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1771300Sunny

    1、一定要多下地觀察。從事小麥育種工作一定要不怕辛苦,多下地調查記載,尤其不能錯過關鍵時期的調查和選拔,該調查的時候不能拖延,因為稍微一猶豫,調查的關鍵時期就會錯過,該年度這個時期的性狀就無法掌握了。


    2、要注重種質材料的積累和熟悉。種質資源是基礎,只有積累了豐富的種質材料,才能有豐富的遺傳背景;腦子裡裝的材料越多,記憶的材料性狀越具體,可供選用的親本就越多,配置雜交組合時才能做到心中有數,運用自如。


    3、客觀準確的評價品比鑑定材料。品比和鑑定試驗小區一定要規範種植,詳細調查記載。小區面積準確、地力均勻,苗全苗勻,這樣才能更客觀準確的評價產量結果;小區大小不一致、地力不均、缺苗斷壟都會對產量比較帶來很多麻煩,影響產量比較。對於苗頭品系,最好多年多點比較種植,這樣才能避免因地域差異或年季間氣候差異造成的判斷失誤。


    4、適度控制育種規模。育種規模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控制,根據規模大小,安排調查進度和選擇方法。在育種功底不是很深的情況下,配置組合的命中率不高,規模太小,選出好品種的機率就不高;但是規模也不宜太大,否則精力達不到,沒法保證質量。


    5、密切關注審定標準、參試渠道以及生產需求的變化。根據要求和需求制定育種目標,確定選擇手段,只有這樣才能少走彎路,選育出符合目標的小麥新品種。


    6、要有一定的栽培管理經驗。育種人不但要精通育種工作,還要有一定的栽培管理經驗,育種材料種植的早晚、管理的好壞,特殊氣候條件等都會影響育種材料的生長髮育情況,要能預判栽培管理措施或氣候條件變化帶來的農藝性狀的變化,相應的適當調整選擇標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滸傳的主要內容(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