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夕陽無限好NN

    隨著規模不斷擴大,產業效應日漸凸顯,截至目前,永興縣冰糖橙種植面積達16萬畝,預計今年產量10萬噸,產值10億元。種植基地遍佈便江、黃泥、湘陰渡等11個鄉鎮(街道),建成了“黃泥—金龜”“湘陰渡—便江”萬畝示範帶。同時,還引進了全球首條橙類全自動無損傷糖酸度選果分選線,日加工能力100餘噸,實現了商品處理現代化。

  • 2 # 混跡於人世間的胖子

    長崎事件啊,如果說當時北洋水師真的打起來,那確實可以打垮日本海軍。主要當時的日本海軍還很弱小,甲午戰爭自然可以推遲,但是中日戰爭依然會爆發,滿清戰敗的結局依然不可避免。

    要知道,日本明治維新之後,國內手工業高速發展,實力急劇上升,日本為了獲取海外市場,對外擴張可以說是必然,而作為東亞國土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國,則必然會成為日本的目標。

    而當時的滿清在政治、社會制度上沒有任何深入的改革,洋務運動只是徒有虛表,即使在長崎事件中打擊了日本的氣焰,但日本依然會選擇擴充海軍實力,甚至會因為北洋水師的打擊,會更加激進的擴張海軍,等待北洋水師的依然會是強大的聯合艦隊,滅亡也就是必然。

    可以說期望透過長崎事件的選擇,就避免掉日後甲午戰爭的結局,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這點在日本走上明治維新而滿清依然固守不變就已經註定了。

  • 3 # 道法自然681

    他們沒那個膽量,真幹了也就幹了。儒家思想造就出來的思維瞻前顧後,美其名曰,三思而後行。實際就是不能伺機而戰,悲哀。

  • 4 # 穿插游擊隊

    說一說1886年的“長崎兵捕互鬥案”

    “長崎兵捕互鬥案”是清廷的用詞,立場較為中立。日本方面當年將這場衝突稱作“長崎清國水兵暴行”,其中存有濃厚的敵意。

    衝突的大致情況是:清廷海軍定遠、鎮遠、威遠、濟遠四艦,在日本長崎港短暫停留,期間與日本警民發生兩次嚴重流血衝突。據安崗昭男的統計,日方死亡2人,中方死亡5人;日方負傷29人,中方負傷45人[1]。日方認為,衝突起因於清廷水兵因海軍強大而產生的傲慢;清廷則認為,衝突源於日本激烈的排華情緒。

    其實,丁汝昌當日率海軍前往長崎港,實出於無奈。

    ♦ 水師提督丁汝昌

    購入鐵甲艦時,德國船廠曾告誡清廷,“鐵船每年必入塢一次上油”[2],也就是每年至少要維修一次,颳去船底附著物,檢查有無損傷並重新上油。但清廷沒有配套的船塢——按計劃,北洋海軍的船塢要到1890年才能交付使用。鉅艦1885年啟程來華,到1886年必須例行檢修時,只能依賴別人的船塢。當時可供選擇的船塢,只有香港與長崎兩處,前者是英商的地盤,後者是日本海軍的地盤。

    借用別人的船塢做檢修,不僅僅是面子問題,還涉及到軍事機密會否洩露。丁汝昌就很擔憂這一點,一再強調“船圖似亦未便輕與人看”[3]。但李鴻章更擔憂“鐵船易積海蠹,或偶損壞,無塢可修,便成廢物”[4]。兩害相權取其輕,檢修終歸是要做的。

    原本的計劃,是去香港的英商船塢。但香港船塢傳回訊息,說修理不了鎮遠與定遠這種鉅艦。眼看檢修期已過,李鴻章只好指示丁汝昌將軍艦開往長崎港,“酌量進塢”[5]進行油修。既然李鴻章說了“酌量”二字,丁汝昌便決定只率數艘軍艦前往長崎“刮油船底”[6]。於是,該年8月9日,定遠、鎮遠、威遠、濟遠四艦,來到了長崎港。然後便引起了流血衝突。

    ♦ 鎮遠艦

    第一次衝突發生於1886年8月13日。當天是週五,中國水兵上岸購物,與岸上日警發生摩擦,造成日警一人重傷,中國水兵一人輕傷。關於鬥毆的起因,當日的報道眾說紛紜,已很難弄明白。《申報》記者發自長崎的訊息說,是日本警察“毫無理由地命令他們(清軍水兵)停止(購物)”[7]引發了衝突。當地英文報刊《長崎快報》則說,是清軍水兵喝醉了前往妓館尋樂造成糾紛引來警察,事情過去後,這些水兵不服,糾集了六個人“前往派出所論理”[8],然後變成了鬥毆。

    第二次衝突發生於兩天後。日方針對8月13日的事件,要求清廷海軍限制水兵登陸。中方也有此意,故週六全天所有水兵都未被允許外出。到了週日,水兵以天氣炎熱為由,集體要求請假外出。丁汝昌堅持不允,但副提督琅威理替水兵說情,丁汝昌只好給了水兵半天假期,且不許他們攜帶武器上岸。結果,當晚八九時左右,清軍水兵與日本警察再次發生鬥毆,混戰長達3個小時,雙方死傷80餘人,清軍的傷亡數字,約是日警的兩倍。

    關於第二次衝突的起因,中日雙方各執一詞。中方認為是日警預先設計故意挑釁,上千人將街巷兩頭堵塞,逢中國水兵便砍,日本民眾又於沿街樓上潑滾水,擲石塊,中國水兵猝不及防,傷亡慘重。日方則認為是中國水兵存心報復,先奪了日本巡查的警棒,繼而將其圍毆致死,才引發了大規模流血衝突。

    總之,直到今天,兩國曆史學者也未能就衝突的起因達成共識。日本學者安崗昭男,便高度信任日本警方當年出具的報告書,認為衝突始於清軍水兵主動鬧事:

    “下午1點左右開始,各艦的上岸水兵已經達到四百數十人之多。他們在市中到處遊蕩……(下午6時)阪本半四郎巡查在廣馬場町巡邏中,一名迎面而來的水兵打掉了他的帽子,那名水兵還用西洋小刀對著他比劃。這些水兵渾身酒氣,舉止異常;在長崎居住的清華人,對警察也是百般嘲弄和侮辱。……(下午8時左右)3名清華人(不是水兵)堵在(3名日本巡警)前面,三番五次,反覆糾纏,要麼伸手觸控警察的面部,要麼拿小刀對著警察比劃。有些清華人再次出來,企圖奪取福本巡查的警棒。福本巡查正要採取防範措施,後邊又來了一個人,雙方扭打在一起。這時,忽然有人大喊一聲,20名水兵一下子從餐館裡衝了出來,向福本巡查撲去。福本巡查頭部遭到一頓毒打,倒在地上,當場死亡。喜多村巡查也被打倒在地,但被一家清華人拉進屋子裡,倖免於難……”[9]

    臺灣海軍史學者王家儉則對日本警方的報告出持高度懷疑立場。其理由是:

    (1)13日的衝突導致日警重傷,中國水兵乃是輕傷,並無報復的必要。

    (2)水兵上岸已嚴禁攜帶兵器,丁汝昌又命親信武官隨行彈壓,有組織的復仇活動不可能出現。

    (3)水兵登岸200餘人,兇刀僅有4把,且水兵受傷皆在背部,應是遭遇突襲逃命時被傷及。

    此外,13日事件發生後,日本警方便派了船隻在軍艦附近監視清兵的活動,長崎警方也大規模調集人手。15日針對清軍水兵的攻擊中,長崎的日本市民被動員參與,許多商家更是提前打烊……據此,王家儉認為日警設計誘發此次衝突的嫌疑較重。[10]筆者也傾向於認同王家儉的判斷。

    其實,即便上述關於衝突具體誘因的爭議沒有結果,也不妨礙對事件真實發生邏輯的還原。

    1886年的清日兩國,民間情感極不和睦。維新後的日本竭力謀求擴張,先吞併了清廷的藩屬國琉球,然後又入侵臺灣。中法戰爭期間,日本又欲藉機將勢力擴充套件至北韓。這些事均激起了清朝士紳的普遍憤慨,有些人甚至要求朝廷跨海東征踏平東京。鎮遠與定遠等軍艦上的水兵文化程度較低,但多多少少也會存在一些類似的憤慨情緒。

    日本方面,民眾同樣對清廷懷有極深的怨念。清廷始終不承認日本對琉球的佔有,又阻礙日本將勢力東擴至臺灣和北韓。許多日本民眾據此已將清廷視為其強國之路上的絆腳石。這種怨念與反感見於諸多史料。如明治十一年(1878年),清廷派餘㼇擔任駐長崎的首任領事,餘剛剛到任,在當地謀生的清朝百姓便來訴苦,說日本警察對待他們的態度極為惡劣。稍後,餘㼇本人也“在路上受到了警察的侮辱性對待”,餘隨即向日本政府提出了抗議[11]。

    在這種非理性的民族情緒的支配下,鎮遠與定遠等軍艦進入長崎港,便成了日本民眾眼中刻意的耀武揚威。他們認為,四艦入港檢修只是一種名義上的說辭,實際目的是向日本朝野示威,“藉此機會炫耀優勢的海軍力量”[12]。有了這種先入為主的成見,日本民眾眼中的清國水兵,一舉一動便都成了趾高氣揚,“旁若無人,……簡直是橫著身子走路,遇到日本警察也決不讓路”[13]云云,便是這種有色眼鏡下的產物——至於坊間所謂“嫖妓引發的血案”云云,不過是想要吸引讀者眼球,並未窺見衝突真實的內在發生邏輯。

    ♦ 琅威理與北洋海軍部分官兵

    如前文所言,據李鴻章與丁汝昌的電報往來,可以確知清廷在1886年毫無對日炫耀武力的想法,軍艦前往長崎港,只是迫於檢修之期已到,而列為首選的香港船塢又無法提供服務。但日本朝野無法體察到這種無奈,在他們看來,定遠,鎮遠等鉅艦自海參崴出發一路來到長崎,唯一的目的便是示威。沖繩縣(日本在琉球所設)知事甚至認為艦隊來到長崎,是要逼迫日本放棄琉球,作為應對,他“立即帶領幾十名警察趕回縣裡”。日本國內還出現了日清兩國斷交、“清國軍艦大舉來襲”的流言。

    此次流血衝突,最終以中日兩國互相撫卹的方式了結。日本向清廷支付52500日元,清廷向日本支付15500日元。清廷所得較多,是因為清軍水兵的傷亡更慘重。

    衝突結束,餘波未了。長崎事件讓許多日本人深受刺激,福岡玄洋社本是一個以倡導民權為宗旨的團體,事件發生後卻發表宣告稱:“欲保持日本帝國之元氣,不可不依靠軍國主義,不可不伸張國權。曩日之民權論,棄之如敝屣也。”[14]明治天皇也趁著民族情緒高漲之機發布敕令,稱“立國之務在海防,一日不可緩”,號召有志之士為日本的海軍建設捐獻金錢,僅半年便收到了203萬日元。

    但對清廷而言,長崎事件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事發次月,慈禧太后便啟動了頤和園的重修工程。

    [1](日)安岡昭男著、胡連成譯:《明治前期日中關係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頁。

    [2]徐建寅:《歐遊雜錄》,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3頁。

    [3]李鴻章:《致醇邸 復陳海軍規模籌辦船塢》,光緒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4]丁汝昌:《致德璀琳》,光緒十二年六月初八日。

    [5]李鴻章:《寄譯署轉呈醇邸》,光緒十二年六月十三日辰刻。

    [6]丁汝昌:《稟清帥》,光緒十二年六月二十四日。

    [7]《北華捷報》所譯之1886年8月27日《申報》,第224頁。

    [8]《北華捷報》1886年8月27日,第225頁。

    [9]《明治前期日中關係史研究》,第137-138頁。

    [10]王家儉:《中日長崎事件交涉(1886-1887)》,《臺灣師大歷史學報》1977年第5期。

    [11]《明治前期日中關係史研究》,第134頁。

    [12]《明治前期日中關係史研究》,第135頁。

    [13]《世外井上公傳》第三卷,第719頁。轉引自《明治前期日中關係史研究》,第134頁。

    [14]《明治前期日中關係史研究》,第169頁。

  • 5 # 遼寧資深球迷二代

    不知道這個問題的潛臺詞,是不是基於這樣的一個想法:

    兩年前,也就是1884年,闖入福建馬尾軍港的法國遠東艦隊的9艘軍艦,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向港區內的11艘福建水師軍艦發起偷襲,由於在偷襲面前猝不及防。僅僅30分鐘,福建水師11艘軍艦中的9艘被擊沉、2艘重傷擱淺(後被破壞),760多人陣亡,僅有少數官兵逃生,福建水師在半個小時之內宣告全軍覆沒。

    那麼兩年之後的1886年,前往長崎進行維修和訪問的北洋海軍,其登岸官兵遭到日本警察和民眾的襲擊之後,倘若丁汝昌能效仿兩年前法國遠東艦隊司令孤拔的偷襲行動,即突然向長崎發起炮擊,並對長崎港口內的日本聯合艦隊軍艦進行偷襲。那麼北洋艦隊是不是也能複製一場新的“馬尾海戰”呢?

    倘若在這場海戰中,北洋艦隊能夠提前殺傷日本聯合艦隊的有生力量,那麼八年後的甲午戰爭是不是就打不起來了?或者即便能打起來,面對缺少了大量軍艦的日本艦隊,北洋水師是否能有更多的勝算呢?

    對於這樣的設想,筆者的看法是:想得挺美好,但實際上根本不可能去實現!因為這種設想涉及到了兩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1、長崎港口有日本聯合艦隊的軍艦嗎?

    2、即便是1886年,此時的北洋艦隊有與日本海軍一戰的實力嗎?

    只要能把這兩個問題搞明白,那最上面的設想就很容易可以推演出結果——此時動手根本不會產生任何好的結果!

    至少在長崎事件發生的時候,北洋艦隊就不可避免地碰到了一個尷尬的問題,他們所在的港口裡根本沒有什麼日本軍艦。因為長崎港口是軍商兩用港口而並非是專業的軍用港口,那此時日本的軍用港口到底在哪?答案是佐世保軍港!

    儘管兩個港口都在九州島,並且兩地的距離並不遠,但兩者畢竟不在一個地方。就算此時的北洋艦隊在長崎港口內大開殺戒,但其所能擊沉的,也只不過是一些並非軍用軍艦的商船和運輸船,對日本海軍形成不了任何殺傷。

    而長崎事件的爆發,遠在佐世保軍港內的日本艦隊也必然會做好戰鬥準備,作為一處軍用港口。佐世保軍港內不僅僅有日本軍艦,其附近更有大量的海岸要塞和炮臺,當所有力量聚集到一起的時候,佐世保軍港會形成一個堅不可摧的堡壘,而這樣的堡壘是北洋艦隊難以摧毀的。

    要知道9年之後的威海衛之戰,為了消滅威海衛軍港內的北洋艦隊,日本聯合艦隊可是動用了全國的海軍資源,大小57艘軍艦圍住威海的外海,另有35000名陸軍從山東半島登陸,從背後將威海衛軍港的陸地方向全部封死。在海陸軍的配合之下,日軍也花費了長達半個月的時間才控制了整個威海衛。

    但長崎事件中,來訪的北洋艦隊只有四艘軍艦(定遠、鎮遠、濟遠、威遠(木殼炮艦)),並且沒有任何陸軍的配合,想消滅佐世保軍港內的日本軍艦,可能嗎?恐怕連外圍的要塞炮臺都無法完成壓制!

    那麼退一步講,倘若在這一年,來訪的北洋水師能與日本聯合艦隊展開一場決戰,北洋水師就能有足夠的勝算嗎?這個問題恐怕也會呈現出否定!

    因為此時的日本聯合艦隊還沒有達到八年後的巔峰,但同一時期的北洋艦隊,也同樣沒有達到自己的巔峰!

    眾所周知,北洋水師在甲午戰爭時期號稱有“八大遠”,即有八艘遠字號的鋼鐵軍艦,而這八艘軍艦也成為了北洋艦隊的主力戰艦,但在1886年的時候,它們都在哪?

    致遠、靖遠、來遠、經遠,這四艘軍艦此時還在英國和德國處於建造期間,直到1887年年底才返回國內。

    由福建造船廠打造的平遠號,1889年完工,1890年才正式併入北洋海軍。

    這也就意味著,北洋海軍的八大金剛,此時也只有三個:定遠號、鎮遠號、濟遠號,實力處於嚴重不足的狀態。

    當然,在這個環節上,也許有人會發出詢問:即便此時的北洋海軍只有三艘主力軍艦,可畢竟定遠號和鎮遠號是7335噸的亞洲第一鉅艦,再加上2300噸的濟遠號,從實力的角度恐怕也能壓制日本艦隊吧?但事實是尷尬的,此時面對同樣沒有最終成軍的日本聯合艦隊,北洋艦隊並不佔據優勢。

    1、此時的日本海軍,擁有五艘鋼鐵製軍艦,其分別為:

    浪速號和高千穗號,長崎事件五個月前完成建造,排水量分別為3700噸。

    金剛號(2200噸)、扶桑號(3700噸)、比睿號(2200噸)。

    單從資料你就不難發現,此時在主力軍艦的實力和噸位對比上,這五艘軍艦仍然壓過了北洋水師的三艘主力軍艦。

    2、從備戰情況來說,1885年中法戰爭結束後,定遠號和鎮遠號才返回國內。由於三年之後,北洋艦隊才正式成軍,此時這些軍艦還沒有完全開啟戰備狀態。例如定遠號和鎮遠號上的八門305毫米主炮,炮彈在國內還無法完成生產,只有少量回國時攜帶的進口炮彈被留存。彈藥量甚至比八年後的甲午海戰還要稀缺,而眾所周知,八年後的甲午大海戰,北洋海軍的彈藥就處於不足的局面。

    尤其在這個時期,威海衛和旅順軍港還沒有修建完畢,甚至旅順的船塢也沒有建造完成,北洋海軍的主力軍艦在國內根本無法完成維護,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這些軍艦才會訪問長崎,一方面是海軍交流,但另一方面,更是想借用長崎的船塢工廠進行維護。

    這也就意味著,真的打起仗來,北洋海軍受損的軍艦連維護的地方都沒有,那這海戰怎麼打?

    想在長崎事件之後就與日本開戰,這其實也只是少數人的一廂情願,以當時的各方因素來考量的話,此時的北洋海軍根本沒有一戰的可能。更別說中法戰爭剛剛結束一年,清朝根本無力發動第二場戰爭。

  • 6 # 東哥說文史

    發生在1886年8月13號的長崎事件,如果孤立的看,就是一個因為士兵摩擦產生的外交糾紛。如果你用長距離的歷史眼光關注,會發現它和八年之後的中日甲午戰爭,乃至於之後半個多世紀的中日對抗,都有著相當的因果關係。

    鐵錘文史先說自己的答案:長崎事件,表面上以清政府取得較為有利的賠償結果而告終,實質上暴露了北洋水師大量軍事機密,暴露了北洋水師守備懈怠,官兵素質地下的深層次問題,為後來日本海軍的快速崛起還甲午海戰,埋下了不利於中國的隱患。

    簡要說一下長崎事件的經過,實話實說是非常狗血的劇情,就跟某些電影一樣狗血。

    1886年7月份,北洋水師四艘軍艦完成了在北韓的巡防任務,8月1號停泊到日本長崎岸邊大修保養,其中定遠號和鎮遠號兩艘軍艦都是7000噸的龐然大物,此時日本只有3000噸的鐵甲艦,這種威懾力可想而知。

    8月13號,幾名北洋水兵來到長崎市裡面的青樓妓院嫖娼,那天會所裡面的生意特別好,男人們需要排隊。幾名水兵猴急的抓耳撓腮,恰好這時候有幾個日本客人可能有VIP通道,沒有排隊徑直要走進去消費。幾個水兵上前撕扯起了糾紛,最後水兵仗著人多勢眾把這家風月場子給砸了,還打傷了一個前來維護治安的警察。

    大家各自散去之後,原以為會相安無事,結果兩天之後,8月15後,北洋水兵在一條街上閒逛,發現街道兩頭全部被人堵住,數百名日本浪人和日本警察撲上來襲擊這些水兵,北洋水兵這次吃了大虧,當場被打死5人,重傷不治2人,40多人受傷。日本方面被打死一名警察,也有30人受傷。事情鬧大之後成了國際糾紛,李鴻章找到日本人威脅,如果不妥善解決就會訴諸武力。

    以日本當時的海軍實力是不足以和北洋水師抗衡的。

    後來在國際勢力調解之下,長崎事件的處理結果是,日本賠償清政府5.2萬元,清政府賠償日本1.5萬元,醫院裡面2700元醫藥費也由日本人出。

    清政府取得了表面上的優勢。

    可是如果往遠了看呢?

    第一,北洋水兵紀律鬆懈的毛病被日本瞭解。

    第二,北洋軍艦讓日本人維修保養是一招臭棋,日本情報人員利用維修保養的機會繪製了北洋軍艦詳細的圖紙。

    第三點,日本國利用這次外交上的失利在國內大肆宣揚中國威脅論,激發起日本國民強烈的愛國熱情,當時全國上下捐款捐物,支援日本政府加強現代海軍建設,就連日本天皇母親都捐助了自己的首飾。日本海軍從此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等到中日甲午海戰爆發的時候,日本海軍主力艦總噸位已經達到3.7萬噸,北洋水師主力艦總噸位還不到3萬噸。實力對比已經發生了乾坤大挪移!

    至於題目裡面假設的北洋水師炮轟長崎,那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如果發生這種事件,那就相當於兩國宣戰,那是國家元首才有資格做出的決定。

    北洋水師的現場領導人根本沒有膽量做出這樣魯莽的決策。

  • 7 # 好即是了了即是好

    局座在訪談時,提到長崎事件,還為北洋當時沒有藉機開炮而惋惜,清政府膽子小,只要開炮,甲午海戰的悲劇就能避免,也不會有8年抗戰了。日本人只屈服於強權,要打服而不能講理。

  • 8 # 行走的資治通鑑

    當然不會有啦!如果炮轟長崎中日開戰大機率是日本海軍全軍覆沒,最後日本割地賠款。那時候的北洋水師還是很強大的,當時的北洋海軍主力艦效能等還不算太老,至少要比甲午海戰時強很多,不至於旗艦一開炮就震塌了艦橋。甲午海戰時北洋海軍的很多艦艇都年久失修,再加上不重視速射炮,不管是在航速上還是艦炮射速上都不如日本,在炮彈爆炸的威力上也不如日本。而長崎事件時那時候的日本海軍還沒有底氣和北洋海軍一決高低,畢竟當時北洋海軍的主力艦支都在,而且當時的日本海軍也沒有裝備那麼多的速射炮,艦船很多還都沒有更新。所以當時的日本海軍打不過北洋海軍,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時的日本海軍即使受到侮辱也不敢開戰的原因,主要就是因為當時他們的實力還不行,他們不敢和我方開戰。這次事件之後日本的明治天皇開始帶頭節衣縮食,為的就是和北洋海軍一戰,但是我們的北洋海軍卻再也沒有更新過裝備,軍備鬆弛了起來。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

  • 9 # 澹奕

    可能不會有甲午戰爭,但必然會有其他的海戰,對於近代的日本來說,入侵清朝染指大陸是必然的選擇,即便長崎事件中北洋水師炮轟長崎,也不會打消日本人的心思。

    或許很多人並沒有聽過長崎事件,但實際上,這是清朝近代對日唯一的一次外交勝利。

    清光緒十一年,著名的北洋水師建立,這支耗費巨資所建立的艦隊迅速躋身世界最強大的艦隊行列當中,與此同時,整個亞洲的形勢迅速變化。

    那時候的日本在李朝策動“甲申之變”,想著從清朝手裡奪取半島,而李朝看清朝不靠譜,想著聯合沙俄,英華人覺得俄國會妨礙自己的利益,悍然出兵佔據巨文島。

    面對英華人,俄國不甘示弱,也說要南下佔據對馬島,結果嚇到了日本人,因為對馬島屬於日本而非李朝,這麼一來,日本對於半島的染指就只能放緩延遲。

    作為緩兵之計,日本選擇與清朝聯合,對英國與沙俄施壓,而當時建立北洋艦隊不久的清朝直接派出軍艦,巡航濟州海峽一帶,宣示對於半島的宗主權。

    不僅如此,艦隊也遠航到海參崴進行訪問,結束訪問後,因為當時清朝在旅順口的船廠港口還沒有完工,所以丁汝昌等帶著艦隊前往日本長崎進行修理維護工作。

    偏偏這趟行程,發生了事端,有清朝的水兵登陸後,在長崎的風月場“丸山家”酗酒鬧事。

    因為酒醉,當地人與清朝水兵之間發生毆鬥,一名日本警察重傷。

    剛開始北洋水師方面對於水兵進行了限制約束,可後來水兵們全體上岸,而當地的日本人紛紛開始襲擊清朝水兵,最終發生大規模騷亂,北洋共有五人喪命,重傷六人,輕傷三十八人。

    這件事在當時的北洋水師內部,還有日本的民間都引起了極大的憤慨,雙方都覺得是自己人吃了大虧,衝突越來越不可收拾,而這就是著名的“長崎事件”。

    沒想到這時候,北洋水師的定遠、鎮遠、濟遠與威遠四大軍艦,將炮口對準了長崎城區,北洋的洋人總教習琅威理放話,他要用武力解決問題。

    這下子把日本人給直接嚇懵了,因為那時候日本海軍正在成形當中,唯一的鐵甲艦扶桑號完全不能與北洋水師的艦隊相比,而且日本明治維新沒多久,國力還不強。

    日本近代也被列強逼著簽訂了很多不平等條約,當時正在修改,無力再與清朝為敵。

    在這種絕對的威勢之下,日本人選擇了妥協,明治天皇親自主持了會議,選擇退讓,日本支付傷者治療的所有費用,至於兇手的懲辦,各自協調互不干涉。

    很多人在想,如果當年北洋水師並沒有住手,直接對著日本的長崎進行了炮轟,那麼還會有後來的甲午海戰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當然會,只可能時間會延遲。

    對於日本人來說,明明是清朝水兵上岸鬧事,吃虧的是自己,為何到頭來還要日本妥協?

    長崎事件的最終處理結果,實際上是清朝與日本雙方的共同讓步,但是日本從上到下對於清朝的恨意愈發強烈,也深感國家的弱小,超過、打敗北洋水師成了一個堅定的目標。

    也正是從長崎事件以後,日本加速了對於海軍的建設程序,他們就是要打敗北洋。

    日本地狹人稠資源匱乏,近代日本要躋身列強改變命運,就註定要跟西方一樣大規模進行對外擴張與掠奪,東亞大陸是日本最好的選擇,日本絕對不會放棄野心。

    自古以來,日本就是個只會屈服於強者的國家,對方強大的時候,日本必定跟隨學習,可對方一旦衰弱,日本絕對不會感念恩情,反而會居高臨下恩將仇報。

    長崎事件當中,日本之所以選擇退讓,是因為當時日本的實力不濟,但相對來說,清朝其實也並沒有那麼強大,北洋水師外強中乾,也就能唬唬人而已。

    試想一下,如果清朝真的炮轟長崎,那麼接下來就只有繼續戰爭,以日本當時的能力根本就打不過清朝,但是清朝從日本身上,也實在是撈不到多大的好處。

    反而,清朝的強勢必然引發列強的忌憚,尤其英國與俄國,斷然不會允許。

    對於西方列強來說,清朝的孱弱才能夠符合他們的利益,如果清朝與日本之間發生戰爭並且清朝取勝,到時候東亞的主導權會再次落入清朝手裡,這是不符合西方利益的。

    況且,清朝之所以沒有炮轟長崎,也是因為清朝建設北洋水師的根本目的,從來就不是進軍海外與列強一爭長短,僅僅是為了自保而已。

    中法戰爭就是個最好的例子,清朝明明獲勝,最終卻還是讓法國“不勝而勝”。

    當時的北洋水兵如果真的炮轟長崎,那麼就意味著清朝與日本之間開戰,且不論清朝到底知不知道自己能夠打贏日本,但有一點,清朝是絕對不願意主動打仗的。

    戰爭耗費巨大,而且中原向來缺少對外擴張的傳統,可戰爭一旦打響,不分出結果勝負的話就難以收場,以晚清的作風,恐怕還會嚴懲私自開炮的人,對日本道歉賠償。

    即便長崎事件清朝真的開炮,日本發動對於清朝的戰爭也絕對不會消失,除非清朝真正強大起來讓日本不敢出手,清朝當時開炮,最多讓日本的侵略延遲,但不會讓日本人放棄。

  • 10 # 環狀星雲

    如果炮轟長崎,我可以肯定絕不會有甲午戰爭!一個決定意味著一個國家的海權思想和戰略抉擇,如果大清如此主動霸氣,他絕不會滿足於亞洲第一這個虛銜,必然主動投入到世界範圍的列強爭霸之中去。而這樣的大清是蕞爾小國日本拍馬也追不上的

  • 11 # 書誤人生

    不但會發生戰爭,而且滿清會敗的更慘。這是由當時的歷史決定的。

    長崎事件,北洋水師之所以敢於在日本領土“大打出手”,亞洲老大的心理在作怪,滿清在西方列強面前“低人一等”,但在東方國家卻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北韓有租借,在日本享受和西方一樣的“治外法權”。這在長崎事件的善後工作中也可看出一斑。

    正是由於長崎事件之恥,國力蒸蒸日上的日本開始把滿清當做主要對手和假想敵,瘋狂擴軍備戰,終於在甲午戰爭後報了一箭之仇。如果當時北洋水師炮轟日本長崎,不但消滅不了日本海軍,而且會在不遠的時間“老賬新帳一起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vivo為什麼手機點進去就是右滑解鎖怎麼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