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曹峰松

    《上陽臺帖》為李白書自詠四言詩,是李白唯一傳世的書法真跡,亦是國家一級文物中的“國寶”,被稱為“一級甲”。水平不到那些書法大家

  • 2 # 高閣聽雨

    《上陽臺帖》李白書寫的自詠四言詩,是存世李白唯一的書法真跡。它的價值首先是因為李白書寫的原因,名人書法。是有很強的文物價值。至於在書法界的地位,就不見得有多高了。

  • 3 # 飛飛貓說話

    作品神形飄逸,不拘一格,就像李白的詩歌一樣,充滿了激情和豪邁。隨意而書,幾句話,但已展示了他的一流的書法水平。

    我喜歡李白的詩,他的個性,他的書法。

  • 4 # 午陽ZATL

    此帖為李白自書其四言詩。全帖用筆縱放自如,快健流暢。法度不拘一格,書風源自張旭一脈且風格飄然有仙氣。一如李白豪放俊朗的詩風。可見李白不僅是千古詩仙,書法也是練家子。

  • 5 # 亦喻之

    《上陽臺帖》的書寫背景是李白偕同杜甫、高適兩位大詩人拜訪王屋山道士司馬承禎時所書。司馬承禎道法高深,得唐玄宗所賜,於王屋山建道觀以居,且對詩、書、畫造詣亦頗深。一日偶遇李白,對李白非常讚賞。二人都是仙風道骨之姿,可能有些相見恨晚的意思。不料此次拜訪,司馬承禎已然羽化。李白睹物思人,寫下了這件上陽臺帖。

    李白存世的書法作品僅留下此帖,寥寥二十餘字,卻讓後人驚歎不已。此書運筆一氣喝成,初如行雲流水,或而慷慨激昂,或而如泣如訴,收筆似有無限愁恨。通篇抑揚頓挫,錯落有致,不求秀雅,而有逸情。宋微宗和元代的張晏對此帖最為推崇。我覺得此帖對後世書法的最大影響應該就在於筆法的變化多端,隨性而書的豪情。至於是否為書法中的極品,應該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

  • 6 # 雅逸坊編繩記

    《上陽臺帖》是大詩人李白的紙本墨跡行草書作品,創作於天寶三年,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是國家一級文物中的“國寶”,號稱為“一級甲”。作品內容是李白的四言詩, 共25字,釋文為:“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十八日,上陽臺書,太白。”,所謂藝術價值,主要是指一件藝術品所代表的作者的藝術個性,風格。所反映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個性越典型,其藝術價值也就高。

    李白這件作品的藝術個性和風格是很強的,這件作品中有行書,也有草書,是一件行草作品。與當時的張旭和賀之章等書家的書法風格迥異,個性相當突出。所以我認為《上陽臺帖》藝術價值很高。

    除了藝術價值之外,《上陽臺帖》還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文物價值)和經濟價值。《上陽臺帖》上的題箋是瘦金體:“唐李太白上陽臺”七個字,是否為瘦金體的創始人宋徽宗趙佶親自所書,未考證過,如果是宋徽宗趙佶親書,那麼此帖就更具價值了。

    從全卷氣象上看,蒼勁雄渾而又氣勢飄逸,有一種特立獨行,我行我素的感覺;從用筆角度看,中側鋒並用,圓筆方筆並用,提按有度,揮灑自如;從書體上看,既有行書,也有草書;從章法上看,,豎有行,橫無列,行距較大,大小參差跌宕,顧盼有情,從用墨上看,雖以濃墨為主格調,但也不乏濃淡變化,個性風格鮮明。從以上幾點來評判,我個人認為李白的書法水平不低,當然不能和同時代張旭等書法大家相題並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可以擺地攤了,大家覺得好與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