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實驗探索階段(1981—1986)
1981年在瑞士洛桑召開了第三世界計算機教育大會,會上前蘇聯學者伊爾肖夫做了關於“計算機程式設計是第二文化”的報告,引起與會者的極大的反響。中國派代表團參加了此次會議,回來後把全世界計算機教育情況向教育部作了彙報和研究。在華夏基金會的支援下,中國5所大學附中(北大、北師大、清華、華東師大、復旦)以高中選修課的形式開展計算機課程試驗。由於條件的限制,並受伊爾肖夫報告的影響,當時的教學內容以程式設計語言為主。
1983年,教育部召開了“全國中學計算機試驗工作會議”,在試驗的基礎上,制訂了高中計算機選修課大綱《中學電子計算機選修課教學綱要(試行)》,於1984年公佈。其中規定計算機選修課的教學目的和內容是:
初步瞭解計算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對人類的影響;
掌握基本的BASIC語言並初步具備讀、寫程式和上機除錯的能力;
初步培養邏輯思維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課時規定為40~60小時,並要求有三分之一的課時保證上機操作。
這次會議後,計算機普及教育,在一些大中城市普遍開展起來。例如在北京,在幾十所中學配置了計算機房,編寫了教材,在重點學校開展了計算機課的教學試驗。
2.穩步發展階段(1986~1991)
1986年國家教委在福州召開了“第三次全國中學計算機教育工作會議”。這次大會受1985年在美國召開的第四次世界計算機教育大會“工具論”的影響,修改了1983年的大綱,於1987年10月28日頒發,名為《普遍中學電子計算機選修課教學大綱(試用)》。大綱增加了三個應用軟體(字處理、資料庫、電子表格)的教學內容,課程目的也相應地包括了計算機的應用。
這一階段各省和大中城市擴大了試驗的規模。如北京在城區所有中學開設了計算機課,郊區的重點也開展了計算機教育,並進行了統一考試的試點。
3.積極發展階段(1991~1997)
1991年10月國家教委在濟南召開了“第四次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工作會議”,會議上教委副主任柳斌作了總結報告。這次會議是中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工作者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國家教委非常重視中小學計算機教育,成立了“中小學計算機教育領導小組”,頒發了“關於加強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的幾點意見”的綱領性檔案。整個社會也開始重視計算機普及教育。
根據這次會議精神,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1991年開始起草了《中小學計算機課程綱要》,經多次修改,1994年10月正式下發。該綱要對中小學計算機課程的地位、性質、目的和內容有了比較詳細的要求,首次提出了計算機課程將逐步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的知識和技能相結合的基礎性科學的觀點。
新綱要規定中小學計算機課程共包括5個模組:
計算機的基礎知識;
計算機基本操作與使用;
計算機幾個常用軟體介紹;
程式設計語言;
計算機在現代社會中的應用以及對人類社會社會的影響。
同時還頒發了《中小教育工作者“計算機培訓”指導綱要》,從行政和法規上把教師中的計算機普及工作提到日程上來。
1996年9月國家教委又頒發了《中小學計算機教育軟體規劃(1998~2000)》,進一步推動了中國計算機教育事業的發展。
4.全面推進階段(1997~2000)
從1991年到1997年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有了很大的變化,一是硬體CPU由16位發展到32位;二是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已到廣泛應用的階段;三是圖形介面的作業系統及其相應的應用軟體的發展,形勢要求在保留原綱要的一些穩定的、基本的內容基礎上,對指導要做必要的調整和修改。“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起草了《中小學計算機課程指導綱要(修訂稿)》,主要是增加圖形操作介面、網路通訊、多媒體、常用工具軟體等。經過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的審議,於1997年10月由國家教委正式頒發。
新的修改稿進一步明確了中小學計算機課程的地位、目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並對小學、初中和高中的教學目的和內容做了規定。小學包括5個模組,中學有10個模組,分為基本模組、基本選學三類。
基本模組為:
計算機基礎知識與基本操作;
微機作業系統的操作與使用;
漢字輸入及西文文字處理;
基本選學模組:
資料處理與資料庫管理系統;
電子表格;
LOOG繪圖;
多媒體基礎知識及多媒體軟體應用;
Internet基礎知識與基本操作;
選學模組:
常用工具軟體的使用;
程式設計初步。
5.大力普及階段(2000~)
2000年10月在北京召開了第五次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工作會議,會上教育部陳至立部長親自做了主題報告。面對世界的形勢,提出了中國教育資訊化的宏偉規劃。會議上散發了三個檔案,主要涉及三個方面:資訊科技課程的教學、教學管理資訊化和以“校校通”為名的遠端教育網,這又是中國中小學資訊教育發展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對於資訊科技課程,一是把計算機教育提高為資訊科技教育;二是把課程定為初、高中的必修課。即提出2001年起高中開始設為必修課;2003年起大部分初中開始設為必修課;2005年起大中城市的小學普及資訊科技教育。
2000年11月教育部頒發了《中小學資訊科技課程指導綱要(試行)》。新的指導綱要把課程更名為“資訊科技”,對小學、初中、高中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進行了修改和補充,特別是增加了“網路及其應用”的模組。
.1.實驗探索階段(1981—1986)
1981年在瑞士洛桑召開了第三世界計算機教育大會,會上前蘇聯學者伊爾肖夫做了關於“計算機程式設計是第二文化”的報告,引起與會者的極大的反響。中國派代表團參加了此次會議,回來後把全世界計算機教育情況向教育部作了彙報和研究。在華夏基金會的支援下,中國5所大學附中(北大、北師大、清華、華東師大、復旦)以高中選修課的形式開展計算機課程試驗。由於條件的限制,並受伊爾肖夫報告的影響,當時的教學內容以程式設計語言為主。
1983年,教育部召開了“全國中學計算機試驗工作會議”,在試驗的基礎上,制訂了高中計算機選修課大綱《中學電子計算機選修課教學綱要(試行)》,於1984年公佈。其中規定計算機選修課的教學目的和內容是:
初步瞭解計算機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對人類的影響;
掌握基本的BASIC語言並初步具備讀、寫程式和上機除錯的能力;
初步培養邏輯思維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課時規定為40~60小時,並要求有三分之一的課時保證上機操作。
這次會議後,計算機普及教育,在一些大中城市普遍開展起來。例如在北京,在幾十所中學配置了計算機房,編寫了教材,在重點學校開展了計算機課的教學試驗。
2.穩步發展階段(1986~1991)
1986年國家教委在福州召開了“第三次全國中學計算機教育工作會議”。這次大會受1985年在美國召開的第四次世界計算機教育大會“工具論”的影響,修改了1983年的大綱,於1987年10月28日頒發,名為《普遍中學電子計算機選修課教學大綱(試用)》。大綱增加了三個應用軟體(字處理、資料庫、電子表格)的教學內容,課程目的也相應地包括了計算機的應用。
這一階段各省和大中城市擴大了試驗的規模。如北京在城區所有中學開設了計算機課,郊區的重點也開展了計算機教育,並進行了統一考試的試點。
3.積極發展階段(1991~1997)
1991年10月國家教委在濟南召開了“第四次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工作會議”,會議上教委副主任柳斌作了總結報告。這次會議是中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工作者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國家教委非常重視中小學計算機教育,成立了“中小學計算機教育領導小組”,頒發了“關於加強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的幾點意見”的綱領性檔案。整個社會也開始重視計算機普及教育。
根據這次會議精神,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1991年開始起草了《中小學計算機課程綱要》,經多次修改,1994年10月正式下發。該綱要對中小學計算機課程的地位、性質、目的和內容有了比較詳細的要求,首次提出了計算機課程將逐步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的知識和技能相結合的基礎性科學的觀點。
新綱要規定中小學計算機課程共包括5個模組:
計算機的基礎知識;
計算機基本操作與使用;
計算機幾個常用軟體介紹;
程式設計語言;
計算機在現代社會中的應用以及對人類社會社會的影響。
同時還頒發了《中小教育工作者“計算機培訓”指導綱要》,從行政和法規上把教師中的計算機普及工作提到日程上來。
1996年9月國家教委又頒發了《中小學計算機教育軟體規劃(1998~2000)》,進一步推動了中國計算機教育事業的發展。
4.全面推進階段(1997~2000)
從1991年到1997年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有了很大的變化,一是硬體CPU由16位發展到32位;二是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已到廣泛應用的階段;三是圖形介面的作業系統及其相應的應用軟體的發展,形勢要求在保留原綱要的一些穩定的、基本的內容基礎上,對指導要做必要的調整和修改。“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研究中心”起草了《中小學計算機課程指導綱要(修訂稿)》,主要是增加圖形操作介面、網路通訊、多媒體、常用工具軟體等。經過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的審議,於1997年10月由國家教委正式頒發。
新的修改稿進一步明確了中小學計算機課程的地位、目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並對小學、初中和高中的教學目的和內容做了規定。小學包括5個模組,中學有10個模組,分為基本模組、基本選學三類。
基本模組為:
計算機基礎知識與基本操作;
微機作業系統的操作與使用;
漢字輸入及西文文字處理;
基本選學模組:
資料處理與資料庫管理系統;
電子表格;
LOOG繪圖;
多媒體基礎知識及多媒體軟體應用;
Internet基礎知識與基本操作;
選學模組:
常用工具軟體的使用;
程式設計初步。
5.大力普及階段(2000~)
2000年10月在北京召開了第五次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工作會議,會上教育部陳至立部長親自做了主題報告。面對世界的形勢,提出了中國教育資訊化的宏偉規劃。會議上散發了三個檔案,主要涉及三個方面:資訊科技課程的教學、教學管理資訊化和以“校校通”為名的遠端教育網,這又是中國中小學資訊教育發展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對於資訊科技課程,一是把計算機教育提高為資訊科技教育;二是把課程定為初、高中的必修課。即提出2001年起高中開始設為必修課;2003年起大部分初中開始設為必修課;2005年起大中城市的小學普及資訊科技教育。
2000年11月教育部頒發了《中小學資訊科技課程指導綱要(試行)》。新的指導綱要把課程更名為“資訊科技”,對小學、初中、高中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進行了修改和補充,特別是增加了“網路及其應用”的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