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292249717603
-
2 # 約翰塞納貝拉
蒙臺梭利教育主要特點:
1,以兒童為中心;2、“不教的教育”;3、把握兒童的敏感期;4、教師扮演導師的角色;5、完全人格的培養;6、尊重孩子的成長步調;7、混齡教育;8、豐富的教材與教具;9、屏除單一獎懲制度;10、爆發式的教學成果。
福祿貝爾教育的主要特點:
1、教育必須適應自然:只有讓兒童進行自由、自主的活動,遵循兒童天性,才能實現兒童的真正發展。
2、將兒童的發展分為三個時期:嬰兒期、幼兒期、少年期。嬰兒期是養護時期,重視感官的發展;在幼兒期,遊戲和說話是兒童生活的兩大要素;而學習的時期開始於少年期。
3、讓兒童在遊戲中得到發展:福祿貝爾是教育史上第一個承認遊戲的教育價值的人。他認為遊戲可以鍛鍊兒童的身體,也可以訓練兒童的感官,還可以訓練兒童的思考與判斷。
4、為幼兒設計製造的一套玩具:“恩物”,意指上帝的恩賜,這套玩具的基本形狀是圓球、立方體和圓柱體。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幫助兒童理解客觀世界。
一、教育目的方面
福祿貝爾認為教育的目的是喚起和發展埋藏在幼兒內部的“上帝的本源”,把人身上潛在的上帝精神表現出來,教育的作用就在於激發和推動這一過程的實現,帶有神秘主義的色彩。而蒙臺梭利認為教育的目的是雙重的,包含了生物和社會兩個方面,透過創造有準備的環境來幫助個體自然的發展,健全個體的人格,使個體對社會這個環境做好準備,進而達到創造和平社會的最終理想。
兩者的共同點在於都強調了幼兒內部具有某種天生的特質或精神,而區別比較的細微。福祿貝爾認為教育就是喚起幼兒身心深處的本源教育就是不要對幼兒的這種自我發展進行阻礙,兒童自然地就會追隨自己的天性得到很好的發展,幼兒本身已經具備了需要教育的內容。而蒙臺梭利認為教育就是透過創造環境來幫助個體發展,個體本身具有的僅僅是吸收性的心智,教育就是去滿足幼兒驚人的吸收力。如果打個比方來說,福祿貝爾眼中的兒童就像是泉眼,教育者要做的就是撥開被阻塞的泉眼,不去阻礙泉水的湧出,泉水就會源源不斷的流淌出來。而蒙臺梭利眼中的兒童卻像是一塊具有超強吸收力的海綿,教育者需要做的就是把準備好的教育內容讓海綿吸收進去,兒童本身並不具備教育的內容,具備的僅僅是很強的吸收教育內容的能力。
二、教育原則方面
1. 連續性和階段性結合
福祿貝爾和蒙臺梭利都把兒童看作處於一個不斷連續發展的過程之中的,但二者的側重點有所不同。福祿貝爾特別強調幼兒發展各個階段之間的連續性,反對把各個發展階段孤立起來看待,而主張應看到各個階段之間的聯絡。但蒙臺梭利更強調兒童發展階段 之間的獨立性,從她的敏感期思想就可以明顯的看出這一主張。
2. 適應自然,自我發展
從表面上看福祿貝爾和蒙臺梭利都提出教育應當適應自然,重視兒童的自我發展,但二者的思想根源是不同的。
福祿貝爾認為兒童體內潛藏著力量和才能,所以教育只需追隨兒童的天性即可。他的這種思想明顯帶著復演說的印記。19世紀末20世紀初,達爾文的進化論影響甚廣,當時在生物學上已經發現人類的胚胎髮展史就是動物進化過程的復演。霍爾把這種生物學觀點引入心理學領域,提出了心理學的復演說。他認為個體的發展只不過是人類種族進化的復演過程,強調的是個體的生物因素透過遺傳決定性地控制和引導著個體的發展與成長,而環境的作用非常小,個體成熟以後,其行為將不可避免地隨著遺傳物質記載的方式而改變。
而蒙臺梭利的思想是建立在心理胚胎期理論之上的,她認為心裡胚胎期是兒童無意識的吸收外界刺激而形成心理活動的時期,最初的時候是一無所有的,經過吸收各種各樣的外界刺激,形成許多感受點和心理所需要的器官然後才產生生理。
二者都強調教育要適應自然,重視兒童的自我發展,從以上兩者理論基礎的不同我們可以看出,二者所說的 “自我發展”其實含義並不一樣,福祿貝爾的“自我發展”指的是讓兒童自然釋放心中本源的過程,而蒙臺梭利的“自我發展”指的是讓兒童自由吸收教育者所創造出環境中包含的教育內容。這個區別就促使蒙臺梭利比福祿貝爾更加重視兒童發展的特殊環境,所以環境教育成為了蒙臺梭利主要的教育理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