2 # 使用者5957006519661
砂土液化是指飽水的疏鬆粉、細砂土在振動作用下突然破壞而呈現液態的現象,由於孔隙水壓力上升,有效應力減小所導致的砂土從固態到液態的變化現象。其機制是飽和的疏鬆粉、細砂土體在振動作用下有顆粒移動和變密的趨勢,對應力的承受從砂土骨架轉向水,由於粉和細砂土的滲透力不良,孔隙水壓力會急劇增大,當孔隙水壓力大到總應力值時,有效應力就降到0,顆粒懸浮在水中,砂土體即發生液化。主要從預防砂土液化的發生和防止或減輕建築物不均勻沉陷兩方面入手。包括合理選擇場地;採取振衝、夯實、爆炸、擠密樁等措施,提高砂土密度;排水降低砂土孔隙水壓力;換土,板樁圍封,以及採用整體性較好的筏基、深樁基等方法。
水在土中流動的過程中將受到土阻力的作用,使水頭逐漸損失。同時,水的滲透將對土骨架產生拖曳力,導致土體中的應力與變形發生變化。這種滲透水流作用對土骨架產生的拖曳力稱為滲透力。其作用方向與滲流方向一致。

在許多水工建築物、土壩及基坑工程中,滲透力的大小是影響工程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實際工程中,也有過不少發生滲透變形(流土或管湧)的事例,嚴重的使工程施工中斷,甚至危及鄰近建築物與設施的安全。因此,在進行工程設計與施工時,對滲透力可能給地基土穩定性帶來的不良後果應該具有足夠的重視。
滲透力又稱動水壓力Gd
Gd =i ×
其中,i——水力坡度(等於水位差除以滲流路線的長度)
——水的容重 K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