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淡然52242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

    (05時至07時)。

  • 2 # 熱鬧天空3C

    時辰的別稱

    一晝夜分十二個時辰,用十二地支表示,其“別稱”分別為: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臺北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臺北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臺北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臺北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臺北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臺北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臺北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臺北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臺北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臺北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臺北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臺北時間21時至23時)。

  • 3 # 使用者1289397391951

    十二時辰的別稱:

    子時:夜半丶又名子夜(23點至1點)

    丑時:雞鳴丶又名荒雞

    寅時:平旦,又名黎明丶早晨丶日旦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丶旭曰、破曉

    辰時:食時,早食

    巳時:隅中,曰禺

    午時:曰中,曰正,中午

    未時:日昳,日跌

    申時:哺時,曰鋪丶夕食

    酉時:曰入,曰落丶曰沉、傍晚

    戍時:黃昏,曰夕、日暮、曰晚

    亥時:人定,定昏。

  • 4 # 使用者9950077969921

    五更天是後半夜3時至5時.

    古代把晚上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更,丑時為四更,寅時為五更。

    前半夜11時至1時為子時,午夜1時至3時為丑時,後半夜3時至5時為寅時,早上5時到7時為卯時,上午7時到9時為辰時,9時到11時巳時,11時到下午1時為午時,中午1時到3時為未時,下午3時到5時為申時,傍晚5時到7時為酉時,晚上7時到9時戌時,9時到11時為亥時。

    舊時夜間計時法,一夜分為五更,一更大約為兩小時。

    五更是最後一更,交了五更,天就快亮了。此時,夜光隱退,署色降臨,黑白交替,時光融合,雄雞高唱,百鳥爭鳴。旭日出東方,光芒彌大地。五更天,是一夜最黑的時候,也是最冷的時候。正所謂:夜眠人靜後,早起雞啼先。勤奮的人就是以這種精神求知、做事。

    五更天也用來指讀書,語出“三更燈火五更雞”,形容人讀書用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貴妃橙子產地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