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103526860962669
-
2 # kugrm2608
意思是:指一些人在別人得勢時百般奉承,別人失勢時就十分冷淡。世態:人情世故;炎:熱,親熱;涼:冷淡。“世態炎涼”系由“世態”及“炎涼”二語組合而成。“世態”是出自唐朝呂從慶〈偶興〉詩。呂從慶是唐汴州大梁人,字世膺,號豐溪漁叟。在他這首〈偶興〉詩中,“吾亦陶彭澤,從來懶折腰”。他自比為陶淵明,從不願為五斗米折腰。閒時焚香、飲酒,是如此瀟灑自然,無慾自得。世俗情態像雲一樣變幻多端,人情也像雪一樣容易消失不見,還不如與猿、鶴為伴,隱居不仕,逍遙自在。“炎涼”則是出自唐朝白居易〈和答詩十首.和松樹〉。本來“炎涼”一詞早在南朝齊謝朓〈同羇夜集〉詩中就已出現:“積念隔炎涼,驤言始今夕。已對濁尊酒,復此故鄉客。”。不過此詩中的“炎涼”是指夏秋,“隔炎涼”是指隔了一年,而在白居易的這首詩中,“炎涼”是指冷暖,比喻小人的態度就像季節的轉變一樣,忽冷忽熱,反覆無常,才是後來“世態炎涼”的意思。“世態炎涼”這個成語就是用來比喻世俗情態反覆無常。
”小人當道,君子蒙塵,世態炎涼,人心不古,道德淪喪。“這一句話出自《易中天品三國》。 釋義: “現在是奸詐小人掌握權力,那些品德高尚的君子被埋沒,一些人在別人得勢時百般奉承,別人失勢時就十分冷淡,今時人心奸詐、刻薄,沒有古人淳厚,很多人的心中已經沒有了道德倫理觀念。” 《易中天品三國》於2006年正月十五,正式開播,主持人是易中天老師,每週一期,一時間,“易中天”和“三國”成為當下人們議論的話題,易中天一時成為文化界的熱點人物,有關易中天的報道頻頻見於報端,他所帶動的文化熱點被媒體稱之為“易中天現象”,《新京報》開闢專欄談論“易中天現象”。 《三聯生活週刊》的一篇“學術超男”易中天,讓易中天又增加了一個耐人尋味的頭銜,當然在這些熱鬧聲中,也夾雜著一些批評的聲音,甚至有些專家和學者對“易中天現象”提出了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