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如空寂
-
2 # danieldu
漢陽陵位於西安以北大約20多公里渭河北岸的二級臺塬地上,作為西漢第四位皇帝景帝劉啟與王皇后同瑩異穴的合葬陵園,始建於公元前153年,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為完整的西漢帝王陵園。在“事死如事生”的厚葬觀念影響下,漢陽陵成了中國漢代科技和文化的縮影,集中了漢代在建築、冶金、製陶等諸多方面的科技成就。
在這座精心打造的“漢景帝地下王國裡”,出土了大量的人物陶俑、動物陶塑、生活器具、建築材料、車馬器具、兵器等。如果說秦俑坑是秦王朝百萬雄師的生動寫照, 那麼, 漢陽陵或為披堅執銳、英姿勃勃的武士俑,或為寬衣博帶,秀姿綽約的仕女俑,或為身遭斧鉞,神情詭秘的宦官俑,或為成群成組、栩栩如生的豬、馬、牛、羊、狗、雞等動物陶塑,或為品類繁多的各種生活器具和兵器,正是兩千多年前文景盛世的翻版和再現,反映了中國漢景帝時期的精湛和熟練的雕塑、紡織、冶金、製陶等製作技術。
另外,漢陽陵的其他先進技術和文明,也深刻地影響著後世的生活,甚至延續至今。首先是南闕門遺址,它是目前發掘的時代最早,等級最高,規模最大,儲存最好的三出闕遺址,它的發掘對於門闕的起源、發展,門闕制度的形成、影響,以及中國古代建築史的研究等有著重要作用。此外,南闕門遺址還出土有目前發現最早的磚質圍棋盤、陶質脊獸和最大的板瓦等。其次,在整個陵園建造中,測量標石“羅經石”,經測定為正南北方向,據研究推測,它可能為修建陽陵時標定水平、測量高度和標示方位之用,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測量標石。
博大精深的漢文化、美輪美奐的出土文物、獨一無二的地下遺址博物館、秀麗宜人的園林風光,使漢陽陵日益成為一座巧妙融合現代科技與古代文明的古代科技、文化展示區,那麼,這座漢景帝陵到底是怎麼建造的呢?它在陵園設計、建造工藝、陶器製作等方面又有什麼特點?讓我們走進漢陽陵,去了解漢陽陵和它背後的漢代科技文明。
-
3 # 王豔波12
漢陽陵,是漢景帝劉啟及其皇后王氏同塋異穴的合葬陵園,位於今陝西省咸陽市渭城區正陽鎮張家灣、後溝村北的咸陽原上,地跨咸陽市渭城區、涇陽縣、西安市高陵區三縣區。
漢陽陵始建於漢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至漢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竣工,從漢景帝始修陵到王皇后入葬,陽陵的修建時間長達二十八年,陵園佔地面積20平方千米。
1963年4月,陽陵被公佈為第一批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陽陵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回覆列表
漢陽陵遺址埋藏著一個巨大的文物寶庫,神秘的地下王國正是兩千多年前文景盛世的翻版和再現,看點有近萬座陪葬墓和地下動物世界和東方維納斯和最早的圍棋盤等。
帝陵坐西朝東,封土高約31米,司馬道向東延伸3.5公里直達陵邑,其東部兩側密集排列著漢代不同時期、不同規格的王侯將相和文武百官的陪葬墓近萬座,一如當年天子臨朝時大臣位列兩班的威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