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世系
神農氏:部族首領稱炎帝,名石年,姜姓,羊圖騰。傳說在位140年(約公元前3216~前3077年),一說在位120年,卒葬湖南茶陵(今酃縣塘田鄉鹿原陂,又名炎陵山、皇山)。 是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其著名後裔有蚩尤氏、烈(厲)山氏、共工氏、四岳氏等。
蚩尤氏:炎帝之後(一日先仕於炎帝),出自羊水,仕於黃帝。為主金之官,默觀神農世衰,潛鑄金類,以為利器,舉兵逐榆罔(炎帝裔),自號炎帝。後作兵伐黃帝,並曾請風伯雨師助戰,終為黃帝擊敗於涿鹿之野,被殺。他是戰神和兵器之神,而兵器的發明乃源自農具和其他生產工具。
共工氏:亦名共攻氏,炎帝后裔。性格暴戾,易於為非。相傳因與顓頊爭強為帝,曾與東夷族大戰,不勝,而怒觸不周之山,致使天傾地陷,造成人間大災難。
烈山氏:又叫厲山氏,其首領為烈山或柱。《國語·魯語上》雲:“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穀百蔬。”《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載:“有烈山氏之子曰柱,為稷”。《禮記·祭法》則稱:“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農,能植百穀。”一般認為烈山氏為炎帝后裔,仍為農神、穀神。烈山,本是燒山墾田之意。
四岳氏:首領為伯夷,姜姓,傳為共工之從孫,曾助禹平治水土。後繁衍出齊、呂、申、許四支後裔。
第二世,臨魁,炎帝長子,在位80年(公元前3076~前2997年)。
第三世,帝承,在位60年(公元前2996~前2937年)。
第四世,帝明,在位49年(公元前2936一前2888年)。
第五世,帝直,在位45年(公元前2887一前2843年)。
第六世,帝來(釐),在位48年(公元前2842~前2795年)。
第七世,帝裹(哀),在位42年(公元前2794一前2753年)。
第八世,榆罔,名克,居長,在位55年;因德不及其弟軒轅,故讓位。軒轅即黃帝,姓有熊氏。
第九世,名器,榆罔子。
第十世,名祝融,器之子;卒葬衡山(在今湖南)。
第十一世,名術囂,祝融子。
第十二世,名勾龍,術囂子。
第十三世,名垂,勾龍子。
第十四世,名共工。
第十五世,名伯夷,著名賢人,佐堯帝掌四嶽,佐大禹治水,因功受封於呂,為呂侯,是即呂氏得姓之始。姜太公呂尚,即其後。
炎帝世系
神農氏:部族首領稱炎帝,名石年,姜姓,羊圖騰。傳說在位140年(約公元前3216~前3077年),一說在位120年,卒葬湖南茶陵(今酃縣塘田鄉鹿原陂,又名炎陵山、皇山)。 是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其著名後裔有蚩尤氏、烈(厲)山氏、共工氏、四岳氏等。
蚩尤氏:炎帝之後(一日先仕於炎帝),出自羊水,仕於黃帝。為主金之官,默觀神農世衰,潛鑄金類,以為利器,舉兵逐榆罔(炎帝裔),自號炎帝。後作兵伐黃帝,並曾請風伯雨師助戰,終為黃帝擊敗於涿鹿之野,被殺。他是戰神和兵器之神,而兵器的發明乃源自農具和其他生產工具。
共工氏:亦名共攻氏,炎帝后裔。性格暴戾,易於為非。相傳因與顓頊爭強為帝,曾與東夷族大戰,不勝,而怒觸不周之山,致使天傾地陷,造成人間大災難。
烈山氏:又叫厲山氏,其首領為烈山或柱。《國語·魯語上》雲:“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穀百蔬。”《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載:“有烈山氏之子曰柱,為稷”。《禮記·祭法》則稱:“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農,能植百穀。”一般認為烈山氏為炎帝后裔,仍為農神、穀神。烈山,本是燒山墾田之意。
四岳氏:首領為伯夷,姜姓,傳為共工之從孫,曾助禹平治水土。後繁衍出齊、呂、申、許四支後裔。
第二世,臨魁,炎帝長子,在位80年(公元前3076~前2997年)。
第三世,帝承,在位60年(公元前2996~前2937年)。
第四世,帝明,在位49年(公元前2936一前2888年)。
第五世,帝直,在位45年(公元前2887一前2843年)。
第六世,帝來(釐),在位48年(公元前2842~前2795年)。
第七世,帝裹(哀),在位42年(公元前2794一前2753年)。
第八世,榆罔,名克,居長,在位55年;因德不及其弟軒轅,故讓位。軒轅即黃帝,姓有熊氏。
第九世,名器,榆罔子。
第十世,名祝融,器之子;卒葬衡山(在今湖南)。
第十一世,名術囂,祝融子。
第十二世,名勾龍,術囂子。
第十三世,名垂,勾龍子。
第十四世,名共工。
第十五世,名伯夷,著名賢人,佐堯帝掌四嶽,佐大禹治水,因功受封於呂,為呂侯,是即呂氏得姓之始。姜太公呂尚,即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