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陳夢夢完美
-
2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呂后對戚夫人有刻骨的仇恨,以致最後用非常殘忍的手段來殘殺戚夫人,把她做成了“人彘”。
呂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以後,做了一件讓後世大惑不解的事情。這就是她讓自己的親生兒子劉盈前去參觀。劉盈看了。知道是戚夫人以後,精神受到了極大的刺激。大哭著說,這不是人乾的事情!而且從此以後,劉盈就不理朝政,終日飲酒作樂,把自己灌得醉醺醺的。沒過幾年,劉盈就淘虛了身子,最終過早去世了。
顯然,呂后做的這件事,完全是害人又害己。一方面,他讓兒子憎恨自己,讓兒子失去了對母親的全部尊重和愛戴。另一方面,他也成為摧毀兒子,讓兒子早死的兇手。
(呂后劇照)
當初呂后是一種什麼心態,他用殘忍的手段殺死戚夫人,把戚夫人做成“人彘”。這種殘忍我們都能夠理解。由於當年劉邦獨寵戚夫人,並試圖廢了劉盈太子之位,呂后心中仇深似海,我們都理解。但是不理解的是,為什麼她一定要讓兒子去看呢?
我認為,呂后之所以要讓兒子去看被殘害的戚夫人,應該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考慮。
(劉盈劇照)
其一,用現身說法的方式,培養兒子強硬的性格。劉盈的性格一向比較荏弱。因為他這個荏弱的性格,還差點被劉邦廢掉了他的太子之位。呂后對這件事,是深有感觸的。當初他四處求情,求劉邦的那些大臣們幫助她努力要保住劉盈的太子之位,可以說,哭掉的眼淚不只有一缸。有一次劉邦想廢掉劉盈,周昌據理力爭。事情過後,呂后趕緊跑去感謝周昌,甚至都給周昌跪了下來。呂后作為堂堂的皇后,給一個大臣跪下來,由此可見,他對周昌有多麼感激。當年為了保住劉盈太子之位,她付出了多麼艱辛的努力。
所以,等她當了太后以後,她想的第一件事,就是無論如何,都要培養劉盈堅強的性格。
她把戚夫人做成“人彘”,特地讓劉盈去看,就是要告訴劉盈,當君王的人,必須學會心狠手辣。只有心狠手辣,你才能處於不敗之地。呂后還想告訴劉盈,你現在是皇帝,會遇到非常多的挑戰,有非常多的人想造你的反,奪你的權。如果不能像你爹劉邦殺功臣那樣做到心狠手辣,那麼你的江山,將來很可能就被別人給奪走了。
(戚夫人劇照)
其二,呂后想搶奪劉盈的權力。雖然劉盈是呂后的兒子,但呂后是一個權力慾望極強的人。她想獨掌朝廷。就算劉盈是她的兒子,她也不願意兒子和自己分權。
有人可能會說,你說得不對,劉盈從來就沒有掌控過權力,也沒有奪過呂后的權力。
事實並非如此。劉盈上臺以後,其實一度想把控權力的。我們都知道,歷史上有個著名的“蕭規曹隨”的故事。劉盈當時的丞相是曹參。曹參當了丞相以後,什麼事兒也不做,整天飲酒作樂。劉盈很不滿意,就對他說,你作為丞相,怎麼能不做事情呢?你該搞點制度建設啊。曹參說,你的能力不如你爹漢高祖,我的能力不如丞相蕭何,我們只需要照著他們制定的規則做,就對了,為什麼還要折騰什麼“制度建設”呢?
劉盈為什麼想搞制度建設,說白了,就是想把權力從呂后的身上奪過來,讓他自己掌權。他希望曹參能夠支援他。但是曹參人精一樣的人物,當然不會支援他,反而還幫助呂后打壓他。
我認為,這件事曹參肯定後來是給呂后彙報了的,而呂后也從其中看到了自己的權力危機。因為看見了這種權力危機,因此他要警告劉盈,告訴劉盈,不能輕舉妄動。我當媽的是很強勢的,權力是必須一直掌控在我手的。你還得再學學,現在還不是你掌權的時候。
所以,她讓劉盈去看他是怎麼整治戚夫人的,也就是讓劉盈見識見識她的強硬與殘忍。
以上兩點,大約就是呂后的目的吧。可惜的是,呂后錯判了人性,沒有看出劉盈有非常良善的一面。而劉盈的這種良善,又是一種虛弱的良善。因此最終劉盈被她母親給嚇死掉了。呂后最終害人害己。
(參考資料:《史記》)
-
3 # 晨風曉月趣歷史
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我也曾一度疑惑過,呂后將戚夫人做成人彘,悲慘的樣子讓人不敢直視,明知自己的兒子生性善良,呂后為什麼非要讓他去觀看呢?以至於讓自己的兒子,從此一病不起,最終英年早逝?如果有人就此而指責呂后,她以這樣的方式謀害自己的親生兒子,實現自己掌權干政目的,那麼筆者只能說,您對這段歷史還不甚瞭解,您對呂后這個人認識還不徹底。
呂后,原名叫呂雉,出生於大戶人家,受過良好的教育,也曾溫柔,也曾善良,本性並不壞。她後來的惡毒和瘋狂,完全是環境所逼。所以,呂后逼著自己的親生兒子,去看被做成人彘的戚夫人,絕非想要謀害自己的兒子來奪權。那究竟又是什麼樣的原因,促使她這樣去做呢?讓晨風曉月慢慢為您道來。
想告誡劉盈要堅毅強大劉邦自沛縣起兵以來,帶著一幫沛縣子弟和亡命之徒,長年在外東征西討。呂雉嫁給劉邦後,只能獨自帶著劉家的老人和孩子留在家鄉,在艱難、危險和恐懼之中度日。生逢亂世,人命賤如草芥,劉邦反秦起事,秦朝的官吏和劉邦的政治仇敵,隨時都可能竄入沛地,找劉邦的家人復仇,呂雉及其家人,隨時都有命之憂,時時都處在惶恐不安之中。兒子劉盈,長期沒有父親的陪伴,在成長的過程中缺乏父愛,又長期生活在沒有安全感的環境中,造成了劉盈的性格柔弱,沒有膽識和魄力。當劉盈還是太子的時候,劉邦就曾經因為這個方面的原因,幾次差點廢了劉盈的太子之位,改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理由是劉如意的性格“如意類我!”。
劉邦去世以後,劉盈繼承皇位,是為漢惠帝。惠帝劉盈的羸弱性格,成為朝廷面臨的最大隱患。大漢王朝建立時間不長,各種內憂外患交織在一起。外部環境是,匈奴虎視眈眈,隨時都有可能犯境;內部環境是,跟隨劉邦打天下的一幫功臣悍將,都在蠢蠢欲動,隨時都有可能舉起反叛的大旗,奪取劉氏的江山。作為母親的呂后,看在眼裡、急在心裡,自己總有一天會老去,不可能永遠保護兒子,她是多麼希望兒子能儘快成長壯大起來,承擔起大漢的江山社稷。
因此,身為皇太后的呂雉,實際掌握朝廷大權後,將劉邦生前最寵愛的女人戚姬,製成“人彘”,並叫讓惠帝前去觀看,她是希望兒子透過這件事,內心變得堅毅強大,成為一代雄主。
呂后讓劉盈觀看戚夫人變成“人彘”的樣子,就是想告訴他,如果當初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被立為太子,而劉盈的太子之位被廢除,那麼如今的皇帝,就該是她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如今的皇太后就是她戚夫人,被囚禁就該是你劉盈,被製成“人彘”的,就該是你的母親呂雉。如今雖然我們與戚夫人的爭鬥勝利了,但在鞏固皇權的道路上,還有許多已知和未知的敵人,他們就如同潛伏在黑暗樹林中的猛虎和惡狼,隨時都有可能竄出來,將你吞噬或將你撕咬得血肉模糊,你只有成為強者,將所有的敵人徹底打敗,你才會安全。
想警告劉盈已無退路劉邦駕崩之後,劉盈登上皇位。但由於惠帝年少,且性格柔弱,皇太后呂雉實際執掌了朝政大權。呂后當權後,迫不及待地清算劉邦生前寵愛的女人,謀害劉氏宗親。呂后首先對付的,就是戚夫人和她的兒子趙王如意。但,讓呂后失望的是,自己的兒子惠帝劉盈,並沒有與她站在同一戰線上,反而公開反對她的所作所為。
呂后為了謀害趙王如意,三番五次派人將其從封地趙國召來長安。惠帝劉盈聽說自己的母親將弟弟如意召來,馬上就明白了母親的用意,是想對如意下毒手了。劉盈很同情和可憐這個年幼無辜的弟弟,下定決心要保護好他,保護好劉氏的血脈。於是,他計算著如意來長安的日子,派人沿途嚴加保護,並在趙王劉如意進入長安的這一天,親自來到長安城外迎接。接上趙王后,直接將其帶回自己的宮室居住,起居飲食都在一起,時時守在弟弟的身邊,讓呂后的人沒有機會下手。但時間一長,劉盈不免放鬆了警惕。一天早上,惠帝起床出去打獵,看著正在熟睡中的弟弟如意,想想自己很快就會回來,在猶豫中最終沒有忍心叫醒他同往。一次的大意,終於給了呂后的人可乘之機,用毒酒將如意給毒死。惠帝打獵回來,如意早已毒發身亡。看著年幼兄弟的屍體,望著弟弟稚嫩的臉,劉盈痛苦不已,放聲大哭。同時,對自己的母親呂后,不僅有意地疏遠,而且還有了絲絲的恨意。
作為母親,呂后對兒子劉盈的心理變化了如指掌,她是想透過讓劉盈觀看戚夫人的慘狀,告訴兒子,你的母親已經將事情做絕了,而你又與母親又是命運共同體,你已經沒有退路了,只能硬起心腸,勇往直前!
但,呂后這三個想法都沒有實現,自己的兒子在看了戚夫人被製成“人彘”的慘狀後,不僅沒有強大起來,反而從此心灰意冷,一病不起,直接導致英年早逝!這也算是,冥冥之中的因果輪迴吧。
-
4 # 半吊子學歷史
一、呂后殺戚夫人的始末
在劉邦駕崩後,太子劉盈即位為帝,呂雉開始獨掌大權。面對昔日情敵,那些漢高祖劉邦寵幸的妃子,呂雉將她們囚禁起來,不準出宮;並將這些妃子的兒子全部遣往封地,不準母子相見。
戚夫人作為漢高祖劉邦的寵姬,併為其生子劉如意,深受劉邦寵愛。劉邦甚至認為太子劉盈軟弱,多次準備改立劉如意為太子的想法,辛虧遭到元老功臣們的竭力反對;呂雉也求計與留後張良,請出商山四皓出山輔佐,這才保住劉盈太子之位。
呂雉自嫁給劉邦之後,劉邦一直忙於造反事業,夫妻雙方聚少離多。等到呂雉再次見到劉邦之後,劉邦身邊已是美女如雲,此時年老色衰的呂雉就備受冷落,而自己與兒子的地位也受到戚夫人等寵姬的威脅。所以說,呂雉對劉邦的寵姬們是心懷怨恨的,尤其是對於戚夫人。
就在呂雉獨自掌權後,成為皇太后的呂雉就下令將戚夫人囚禁在永巷,剃光頭髮,脖子拴著鐵環,讓起穿著囚徒衣服,幹著舂米的苦役。
按理說,此時的戚夫人應該知道大勢已去,委曲求全尋求自保為上。事實上,戚夫人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此時的境地。據說,一邊舂米一邊唱著歌進行埋怨。這首歌被稱為《戚夫人之歌》,具體內容如下:
兒子為王,母親為奴,一天到晚舂著米,常與死亡相伴!相隔三千里,誰能告訴你。呂雉在聽到戚夫人的埋怨後,就有了殺掉戚夫人及其子趙王劉如意的想法。就將趙王劉如意召回京城,作為皇帝的劉盈就擔心母親呂雉加害自己年幼的弟弟,時刻守在劉如意身旁;然而最終呂雉還是趁機劉盈外出的時間,派人將趙王劉如意毒死了。
接下來,呂雉將戚夫人砍去手腳、挖掉眼睛、弄聾耳朵、毒啞喉嚨,關在豬圈裡,起名為“人彘”。然後讓孝惠帝劉盈去觀看人彘。劉盈在得知是戚夫人之後,心裡震驚無以復加,於是就放聲大哭,由此得了病。從此,劉盈開始終日寄情於飲酒作樂,不理朝政,最終身患病疾而逝。
二、呂雉的心態分析呂雉之所以如此殘忍對待戚夫人,完全是長期在高壓生存環境後,心理產生扭曲的報復心態。呂雉剛嫁給劉邦之後,就因為劉邦參與造反事業,待在家裡的呂雉時刻提心吊膽擔心秦朝政府的清算;後來劉邦造反事業有成,與項羽爭霸天下,呂雉和子女又成了項羽的俘虜,再次提心吊膽中度過;當劉邦終於贏得天下,這是回到劉邦身邊的呂雉才發現,劉邦的心思早已在的寵姬身上,自己和兒子的地位時刻受到威脅,還是在提心吊膽中過日子。直到劉邦去世,自己兒子當上皇帝那一刻起,呂雉才算真正放下了心,然而這一切是失去了許多親情、愛情、青春才換來的,到底值不值,可能就在呂雉心裡產生了。
呂雉之所以讓兒子觀看人彘,更多的一種報復心態在作祟。按照犯罪心理學分析,許多變態罪犯在犯罪之後,還是喜歡回到案發現場,就是有一種透過觀看自己犯罪現場,體驗二次犯罪的快感。呂雉讓兒子前來觀看自己的犯罪成果,同樣也有一種犯罪快感的心理。潛臺詞就是:兒子,你好好看看,這就是曾經威脅你我母子地位的敵人,昔日的秦王朝、項羽已經煙消雲散,今日的戚夫人同樣踩在你我母子的腳下。
-
5 # 資治通史
按史書記載,公元前195年6月初,漢高祖劉邦去世,次子劉盈繼承皇位,是為漢惠帝。與此同時,呂后將戚夫人囚禁於長安永巷。戚夫人在永巷並不“安分”,一面做苦工,還不忘日日唱歌:
“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女?”
歌聲很淒涼,呂后聽了很狂躁。隨後,呂后派人去趙國召戚夫人之子趙王劉如意入京,準備一併加害。但是由於趙相國周昌的阻撓,劉如意被召回京城已經是劉盈繼位半年之後的事情了。
(戚夫人劇照)
由於惠帝識破呂后意圖,於是主動到霸上接回弟弟,並且同吃同住,不給呂后下手的機會。可是一日惠帝早起打獵,劉如意不能早起陪同,結果被呂后毒死。也有一種記載是被用繩子勒死。
劉如意的死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呂后轉而對戚夫人下手。據說呂后命人將戚夫人砍了手腳,挖去雙眼,燒掉耳朵,毒啞嗓子,扔入廁所,請兒子劉盈觀摩。劉盈看到後,大驚失色,當場還罵呂后不是人,這種事情人做不出來。
由於驚嚇過度,劉盈一病不起,約近兩年時間勉強康復。不過,從此縱情酒色,荒廢朝政,只好由呂后肩負起治國理政的重擔。劉盈渾渾噩噩過了幾年,黯然離世,呂后光明正大的執掌朝堂。
(劉盈劇照)
以上就是劉邦去世後,戚夫人、漢惠帝劉盈、呂后等幾個人的恩怨糾葛。那麼,呂后為什麼非要強迫兒子去參觀戚夫人的慘狀呢?其實這個問題疑點很多,不見得真有其事。為什麼這樣說呢?有以下幾點理由:
一、沒有必要。呂后沒必要用戚夫人來刺激兒子,更不可能希望把兒子嚇殘、嚇死。無論從那個方面講都不符合邏輯。就算呂后權慾薰心,但實際上一直大權在握,根本沒必要使用手段,間接除掉兒子。反之,有兒子做“掩護”,呂后把弄權力才能得心應手,兒子一旦去世,呂后必成為眾矢之的,看看呂氏家族最終的結局就知道了。再說劉盈有那麼脆弱嗎?不見得。
(呂后劇照)
二、漢惠帝並非意志消沉,棄政享樂
惠帝劉盈的第一任丞相是蕭何,在任兩年後去世。之後,惠帝又請回在齊國為相的曹參拜為己所用。曹參在齊國的名聲很好,將齊國治理的生機盎然,但是自從當上惠帝的丞相後,每天只顧喝酒,從不過問政務。
時間一久,惠帝有些撐不住氣了,但不便當面責問曹參,於是向曹參的兒子拐彎抹角的表達了不滿情緒。曹參聞訊後,馬上向惠帝請罪。並連問了對方兩個問題。
曹參問:“陛下與先帝相比,誰更英明神武?”
惠帝說:“我不能望先帝項背。”
曹參又問:“臣與蕭相國比,誰更賢德?”
劉盈沉默片刻:“愛卿似乎不如蕭相國!”
曹參一拍大腿說:“這不就對了,既然你我君臣二人不及先帝與蕭相國,那我們還折騰個什麼勁兒,按著他們制定的治國方略走不就行了!”
劉盈聽完恍然大悟,曹參繼續喝酒,一個“蕭規曹隨”的成語流傳下來。
透過上述事件至少可以看出惠帝絕不是一個不思進取、無所用心、飽食終日的皇帝,反而有很大的志向,只不過漢初的國情決定了不需他去“折騰”,而是推行清靜無為的既定國策即可。另外,惠帝還針對性的制定了諸多施政方略,於漢初奉行的國策也是一種至臻與完善。不過,有強勢的母親存在,惠帝所做的一切都不能改變他存在感太弱的現實。
那麼,史書為什麼要有另一種“呂后強迫惠帝觀人彘”記載呢?其實這是一種欲蓋彌彰的遮羞方式。試想大漢王朝草創,政權即落入女人之手,不僅在傳統觀念上難以接受,而且於劉姓皇室也是一種羞辱。所以司馬遷為了給漢武帝挽回皇室顏面,完全可以塑造呂后惡毒形象,從而故意將兒子嚇成廢人。同時,他又透過一個“蕭規曹隨”的故事去揭露另一種真相。
這種“曲筆”方式在《史記》很常見,目的是既要說真話,又不能完全說真話。所以,戚夫人確實是被呂后處死,但有沒有被做成“人彘”也值得懷疑。
-
6 # 唐代丹藥
呂后力邀兒子漢惠帝劉盈觀看自己一手炮製的人彘。進行如此殘忍的事,看起來是讓人無法理解的,乃至於後世多伸手指責。
其實,呂后這麼做,卻是有她自己的考慮。
母親,一個很偉大的身份。同樣作為母親的呂雉,她還有其他身份需要承擔起來。不是皇后皇太后,儘管這些都是她後半生孜孜不斷的追求的目標。
需要她承擔起來的身份,在劉邦離世之後更加凸顯出來,她需要適應由一個農婦數年之間成長為一國之皇后皇太后的位置,幫助自家的兒子,當今的天子,以仁弱聞名天下的漢惠帝劉盈成為一個合格的皇帝。
由於劉盈的仁弱,劉邦才生出改立太子的心思,這也是她自項羽軍營歸來後,百般受到屈辱和折磨的根源。
似乎唯有強令自家兒子漢惠帝劉盈強硬起來,才是這時母子二人最好的出路。
然而,呂后面對的現實是,與劉邦一同建立漢朝的143位侯爵功臣,一幫劉邦分封過的同姓九王,更有劉邦在世時曾經寵幸過的後宮,以及一大幫嗷嗷待哺的百姓官吏。
對於百姓,比較簡單繼續執行與民休息,減除秦朝酷刑,基本上就可安撫下來。
至於後宮,既不能將其私放出宮,任其隨意去抹黑了劉邦乃至劉氏漢朝的臉面,更不能平復她內心的痛楚,遂悉數留在永巷之中,予以拘禁。
剩下的王侯將相,大多都是與劉邦打江山的功臣,原本不分彼此,不管尊卑,只論軍功。
但此時卻不行了。劉邦在病逝之前,已經將王侯將相的官和爵基本上都已設定完全,恩情幾乎是讓劉邦用盡。而143位侯爵和9位同姓王,佔據了全國近乎一半的土地,大半的人口,他們還可以在封地內自置史,得賦斂。這無疑對漢惠帝劉盈有衝擊,作為皇帝的劉盈反而是整個宗室勢力最為弱小的一個。漢朝初建時,臣子坐牛車上朝,劉邦連一隊毛色相同馬匹都無法湊齊,經濟單薄無助。最讓人無助的是,還要拿出一部分錢財和精力來應付北邊的草原帝國——匈奴,更需要藉助王侯將相鎮撫邊地。
換句話說,一旦忤逆王侯將相的心意,一干功臣絕不會善罷甘休,他們個個可都是征戰多年經驗豐富的老將,外加一向陰狠、做事只尋求有利於自身的陳平,後果是不堪設想。
那麼該如何改變這種狀況呢?
在位者御下慣用做法,無非就是兩條。
恩威並重。
既然恩惠被劉邦早已播撒出去。那麼她只有樹威才能將王侯將相的威脅去除。
劉邦剛剛下葬,呂后便招來曾經與她一同被項羽囚禁的審食其商議,將一干功臣侯爵一網打盡。
審食其是個沒有什麼主意的人,判斷不出這件事情的可行性。
與呂產交好的酈寄的父親酈商知曉了呂后的打算後,找到了審食其。酈商自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即劉邦起兵之初就已跟隨在劉邦身邊,屢立戰功,在漢六年(前201年)封為曲周侯。在軍事上還是積累了一些經驗的。
酈商將當前的情景分析了一下。
陳平、灌嬰將十萬守滎陽,樊噲、周勃將二十萬定燕、代,此聞帝崩,諸將皆誅,必連兵還鄉以攻關中。大臣內叛,諸侯外反,亡可翹足而待也。
呂后遂放棄了這個大膽的舉動。此事雖然不了了之沒有收到預料的效果。功臣王侯的勢力,雖然讓呂后不耐煩,卻因漢朝內外皆是功臣王侯一系佔據,呂后暫時無法動其分毫。
到了此時,呂后將目光轉到了與她有仇怨的戚夫人身上。
戚夫人擅長歌舞,這正中喜愛酒歌舞及美色的劉邦的下懷。加上太子劉盈仁弱,戚夫人又為劉邦生下男嬰,讓劉邦驚喜的是,戚夫人之子劉如意“類己”。劉邦由此生出改換太子的心思。
戚夫人也是個有眼力的女人,見到劉邦有意改立劉盈,便不斷在旁邊時常吹“枕頭風”,劉邦是改立的心思越發濃厚。
呂后為此惶惶不可終日,不惜以皇后之身跪謝為劉盈說項的御史大夫周昌。
太子爭立持續了數年之後,呂后和劉盈艱難勝出。卻也是將呂后的顏面踏在了腳下,也將劉盈的仁弱暴露無遺。因為劉盈彷彿是局外人一般,無任何積極的作為。
劉邦病逝之後,呂后將劉邦後宮拘禁。被拘禁於永巷的戚夫人被罰做苦役,將自己的怨恨和希望用她最為擅長的歌演唱出來。呂后昔日殺伐淮南楚王的威信在太子爭立時已然減弱,此時被戚夫人攪擾一番,幾乎是蕩然無存。
呂后這才令人一再徵調劉如意進長安,準備將戚夫人一系處死。
但劉邦早已佈置好防範措施,調派有恩於呂后的周昌為趙國丞相。面對呂后的徵調,周昌出聲阻止。數次過後,周昌本人被調回長安,呂后當面訓斥了周昌,將其羈留在長安,而後派人召劉如意。劉如意不得不遵令。
就在一徵一阻一留再召之間,呂后的剛毅及疵瑕必報以及行事果斷狠辣的性格袒露在世人面前。
而這正是此時的呂后需要的,也是她想要給兒子漢惠帝劉盈展示的。
可是劉盈的做法卻與她背道而馳。他明確知曉呂后的下一步打算,反而將昔日的政敵劉如意留在身邊加以保護。卻不去考慮,呂后為何如此處心積慮設計戚夫人母子。
多日之後,劉盈的一次疏漏給了呂后機會,將劉如意毒死。
之後,就發生了人彘事件。
作為母親加皇太后的呂后,有著多年坎坷經歷的她,既想將兒子培養成才且獨立狠辣,卻又一再因自己的性格和方法使得事與願違,反而把自己的聲名弄得是狼藉不堪。
-
7 # 西堤說文史
呂后之所以把戚夫人做成人彘,是戚夫人自以為受到漢高祖劉邦寵愛,想幫兒子奪嫡,而且,戚夫人看出來漢惠帝劉盈生性比較懦弱,以為奪嫡很容易。
可是她忘了劉盈有個厲害的媽。呂后在歷史上都是數的著的女強人,她強到什麼程度呢?劉邦這麼一個開國之君,死前都動不了她的勢力,無法更換太子,死時不得已竟然託孤呂后。
歷史上託孤,一般都是託孤給重臣或者愛將,比如後來的漢武帝託孤霍光和金日磾,蜀先主劉備託孤諸葛亮,而呂后作為一個女人,被託孤,除了她政治勢力強,劉邦也看出她政治手腕厲害,是無可奈何之舉。
這麼一個女強人,眼中是不揉沙子的,所以她在掌權以後,對劉邦的後宮,進行了大範圍的報復,很多劉邦的后妃被她驅逐甚至害死,其中最慘的是戚夫人,據說她被做成人彘以後三個月才死去。
在整治戚夫人母子的過程中,漢惠帝劉盈站在了戚夫人母子一邊。劉盈生性懦弱,但是善良,他跟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如意兄弟感情不錯。
呂后派人把趙王如意帶到長安,準備加害,漢惠帝劉盈愛弟情深,將趙王如意帶在身邊,食則同桌,睡則同榻,呂后的人一直沒有得到機會,一天早晨,漢惠帝很早出去打獵,看如意還在熟睡,沒忍心將他叫醒,就這麼一念之差,給了呂后機會,派人害死了如意。
呂后害死如意還不夠,還加害瞭如意的母親戚夫人,呂后派人砍斷了戚夫人的手腳,挖掉她的眼睛,用火燻燒她的耳朵,又給她喝啞藥,讓她住在豬圈裡,起了個名字叫“人彘”。
呂后將戚夫人害成人彘以後,還特意帶惠帝劉盈去看人彘,呂后此舉耐人尋味。
我認為,呂后這麼做,一方面是要震懾警告劉盈,呂后有野心,想把持朝政,如果劉盈長大,羽翼豐滿了,勢必要奪回權力,呂后此時以戚夫人為典型,向跟她作對的人示威。
另一方面,呂后是意在鍛鍊劉盈,劉盈生性懦弱,過於仁愛,缺乏人君應有的圓滑和狠毒,呂后以人彘為例子,意在告訴劉盈,為人君者,應心狠手辣,當機立斷,不可過於柔弱。漢朝初年,很多功勳仍在世,如果呂后老了,死了,劉盈沒點狠辣的手段,怎麼能震懾住這些人?
-
8 # 無月文化館
漢惠帝劉盈,宅心仁厚,只可惜從小到大,身邊都是虎狼之輩,當了7年皇帝,23歲就去世了。
劉盈,實在不應該生在這個亂世,對於他的性格來說,真的是很遭罪。
劉盈是個很善良,很關心別人的孩子。
父親劉邦一直忙著做大事業,幾乎不顧家裡。
彭城大捷,劉盈與父親劉邦團聚,但是轉瞬間,項羽突襲彭城,諸侯50萬大軍作鳥獸散。
亂軍當中,劉邦幾次三番要把劉盈姐弟趕下車去獨自逃跑,幸得司機夏侯嬰內心不忍,堅持帶上了他們姐弟倆。
即使被親人拋棄,劉盈依然關心自己的親人。
母親呂雉為了自己的皇位,和戚姬展開爭奪大戰,並戰勝了戚姬。
劉盈卻很關心弟弟劉如意。
劉如意失去了戚姬的保護,孤苦無依,劉盈就把劉如意接到自己宮裡同住。
他知道自己母親呂雉的毒辣性格,因此時時刻刻把劉如意帶在自己身邊保其安全。
只是有一天早上,劉盈有事出去,不忍心叫醒熟睡的弟弟,結果等他回來,劉如意已經被毒死了。
還有次,劉肥回京,呂雉想要在席上毒殺劉肥,結果劉盈自己以身為劉肥擋毒酒,呂雉氣的一巴掌拍翻了酒杯。
劉盈就是這樣一個皇帝,他總是想要保護自己的兄弟姐妹,也許,他是歷史上,最不介意自己兄弟姐妹的皇帝了。
在戚姬被呂雉製成人彘之後,呂雉拉著劉盈去看,她想讓自己的兒子明白,政治鬥爭就是這麼殘酷,如果之前是呂雉敗了,今天趴在地上蠕動的可能就是呂雉了。
可是劉盈實在太過善良,他不但沒能得到教育,反而被嚇壞了,回去大病了一場。
有些人,生來善良,劉盈,可能就是那樣的人。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
9 # 水一白聊歷史
要選中國歷史上最可憐的皇帝,估計漢惠帝劉盈都能排在前幾位了
1、爹不疼
剛出生不幾年,劉盈的爹劉邦就跑芒碭山落草去了,後來更是幹起了反秦的買賣,完全置家庭安危於不顧。更可氣的是,逃難途中,劉盈跟姐姐倆人還碰上了親爹,結果卻幾次被親爹踹下車,這可是親爹啊!咱們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果是咱們,當時是啥心情。要是沒有夏侯嬰,別說當皇帝,劉盈小命當時就沒了。
後來,劉盈好歹算是活了下來,還當上了太子,算是時來運轉了。可是親爹劉邦卻硬是覺得他不像自己,反而覺得戚美人生的劉如意像自己,幾次三番地想要廢了劉盈這個太子,好在又有貴人相助,什麼叔孫通、周昌、張良等等一票老臣都幫著想辦法、出主意,總算是把太子位置給保住了。
2、娘不愛
十六歲這年,劉盈終於成功等到了當皇帝的這一天,原本想著可以呼吸點自由的空氣了,可惜他還是太年輕了。儘管他生性善良,但是他的母親呂后經過與“小三”鬥智鬥勇的這些年,已經練就了一身百毒不侵的硬功夫,這回掌權了,是到了清除異己的時候了。於是,呂后先是想辦法把戚美人的兒子劉如意調回了京,想辦法毒死了,緊接著又把戚美人剁手腳、剜雙眼、割舌燻耳,整個做成了“人彘”。”人彘“是啥意思?彘也就是豬,”人彘“就是人形豬,其實,此刻的戚美人真恨不得做一頭豬,要不知道幾百年後的南朝,還真有一位被當成豬養的後來當了皇帝。只可惜,昔日的妙齡女齡此刻只是一個不見光明、不聞世間鳥語花香的”人形豬“。此時,她不知道的是,一位文質彬彬的皇帝正被叫來欣賞她這個”人形豬“,這位皇帝便是漢惠帝劉盈。善良的劉盈哪見過這個,當時就被嚇蒙了,聽說這是戚夫人,好半天沒緩過勁兒來,最後才擠出一句話““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此後的漢惠帝,不但大病一場,後來更是成為了一個沉迷於酒色的君主,剛好跟西漢末期的漢哀帝”交相輝映“,一樣的曾經躊躇滿志,一樣的被現實所擊倒,一樣的在酒色之中所沉淪。
不過,漢惠帝的噩夢還沒有結束。在他19歲的這一年,他的親外甥女,也就是他親姐姐魯元公主的女兒張嫣,在呂后的安排下,成為了他的皇后。一樁無論如何劉盈也接受不了的婚姻,就這樣在母親的安排下成真了。
3、早夭&絕子
漢惠帝的一生都在這樣的迷茫和痛苦之中度過,他不理解父親、更不理解母親,看著眼前的外甥女,更是痛苦萬分,最後,年僅23歲的劉盈便故去了,此時,在歷史的記載中,他還有六個兒子。
不過,四年後,他的長子劉恭就因為皇帝做得不讓呂后滿意被毒死了,八年後,他的另外幾個兒子也在那個平滅諸呂的鬥爭中被殺掉了。那些大臣們說,這些孩子都不是惠帝的兒子,都是呂后抱養過來的。
至於是真是假,最後也成為歷史的一個謎案。
呂后為什麼要讓惠帝去看”人彘“?如果歷史可以重來,我相信呂后應該不會再讓自己的兒子去看”人彘“;如果歷史可以重來,她甚至可能不會讓張嫣嫁給劉盈。只可惜,歷史不能重來,在當時那個時間點,她認為這是最好的選擇。
”女本柔弱,為母則剛“,昔日的呂后也曾個是柔弱的女子,只不過,生活的苦難一步步鍛鍊了她,尤其是當她流落在項羽大營一年半以後,初回漢營看到劉邦身邊的美人戚姬的時候,她不得不開始學習強硬了;而當她知道那個戚夫人開始為自己的兒子謀求太子之位的時候,她的人生終於徹底地改變了。為了她和她的兒子能夠活下來,能夠擁有幸福美滿的人生,她不得不改變。而且,她不但希望自己改變,也希望自己的兒子劉盈能夠改變,她希望她的兒子能夠無懼苦難,成長為真正的男子漢。
但是,她的兒子雖然當上了皇帝,還是很柔弱、很善良,他要保護哥哥劉肥,他還要保護弟弟劉如意。保護劉盈,呂后可以理解,但是保護劉如意,呂后接受不了,那是劉盈的政敵,是那個可能奪走他性命的人。所以,呂后決定幫助自己的兒子成長,在除掉了劉如意、殘害戚夫人後,讓劉盈先從欣賞”人彘“開始練起。
只可惜,她還是不瞭解自己的兒子,最終起到了反作用。可是,呂后還是不甘心,她認為自己的兒子雖然性格已經改變不了了,所以她希望從下一代身上彌補。於是,她選擇了張嫣,一個她心目中可以相信的自家人。結果顯然而易,她又錯了,她不但沒有能夠讓劉盈和張嫣生下一個兒子,最終還搭上了自己兒子的性命。
這就是發生在劉盈身上,最殘酷的母愛。
水言水語歷史上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呂后並沒有將戚夫人製成人彘,也沒有迫害戚氏一族,在漢初功臣表上,戚夫人的父親戚鰓後來還活了很多年,他受封的臨轅侯國甚至傳了四世,一直到漢武帝時期。之所以史書上有如此記載,只不過是因為呂氏一黨被除掉後,勝利者們對呂后的一種汙衊。這樣的話,劉盈自然也就沒有機會看到”人彘“,承受那個痛苦了,他之所以英年早逝,大概只是因為張嫣和常年的體弱多病所致了。
如果從情感的角度出發,我們當然希望這是事實。只不過,在我們還沒有證實戚鰓是戚夫人父親的情況下,也只能先選擇相信史書上所記載的歷史。
-
10 # 縹緲峰下一粒沙
劉邦的妻子呂雉,創造了兩項記錄,一是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二是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第一位臨朝稱制的女性,開啟了漢代外戚專權的先河。
換言之,正兒八經稱帝的女皇武則天,都得排在她之後,她所欠缺的只是一個名義上的皇帝名稱而已。就算如此,司馬遷修《史記》的時候,也將她列入了皇帝行列的“本紀”,名叫“呂太后本紀”,將她當皇帝來描寫。
史上有此殊遇的,唯有呂雉和項羽。
但是,如此霸氣的呂雉,卻有兩樁不如意的事。其一,丈夫劉邦不愛她;其二,跟兒女們離心。
第一樁還不算什麼大問題,對於古代女子來說,丈夫越來越富貴之後,看不上人老珠黃的原配,移情別戀、廣納側室並不是多麼難以接受的事情。只要能保住正室的地位,小情小愛大可拋之腦後。
何況劉邦不是一般的富貴,而是真正的富有天下。呂雉早已經做好了劉邦寵幸其他小妖精的準備,哪怕劉邦似乎真的愛上了戚夫人,呂雉也並沒有針對戚夫人做什麼。後來雙方成為仇敵,其實都是戚夫人先開的頭,先撩者賤,打死無怨,怪不得呂雉。
第二樁就實在太戳呂雉的心窩子了。丈夫靠不住,兒女就是她的精神支柱,她必須想盡一切辦法保護他們。將自己從人人稱讚的賢妻良母變成令人恐懼的毒婦,呂雉為的是什麼?還不就是兒女們!
可惜的是,兒子劉盈,女兒魯元公主似乎並不領情,反而覺得母親怎麼這麼狠毒,一點都不美好,不白蓮。
作為一名深愛著兒女的母親,這對呂雉的打擊是極其巨大的。可沒辦法,兒女可以埋怨母親,母親卻很難怪罪兒女,還得盡心為他們籌劃。
呂雉認為劉盈的性子太過懦弱天真,於是安排了一件事情,想讓他透過此事變得堅強成熟起來。不經歷風雨,就不會知道這世界的殘酷,經歷過後,大概就能直面風雨了吧。
卻沒想到正是這件事,讓母子之情蕩然無存,而且徹底摧毀了劉盈的精神世界。只能說呂雉太高估劉盈的接受程度了。
什麼事呢?帶劉盈參觀被削成人彘的戚夫人。
劉邦駕崩後,太子劉盈順理成章地繼位為帝。呂雉開始打擊報復戚夫人和她的兒子劉如意,站在她的角度,這很正常。
當年戚夫人搶她的丈夫也就罷了,竟然還想把劉盈的太子之位搶給劉如意,是可忍孰不可忍,呂雉能讓出丈夫,卻絕不願意讓身為嫡長子的兒子失去該有的東西。
無論誰站在呂雉的位置,大概都不會輕易放過戚夫人母子,肯定得折騰一通。倘若她能折騰爽了,出了胸中這口惡氣,這事兒大概也就過去了,不一定非要他們的性命,畢竟她並不是一個心胸狹窄的人。
問題是,劉盈不知道是天生善良,還是腦中哪根線搭錯了,竟然保護戚夫人母子,還將劉如意帶在身邊同吃同宿,一副深怕被母親謀害了的樣子。
試求呂雉心裡的陰影面積。這就好比,她為了兒子已經弄得滿手血腥,到頭來兒子不但不感激她,還將她當做惡人,轉身就站到了曾經傷害他們的敵人那一邊。那她做這一切,到底是為什麼?
被深深刺激到的呂雉,黑化了,變態了。行,你覺得我是惡人,那我就做惡人吧。先是毒殺劉如意,然後將戚夫人削成人彘。
《史記》中的記載是“太后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飲瘖藥,使居廁中,命曰人彘。”
幾天後,呂雉召來劉盈讓他參觀新事物。
要說呂雉純粹是為了恐嚇劉盈,那肯定不可能,再沒良心的兒子也是兒子。劉盈的態度也許會讓呂雉在一剎那間傷心欲絕,但她是經過大風大浪的人,不會因為這個就被擊垮。
不過,呂雉從這一系列事情中發現,劉盈不夠鐵石心腸,這哪兒行呢?一個優柔寡斷、仁慈寬容的皇帝,絕對守不住這偌大的江山。於是為了幫助兒子成為合格的冷酷皇帝,呂雉讓他開了開眼界。
萬萬沒想到,劉盈竟然這麼弱。知道那是戚夫人之後,他就被嚇壞了,更因此而認定母親滿身罪孽,作為母親的兒子,約等於他也有罪孽,再也沒有面目治理天下,此後大病一場,時常用酒精麻醉自己,再也不理朝政。
那個時候,呂雉一定是懵的。平心而論,雖然後來她執掌大權,但她和武則天不同,以前並沒有臨朝稱制的野心,因而不存在踢開兒子的可能性。
呂雉是真的想不通,能在逃命路上幾次丟下一雙兒女的劉邦、能無視項羽烹了老父這種威脅的劉邦、對髮妻嫡子沒什麼情義的劉邦,十分的冷心冷腸,怎麼會有劉盈這種兒子?
直到此時,呂雉才算是死了心,兒子要醉生夢死也隨他去,朝政就由自己撿起來。
總之,於呂雉,讓劉盈看人彘是一種鍛鍊;於劉盈,這是人生不可承受之重。他已經被眾多老師教傻了。
-
11 # 深山放歌
呂后以中國第一毒婦的稱號而名聲響徹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達千年之久,把威夫人做成人彘就是她施毒的經典代表作。
戚夫人是劉邦半路遇到的美人,納入後宮,施予百千寵愛於一身,併為劉邦生下一子,而呂后是劉邦的結髮夫妻,也是患難夫妻,雖然年老色衰,已過了承歡時光,但是劉邦對她還是敬重三分的,畢竟她也為劉邦生育一子,即後來的漢惠帝,為劉氏家業還是做過不少貢獻的。但是戚夫人年輕天真,無政治頭腦,一味持寵放曠,不考慮呂后的感受,還公然要求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最終呂后勝出,兒子繼大統,於是對戚夫人展開瘋狂報復,“彘”意思是“豬”,就是把戚夫人像殺豬那樣切成塊,放在缸裡,這就是人彘,可見是多麼殘忍的手段啊!
為什麼非要強迫自己的兒子漢惠帝去看呢?提問者也是腦洞大開,提出這麼一個問題,似乎並不是歷史要討論的問題,我想從以下幾點來回答:一、呂后本來就是專權強勢的女人,劉邦死後,她更是我行我素,沒把其它人放在眼裡,包括他的兒子漢惠帝。給他兒子看人彘,就是想震懾他,讓他兒子也不要小瞧她,從而達到“垂簾聽政”的目的。
漢惠帝倒是一個軟心腸的人,不似母親那樣歹毒,自看見戚夫人被做成人彘後,對母親呂后的行為也極為不滿,認為那不是人所做的事。歷史上是這樣說的,呂雉後竟然又叫劉盈來看,劉盈痛哭失聲,命人向呂雉說;“這種事不是人作得出來的。臣是太后的兒子,終究沒有辦法治理天下。”認為母親如此慘無人道,已經違背常理,驚駭非常,而不願處理政事。 從此,西漢開始了長達三十多年的呂后專政。
二、給他兒子漢惠帝看人彘,也是為了震懾朝中大臣,讓他們不敢有異心,只能臣服於她。
這從後期西漢重要大臣,也是漢後三傑之一的陳平就可以看出,陳平雖然是劉邦臨死前的託孤大臣,呂后也按照劉邦的意思讓他擔任要職,但是陳平為了自保,不問政事,反而深得呂后喜歡。還有一例,就是齊悼惠王劉肥,因與漢惠帝劉盈交往時,劉盈向劉肥行弟弟之禮,讓劉肥上座,從而呂后聞之暗下毒酒,準備毒死劉肥,後來劉肥在他人的建議下,割地獻給呂后的唯一女兒——魯元公主,才得以保全性命,可見,呂后對當時的政治影響是很大的,很多人因懼怕呂后而不得不委屈求全。
-
12 # 澹奕
呂后只是想告訴自己兒子,成王敗寇,換了得勢的是戚夫人母子,他們母子倆的命運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希望兒子剛強起來,沒想到劉盈被嚇得一病不起。
公元前195年,太祖劉邦駕崩,時年僅有16歲的太子劉盈登基繼位,即漢惠帝,在中國歷史上,漢惠帝劉盈這個人,單純從為人方面來說確實還不錯,但作為皇帝,他實在過於軟弱無能荏弱過度,也是諸多悲劇的製造者。
劉盈登基之後沒多久,趙王如意被呂后鴆殺,隨後,如意的生母戚夫人被呂后做成了人彘。
《史記》: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趙王少,不能蚤起,太后聞其獨居,使人持鴆飲之,黎,孝惠還,趙王已死。太后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燻耳、飲瘖藥,使居廁中,命曰人彘,居數日,乃召孝惠帝觀人彘。孝惠見,問,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歲餘不能起。
劉邦駕崩劉盈繼位之後,呂后狠辣凌厲地除掉了當年曾被劉邦想著立儲的趙王如意,並且將戚夫人做成了人彘,其手段之狠千古罕見,不過,戚夫人最終如此結局,很大一部分原因都來自於其自身。
按照司馬遷的敘述,劉邦的性格是: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
而太子劉盈與劉邦最像的地方,是“仁”,最不像也最讓劉邦厭惡的地方,就是“弱”。
孝惠為人仁弱,高祖以為不類我,常欲廢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類我。
劉邦雖然是個草莽出身,但從小就心高氣傲,整天都不想著做農活,而是到處結交朋友,雖然只不過是個亭長,但在十里八鄉的卻非常吃得開,第一次見到呂后的父親呂太公,一頓牛皮就把老人家唬住,還將女兒嫁給了他。相較之下,出身帝王家的劉盈,卻從小仁弱,一幅人儘可欺的無能樣子,也難怪劉邦生氣。
晚年的劉邦年老體弱,感覺不久於人世,然而劉盈實在太軟弱,劉邦覺得這樣的太子很難成為一個合格的皇帝,因此幾次三番想要將其廢黜,而改立寵妃戚夫人所生的趙王如意。
漢十二年,上從擊破布軍歸,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諫,不聽,因疾不視事,叔孫太傅稱說引古今,以死爭太子,上佯許之,猶欲易之。
劉邦一直都有廢太子的念頭,而後宮之中,呂后急得跟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的同時,戚夫人也不斷在向劉邦吹枕邊風。
戚姬幸,常從上之關東,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如意立為趙王后,幾代太子者數矣,賴大臣爭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廢。
戚夫人整天在劉邦身邊哭泣,要劉邦廢太子劉盈改立如意,不斷很雷人的是,除此之外,戚夫人既沒有暗中向呂后和劉盈下手,也沒有聯絡朝中的臣子,單純地在劉邦那裡哭。當然,這種白蓮花的操作,最終要是能夠成功的話,那也算是一個千古奇談了。
在呂后與前朝臣子的集體反對與暗中經營之下,劉盈的太子之位最終還是得以保全,在劉邦駕崩之後,成功登基繼位,不過,劉盈的皇位雖然保住了,但並不能說明他成功了。
當時的漢朝仍舊內憂外患不休,以劉盈的性格,根本不足以穩住漢朝的江山,在這種情況之下,他的母親出手了,呂后雖是一介女流,但其手段心氣,著實不輸鬚眉男子。
戚夫人當年盛寵無匹,縱然讓呂后被冷落,都是劉邦的過錯,但呂后也不能將劉邦怎麼樣,她所有的恨意,全都加在了戚夫人的身上,而且戚夫人曾想爭奪儲君之位,這更加是呂后所不能容忍的,呂后對付戚夫人母子,實屬尋常,當然,其方式確實太狠了一些。
劉盈荏弱,無法支撐起朝堂,而這個時候,呂后自然會顯得強勢很多,看著總是跟自己作對但是又著實無能的兒子,呂后心裡很難說完全不在意,她可能與當初劉邦一樣,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但她又與劉邦不同,呂后的膝下,只有劉盈這一個兒子,劉盈再怎麼不爭氣,呂后也不能將其廢黜另外換一個。
所以,呂后只能想著如何去改變這個軟弱的兒子,百思不得其解之下,她想到了一劑猛藥,那就是讓劉盈去觀看她的勝利成果,即被做成了人彘的戚夫人。
見到了被做成了人彘的戚夫人,劉盈被嚇得一病不起,然而這絕非呂后這個親孃的初衷,她的本意,或許只是想告訴劉盈,要想治漢朝當時的天下,靠仁愛軟弱是絕對不行的,當初勝出的是他們母子,倘若如意登基戚夫人成了太后,那他們母子倆的命運就可能對調。
只不過沒想到呂后弄巧成拙,直接嚇病了劉盈,這位仁弱的皇帝也沒活多久就英年早逝。
-
13 # 尚宮女史
關於呂后將戚夫人製成人彘一事,一直以來,絕大多數人所持的一種觀點就是:戚夫人很冤,是值得同情的,而呂后則太過狠毒,所謂“悲慼夫人則怨呂后”。但呂后固然狠毒,而戚夫人實際上也並不無辜。劉邦有很多妃子,為什麼呂后單單將戚夫人製成了人彘呢?僅僅是因為戚夫人最受劉邦寵愛嗎?
其實不然,如果戚夫人僅僅得到了劉邦的萬千寵愛,呂后不至於如此恨她,將她製成了人彘,連她的兒子也不放過。而呂后之所以對戚夫人有這樣的恨意,實際上更多的是因為戚夫人想動呂后的蛋糕。
要說呂后和劉邦之間感情深厚,那隻能是騙人,從史籍中,我們不難看出,劉邦和呂后之間是沒有什麼真感情的,劉邦這個人其實是比較冷血的,當初他在逃跑的時候都能狠心將自己的一兒一女接連三次扔下車,更不用說對呂后有多好了,而且兩人本就聚少離多。
呂后雖然是劉邦的結髮妻子,但她和劉邦在一起的時間遠遠不及戚夫人和劉邦在一起的時間。不過漢朝建立、天下平定之後,呂后這個皇后確實為劉邦做了很多事,她為人剛毅,佐高祖定天下,其政治能力絕不再劉邦之下,甚至很多人認為論政治手腕,呂后是強於劉邦的。
劉邦需要呂后,但對她沒有感情,他喜歡的是戚夫人那樣年輕貌美又溫柔婉約的,在這一點上,呂后自然很生氣,但生氣也不能止住她日漸衰老的步伐,所以她將自己的全部心力放在朝堂上、放在兒子劉盈身上。
而偏偏劉盈這個嫡長子的太子之路很不順暢,他雖然被立為了太子,但不被劉邦喜歡,劉邦喜歡的是戚夫人所生的劉如意。他一直想易儲,這種想法並沒有絲毫的隱瞞,再加上戚夫人在他的耳邊一遍遍磨,因此易儲這件事,劉邦提出了很多次,每次都被大臣們阻攔,易儲是國之大事,稍不注意就可能引起動亂,劉邦明明知道卻還是不曾打消易儲的念頭。
最後,劉邦甚至想要不顧阻攔強行立劉如意為太子,而呂后不得不求助張良,張良給呂后支了一招,將商山四皓請來輔佐劉盈,這才讓劉邦打消了易儲的心思。
戚夫人不甘心,還想繼續勸劉邦,無奈劉邦太知道商山四皓意味著什麼,因此只能安撫戚夫人,併為戚夫人和劉如意安排後路。只不過再怎麼安排,沒了劉邦護佑的戚夫人和劉如意如何能鬥得過呂后呢?
呂后恨戚夫人,恨她搶奪了劉邦全部的寵愛,恨她能夠左右劉邦的決定,更恨她覬覦劉盈的太子之位。明明劉盈這個嫡長子就是太子的最合適人選,戚夫人卻仗著劉邦的寵愛試圖來個廢嫡立庶,呂后是拼盡了全力才保下了劉盈的太子之位,這樣的戚夫人,讓呂后如何能忍?
所以劉邦一去世,呂后就對戚夫人和劉如意出手了。她將戚夫人軟禁在永巷中,然後命人將已經就藩的趙王劉如意召回,只不過劉如意身邊有周昌護佑,因此一直不肯回京。母子倆的處境都算不上好,在永巷做苦力的戚夫人甚至還經常唱一首自己寫的歌:
“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女。”
只可惜劉如意自顧不暇,不得不一次次應付呂后的詔令,呂后將劉如意不肯回來,就先將周昌召了回來,然後再召劉如意,劉如意不得不進京,好在在灞上遇到了正在等待迎接他的劉盈,劉盈將劉如意保護了起來,帶進宮中,兩人形影不離,但劉盈不可能永遠帶著劉如意,因此呂后還是找到機會毒死了劉如意。
劉如意一死,呂后對戚夫人就更加沒有什麼忌憚了,於是接下來她: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飲瘖藥,使居廁中,命曰“人彘”。
只是這樣還不夠,過了數天,呂后竟然讓劉盈去觀看人彘,劉盈哪裡認得出面前的那個怪物是什麼,經過詢問,才知道那竟然是戚夫人,這給了劉盈沉重的打擊,他被眼前的怪物嚇到了,也被母親的狠毒嚇到了,回去就生了一場大病,並從此不理朝政,醉生夢死過餘生,公元前188年,漢惠帝劉盈去世。
那麼,呂后為什麼要讓劉盈去看被製成人彘的戚夫人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呂后終於出了心中的一口惡氣,自然想與兒子分享。呂后想整治戚夫人已經不是一兩年的事情了,她已經容忍了戚夫人太久,如果不是劉邦的庇護,戚夫人早就死了,所以等到劉邦一死,呂后就囚禁了戚夫人,一步步實行計劃,將戚夫人製成人彘,她是不會讓戚夫人好過的,就是死也不能痛痛快快死。
其次,呂后想讓劉盈知道,政治是殘酷的。在長達數年的鬥爭中,戚夫人贏得了劉邦的寵愛,但呂后卻贏得了天下,很難說誰輸誰贏,不過在呂后這裡,呂后才是最後的贏家,而戚夫人是失敗的那個,成王敗寇,失敗了就得接受懲罰,不管這懲罰多重。政治從來都是殘酷的,是血腥的,成則王,敗則亡,呂后希望劉盈能夠知道失敗會有怎樣的後果。
再次,呂后想讓劉盈成長起來,只能冷血無情才能做好皇帝,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劉盈向來仁弱,善良且怯懦,有劉邦和呂后這樣強勢的父母,劉盈性格懦弱不足為奇,但這是為帝者的大忌,善良同樣如此,呂后對劉盈保護劉如意的行為很是不滿,帝王家哪來的兄弟情?她希望劉盈能夠學會冷血,直面血腥,這樣才不至於在以後被兄弟們設計死、被臣子們算計死。
呂后本意是讓劉盈從戚夫人的結局中明白一些道理,學會一些事情,但是讓她失望的是,劉盈不僅沒有從中學到什麼,反而生了一場大病,從此心灰意冷了。
而大漢江山則一直握在呂后手中,她在劉盈死後還扶立了劉盈的兩個兒子做皇帝,自己臨朝稱制,呂氏家族也逐漸興盛起來。只不過呂后死後,諸呂之亂中,劉漢宗室重新佔了上風,呂后絲毫沒放在心上的薄姬之子劉恆登基為帝,開啟文景之治。
-
14 # 南宮外史
呂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zhì) 後,強迫自己的兒子漢惠帝去看,大概有幾方面原因:
一、向兒子宣佈我們的政敵被徹底除掉了,你可以安穩地做你的皇帝了。
二、向兒子炫耀:我是非常有本事的!
三、向惠帝示威:我是很厲害的,你以後一定要聽我的話,否則……。
四、恐嚇惠帝,為以後的專權和稱制作鋪墊。
五、認為兒子太懦弱,故利用人彘戚夫人,來培養兒子的膽量和殘忍心態。
呂后圖片
-
15 # 青史筆談
呂后強迫親生兒子去看自己做的人彘,把兒子嚇得精神崩潰,最後早亡。這真的是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淪喪。
大家都知道漢惠帝劉盈性格比較柔弱,所以非常不理解為何呂后要故意刺激這個柔弱的兒子,難道她不知道這樣會嚇壞自己的娃嗎?其實呂后這樣做有兩重目的:
第一,以自己為標準,鍛鍊兒子呂后自己難道是天生冷血殘暴的?曾幾何時,呂后還是呂雉,一個大戶人家的小姐,天真浪漫,溫柔善良。結婚之後更是操持家務,當好了劉邦的賢內助。她之所以變成後來的樣子,都是因為命運不斷地將她推向權力的中心,最後來到了王座的旁邊。這就引來了各種各樣的權力爭鬥。
皇權的爭奪最是血腥,在這樣的環境下,她鍛煉出了鐵石心腸。因為不瘋狂就活不下去!這就是在權力的侵蝕下人性的扭曲,在那個旋渦的中心,一切都是身不由己。呂后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劉盈不明白,所以呂后覺得自己應該好好地教育教育兒子。
在呂后看來,天生的性格是可以改變的。她溫婉的呂雉可以變成殘暴的呂后,那麼她的兒子現在雖然性格軟弱,但是也可以變成一個冷血的君王!只是缺乏鍛鍊而已。而讓兒子直麵人彘的血腥和恐怖就是對他的鍛鍊之一。這就是呂后為劉盈設下的一道考驗,或許以後還會有第二道,第三道。可惜第一道考驗就把劉盈嚇得奔潰了,劉盈看到人彘之後,嚇得面色慘白,說了一句:
“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
連劉盈都覺得這不是人能幹得出來的啊!他一方面痛恨母親的狠毒,另一方面又對人生充滿了絕望,從此醉生夢死,不理朝政,沒幾年就去世了。
第二,呂后還想繼續掌控權力劉盈是呂后的兒子沒錯,但是在呂后看來自己這個兒子性格太過軟弱,當個皇帝還差得遠。她教育和鍛鍊劉盈其實有兩個意思。第一,皇位是你的。第二,你還不能勝任皇帝。只要自己的兒子是皇帝,並且他沒有能力親政,那麼權力就是呂后的。
透過讓劉盈去看人彘,可以充分讓其意識到自己的弱小和樹立呂后在其心中的威嚴,從此劉盈不敢對呂后提及“親政”這兩個字。這是呂后的目的,又或者這是她潛意識裡面的想法。
劉盈是聰明的,或許正是看到了這一點,他對未來感到絕望,不敢去抗爭,就只能自暴自棄,最後掏空了身體離開人世。
綜上所述:呂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後,非要強迫自己兒子漢惠帝劉盈去觀看,一是想鍛鍊兒子,二是讓兒子認識到自己的弱小,好讓自己掌控權力。讓她沒有想到的是,她的親生兒子最後卻因此而亡。
而至於劉盈為什麼後來自暴自棄,我想是因為看不到希望了,母親在世的時候自己沒有出頭之日,母親去世後世人也不會允許一個女暴君的兒子繼續待在皇位上。這也就是為什麼他看到人彘之後,會發出一句“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的感慨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已經解答了題主的疑惑。更多精彩關注@三維策論。
-
16 # 熊沾沾
呂后和戚夫人的妻妾之爭,就不說了。大家都很熟悉。
呂后作為這場宮斗的贏家,即使最後贏了,內心也會覺得慘烈。
她嫁給劉邦後,基本上都是在鬼門關打轉。
更令天下原配女人心有慼慼焉的是,好不容易回到丈夫身邊,覺得可以鬆一口氣,過一點享福日子時,才發現在丈夫身邊的日子更不好過。她要天天和小妾鬥爭才能保住自己和兒女的前途和地位。
天下女人最怕自己的人生中有此一問,為什麼我陪他共患難,他卻不能在共富貴的時候善待我一些呢?
憑什麼?
劉邦這個丈夫對於妻子呂后,剛好就是如此。
呂后是古代版“原配的宿命”。
婚姻中的磨難讓呂后從青春期那個相夫教子的賢惠少婦,變成了一個心腸狠辣堅硬的後宮掌權婦人。
她的經歷讓她只相信,一個人在該發狠的時候,必須有一股比敵人還狠的勁頭,才可以保住自己和身邊的人。
她的母性讓她認為,她必須讓她的兒子明白這一點,才能坐穩皇帝的寶座。
人生經歷和母性重疊一起,促使她做出這樣的決定。
她要讓兒子漢惠帝直面慘烈的人生,殘酷的宮鬥事實,才能明白帝王之位光鮮的另外一面,是鮮血,是人命。
這是一個經歷過殘酷人生搏擊和宮廷鬥爭慘勝過後母親做出的本能選擇。
呂后覺著這是為了兒子好,她在教導兒子何為“帝王之道”!
但是沒有讀過養育心理學的呂后不明白,孩子的心理承受是不同的。
每一個孩子背後都有自己的天性和選擇。
史書上記載漢惠帝性情仁厚,漢高祖劉邦就覺得他過於仁弱,不像自己。
劉邦對於漢惠帝劉盈,不是一個好父親。但這一點他看得很準。
漢惠帝的確承載不了這樣殘酷的事實。
昔日美豔后宮的戚夫人,居然落得如此下場。
劉盈身為呂后之子,其實並不能理解母親和戚夫人之間的仇恨。從他對待戚夫人之子趙王如意的態度上, 漢惠帝劉盈對戚夫人母子沒有多大敵意。
他對戚夫人母子的定位是家人。
對於呂后的恨和痛,他是知道的,不然漢惠帝不會主動讓趙王如意與自己同吃同住,儘量在強勢母親的鐵腕下,保護這位異母弟。
漢惠帝無法做到與母親“感同身受”。
於是,呂后強迫他去看所謂的“人彘”,直接衝破了漢惠帝劉盈的心理底線。他承受不了這樣的打擊。
他之前可能設想過戚夫人會死在母親手上,但想不到死法如此慘絕人寰。
崩潰過後,他選擇自暴自棄,呂后的這招“現實教育”顯然起到了反效果。
漢惠帝大病了一場,自暴自棄,抑鬱而終,年僅二十四歲。
-
17 # 冷眼話文史
我的答案是:呂后讓漢惠帝觀看“人彘”,有兩方面的原因。
其一,呂后處於一種炫耀的心態,想讓世人看到她的成功。
其二,呂后為了教育軟弱的兒子,讓漢惠帝知道“弱肉強食”的道理。讓他明白,如果不全力以赴,在鬥爭中失敗會是怎樣的下場。
一、呂后的心態在呂后所處年代,是一個動盪的年代。男人們有自己的戰場,他們在戰場和朝堂上爭鬥。一代代英傑不斷地演繹著“成王敗寇”的故事。在幾千年的歷史中,那些在戰場或者朝堂上鬥爭中勝利的男人們,有為了展現大度,讓對手屈辱活著的人;有為了展現威嚴,讓對手灰飛煙滅的人;還有為了消除心中的恨,殘忍虐待對手的人。
男人們有自己的戰場,女人們也有。只不過她們的戰場在高牆內、在大院中。女人之間的爭鬥絲毫不亞於男人們的鬥爭。“成王敗寇”的規則同樣適用於她們,她們的戰場規則也和男子類似,在鬥爭中失敗的一方也會遭到清算。
呂后和戚夫人之間的鬥爭就是這樣的例子。她們的鬥爭,主要集中在兩點。
第一點:誰會得到劉邦的寵幸?
第二點:誰的兒子會成為劉邦的繼承人?
在誰能得到劉邦寵幸方面的鬥爭,以呂后的完敗而告終。不說別的,就歲數而言,呂后比戚夫人大了很多。呂后出生在公元前241年,戚夫人出生在公元前224年。呂后比戚夫人大了整整十七歲,幾乎相當於大了一代人。
歲月是一把無情的殺豬刀,隨著歲數的增長,呂后的容顏已經不復當年。作為“糟糠”之妻,呂后嫁給劉邦的時候,劉邦還是一個落魄的窮小子。多年來呂后顛沛流離,始終支援丈夫的事業。最艱難的時候,呂后甚至被項羽抓獲,當了幾年的俘虜。
這些苦戚夫人都沒吃過,但她僅憑藉著年輕,輕鬆地奪得了劉邦的愛。自己辛辛苦苦種下的果,卻讓別人來採摘。呂后難免會對戚夫人有看法,這也成了戚夫人後來被殘忍對待的原因之一。
誰的兒子能成為繼承人,這一點上戚夫人完敗。戚夫人的兒子“如意”曾經備受劉邦喜愛,這種喜愛直接威脅到了太子劉盈的地位。在替兒子保住太子之位這件事上,呂后充分顯示了她的老辣。他動員了漢朝的宿老幫忙。如張良等人。除此之外,他又請出了民間的一些宿老,讓他們效忠劉盈。最終,劉邦見太子羽翼已成,就放棄了立戚夫人兒子為太子的念頭。
相比較呂后的老辣,戚夫人在替兒子爭取太子的事上,除了博取劉邦的關愛,並未見其他大的動作。若論政治手段的高低,戚夫人在呂后年前就像是一個小學生。
呂后和戚夫人之間多年以來為了利益的鬥爭,沒有一點火藥味是不可能的事。尤其在奪儲這種事關生死的事上,兩人的關係勢必緊張。假如戚夫人成為最終的勝利者,我想呂后可能也不會好過。
西楚霸王項羽曾經說過:“富貴不歸故鄉,如錦衣夜行”。這句話的本意是說,如果功成名就後,不讓世人知道自己的功績;有了榮華富貴後,沒有在他人面前炫耀。這就像在漆黑的夜裡穿著華麗的衣冠趕路,這種情況下誰又能看到你的富貴呢。這可能代表了項羽那個時代一部分人的思想。
呂后和項羽是一個時代的人,她可能也有這樣的心態。呂后讓漢惠帝看失敗後的戚夫人,難免帶有一絲成功者的炫耀。
二、劉盈其人漢惠帝劉盈是劉邦的第二個兒子,但他是嫡子。在他之前,劉邦還有一個非婚生的兒子——劉肥。劉盈這個人相比較其他帝王,他的表現更加仁慈,他對其他兄弟的態度相對比較溫和。
舉個例子,他為了防止呂后殺死自己的兄弟,而和戚夫人的兒子如意吃住都在一起。如意就是曾經威脅他太子地位的人。他這種舉動更像是一個普通人家的兄長,而不似一個帝王。歷史上多數帝王不會如此仁慈的對待曾經威脅過自己位置的人。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對付自己的哥哥們。再比如雍正帝對付和自己爭奪儲君的兄弟們。
劉盈的種種行為顯示,他很有可能非常信任自己的兄弟。這種信任在皇家是一種非常危險的事,因為他的兄弟理論上都享有皇位繼承權。如果過度縱容這些擁有繼承權的兄弟,他們很有可能覬覦皇位。
劉盈對兄弟不設防,對人過於仁慈、寬厚,他的這些性格,可能會影響帝位和統治。作為母親的呂后,還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強硬而狠辣。她讓兒子看戚夫人的慘狀,可能是想告訴兒子如果過於仁慈,在鬥爭中失敗會面臨怎麼樣的結局。
而漢惠帝在看到戚夫人的慘狀後,大受刺激,並開始不理朝政。有人把這解釋為呂后把持朝政的計謀。我不這麼認為。
此時的呂后已經接近五十歲高齡,在這個年齡她必須要考慮身後事。劉盈是她唯一的親生兒子,如果劉盈的帝位不保,意味著她這一支脈告別權利核心。而從高位上告別權利核心意味著什麼,呂后比別人都清楚。以呂后的權謀,她不至於算計不到這點。所以她並沒有坑害兒子的意思,她的所作所為,只是一個母親“恨鐵不成鋼”的教育手段。或許她的手段過於激烈,超越了漢惠帝的接受範圍,導致了漢惠帝的厭惡。
結語呂后的一生,只有漢惠帝一個親生兒子。她也將大部分心血都用在了漢惠帝身上,從一開始她就在為漢惠帝鋪平繼承大統的道路。她的所做作為只是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愛護和幫助。她讓劉盈觀看戚夫人的慘狀,可能除了作為勝利者的炫耀,更多的是想讓自己的兒子認清權利鬥爭的可怕。
-
18 # 楊角風發作
我不是楊角風,我看他在寫這個問答,囉裡囉嗦寫了那麼一大堆字,我讀得都累。
什麼呂后怎麼上位的?戚夫人又跟她有什麼仇?人彘到底是個什麼玩意?漢惠帝又為什麼跟呂后不合……芭拉芭拉,得寫了好幾千字,可惜一句話都沒說到重點上,我一氣之下全給他刪了,誰讓他這幾天老是惹本姑娘不高興。
我趁著他去上廁所拉屎的空,來替他回答,反正他每次上廁所,沒半個小時是回不來的,這個時間足夠回答這個問題了:
呂后這人我知道,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三大女強人之一,另外的倆,一個是武則天,一個是慈禧,也是我們崇拜的偶像。
但,不管她們掌握多大的權力,歸根結底,她們是女人啊,這一點楊角風這個木頭疙瘩,是絕對理解不了女人的心。
楊角風說呂后殘害戚夫人,是為了給自己樹立威信,是為了消除異己,為了以後自己上位……這都是胡說八道,呂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就一個原因,就是嫉妒。
嫉妒戚夫人以前搶了自己丈夫的愛,女人一旦嫉妒起來,是恨不得把情敵碎屍萬段的。再加上,戚夫人長得還比她漂亮,女人味又十足,把劉邦這個老色鬼迷得神魂顛倒,還差點就因她換了太子。
還有,呂后為什麼要把人彘給兒子看?
這多簡單啊,做母親的恨某個人,自然也希望兒子也恨那個人。所以,可想而知,以前呂后絕對沒少在兒子面前說戚夫人的壞話。
這次戚夫人失勢,為了驗證自己的言論正確,當然得給兒子看啦,讓他知道老孃的厲害!
不過呢,作為母親的,像這麼狠的人,確實不多,說到底,可能這時候的呂后變態了吧,對,應該是變態了。
不好,我聽到沖水聲了,楊角風好像要回來了,是不是我還得配張圖啊?
隨便選一張吧!
-
19 # 使用者清風細雨
呂后把戚夫人做成人彘後,硬讓自己親生兒子漢惠帝劉盈去看。把劉盈嚇得一病不起,直到駕崩。哪為什麼呢?首先,劉邦晚年最寵愛戚夫人,他說世界上沒有比戚夫人更好看的女人了。為此,他還準備廢掉太子劉盈,讓戚夫人兒子劉如意作太子。你想,戚夫人奪呂后愛,她兒子奪人家兒子權。所以,呂后掌權後睚眥必報。把她作成人彘。然後讓皇帝去看自已出了一口惡氣多愉快啊。第二是母雞啄米式的教育。呂后就此想教育兒子,對待敵人堅決不要心慈手軟。要置她們於死地,這樣才能維護你的威望和統治。最後。呂后還想讓孩子知道自已親媽的手段:你看媽多厲害,過去你爸跟前的紅人,讓媽給整的人不人,鬼不鬼的。你服媽了吧。
回覆列表
1. 安裝裝置---麥克風連線轉接線插頭麥克風口,耳機連線轉接線耳機插口,然後插入耳機孔。
2. 開啟唱吧---唱歌---點歌---演唱---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