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71381975614167

    中國騎兵 (2012)

    導演: 寧海強

    編劇: 黃曉峰

    主演: 王雷、李健

    型別: 劇情

    地區: 中國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 2012-09-21

    集數: 32集

    單集片長: 40分鐘

    中國騎兵 (2012)

    導演: 寧海強

    編劇: 黃曉峰

    主演: 王雷、李健

    型別: 劇情

    地區: 中國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 2012-09-21

    集數: 32集

    單集片長: 40分鐘

  • 2 # 戰壕

    其實該劇中的是毛瑟M712衝鋒手槍,本身就是具備自動發射能力的,並不存在在毛瑟手槍基礎上進行自行改動的行為。

    而德國原廠也沒有放棄對該槍的改進,該槍本身是可以加裝槍套作為槍托當做卡賓槍使用的,所以具有很不錯的改進潛力。此後,在先前的毛瑟手槍基礎上,增加了快慢機,並且增大了彈匣容量,這就是能夠自動射擊的毛瑟M712衝鋒手槍,再加上槍托之後確實是可以作為衝鋒槍使用的。

    在片中,周衛國及其屬下很多時候使用毛瑟手槍時,都是加上槍托作為卡賓槍使用的,有時也以自動模式作為衝鋒槍使用。普通的毛瑟手槍也是可以進行改裝的,主要就是將內部的槍機等結構進行更換,就可以作為衝鋒槍使用了。

  • 3 # 薩沙

    周衛國用的是盒子炮,20發裝彈,可以全自動射擊。

    但全自動射擊很難控制,有經驗的槍手多采用水平帶一些角度的掃射,進行扇面射擊。

    其實,這種盒子炮本來就是配有槍托的,是可以當做卡賓槍使用的。

    如果不安裝槍托,其實這種盒子炮就是一種衝鋒手槍。

    但你說把盒子炮當做衝鋒槍用,可行不可行?

    當然是不可行的了。

    衝鋒手槍和衝鋒槍不是一回事,射擊有本質的不同。

    衝鋒手槍仍然以單發射擊為主,只是具有全自動掃射的功能,目的是用於近距離的短促火力壓制。

    因為手槍的槍管短,沒有槍托,裝彈少,根本沒有辦法和衝鋒槍相比。

    如果衝鋒手槍和衝鋒槍對戰,絕對是死翹翹的。

    退一步說,即便拋去技術環節不談,衝鋒槍強調掃射時候的精度和火力壓制性,就要能夠控制劇烈震動的槍聲。因為衝鋒槍較重,有槍托,所有有經驗的衝鋒槍射手還是沒問題的。

    但盒子炮這種,你根本就控制不住。全自動射擊也只能一次掃射幾發子彈,上來就是一梭子20發,子彈絕對飛到姥姥家去了。

    中國在北韓戰爭之前裝備了至少50萬支盒子炮,但北韓戰爭中後期就淘汰了。

    為啥?

    即便最垃圾的蘇制衝鋒槍,也可以輕鬆壓垮盒子炮。

    所以,周衛國用盒子炮當做衝鋒槍用,原則上當然可以,但實戰是沒法打的。

    又是編劇的異想天開。

  • 4 # 夜幕色百合

    這個問題要放在特定的情況下看。《雪豹》裡周衛國要組建一支特種部隊。這支部隊不是攻堅作戰部隊,而是用來突襲,滲透,暗殺,斬首的特殊部隊。因此不需要射程遠殺傷力高的步槍和機槍。需要的是方便攜帶,火力壓制力強的武器。卡賓槍和衝鋒槍是最合適這個部隊的。但是當時中國造不出來,日軍也沒配發。所以周衛國看中了德國原產的毛瑟手槍。這種槍設計出來就是當做衝鋒手槍來用的,能裝20發的彈匣,實現20連發。與槍配套的槍匣可以卡在槍柄上當槍托,以此來實現抵肩射擊增加精準度。所以說並不是改造。用這種槍去和衝鋒槍,卡賓槍對抗當然是以卵擊石,但是面對當時普遍裝備三八大蓋的日軍,在近距離作戰中還是能夠取得一些優勢的。當然了,毛瑟手槍即便是加裝槍托和長彈匣,跟當時的主流衝鋒槍,哪怕是和斯登這種粗製濫造的衝鋒槍相比,都不是一個等級的。但是中國軍隊當時實在是造不出來,也沒辦法從日軍手中繳獲,所以也是實在沒有辦法的辦法了。

  • 5 # 國平軍史

    《雪豹》是國內知名度僅次於《亮劍》的抗戰劇,許多衛視每年都在非黃金時間播放,照樣有大批的人追劇,可見這兩部連續劇在國內觀眾心目中有較高的地位。

    儘管劇中的鬼子似乎有點智障,男主角周衛國又料事如神,軍事技能超眾,從凇滬會戰中,打掉鬼子的炮兵陣地,識破扮成國軍的鬼子,以及回頭反殺追擊日軍的種種情節,很難讓人感覺國軍是在節節敗退,實際上和抗戰神劇有太多的相似之處,但並不妨礙觀眾對其喜愛。

    劇中周衛國曾使用過德制毛瑟C-96軍用手槍,國內稱其為駁殼槍,使用那種10發彈倉供彈的手槍;至於改裝的20發彈匣供彈的俗稱盒子炮或20響等。

    這兩把毛瑟軍用手槍,都配有木殼槍托,因此江南人又稱木殼槍,其木殼槍托和手槍底部可連線在一起,戰時抵肩射擊,不僅射擊精度高,而且射程遠,有效距離可達150米,事實上就是一把衝鋒手槍。

    周衛國是將毛瑟C-96軍用手槍當作衝鋒手槍使用,而不是衝鋒槍,現實中,毛瑟手槍沒有改成衝鋒槍的成功案例,只是連線槍托,當作衝鋒手槍使用而已。

    其中,10發彈倉供彈的毛瑟手槍,即便抵肩射擊,也只是單發射擊,無法自動射擊;只有20發彈匣供彈,改進型毛瑟軍用手槍,才能連發自動射擊,兩者必須區別開來。

    衝鋒手槍和衝鋒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兩把不同型別的槍械,不能搞混淆了,衝鋒槍其火力都在衝鋒手槍之上,由於槍管較長,因此射擊精度也在衝鋒手槍之上。

    衝鋒手槍,實際上就是自動手槍的另外一種稱呼,也有國家的軍隊稱其為突擊手槍,最早也曾稱為機關手槍,就是可全自動射擊的手槍,這類手槍裝備品種即便在全球都是屈指可數的,一般手槍都是單發射擊的。

    此類槍械槍管都比衝鋒槍短,重量也比衝鋒槍輕,但卻要比一般的手槍重,經常配有附加肩託,用來抵肩射擊,儘管不是衝鋒槍,但卻具備了衝鋒槍的基本效能。

  • 6 # 兵說

    首先要糾正一個錯誤,周衛國並沒有把手槍改為衝鋒槍使用,而是將駁殼槍換了的彈容量大的彈夾,加了個槍托而已。換句話來說,駁殼槍本來就具有連發射擊的能力,是一把典型的衝鋒手槍,衝鋒手槍和衝鋒槍本質上是不同的,題主可能將其混為一談了。

    駁殼槍是華人心中引以為豪的手槍,其實駁殼槍只是它的小名,它的大名叫做毛瑟C96手槍,是1895年德國毛瑟兵工廠的費德勒三兄弟利用工作空閒時間設計出的,駁殼槍不僅能夠實現自動裝填和待擊,還可以連發,它有150米的射程和每分鐘40到120發的戰鬥射速,彈容量十發。所以此槍在戰場上優勢很大,可以說毛瑟C96手槍在當時算是手槍中的佼佼者了。但是它在歐洲並沒有成為制式武器,因為它太雞肋了,當做手槍用外形和重量又偏大,和步槍相比威力又太小,當時德國軍隊本來想用毛瑟C96的,但在與盧格P08手槍競爭中敗下陣來。自此,駁殼槍在歐洲人的眼裡成了窩囊廢武器。

    從上個世紀20年代開始,西方列強對中國實行了十年的武器禁運,從步槍子彈到大炮都在禁運之列。但是當時中國軍閥混戰,各路軍閥為了搞到武器,也是下了血本,而中國的戰爭對近戰的火力需求很大,但是中國薄弱的軍工生產能力又無法為部隊提供大量的衝鋒槍及彈藥。毛瑟C96手槍恰好可以彌補中國軍隊火力不足,又不在禁運之內,所以成了各路軍閥的首選武器。而毛瑟兵工廠對駁殼槍進行了改良,如毛瑟M1916式9毫米駁殼槍、毛瑟M1932式7.63毫米衝鋒手槍(712式)等,這些駁殼槍基本上在中國兵工廠得到複製。

    在《雪豹》中,周衛國用的就是712式,使用的20發大容量可拆式彈夾,後面還可以加上一個固定槍托,作為卡賓槍來用,可以提高精準度,但是硬是要拿它當衝鋒槍用,是不行的,因為在全自動模式下是很難控制射擊的。

  • 7 # 戰甲裝研菌

    當然可以這麼改啊,而且這麼改是有原型的。

    毛瑟C96手槍是德國毛瑟公司在19世紀末研發出來的一款手槍。和某些連維基都不看的所謂“創作者”所描述的不同的是,毛瑟C96系列手槍在歐洲曾經也有過大量裝備,只不過當時的攝像技術不夠發達,加上手槍主要作為二線部隊的裝備,所以說很少被報道出來。

    發射9mm手槍彈的毛瑟手槍

    在一戰時期,德國陸軍曾一次性訂購了整整十五萬支毛瑟C96,其中超過90%都在戰爭結束之前被交付給軍隊。這批手槍在德國陸軍內又被編號為“Red 9”,發射的是9mm巴拉貝魯姆手槍彈而並非常見的7.63mm毛瑟手槍彈。在二戰時期,德國空軍也採購過近萬支毛瑟M30(C96的一個衍生型號)手槍。

    被德軍採購的“Red 9”毛瑟手槍,發射的是9mm手槍彈

    除開德國之外,奧匈帝國也曾經購買過五萬支標準型號的毛瑟C96手槍。在一戰時期,當時歐洲各國軍隊的交戰方式主要是塹壕戰,特別缺乏單兵自動武器。而毛瑟C96系列手槍的出現,完全可以彌補這一點。

    值得注意的是,絕大部分毛瑟手槍採用的是固定彈倉供彈,而不是像M712一樣,採用的是可拆卸彈匣供彈

    “戰術化”之後的毛瑟手槍

    而在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和我軍的裝備和戰法都基本處於一戰時期的水平,所以說毛瑟C96系列手槍在我軍中特別流行。把木製槍盒裝在手槍握把上當做卡賓槍或者衝鋒槍用,這點是毛瑟公司出廠就這麼設定的,所以也算不上我們獨特的創造。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巴西還把一些毛瑟手槍改造為了PASAM衝鋒槍,在槍管不變的情況下加裝了一個木製握把。由此可見,把手槍改成衝鋒槍是完全可行的。

    巴西的PASAM衝鋒槍

  • 8 # 不正經的軍棍

    毛瑟C96是抗戰中使用最多的一把手槍,普及率非常高,基層軍官幾乎是人手一把,這把槍來到中國之後,華人將這把槍發揚光大。駁殼槍幾乎可以說是抗戰軍人的一個代表,蘇軍的是波波沙衝鋒槍,美軍的是加蘭德步槍,英軍的李恩菲爾德,而中國則是大名鼎鼎的“二十響”。

    很多時候,人們對毛瑟C96的認知就是一把普通的手槍,然而,這把手槍的設計之初就不是一個自衛手槍,而是偏重於進攻,射速425米/秒。但是這把槍在國外基本上是沒有好評,主要原因是後坐力太大。而這把槍來到中國後,聰明的華人將這把槍的優勢徹底發揮出來,槍口跳動的問題也被解決。

    在抗戰中,駁殼槍在近戰中火力優勢很明顯,射程威力足夠用,射速夠用。在淞滬戰場上,國軍就有專門的手槍隊參與戰鬥,大名鼎鼎的二十九軍大刀隊,也是每人配備一隻二十響。

    毛瑟C96不光只有一支槍,它的另外一個綽號叫盒子炮,和其他手槍不同,其他手槍都是放在槍套裡,而毛瑟C96是放在盒子裡,原裝的都是有盒子的,這個盒子不是做別的用的,就是為了裝在上面當槍托使用的。裝上槍托之後的毛瑟C96,抵肩射擊精準度更高。

  • 9 # 遊戲人超超

    當然可以這麼改啊,而且這麼改是有原型的。

    毛瑟C96手槍是德國毛瑟公司在19世紀末研發出來的一款手槍。和某些連維基都不看的所謂“創作者”所描述的不同的是,毛瑟C96系列手槍在歐洲曾經也有過大量裝備,只不過當時的攝像技術不夠發達,加上手槍主要作為二線部隊的裝備,所以說很少被報道出來。

    發射9mm手槍彈的毛瑟手槍

    在一戰時期,德國陸軍曾一次性訂購了整整十五萬支毛瑟C96,其中超過90%都在戰爭結束之前被交付給軍隊。這批手槍在德國陸軍內又被編號為“Red 9”,發射的是9mm巴拉貝魯姆手槍彈而並非常見的7.63mm毛瑟手槍彈。在二戰時期,德國空軍也採購過近萬支毛瑟M30(C96的一個衍生型號)手槍。

    被德軍採購的“Red 9”毛瑟手槍,發射的是9mm手槍彈

    除開德國之外,奧匈帝國也曾經購買過五萬支標準型號的毛瑟C96手槍。在一戰時期,當時歐洲各國軍隊的交戰方式主要是塹壕戰,特別缺乏單兵自動武器。而毛瑟C96系列手槍的出現,完全可以彌補這一點。

    值得注意的是,絕大部分毛瑟手槍採用的是固定彈倉供彈,而不是像M712一樣,採用的是可拆卸彈匣供彈

    “戰術化”之後的毛瑟手槍

    而在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和我軍的裝備和戰法都基本處於一戰時期的水平,所以說毛瑟C96系列手槍在我軍中特別流行。把木製槍盒裝在手槍握把上當做卡賓槍或者衝鋒槍用,這點是毛瑟公司出廠就這麼設定的,所以也算不上我們獨特的創造。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巴西還把一些毛瑟手槍改造為了PASAM衝鋒槍,在槍管不變的情況下加裝了一個木製握把。由此可見,把手槍改成衝鋒槍是完全可行的。

    巴西的PASAM衝鋒槍

  • 10 # 老球迷新觀點

    《雪豹》裡面周衛國用手槍改衝鋒槍,不好意思我沒看過這電視劇,不過在二戰時期中國戰場上最常見的手槍——盒子炮本身就是衝鋒槍,那些擼子們(以勃朗寧為代表的的)當然不是衝鋒槍了。自動手槍本身就是微型衝鋒槍。

    德中中國產的毛瑟c96手槍是一款西方不亮東方亮的的產品,在歐洲戰場上這款手槍受到了冷落,在中國戰場上則是成了搶手貨,因為當時中國相對落後,士兵的步槍威力都不大,而毛瑟c96則是威力不小,射程遠,射速快,一下子就被中國戰場認可了,就愛這火力。在中國幾乎是從土匪到游擊隊到正規部隊,都對毛瑟手槍喜愛有加,看看給他起的中國名子你們就知道了:駁殼槍、盒子炮、二十響、大肚盒子、自來得、鏡面匣子等等等。

    該槍的槍套就是槍托,安裝上之後那就是一把妥妥的衝鋒槍了,普通的衝鋒槍是30顆子彈的彈匣,而盒子炮的彈匣可以裝20發,差距並不大。而且也能夠實現自動射擊,不用扣一下扳機發射一顆子彈。

    其實現在很多國家還是有裝備衝鋒手槍的,這些自動手槍也被稱為衝鋒手槍,比如俄羅斯的布衣野小子就是裝有20發子彈的衝鋒手槍,2018年2月3日年被擊落的蘇25攻擊機的飛行員就用布衣野小子與前來的敵人進行了激烈交火,這款槍一下子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 11 # 鐵桿軍迷

    《雪豹》是海內外知名度僅次於《亮劍》的抗戰劇,也算得上是一部比較優秀的抗日劇了,許多衛視每年都在非黃金時間播放,照樣有大批的人追劇,可見這兩部連續劇在國內觀眾心目中有較高的地位。

    在劇中周衛國使用過一種毛瑟手槍,也稱為駁殼槍,是一種有10發子彈的手槍。改裝成20發子彈的叫做盒子炮。這兩種手槍,收拾木製槍托,所以又有人叫做木託槍,木質槍托能夠和手槍握柄連在一起,戰鬥時抵肩射擊,不但可以提高射擊精度,還能射的更遠,在150米內造成殺傷,實際上就是一種衝鋒手槍。

    周衛國是將毛瑟C-96軍用手槍把木製槍盒裝在手槍握把上當做卡賓槍或者衝鋒槍用,這只是連線槍托,看成衝鋒手槍應用而已。這點其實是毛瑟公司出廠就這麼設定的,所以也算不上我們獨特的創造。

     毛瑟C96手槍是德國毛瑟公司在19世紀末研發出來的一款手槍。和某些連維基都不看的所謂“創作者”所描述的不同的是,毛瑟C96系列手槍在歐洲曾經也有過大量裝備,只不過當時的攝像技術不夠發達,加上手槍主要作為二線部隊的裝備,所以說很少被報道出來。

    衝鋒手槍,理論上即是自入手槍的另一種稱謂,有了國度的戎行稱其為突擊手槍,開始已經喻為機關手槍,就是可全踴躍射擊的手槍,這種手槍設施種類即便在環球凡是觸目皆是的,一般手槍但凡單發射擊的。

    此類槍械槍管都比衝鋒槍短,重量也比衝鋒槍輕,但卻要比通常的手槍重,常常配有附加肩託,用來抵肩射擊,儘管不是衝鋒槍,但卻具備了衝鋒槍的基賦從命。

    衝鋒手槍和衝鋒槍不是一回事,射擊有本質的不同。

    衝鋒手槍和衝鋒槍,是兩種不同的槍械,一定要分清楚,衝鋒槍的火力完全超越衝鋒手槍太多了。

    其實,衝鋒手槍可以成為自動手槍,有些國家也稱為突擊手槍,最開始的時候還叫做機關手槍,就是能夠自動連發的手槍,這種槍械在全球的種類很少,通常手槍都是單發的。

    衝鋒手槍仍然以單發射擊為主,只是具有全自動掃射的功能,目的是用於近距離的短促火力壓制。因為手槍的槍管短,沒有槍托,裝彈少,根本沒有辦法和衝鋒槍相比。因為衝鋒槍較重,有槍托,所有有經驗的衝鋒槍射手還是沒問題的。

    這種衝鋒手槍槍管都很短,也比衝鋒槍輕了很多,但是比普通的手槍要重一些,通常有一個加長的槍托,已經擁有了一些衝鋒槍的特點。

  • 12 # 晴空萬里王慶生

    不是手槍改衝鋒槍,而是本身就是二十發的衝鋒手槍,他不過是把二十發的彈匣翻了個個,一上一下兩個彈匣連在了一起,打完彈匣直接一掉頭就行,至於那個木槍托,本身就是和手槍一體的,是放手槍的槍盒子,槍盒子底部和手槍槍托是會連起來的,連起來就是有託手槍,有託手槍可以防止手槍連射時槍管上翹。

  • 13 # 生產隊長下地了

    這就是真實存在的,不是戲劇,《雪豹》印象中第一次反映這個細節。我曾經在博物館仔細看過駁殼槍(鏡面匣子),就是這個構造,後來才在雪豹中看到的

  • 14 # 舊時大叔

    可以改,手槍和衝鋒槍構造最大的區別就是手槍單發、衝鋒槍連發。可以自動上膛、自動拋殼的手槍是半自動手槍,雖然是單發,但具備連發改造基礎。之所以手槍是單發設計,因為單手操作,射擊精度、持槍穩定性難度極大,連發根本無法操控,所以不適合連發。

    有經驗的射手,為了克服扳機阻力、減少激發瞬間晃動,會透過打磨擊發機構,達到輕觸即可擊發的目的,扣動扳機會很輕鬆。如果打磨過度了,就會出現手槍連發現象。

    這種類似BUG存在的打磨,就會讓手槍實現連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暢享20怎麼匯入sim卡聯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