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578518176337428

      1、詩人的情感變化過程:先由悲轉樂、接著轉狂放、然後轉憤激、再轉狂放、最後結於“萬古愁”。   2、作品簡介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短簫鐃歌的曲調,屬漢樂府《鼓吹曲·鐃歌》舊題。題目意譯即“勸酒歌”。   唐代李白沿用樂府古體寫的《將進酒》,影響最大。   李白詠酒的詩篇極能表現他的個性,本詩為長安放還以後所作,思想內容更為深沉,藝術表現更為成熟。詩由黃河起興,感情發展也像黃河之水那樣奔騰激盪,不易把握。而通篇都講飲酒,字面上詩人是在宣揚縱酒行樂,而且詩中用欣賞肯定的態度,用豪邁的氣勢來寫飲酒,把它寫得很壯美,也確實有某種消極作用,不過反映了詩人當時找不到對抗黑暗勢力的有效武器。酒是他個人反抗的興奮劑,有了酒,像是有了千軍萬馬的力量,但酒,也是他的精神麻醉劑,使他在沉湎中不能做正面的反抗,這些都表現了時代和階級的侷限。理想的破滅是黑暗的社會造成的,詩人無力改變,於是把沖天的激憤之情化作豪放的行樂之舉,發洩不滿,排遣憂愁,反抗現實。   李白在《將進酒》一詩中表達了對懷才不遇的感嘆,又抱著樂觀、通達的情懷,也流露了人生幾何當及時行樂的消極情緒。但全詩洋溢著豪情逸興,取得出色的藝術成就。《將進酒》即其代表作。   3、創作背景   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由道士吳筠推薦,由唐玄宗招進京,命李白為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悔,於天寶三年(744年),李白被排擠出京,唐玄宗賜金放還。此後,李白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又重新踏上了雲遊祖國山河的漫漫旅途。

  • 2 # 使用者3548878227389387

      

    1、詩人的情感變化過程:先由悲轉樂、接著轉狂放、然後轉憤激、再轉狂放、最後結於“萬古愁”。  

    2、作品簡介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短簫鐃歌的曲調,屬漢樂府《鼓吹曲·鐃歌》舊題。題目意譯即“勸酒歌”。  唐代李白沿用樂府古體寫的《將進酒》,影響最大。  李白詠酒的詩篇極能表現他的個性,本詩為長安放還以後所作,思想內容更為深沉,藝術表現更為成熟。詩由黃河起興,感情發展也像黃河之水那樣奔騰激盪,不易把握。而通篇都講飲酒,字面上詩人是在宣揚縱酒行樂,而且詩中用欣賞肯定的態度,用豪邁的氣勢來寫飲酒,把它寫得很壯美,也確實有某種消極作用,不過反映了詩人當時找不到對抗黑暗勢力的有效武器。酒是他個人反抗的興奮劑,有了酒,像是有了千軍萬馬的力量,但酒,也是他的精神麻醉劑,使他在沉湎中不能做正面的反抗,這些都表現了時代和階級的侷限。理想的破滅是黑暗的社會造成的,詩人無力改變,於是把沖天的激憤之情化作豪放的行樂之舉,發洩不滿,排遣憂愁,反抗現實。  李白在《將進酒》一詩中表達了對懷才不遇的感嘆,又抱著樂觀、通達的情懷,也流露了人生幾何當及時行樂的消極情緒。但全詩洋溢著豪情逸興,取得出色的藝術成就。《將進酒》即其代表作。  

    3、創作背景  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由道士吳筠推薦,由唐玄宗招進京,命李白為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悔,於天寶三年(744年),李白被排擠出京,唐玄宗賜金放還。此後,李白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又重新踏上了雲遊祖國山河的漫漫旅途。

  • 3 # 半張臉0717

    將進酒中詩人的情感變化過程:先由悲轉樂、接著轉狂放、然後轉憤激、再轉狂放、最後結於“萬古愁。

    該詩情感飽滿,無論喜怒哀樂,其奔湧迸發均如江河流瀉,不可遏止;

    在手法上多用誇張,且往往以鉅額數量詞進行修飾,既表現出詩人豪邁灑脫,又使詩作本身顯得筆墨酣暢,抒情有力;

  • 4 # 使用者6820475405809

    詩人的情感變化過程:先由悲轉樂、接著轉狂放、然後轉憤激、再轉狂放、最後結於“萬古愁”。

    前半部,表面看來寫的是及時行樂,但這裡卻表現著自信和自由的傾向,這是表現人的個性覺醒的追求。詩的後半部分,抒發的是借飲酒而擺脫憤懣、擺脫愁情的束縛,表面看是在發牢騷,實際上也有它深刻的思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44只石獅子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