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你好,看了你的描述,我內心有些難過。不僅僅是你描述的心理諮詢過程偏離了諮詢的本意,更是當事人沒有受到應有的尊敬。我這樣說可能會對一些人有所冒犯,但如果你對心理諮詢是什麼抱有開放的認識態度,那麼我願意和你探討如下內容:
首先,心理諮詢通常不會給出詳細的疏導方法,除非是來訪者自己想要。原因是心理諮詢區別於看病,諮詢師更多是讓來訪者看到和感受到自己的需求,發揮自身的能量,與外界進行接觸。在這個過程中,諮詢師不是“負責任地給”,而是要做到讓當事人“負責任地要”。當諮詢師“負責任地給”時,來訪者本人的狀態是被動接受,生命的能量是沒有被調動的;而當來訪者本人“負責任地要”的時候,正是產生變化的時候。
其次,諮詢師不會“監督”來訪者。除上文所描述的對自己的狀態負責,來訪者會在諮詢過程中發生的變化,不是基於外界對於來訪者狀態的期待:“我期待你可以好起來。”而是基於來訪者自身能量的調動:“我希望自己好起來。”並且,“監督”的工作,是諮詢師替代了來訪者生活中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工作。即心理諮詢過程中的“反移情”。簡單來說正是:“助人自助”。
此外,讓第三人在場也是不合適的,即便是閨蜜,哪怕是父母、夫妻都不行。原因是在心理諮詢的過程中,諮詢師需要讓來訪者恢復對身體狀態、情緒狀態的感受。所以一個安全、自由且不被打擾的空間是很重要的。第三人的在場會讓這種安全、自由、敞開的氛圍瞬間煙消雲散,這樣一來難以觸碰到當事來訪者內心深層的感受。
最後,“疏導她”的說法,讓我感到當事人沒有受到應有的尊敬。這種描述背後的含義是:她某些方面沒有想通,需要在外界的幫助下疏通一下。這種說法就好像下水道堵了,我們要疏通下水道一樣。而當事人本身對於自身狀態的看法是怎樣的?那些狀態對她的意義是怎樣的?她之所以會有那些狀態,又會有什麼難言之隱或者無可奈何?我們作為身邊的人,真的理解了她嗎?
優秀的心理諮詢師確實很難找,在這個過程中,只要你的閨蜜可以慢慢好起來,諮詢過程有些瑕疵也無可厚非。作為閨蜜,給予理解、關注、尊重、陪伴就已經很好了。
題主你好,看了你的描述,我內心有些難過。不僅僅是你描述的心理諮詢過程偏離了諮詢的本意,更是當事人沒有受到應有的尊敬。我這樣說可能會對一些人有所冒犯,但如果你對心理諮詢是什麼抱有開放的認識態度,那麼我願意和你探討如下內容:
首先,心理諮詢通常不會給出詳細的疏導方法,除非是來訪者自己想要。原因是心理諮詢區別於看病,諮詢師更多是讓來訪者看到和感受到自己的需求,發揮自身的能量,與外界進行接觸。在這個過程中,諮詢師不是“負責任地給”,而是要做到讓當事人“負責任地要”。當諮詢師“負責任地給”時,來訪者本人的狀態是被動接受,生命的能量是沒有被調動的;而當來訪者本人“負責任地要”的時候,正是產生變化的時候。
其次,諮詢師不會“監督”來訪者。除上文所描述的對自己的狀態負責,來訪者會在諮詢過程中發生的變化,不是基於外界對於來訪者狀態的期待:“我期待你可以好起來。”而是基於來訪者自身能量的調動:“我希望自己好起來。”並且,“監督”的工作,是諮詢師替代了來訪者生活中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工作。即心理諮詢過程中的“反移情”。簡單來說正是:“助人自助”。
此外,讓第三人在場也是不合適的,即便是閨蜜,哪怕是父母、夫妻都不行。原因是在心理諮詢的過程中,諮詢師需要讓來訪者恢復對身體狀態、情緒狀態的感受。所以一個安全、自由且不被打擾的空間是很重要的。第三人的在場會讓這種安全、自由、敞開的氛圍瞬間煙消雲散,這樣一來難以觸碰到當事來訪者內心深層的感受。
最後,“疏導她”的說法,讓我感到當事人沒有受到應有的尊敬。這種描述背後的含義是:她某些方面沒有想通,需要在外界的幫助下疏通一下。這種說法就好像下水道堵了,我們要疏通下水道一樣。而當事人本身對於自身狀態的看法是怎樣的?那些狀態對她的意義是怎樣的?她之所以會有那些狀態,又會有什麼難言之隱或者無可奈何?我們作為身邊的人,真的理解了她嗎?
優秀的心理諮詢師確實很難找,在這個過程中,只要你的閨蜜可以慢慢好起來,諮詢過程有些瑕疵也無可厚非。作為閨蜜,給予理解、關注、尊重、陪伴就已經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