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情感使用者37

    每月電子賬務操作流程:

    1、 錄入票據(銀行賬、現金賬)

    2、 在(銀行賬、現金賬)摘要欄選擇“本月合計”“本年累計”

    3、 點選“餘額結算”進行餘額計算 4、 點選“賬目分解”進行分賬 5、 分類賬彙總表點選“重新整理資料”

    6、 月結清單選擇“月份”,看賬目是否平賬,如果平賬可列印 7、 當月有現金支付的:在“現金賬”選擇月份如:1或3;在“憑證字”選擇“現付”;然後在“對應科目”檢視報了那些科目,用筆記下報賬了的科目;在“報賬單(現)表”選擇“資金來源”“費用科目”,點選“現付歸類”。

    檢視統計出來的金額與實際支付的是否相符。列印現付報賬單。

    8、 當月有銀行支付的:在“銀行賬”選擇月份如:1或3;在“憑證字”選擇“銀付”;然後在“對應科目”檢視報了那些科目,用筆記下報賬了的科目;在“報賬單(現)表”選擇“資金來源”“費用科目”,點選“銀付歸類”。

    檢視統計出來的金額與實際支付的是否相符。列印銀付報賬單。

    9、 將票據進行整理,貼上“票據分類標籤”。即可報賬。

  • 2 # 使用者9555601472811

    電子賬務處理的程式和方法


      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許多企業都採用了電子賬套處理賬務,並有逐漸替代手工做賬的趨勢,因為它方便、快捷、及時準確,為人們節約了時間和精力。 但是它也逐漸丟棄了手工做賬的一些優點:如穩定、細緻、單一,容易思考和及時發現問題處理問題等等。特別是當企業業務量增多時,堆集的原始憑據也越來越多,每個月的憑據總是在第二個月才收集完全,許多人在一大堆單據面前顯得有些束手無策,不知道應該先做哪張,後做哪張,還是隨便抓一張起來就做,不管經濟業務發生的來龍去脈。


      其實,電子賬務並不神秘,它也是有章可循的,只要你把握了它的一般規律,做起賬來就完全和手工帳一樣,還比手工賬省時、省力,不用計算,這豈不是起到了一舉兩得的效應。


      我們知道,當一項簡單的經濟業務發生時,總是先有存稅款、交稅,然後進貨、付款、銷售、收款、計提稅金、結轉成本、支付工資費用、攤銷各種待攤費用和結算損益等幾個步驟。如果把這套方法推廣到企業的日常管理當中,就變成了我們現在要介紹的電子賬務處理程式和方法了。


      1、存稅款:按上期計提的數額存入一定量的存款在稅款賬戶,就會出現一張進帳的原始憑據,一般這種憑據總放在第一步做,


      借:銀行存款——稅款帳戶,


       貸:銀行存款——基本帳戶。


      2、交納稅金:1-10號是稅款徵收期,報稅完畢,稅款戶銀行將會打印出一張稅收繳款書,表示這個月的稅款已經繳納。繳款書回單可以作為做帳的原始憑據,


      借: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或未交增值稅)


        應交稅金——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


        應交稅金——應交教育費附加


        應交稅金——應交地方教育費附加


       貸:銀行存款——稅款帳戶(或庫存現金)


      3、 購進貨物:有進有出,先進後出,所有的購貨和支付貨款的憑證,都是做在銷售憑證和結轉成本憑證的前面,這樣才不會出現原材料或庫存商品的貸方紅字。同時,購進貨物也是產生進項稅額的關鍵步驟,大多以當期認證後的進項發票入帳,這也是做好納稅計劃的步驟之一。一般帳套建議只設一級科目,三級庫存明細帳用手工替代。 這樣操作簡單、方便,出現錯誤不會影響全域性,便於及時修改進行。


      4、 付款:付款提貨、先付先提並有優惠和獎勵,這是商業行業企業多年遵循的原則和方法。所以應付帳款憑證應做在進貨後面,可以及時瞭解企業付款情況:有哪些企業尚未付款,金額多大時間多長,預備什麼時候才能付清。及時掌握情況瞭解情況解決問題,有助於增加企業信譽,為自己贏得更多的購貨渠道和商業合作伙伴,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5、 銷售及收款:銷售是企業的靈魂和命脈,有了銷售業務,一個企業才會有生機和動力,才有繼續生存下去的權利,銷售好壞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銷售也是計算稅款的必要環節,銷售分錄為,借記:應收帳款(或銀行存款、現金),貸記:主營業務收入 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其中,應收賬款掛在帳上,一般10-30天就要核對一次,有長期拖欠的貨款和壞賬都要催收,所以這步做好明細帳的核對工作十分重要。


      6、 其他應收應付款:這部份業務發生的次數不多,多半是企業為了週轉而臨時借入的資金,但也要及時清帳。做在應收款的後面便於提醒注意。


      7、 轉出未交增值稅:這是企業帳務處理的關鍵環節,轉出多少稅金視企業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企業稅負率要求達到1.5%,每月交納2000-3000元的稅款,這是企業容易接受和承擔的。轉出分錄為:借記:應交稅金——轉出未交增值稅,貸記: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金額為:當期銷售稅額-(當期進項稅額+上期留底稅額),這個步驟要非常明瞭,讓企業管理層都能看懂並及時作出決策,通知出納及時到銀行存入稅款準備下期繳稅。


      8、 計提稅金及附加:企業的應交稅金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上面提到的增值營業稅及消費稅等等,稱為國稅,另一部分是以增值稅、營業稅等為計稅依據提取的附加稅,一般有城市維護建設稅(稅率7%),教育費附加(稅率3%),地方教育費附加(稅率1%),稱為地方稅,各個企業都要做好這兩部分稅款的核對和報稅、納稅工作,期限為1-10日,其中個人所得稅的報稅時間為1-7號。


      9、 支付工資和工資分配:所有企業,無論經營況狀如何,都要及時足額地發放工資,一般個人工資2000元以下不繳納個人所得稅,超過2000元就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工資分配可視具體情況而定,單位管理人員工資進入管理費用,銷售人員工資進入銷售費用。


      10、 計提福利費用:按工資總額的14%計提福利費,小規模納稅企業不計提福利費,可以直接計入費用,總額也不超過工資總額的14%。


      11、 提備用金,支付費用:各種期間費用,有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等,具體可細分為:辦公費、差旅費、交通費、業務招待費、廣告費、汽車費用、燃油費、開辦費、折舊費、利息、手續費等等,視企業需要而定。


      12、 計提折舊:固定資產按月計提折舊,方法一般有平均年限法、加速折舊法、等,在購入固定資產的次月起就可以計提折舊了。


      13、 攤銷費用:小金額的費用可以一資攤銷,金額大的按年攤銷,一年以12個月平均計算,直到攤銷完畢。


      14、 結轉成本:成本結轉方法有先進先出法、實際進價法、加權平均法等等,由人工結出數字較為準確和直觀。


      15、 損益結轉:這部分由電腦自動生成,不再贅述。


      以上步驟只是抽象敘述,實際做帳時,總是把上個月憑證整理出來,按所述的步驟排列,準備充分後,就可以上機輸入了。電子帳套只是在瞬間就完成一個分錄的製作,做完後要交叉檢查,便於及時發現問題。更可靠的方法就是,先把未稽核記帳的憑證打出科目彙總表,按科目逐一檢查明細分類賬,如果出現眼誤而輸入錯誤,在機器上就可發並及時更改過來並核對。


      以上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大家聚思廣益,在工作中不斷創新出更好的方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藍芽耳機突然不管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