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唯吾獨尊86111747

    1687年,也就是康熙二十六年,《論語》最早是被傳教士們翻譯成拉丁語傳入西方的,《論語》進入西方後,西方人並不怎麼待見它。最典型的一位就是德國19世紀唯心論哲學家黑格爾。黑格爾在《哲學史講演錄》專門有一章談孔子。


    以下文字摘抄於黑格爾的《哲學史講演錄》。


    我們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談話(論語)裡面所講的是一種常識道德,這種常識道德我們在哪裡都找得到,在哪一個民族裡都找得到,可能還要好些,這是毫無出色之點的東西。


    孔子只是一個實際的世間智者,在他那裡思辨的哲學史一點也沒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練的、道德的教訓,從裡面我們不能獲得什麼特殊的東西。西塞羅留下給我們的‘政治義務論’便是一本道德教訓的書,比孔子所有的書內容豐富,而且更好。


    黑格爾的意思就是《論語》裡所講的東西在他們那裡隨地一抓就有,這就是一種常識,根本沒有必要寫成書,在他看來《論語》就是一本完全沒有看點的書。


    黑格爾這話有點傷華人民的感情,這《論語》可是讓華人驕傲了幾千年的文化瑰寶,居然被一個洋人評得一無是處,讓人很難淡定啊。


    不過,黑格爾的言論發表沒多久,就被本國的哲學家打臉了。


    德國哲學家、數學家萊布尼茨是第一個承認中國文化對西方作出重大貢獻的西方學者。他研究過中國的《易經》,他發現:如果以陰爻代表0,以陽爻代表1,那麼《易經》影象從0到64正好為二進位制的連續數列,這與他自己1678年發明的二元算術完全一致。據此,萊布尼茨深信中國哲學具有充足的科學根據。所以他熱烈地讚美儒學,甚至公然宣稱在道德和政治方面,華人優於歐洲人。


    他斥責那些在中國傳統思想面前夜郎自大的歐洲學者:“我們這些後來者,剛剛脫離了野蠻狀態就想譴責一種古老的學說,理由只是因為這種學說似乎首先和我們普通的經院哲學的概念不相符,這真是狂妄至極!”萊布尼茨對中國文化的重視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一位名叫五來欣造的日本學者認為:“儒教不僅使萊布尼茨蒙受了影響,也使德意志蒙受了影響。”


    美國著名作家、思想家愛默生認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榮”,“孔子是哲學上的華盛頓”,表示“對於這位東方聖人極為敬仰”,並經常稱引孔子名言:“朝聞道,夕死可矣。”


    1988年,75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在巴黎發表聯合宣言,呼籲全世界“21世紀人類要生存,就必須汲取兩千年前孔子的智慧。”


    由此可見,孔子的儒家思想在海外還是極其有影響力的。在中國本土上,孔子的儒家思想影響了中國幾千年。而《論語》作為孔子儒家思想的代表作,更是被稱為華人的《聖經》。


    《論語》是華人的聖經,也是中國文化的活水源頭。但是這部聖經與基督教的《聖經》是有很大差別的,至少可以說,《聖經》是嚴格的宗教祖規,是宗門法典,而《論語》卻是對於政治與倫理的“個人”體會和主張。《聖經》是天條鐵律,《論語》卻具有明顯的現世性和生活性特徵,人味很足,旨在勸善,並無強迫的執行的意味。


    所以,我說《論語》是華人的聖經的意思,不是講它是華人的宗教規約,而是講它在中國歷史發展的整個過程中的價值地位,它是中國文化中價位最高的一部典籍。我想我這樣的話語,即便是站在道家、道教和佛學、佛教或者其他學派的立場上的學者,都不會提出反對的意見,因為這不是我的觀點,而是中國歷史的事實。


    《論語》是中華文化最原初的經典,是中華文明的源頭。《論語》植根於華人的日常生活,哪裡有華人,哪裡就有《論語》。實際上,在今天的世界生活中,我們同樣看到了西方人對於《論語》的重視。《論語》在未來人類世界生活中的地位和重要意義,一定不亞於《聖經》在宗教領域的地位和意義。


    《論語》就是中國智慧的結晶,可惜現在很多年輕人卻不愛讀、不愛看《論語》,以為“過時”了,要“拋棄”了。其實,並不是中國智慧對現當代沒有價值了,而往往是圖書的內容過於艱澀,不符合當下的閱讀習慣。


    中國的年輕人居然不喜歡讀中國的《聖經》?這是一件多麼令人震驚和遺憾的事,老祖宗的智慧必須要有人繼續傳承和發揚光大啊。這時候,一名耄耋之年的老者站出來了,他挑起了傳播中華孔孟文化的重任。


    這名老者就是著名作家、學者王蒙,他自幼熟讀“孔孟老莊”,深刻領悟中國先哲的中國智慧。王蒙結合自身豐富的人生閱歷,解讀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近二十年來,先後出版了《老子的幫助》、《莊子的享受》、《天下歸仁:王蒙說論語》、《得民心得天下:王蒙說孟子》等作品,獲得了大眾的喜愛。


    這些成績對於任何人來說已經足夠輝煌一輩子了,但80多歲高齡的王蒙卻依舊心繫青年一代,他萌生了創作一套通俗易懂的、能夠讓現在的年輕人普遍接受的中國智慧叢書的構想。


    為保證這套書的通俗性和現代性,王蒙進行了長達三年的工作,組建了95後研究生、80後資深編輯、70後知名學者的編輯策劃團隊,激發創作靈感,力圖找到與當下讀者息息相關的內容切入點。


    至此後,一個老人常常伏案創作至深夜,歷經無數個時日,終於寫出了《寫給年輕人的中國智慧》系列叢書。這套書包括《精進:極簡論語》、《原則:極簡孟子》、《得道:極簡老子》、《個性:極簡莊子》四冊,凝聚了王蒙八十多年讀書心得與人生經驗,直達《論語》、《孟子》、《老子》、《莊子》精華核心。


    這套書以“極簡”為概念,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的講述方式、貼近當代社會生活的話題引導、能引發全世界讀者共情的情感訴求,以及對當代人的生活有實用價值的內容,將王蒙對“孔孟老莊”的理解融匯其中。


    在這套書中,王蒙打破四大經典千年不變的全文閱讀模式,打破了對“孔孟老莊”常用的沿襲原文的解讀方式,而是從與現代人關係密切的學習、工作、交際、修養、情感等角度切入,讓高大上的先哲學問,真正融入當代人的生活,讓“古為今用”不再是一句口號。


    王蒙非常欣賞“極簡”這個理念,他說:“中國的經典必須簡化,而且這是這些經典對應的聖賢的追求。為什麼要簡化呢?因為中國的這些經典的作者,這些聖賢,他們不是追求做學者,更不是追求做專家。所以,我們的經典天然追求的是,用最簡約的語言來表達人生最深刻的道理,要表達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只有極簡,才能夠最好地傳達中國智慧、中國經典的精神。”


    可以說當代的年輕人是幸福的,我們生活在物資最豐富的和平年代,咱們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精華可以為年輕人的成長提供充足的養分,我們應當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年亞運會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