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jw210
-
2 # 鄭太尉觀天下
首先,俄羅斯對於颱風級的處理,還不能算是自廢武功。因為颱風級總共建造完成了6艘,其中有3艘被銷燬,2艘處於封存狀態,而有1艘還正在服役。即便是一艘,颱風級還可以攜帶20枚潛射導彈,具備一次發射120-200個核彈頭的能力。再加上俄羅斯已有的潛射導彈力量,真的不能說是自廢武功,只不過是把毀滅人類的次數,由10次變為2次而已。
因此,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是繼續保留颱風級、往這個無底洞裡面砸錢,還是果斷割肉,這是一個很容易就判斷的問題。即便是俄羅斯全部保留颱風級,也沒有壓倒美軍海基核威懾的能力,與其強撐著,還不如果斷銷燬。而且這些錢還是來自美國,可以說最大程度節省資金。
當然,這從蘇聯角度來看,是巨大的浪費。很多軍迷心中也很可惜。但我們不要忘了,武器裝備是先進工業製造能力的集中體現。但武器裝備除了軍事用途,基本上都是廢鐵。如果國家經濟出現困難,將這些武器果斷廢棄是最合理的辦法,反之往他們身上投任何的資金來維護保養,都是巨大的浪費,沒有任何意義,
至今還有兩艘颱風級在北方造船廠中封存著。也許俄羅斯經濟好轉,這兩艘潛艇仍然會重新服役,但也有可能永遠爛下去。
-
3 # 武器風暴眼
我對臺風級核潛艇還是比較感興趣的,下面我作個回答。俄羅斯全部銷燬颱風級戰略核潛艇,其實並不是自廢武功,而是有著深刻的內在原因的:
首先,是受俄美削減戰略進攻性武器條約的限制在2010年春,俄美簽署相關條約,規定雙方部署的核彈頭最多是1550枚。當時,俄海軍有667BDRM型“海豚”級核潛艇,還有即將服役的“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再加上條約規定中提名限制,颱風級退役就成了必然之勢了。
其次,颱風級核潛艇導彈供應出現了停滯颱風級核潛艇使用的是R-39系列彈道導彈,然而,該導彈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因經費不足停產。本來想用研製中的R-39UTTKH“遠洋帆船”液體燃料彈道導彈替代R-39,但最終未能研製成功。同時,俄武器庫中的剩餘R-39導彈又被認定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退役或是最好和最有體面的選擇。
第三,颱風級核潛艇退役是因為有了“接班人”當時,俄羅斯“北風之神”級新一代戰略核潛艇即將服役,該艦長為160米,寬是13.5米,排水量達2.4萬噸,最大下潛深度為480米,它裝備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發射常規魚雷、導彈魚雷和巡航導彈。俄認為,“北風之神”級比颱風級有優勢,因為它尺寸小(這樣更難被發現)、艇員人數少,並使用了大量現代化技術,維護費用也能大幅降低等。他們看來,“北風之神”級核潛艇並不比颱風級差。
第四,保留和改造颱風級核潛艇可謂“得不償失”颱風級核潛艇結局也是很悲催的,即使留一個“全身”也沒有。說白了,都是因為沒有錢鬧的。俄曾設想過,比如對潛艇進行改裝,用作試驗目的,或者秘密運送人員或物資。但經過測算,改裝費用高達上百億盧布,這對軍費極為有限的俄羅斯來說,顯得過於浪費。同時也曾經想當作歷史博物館,但也同樣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
最後,在權衡所有方案後,俄國防部認為,將颱風級潛艇退役後直接銷燬,所花的費用最小,也最划算,並且還有可能得到國外資金的援助。從颱風級核潛艇被銷燬來看,國家不富強,再好的武器裝備也是養不起的。
-
4 # 軍武次位面
941“颱風”級拆毀的得失尚待商榷,但肯定不是自廢武功。
941“颱風”級從現在的角度來看,完全是由於部分軍迷的克蘇魯情結而被大大神化、圖騰化的戰略武器。試想一頭彷彿來自遠古時代的水下巨獸,重達兩萬六千噸,擁有無窮無盡的能源與毀滅地球的力量,這種人設,怎麼看怎麼都比較符合中二少年與起點中文小說讀者最為喜歡的玄幻主義設定吧。
但是實際上,“颱風”級潛艇實在是一型不太成功的戰略裝備:作為紅海軍戰略導彈核潛艇部隊第一型裝備固體燃料潛射彈道導彈的核潛艇,“颱風”級配套的R-39“船帆”級固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在效能方面相當平庸——使用最大的投擲重量時只有8000千米射程,而彈體的長度直徑都達到了堪稱傻大笨粗的地步,發動機比衝、整彈幹質比都十分捉急;巨大的潛射彈道導彈又讓“颱風”級不得不設計了一個碩大無朋的艇體,由於無法加工直徑如此巨大的耐壓殼體,不得不選擇了兩個平行放置的耐壓殼中間並列20個導彈發射井這種非主
流構型,體積容積的浪費都相當嚴重;而巨大的體積與水下排水量,加之蘇聯長期以來都屬於嚴重弱項的水聲與降噪工業能力,導致“颱風”級的水下靜音能力十分孱弱,面對敵方反潛兵力基本上屬於靠皮厚硬剛,同時,“颱風”級的機動性也很差,適航性也不足,淺海航行能力基本上聊勝於無,說它是一型侷限性非常大的武器,其實完全沒有錯。蘇聯尚存的時候它可以作為紅海軍的象徵部署在堡壘海區,在紅海軍岸基航空兵的遮蔽下從容實施核反擊,蘇聯不在了之後俄國海軍的核潛艇對於隱蔽性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追求價效比,“颱風”級作為價效比很低的武器,從俄羅斯海軍的戰鬥序列中慘遭淘汰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俄國雖然淘汰了941級,但是肯定算不上自廢武功,因為更先進的955級“北風之神”已經開始大批服役,目前已經確定服役的就有4艘,即將服役的可能還有6艘,每艘可攜帶16枚“布拉瓦”型新一代固體燃料潛射洲際彈道導彈——俄羅斯的水下核力量依然令人望而生畏,談何自廢武功。
-
5 # 快要胖死的S先生
簡單點,養著太太太太費錢,而且這個颱風級潛艇的設計也已經不符合現代戰爭的環境。投入和產出嚴重失衡,這賠本的買賣,就算俄羅斯想維持這個曾經的滅國神器,國內的經濟也不允許。看看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因為年久失修,冒著黑煙趕到敘利亞的場景,丟人丟大了。如果勉強維持那麼多臺風級,出事故也是早晚的事。如果俄軍的重型軍事裝備出現那麼高的故障率,讓美國為首的北約看到,會怎麼想?哦,原來我們不用攻擊,只要等他們自己毀掉就行了。那麼俄羅斯的軍事大國身份就會大打折扣,這也是普京不願意看到的。
-
6 # 兵器瞭望臺
颱風級核潛艇已經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不是俄羅斯自廢武功,是花費不起。颱風級老舊,要用也是可以,就是維護費用太高,還不如重新造個新的。尤其是電子裝置,全部換掉的費用太高,技術過時,雖然戰鬥力強大,但跟不上時代了。
颱風級核潛艇本身是適用蘇聯時代核戰略的裝備,本身建造成本較高,而且作為大噸位平臺結構複雜,維護代價高昂,雖然平臺效能本身明顯高於667系列,隱蔽性、自持力和生存能力有巨大的進步,但是在堡壘海域內完成發射任務上由於本身處在相對安全的陣位上並沒有太大的本質區別,不過從蘇聯海軍的部署上941計劃的部署區域是更為危險的北極方向,巡航陣位也不是安全的鄂霍次克海或科拉灣,這與其效能是相關的。由於941本身的各種優缺點,在蘇聯海軍計劃中的下一代955型核潛艇上也放棄了941這種巨大化的設計。
不過由於蘇聯解體,俄羅斯惡劣的經濟條件下941的一系列設計特點反而都成了缺點,過高的維護成本根本無法維持六艘941的存在,P-39系列導彈停產也讓941陷入了有艇無彈的窘境,而要將原本用於發射P-39的發射裝置改裝成可發射P-29也需要不小的投入,與其繼續維持941,667BDRM的使用顯然要廉價許多。而在俄羅斯經濟寬裕以後,由於新的955已經開始建造,與其將大筆資金投入941的改造還不如全面開造新艇。目前僅剩一艘在役的“德米特里·東斯科伊”也不過是用作導彈測試艇。
簡單來說,用不起,而且由於沒了導彈也沒法用。
-
7 # 麥田軍事觀察
這根本談不上什麼自廢武功,這是一種合理的選擇,雖說是颱風的名氣不大,至今為全球最大的戰略核潛艇,但是這僅僅是一種表面的強大,實際存在的問題太多了。
颱風為了追求高效能,一味加大噸位,由此造成的後果在服役後,開始顯現出來了。首先是它的建造成本過高,這個成本幾乎無法承受,即便在原蘇聯時,也一樣難以承受,所以僅計劃建造7艘,其中最後一艘在未建造完工時就被拆掉了。其次,使用成本也非常高昂,這也是艇大造成的問題之一。
最後一點,無法正常使用,該級的技術並沒有完全解決,實際上相當讓人頭痛,還需要成熟的過程,更要命的問題是,它的使用潛射核導彈一直不穩定,實際難以達到戰略值班的要求,這實際造成。“颱風”級戰略核潛艇從沒有一艘擔任過戰備值班艇。
俄羅斯重視海基核力量的發展,但是不可能接受一款無法使用的型號,尤其是蘇聯聯體之後,颱風的高昂費用實在不是俄羅斯能承受的,所以在2000年以前,3艘被退役,2艘轉入封存,僅1艘做為試驗艇保持於可用的狀態,可能也是相當封存了,極少活動。
在當時的大裁軍背景之下,俄軍已不需要那麼多的核潛艇,於是颱風級自已被優先淘汰掉,所以這不是什麼自廢武功,而是一個非常合理的選擇。如今隨著新一代潛艇服役,颱風全部退役拆解也就是正常的決定。
-
8 # 浩漢防務論壇
首先,俄羅斯銷燬戰略導彈核潛艇已經不是第一次的事了。在冷戰結束之後俄羅斯就面對著美國的壓力銷燬了170多艘各型核潛艇,而在後來的2010年美國再次簽訂消減戰略進攻性武器的相關條約,俄羅斯若想保有現在的睡覺和戰略反應能力以及北風之神級戰略導彈核潛艇的服役,就必須從現有的核潛艇名單中銷燬幾艘核潛艇,而颱風級就正好在該名單之列,為了給四艘北風之神級戰略導彈核潛艇騰出空間,或許只有銷燬攜帶核彈頭數量較多的颱風級戰略導彈核潛艇才能騰出足夠的核彈頭空間來建造其他的戰略進攻性武器 所以颱風級戰略導彈核潛艇的銷燬並不是自廢武功,而是為了新血液留出空間。其次就是颱風級戰略核潛艇所使用的r39系列彈道導彈已經停產,而目前俄羅斯核武器庫內的R39系列洲際彈道導彈又被認為有瑕疵而不能繼續使用,颱風級戰略核潛艇的即使繼續使用也將會在不久的將來而失去戰略核反擊能力,所以找銷燬找什麼運費建造北風之神級戰略導彈核潛艇是遲早的事。
並且颱風級戰略導彈核潛艇的接班人,北風之神級核潛艇在各項資料上的表現也是毫不比起前輩要差。雖然在潛射彈道導彈的搭載數量上有一定的劣勢,但是更強的隱蔽性以及更快速的反應能力才是洲際彈道導彈核潛艇所需要的重要指標,而且自動化程度更高的北風之神級核潛艇在建造費用和維護費用上也要遠遠比颱風級戰略導彈核潛艇更加具有優勢。所以,颱風級戰略導彈核潛艇的銷燬絕對不是自廢武功。
-
9 # 科羅廖夫
颱風級戰略核潛艇是蘇聯從70年代末開始建造的一種跨時代的巨型核潛艇,是迄今為止人類建造的最大的水下物體。潛艇長172.8米,寬23.3米,吃水12.5米,最大航速25節。安裝20枚射程1萬公里的R-39重型潛射彈道導彈。由蘇聯紅寶石中央設計局研製,用來對抗美國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在蘇聯解體前建造了6艘。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海軍將6艘颱風級核潛艇集中到一起,編為一個水下重型巡洋艦支隊,長期駐紮科拉半島,進行過非持續的戰備巡航。不過,隨著俄羅斯經濟的衰落,俄羅斯無法擔負該艇的巨大維護費用,不得不使將三艘颱風級提前退役,送入拆船廠。
到2010年,俄美簽署了第三階段削減戰略進攻性武器條約(START-3),條約規定雙方部署的核彈頭數量最多為1550枚。而颱風級每艘最多可攜載200枚核彈頭,3艘全部滿載核彈頭超過600枚,佔新條約限制標準的38%,俄海軍現役還有德爾塔IV型戰略核潛艇和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維持颱風級核潛艇的編制,將對北風之神核潛艇等新型戰略力量的發展造成限制。
最重要的是,一艘颱風級核潛艇的現代化改裝費用相當於兩艘北風之神的建造費用,而且颱風級的備件來源越來越困難,R-39重型彈道導彈的維護也更加昂貴。因此俄羅斯海軍放棄了對臺風級的繼續升級改裝。決定到2018年全部退役並銷燬世界上最大的941型颱風級級戰略核潛艇。
-
10 # 白虎堂
俄羅斯的戰略核潛艇型別比美國的要複雜很多,美國目前就一款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潛艇在役,新的哥倫比亞級戰略導彈核潛艇還處於研發階段,而俄羅斯則擁有德爾塔系列核潛艇、颱風級核潛艇、北風之神級核潛艇等多個不同型號。其中臺風級核潛艇是最有看點的,因為它是當前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核潛艇,其最大排水量可以達到4.6萬噸,相當於一艘中型航空母艦。而且颱風級核潛艇能夠攜帶20枚P39型潛射導彈,每枚導彈90噸重,可裝備10枚分導式彈頭,相當於每艘颱風級核潛艇就能配備200枚核彈頭,其核威懾能力可見一斑。
但是排水量堪比航母的颱風級核潛艇並沒有造很多,它的累計產量只有6艘,這比德爾塔級和北風之神級都要少。而且颱風級核潛艇時運不濟,其輝煌時期僅僅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至1989年最後一艘颱風級核潛艇服役時,蘇聯已經到了解體前夕。之後的俄羅斯無法繼續維持龐大的核潛艇編隊,颱風級核潛艇很不幸地成為被淘汰的物件。目前僅剩下服役時間最早的首艇德米特里·頓斯科伊號在役,另外五艘颱風級核潛艇,要麼已經退役,要麼已經拆解,都沒有得到保留。
俄羅斯選擇逐步銷燬颱風級核潛艇,固然有經濟的原因,也有其它複雜因素的影響。颱風級核潛艇的規模太大,絕非俄羅斯能夠維持的。特別是在P39型導彈出現助推級問題之後,俄羅斯認定P39導彈已經不再適合使用,颱風級核潛艇由此缺乏武器支援,只能用於配備常規武器。而隨著第三階段削減戰略進攻性武器條約的實施,颱風級核潛艇的武器配備也受到了限制,升級颱風級核潛艇意味著將要付出比北風之神級核潛艇高兩倍的成本,且會受到削減戰略進攻性武器條約的制約,所以俄羅斯對升級也失去了興趣。
因此,俄羅斯銷燬颱風級核潛艇,並非自廢武功的表現,而是在一系列影響因素共同作用下做出的決策。俄羅斯現在新研發的北風之神級戰略導彈核潛艇已經有多艘入役,這種核潛艇滿載排水量約為1.7萬噸,艇上有16具D30型發射器,可以配備射程8000至10000公里的布拉瓦彈道導彈。雖然在導彈攜帶量和潛艇規模等方面有所調整,但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的整體作戰實力並不比颱風級核潛艇弱,特別是導彈技術和靜音裝置、聲吶系統的升級,使得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的戰鬥力得到了提升。而且在運營效益方面,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也遠遠優於颱風級核潛艇。颱風級核潛艇雖然強大,但它畢竟已經過時,被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取代是必然的。
-
11 # 職場有備無患
颱風級戰略核潛艇是美蘇冷戰時期,前蘇聯研製生產的全世界最大的潛艇,滿載排水量4.6萬噸,比美國最大核潛艇俄亥俄號還大出將近一倍。
狂風級戰略核潛艇長172.8米,寬23.3米,高45.7米,足足有十幾層樓高。前蘇聯預算建造十艘裝備部隊,在第七艘建造到一半的時候,由於蘇聯以解體結束了美蘇冷戰狀態,於是這第七艘核潛艇就難逃被就地拆除的命運。後來剩下的六艘又被拆解了三艘,再最後還有兩艘被退役下來處於備用狀態,如今世界上僅存一艘狂風級戰略核潛艇在服役了。
狂風級戰略核潛艇裝配20根導彈發射管,能攜帶200枚SS-N-20彈道導彈,射程8300公里,是世界上唯一能同時一次發射兩枚導彈的潛艇,而每個導彈上又可以裝配8-10顆核彈頭,這麼算來一艘狂風級核潛艇攜帶的核彈頭就相當於兩千多顆“小男孩”的威力,真不愧是瞬間滅國的水下核武庫。
可是戰略級核潛艇畢竟只是核威懾性武器,除了常年累月不斷支付高昂的天價維護費用之外,還要配備那麼龐大的軍隊服役人員,但又並沒有什麼實際作用。任憑再強大的國家也禁受不住太多這樣的吞金巨獸瞎折騰,況且俄羅斯現狀亦不是昔日那種財大氣粗的土豪國家,能省就省著點過日子吧。
狂風級戰略核潛艇效能資料引數:
艇長: 172.8米
艇寬: 23.3米
吃水: 11.5/12.2米
排水量: 18500噸/23200噸/24500噸(水上)26500噸/33800噸/46000噸(水下)
航速: 12節/16節(水上)25節/27節(水下)
潛深: 400米/500米
自持力: 90天(120天)
艇員編制: 160名/175名(包括52/55名軍官)每艇均配2套艇員
傳動: 雙軸齒輪傳動,雙7葉低噪聲定距槳
動力系統: 2臺VM-5壓水反應堆,OK-650B蒸汽發生裝置,功率2×190兆瓦2臺GT3A型汽輪主機,2×43000/50000馬力4臺自主式透平發電機4×3200千瓦輔助動力柴油發電機2×800千瓦鉛酸蓄電池,輔推電機2×190千瓦艏艉各一臺外伸式可旋轉側推式推進器,電機傳動,750千瓦
綜合系統: “託鮑爾-941”綜合導航系統、“交響樂”衛星導航系統、“公共馬車-1”作戰指揮系統、“閃電-Л1”或“閃電-MC”通訊系統、“海嘯”衛星通訊系統、“大鯡魚”拖曳天線和“燕子”拖曳天線收放裝置、“MTK-110”電視系統、“星光”天文制導系統超低頻接收器、“訊號-3”潛望鏡、“天鵝-21”指揮潛望鏡。
-
12 # 笑語千年
俄羅斯的 941 型“颱風”級核潛艇曾是世界上噸位最大的核潛艇,可以打擊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戰略目標。它的名字並不是前蘇聯或者俄羅斯起的,而是美華人起的。
1980 年 9 月的一天,美國的偵察衛星發現前蘇聯海軍一艘新型彈道導彈核潛艇正在海上試航。這本來是正常現象,可是美華人驚訝的發現,這艘核潛艇比美國當時最大最先進的“俄亥俄”級核潛艇足足大了一半有餘。驚恐的美華人將該核潛艇稱為“颱風”,從這個名字中不難看出美華人的恐懼。
“颱風”級核潛艇
“颱風”級核潛艇的誕生人類歷史上第一艘核動力潛艇是美國海軍的“鸚鵡螺”號,它於1954年1月21日建成下水。當時正是冷戰時期,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在軍事的各個領域正在進行瘋狂競賽,所以不甘示弱的前蘇聯,立即啟動了核動力潛艇專案——“627專案”。
1957年8月,蘇聯的第一艘核潛艇“ K-3“列寧共青團”號也在北德文斯克造船廠建成下水。但是,“ K-3“列寧共青團”號核潛艇在安靜效能、潛射彈道導彈命中精度等方面不及美國的“鸚鵡螺”號,所以蘇聯在這之後不斷推出新的彈道導彈核潛艇,並藉助數量上的優勢來抗衡美國的戰略核潛艇。
美國自然不願意看到蘇聯超過自己,於是又研發了“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俄亥俄級的設計極端注重靜音能力,具有極佳的靜音特性。它還裝備了當時最先進的三叉戟C-4彈道導彈,效能遠遠超過蘇聯的“ K-3“系列潛艇。
為對抗“俄亥俄”級核潛艇,蘇聯海軍傾其所能設計建造了“颱風”級核潛艇。該潛艇由列寧格勒設計局設計,一共建造了6艘,是目前為止世界上人類建造的最大的潛艇。“颱風”級核潛艇其長度與其它戰略核潛艇差不多,而寬度達 24.6 米,高度有 10 層樓房那樣高,排水量達到世界之最。它的排水量為23200噸,水下排水量48000噸,最大長度172.8米,有兩個相對獨立的耐壓艙體,可使整個潛艇抗破壞能力加強,一般的423毫米小型反潛魚雷對它構不成威脅。
“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
“颱風”級核潛艇主武器是P-39彈道導彈,並有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及快速裝填裝置,可配置22枚魚雷。P-39彈道導彈重 90 噸,攜帶 1 0枚 10 萬噸當量的分彈頭,採用慣性制導,在 8300 米的最大射程上,誤差為 500 米。這種潛艇攜帶的導彈可以從俄羅斯領海打擊美國本土任何目標。
這種巨大的潛艇在水下航行時靈巧而易於操作,噪音非常小,難以被聲吶發現。它可以在北大西洋的深海中潛行,將遠端核彈頭對準美國,成為美國的“心腹之患”。
新世紀的俄羅斯“北風級”核潛艇進入8、90年代以後,俄羅斯彈道導彈核潛艇的研製工作進展緩慢,現役中的大批潛艇也面臨退役問題。2003 年俄羅斯僅有1 3艘戰略核潛艇,海上戰略核力量將明顯偏弱,與美國相比,大大處於劣勢。為了俄羅斯的國國家利益、民族尊嚴以及大國地位,迫切需要一套新的核威懾戰略系統。於是,俄羅斯決心克服困難,研製發展新一代彈道導彈核潛艇。
“北風級”核潛艇
俄羅斯的新一代核潛艇被命名為“北風級”,它是由俄羅斯戰略潛艇的總設計師謝爾蓋·科瓦列夫院士親自設計、聖彼得堡海上技術裝置設計局製造的新一代核動力潛艇。
從個頭上來說,“北風”級核潛艇排水量小於“颱風”級,艇長 為170 米,艇寬 13 米,水下排水量17000 噸。但該級艇的航速很快,最大水下航速為 26 節。“北風”級有10個艙,主動力裝置包括一個OK-650型反應堆和一個低噪音電動機,並配備了16 枚魚雷或者反潛導彈。
從武器上看,該級艇裝備 了12 枚新一代“布拉瓦”彈道導彈,射程遠,命中精度高,並可攜帶分導式多彈頭。
雖然“北風”級核潛艇的潛射彈道導彈採用液體燃料,但俄羅斯已很好的解決了彈道導彈上液體推進劑的密封問題,由於液體燃料中的燃料和氧化劑是分別存放的,所以安全性比固體推進劑要好得多。由於液體燃料的比衝較小,採用液體推進劑的導彈的射程要近一些,但由於導彈裝載在潛艇上,而潛艇可以在海洋中任意遊弋,其射程的損失完全可以由潛艇的活動區域來彌補。因此,液體燃料更加符合潛艇的特點。
“北風”級核潛艇的彈道導彈發射筒數量為16個,導彈型號為"圓錘-30"洲際彈道導彈。由於"圓錘-30"洲際導彈的具體效能引數尚未公開,因此其具體戰術技術資料目前還不是很清楚,但威力絕對不會比"颱風"級上的"鯤魚"小。據俄國防戰略裝備局透露,"""圓錘-30"將比目前世界範圍內同類武器都更有戰略威懾力。
與“颱風”級核潛艇相比,“北風”級在彈頭再入技術、制導系統、發動機等各項子系統方面均應用了俄成熟的新技術成果,因此有著更高的命中精度、更強的生存力、更大的威力和更快的飛行速度,射程也更遠,可靠性更高。
按照俄羅斯《國家海基戰略核力量中期發展綱要》的設想,俄計劃建造至少3 艘"北風"級戰略導彈核潛艇來替代"颱風"級,成為俄海基戰略核力量的中堅。
有了"北風"級戰略導彈核潛艇,所以俄羅斯才有底氣銷燬颱風級戰略核潛艇,因為他們核潛艇已完成了更新換代。
-
13 # 汗青正浩
美國雖然是目前世界上的頭號大國,可是論軍事實力,還有一個俄羅斯讓老美心存很大忌憚。俄羅斯是前蘇聯解體後又重新組建的聯邦制國家,它繼承了前蘇聯的大部分遺產,包括軍事力量。
雖然俄羅斯目前的軍事發展有些遲緩,已經跟不上美國,可是靠著前蘇聯留下來的武器家底,它依然很強大,其中就有讓世界軍事迷們津津樂道的颱風級戰略核潛艇。
颱風級戰略核潛艇是世界上最大的核潛艇,可是它在俄羅斯建立後,被當局一艘一艘地拆毀,僅存的也成了後備軍事力量。為什麼俄羅斯要慢慢銷燬颱風級戰略核潛艇呢?坐擁如此牛的武器,難道不香嗎?
一、吞金獸養不起,早放棄多省錢颱風級戰略核潛艇是冷戰時期的產物,它的存在就是為了超越美國,打造世界第一的戰略核潛艇,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核威懾能力。它的長度是172.8米,寬度是23.3米,高度是45.71米,就是一龐然大物,水下核武堡壘。其排水量為4.6萬噸,在當時首屈一指,美國核潛艇都自愧不如。
可是如此一艘龐然大物般的戰略核潛艇,它的花費絕對是天文數字。龐大的身軀,需要耗費更多的燃料來推動,也需要更多的資金來維護保養,同時得僱傭更多的勞動力和技術人員來跟進潛艇的日常情況。這划算嗎?肯定不划算。
要知道,核武器自發明以來,就只有在日本島嶼使用過兩顆,此後核武器的存在就是起到震懾作用。以颱風級戰略核潛艇的實際資料,當然能起到強大的威懾能力,可是威懾也就意味著它不會輕易動用。
不動用的武器,卻整天花費高昂的維護和日常運轉的費用,這誰養得起啊!俄羅斯的經濟能力不濟,養不起這種吞金獸,還是早點放棄,把錢省下來,弄點別的花樣吧。
二、有缺陷要不起,新武器更合適武器的資料有時候很嚇人,可是實際使用起來也許會是另一回事。颱風級戰略核潛艇又高又大,看似很了不起,但是它的外形註定了它的一個嚴重缺陷,那就是航速慢。
一般潛艇的航速是20節到30節,可是颱風級戰略核潛艇的水上航速不到20節,水下航速不到30節,而且潛深也就四五百米左右,這些資料可就不好看了。
颱風級戰略核潛艇的強大在於它配備20根導彈發射管,不但可以攜帶200枚導彈,還能同時發射兩枚導彈。可就是為了更大的彈藥量和更強的打擊能力,所以在艇體設計上,不得不採用十分笨重的設計,這也是颱風級戰略核潛艇在外形上如此龐大的原因。
可是潛艇十分費錢,它的體積和容積都得充分合理地運用,既要高效實際也要考慮武器效能,在這方面,颱風級戰略核潛艇難免大而無當。
此外,颱風級戰略核潛艇的水下降噪能力不佳,隱蔽性差,容易被敵方發現。綜合考慮,颱風級戰略核潛艇有許多缺陷,因為它是冷戰時期一昧追求強大打擊力武器的產物,缺乏實際性的綜合考慮。
當武器時代進步,新型武器出現後,就將颱風級戰略核潛艇給淘汰了。當然,這也是歷史的必然。
三、冷戰時核威懾,新時代不吃香颱風級戰略核潛艇是巨大的核威懾存在,在冷戰時期,代表著世界兩極之一的蘇聯的最強核武能力。就是它的存在,讓老美以及其他歐洲國家如履薄冰。可以說,作為冷戰時期的產物,颱風級戰略核潛艇完美地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任務。可是隨著1991年蘇聯解體,冷戰也就落下了帷幕。
進入新時代,武器發展追求價效比,維護成本和使用成本都屬於天價的龐然大物颱風級戰略核潛艇當然不再受寵。何況俄羅斯最新型的955型戰略核潛艇——北風之神已經服役,其核武打擊能力不輸給颱風級戰略核潛艇,而且設計更加合理,價效比高,符合新時代的需求。當然,追求價效比高的武器也是因為俄羅斯不如前蘇聯般財大氣粗。
綜上所述,俄羅斯銷燬颱風級戰略核潛艇,是因為養不起、要不起以及適應時代的發展。蘇聯時期的七艘颱風級戰略核潛艇,如今只剩下一艘還在服役。不過俄羅斯並沒有因此降低了本國的核武打擊能力,要知道北風之神是俄羅斯的第四代戰略核潛艇,屬於世界第一流的水平,是一個足以讓全世界顫抖的水下核武庫。至於颱風級戰略核潛艇,它確實不再香了!
-
14 # 班副
前蘇聯颱風級戰略核潛艇是目前世界上人類建造的最大潛艇,該艇全長達到了173米,寬25米,總高度43米,其水上排水量高達24500噸左右,水下排水量達到了46000噸,這個動力比法國的“戴高樂”核動力航母還要大。
颱風級核潛艇是美蘇冷戰的產物,冷戰時期美蘇兩國展開軍備競賽,只要一個國家有的新武器,另一個國家就會迎頭趕上。1968年美國開始研發新一代戰略核潛艇,就是後來的俄亥俄級,蘇聯也於1968年開始研發新潛艇,並在1976-1989年間成功建成6艘颱風級戰略核潛艇,體積是近美國俄亥俄級的兩倍。
颱風級戰略核潛艇採用了大量的自動化裝備,只需160人就可以完成操控。潛艇體積雖然大,但是裝備了2臺OK-650型壓水核反應堆,總功率達到了380兆瓦,動力非常的驚人。潛艇採用雙層耐壓殼體技術,內外殼體之間還有至少1.8米間隔,這種設計讓潛艇更耐揍,可以輕鬆頂破2~3米冰層,完全是一個靈活的胖子,抗揍又敏捷。
該潛艇可一次攜帶20枚R39彈道導彈,其射程最大8300公里,可以打擊到與它同處一個半球的任何一個目標。每一枚導彈可以攜帶最多10枚核彈頭,也就是說颱風級可以一次性攜帶兩百枚核彈頭,能輕鬆摧毀半球任何一個軍事目標。該艇自身防護能力也是極佳,僅攜帶的戰術武器裝備就超過了一般的攻擊核潛艇。颱風級核潛艇下潛安全深度是400米,可以在沒有任何補給的情況下自給120天。
蘇聯時期一共建成6艘颱風級核潛艇,第7艘在建時美蘇達成核軍備裁剪協議,因此第7艘僅建造了40%就被拆解掉了。蘇聯解體後,三艘颱風級被拆解。剩下的三艘中,兩艘於2013年年底提前退役,現在僅剩首艇"德米特里-東斯科伊"號經現代化改造後,處於服役狀態,但是也不再執行出海任務,僅作為新型導彈試驗平臺使用。
俄羅斯為什麼銷燬颱風級戰略核潛艇?一、國家太窮,負擔不起
蘇聯解體的前幾年,國家經濟就已經被龐大的軍隊數量所拖累,開始大規模裁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發生斷崖式崩塌,軍費大幅度縮水,有些部隊甚至連官兵工資都支付不起。當時經濟困難的俄羅斯根本無力承擔每一艘颱風級核潛艇每年2700萬的維修費用。
二、艦艇落後,需更新換代
颱風級核潛艇對於很多國家來說都是比較先進的,但是不可否認的艦艇在設計建造時存在一定的缺陷。艦艇本身過大,容易被發現;維修成本過高,改造升級費用更是可以建造一個新型潛艇。最關鍵的是該艇裝備的R39彈道導彈已經停產了,艦艇上裝備的武器都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開始老化,一艘沒有了武器的核潛艇要它有何用。最關鍵的是俄羅斯最新的"北風之神"級新一代戰略核潛艇已經服役,該艇更適合現代化戰爭,各方面效能都超過了颱風級。
俄羅斯銷燬颱風級戰略核潛艇並不是自廢武功,而是別人有更好的。畢竟不會有任何一個國家僅因為窮而銷燬國之重器。
-
15 # 皇家橡樹1972
拆除中的“颱風級”戰略核潛艇,可以輕型的看到左右兩個耐壓殼體,蘇聯在戰略核潛艇大直徑耐壓殼體建造和海基洲際導彈小型化方面不如西方,為了與美國“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保持戰略平衡,只能是建造“颱風級”這種超巨型核潛艇。
進入到1980年代之後,美國為了在戰略上壓倒蘇聯,集中優勢的科技資源發展出“三叉戟Ⅰ”和“三叉戟Ⅱ”型海基戰略核導彈和“和平衛士”陸基核導彈,特別是“三叉戟Ⅱ”由於體積小、射程遠、可攜帶分彈頭多,使得美國鞏固了海基核潛力量這方面的優勢,也逼迫蘇聯研製更新的戰略核潛艇和海基核導彈抗衡。
由於在海基核導彈研製方面確實有差距,使得蘇聯在研製SS-N-20導彈時長度一直降不下來,導彈長就達16米,再加上發射筒長度接近了18米,這麼長的導彈別說是蘇聯當時的技術製造不出來超大直徑的耐壓殼體,就是歐美也無能為力,但戰略威脅在哪擺著,蘇聯設計師只能變通的設計出怪異的“品”字型艇體結構。
所謂“品”字型結構,就是在左右各建成一個耐壓殼體,將核反應堆動力系統、魚雷發射管…等裝置和裝備分別安裝到其中,然後在左右耐壓殼體之間安裝上潛射核導彈的發射筒,由於發射外筒的材質與耐壓殼體是一樣的,這樣就形成了“品”字型的三個獨立的耐壓殼體,在外面再焊接非耐壓殼體,總算是將體型巨大的SS-N-20導彈裝了進去,但這種設計貌似“很巧妙”實則笨重無比!巨大的艇體讓“颱風級”像一座在水下移動的山,水聲對抗器材的訊號特徵非常明顯!而且冷戰期間北約的多用途核潛艇利用地利的優勢,在蘇聯戰略核潛艇進入大西洋的必經之路上設伏,採取一對一甚至二對一的盯防,一旦冷戰變成熱戰,可迅速的擊沉蘇聯的戰略核潛艇…所以“颱風級”從服役時就被部署在接近北極的核潛艇洞窟內,執行戰備任務時出港口不遠就進入到北極冰殼之下,躲避北約反潛機/艦的跟蹤…。
目前唯一還在服役的“德米特里.頓斯科伊號”它是俄羅斯新一代“布拉瓦”海基核導彈的試驗艇,SS-N-20導彈從服役開始技術就不是很穩定,還由於導彈過長也不適應其它型號的戰略核潛艇使用,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也沒繼續完善它。
“颱風級”極大艇體也帶來了極高的建造費用,原則上來說它的造價大大超過了美軍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而且它的維護保養時間和費用也要比“俄亥俄級”貴的多!問題是它的戰鬥力反而比“俄亥俄級”低,蘇聯的國力本來就比美國差,還建造了這麼昂貴的東西實在是不堪重負,到蘇聯解體之前“颱風級”一共建造了6艘,遠不及“俄亥俄級”的18艘。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經濟水平斷崖式下降,實在是沒錢再維持“颱風級”這樣的超大型戰略核潛艇,即便是不出海執勤也是要有維護保養費用的,核潛艇長期停泊在港內也不是個辦法,一旦出現意想不到的事故後果不堪設想,所以俄羅斯決定將6艘當中的5艘退役,保留一艘狀況好的用做海基戰略核導彈的試驗艇。
夕陽下的“德米特里.頓斯科伊號”,由於巨大的艇身導致吃水太深,它一般要在錨地停泊,而不是靠在碼頭上,除留守人員外其他艇員可以上岸,但它的反應堆要低速運轉,以給潛艇提供電力。
“颱風艇”是冷戰期間美蘇瘋狂軍事競爭的產物,在技術水平不如美國的條件下,蘇聯只好透過一些所謂的變通設計來實現軍事平衡,但這也給自己製造了巨大的壓力,所謂“百年海軍”的另一層含義就是在國力支撐下,每年都要往海軍投入鉅額資金,這樣才能得以維持,而這個支撐一旦超過了範圍,海軍也就開始衰退了,俄羅斯海軍從蘇聯解體之後就一蹶不振就是這樣的,“颱風艇”當然也不能倖免。
-
16 # 陽陽新視野
其實也談不上是自廢武功,這跟俄羅斯當時的經濟情況和國際處境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不提前退役或者銷燬的話,俄羅斯根本沒有這個經濟實力去使用這麼多艘“颱風”級核潛艇。
原因一俄羅斯經濟情況不允許俄羅斯同時使用這麼多艘核潛艇,保養維修費用對於俄羅斯就是一個天文數字。蘇聯巔峰時期一共建造了高達6艘“颱風”級核潛艇,每艘核潛艇水下排水量高達4萬噸,幾乎是當時美國最先進“俄亥俄”核潛艇的兩倍。都相當於法國的“戴高樂”核動力航母噸位了,可見這艘核潛艇的噸位之大。然而大噸位也意味著高成本,在當年蘇聯時期,使用這幾艘核潛艇倒也可以承受得了。然而蘇聯解體之後,對於內憂外困且經濟情況非常糟糕的俄羅斯來說,“颱風”級核潛艇的存在可以說是非常尷尬的。
拆除吧又捨不得,畢竟“颱風”級核潛艇可以說是當時俄羅斯所擁有的最先進的核潛艇了。然而如果不退役或者拆除,以俄羅斯當時的經濟情況,根本沒有能力去承擔“颱風”級核潛艇的高昂使用費用和維修保養費。當年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很多軍人的工資都沒法按時發放,甚至連溫飽都是一個問題,這使得很多人倒賣軍事武器裝備來維持生活,普通俄羅斯民眾生活就更加可想而知了。
除此之外,當時的“颱風”級核潛艇每一艘光是一年的維修費用就高達2500萬美元。而六艘則是1億5000萬美元,這還只是維修費用,可見當時“颱風”級核潛艇使用損耗有多大,說是一艘“吞金獸”也不為過。而按照當時俄羅斯拮据的經濟情況,是根本沒有金錢去同時維護和保養這6艘核潛艇的。所以最後只能拆除兩艘,封存三艘,只保留一艘用於實驗導彈發射。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實在沒有資金支援其該型核潛艇的使用。
原因二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在內憂外困的情況下,需要降低對美國為首西方各國的威脅,達到自保目的。在當年的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的實力衰弱到了歷史的最低點,原本以俄羅斯為主體的蘇聯,解體後大部分的重工業基地都位於烏克蘭。如航母建造基地、坦克建造中心以及大型運輸機建造基地等等都位於烏克蘭境內。而且要不是當時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艦員提前開走航母,甚至有可能連航母都被留在烏克蘭,可見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軍事實力下降了多少。除此之外還有俄羅斯的經濟情況,原本蘇聯末期經濟實力就捉襟見肘,解體後俄羅斯就更是獨木難支,民眾連肚子都填不飽。
在那樣的情況下,俄羅斯不僅要考慮國內局勢的動盪,還需要警惕西方各國的落井下石。因為對於西方各國來說,那個時期的俄羅斯是最容易被顛覆的,所以為了避免西方各國針對,俄羅斯在某種程度上選擇了示弱。甚至在美國願意為削減俄羅斯戰略力量而支付“颱風”級核潛艇退役費用時,俄羅斯居然同意美國的要求,拆除其中一艘“颱風”級核潛艇。從這裡就不難看出俄羅斯當時的經濟情況以及對美國的示弱態度,畢竟拆除以及封存核潛艇,也意味著俄羅斯並沒有打算與西方各國對抗,可以說也是示弱的一種體現,所以當時的俄羅斯很多做法其實只是為了求穩定和自保而已。
原因三當時俄羅斯接手“颱風”級核潛艇時,裡面並沒有導彈,保留核潛艇意義不大,而且俄羅斯已有替代計劃。在當年的蘇聯解體俄羅斯接手“颱風”級核潛艇後,其實該型核潛艇裡面並沒有導彈,所以保留這些核潛艇意義不大,重新配備的話俄羅斯也沒有錢,最重要的是,俄羅斯已經有了新型核潛艇計劃。當時的俄羅斯已經計劃研製新型的“北風之神”核潛艇,據當時的資料顯示,未來研製的“北風之神”級戰略導彈核潛艇的噸位與“俄亥俄”號核潛艇的噸位差不多,都在2萬噸以上,甚至比美國還要高一些。其裝備的導彈有16枚,最重要的是價格便宜,效能先進。這些都比使用“颱風”級核潛艇要划算很多,這是俄羅斯退役和封存“颱風”核潛艇的另一個原因。
結語:俄羅斯之所以退役和封存這麼多“颱風”級核潛艇,主要原因是因為沒錢和需要降低自己的威脅力求自保,除此之外還因為俄羅斯已經有替代該型核潛艇的計劃。
-
17 # 王牌武器庫
俄羅斯銷燬颱風級核潛艇,是自廢武功還是迫於無奈,真的養不起了嗎?颱風級核潛艇作為排水量4.8萬噸的鋼鐵巨獸,全長172.8米,全寬23.3米,高度為45.71米,在滿載情況下幾乎可以相當於是一艘小型航母,這種強大的核潛艇,為何俄羅斯會自廢武功,將這些核潛艇銷燬呢?
作為當時美國最懼怕的水下核打擊力量,蘇聯時期一共建造了6艘。而當蘇聯解體之後,美國則趁機勸說俄羅斯將這些水下巨獸全部拆除。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慮之後,俄羅斯將5艘現役颱風級核潛艇做出了一下處理:“3艘直接退役,2艘進行封存處理”,剩下的一艘則被當成了水下測試平臺,來進行布拉瓦導彈的測試工作。
那麼颱風級核潛艇到底有多大呢?其他國家的潛艇,為了增加空間的利用率,多餘的東西全部拆除不要,而颱風級核潛艇,因為空間過於巨大,還特意為潛艇兵建造了游泳池和桑拿房,這麼一比較,你就知道它有多大了吧。而且颱風級核潛艇還可以攜帶20枚SS-N-20導彈,這種導彈一枚就重達90噸,這種可以安裝分導式核彈頭的導彈,一枚就足以摧毀一個大型城市,一艘水下巨無霸攜帶著能夠摧毀20個大型城市的核彈,美國這麼恐懼其實也是有道理,當時誰也不知道冷戰時期,蘇聯有沒有想過給美國本土來上一發試試威力。
其實俄羅斯將颱風級核潛艇進行退役和封存處理是很明智的選擇,在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在經濟上根本沒有辦法負擔這種巨型的“吞金巨獸”的日常開銷。再加上當時俄羅斯的經濟處於衰退的狀態,所以未來也會這麼進行處理的。當時美國還特別表示,拆除颱風級核潛艇的費用由美國付賬,而當時的俄羅斯雖然表面沒有什麼動作,但是俄羅斯在拆除的過程中,卻將核心的零部件進行了儲存,而剩下兩艘成色比較好的核潛艇則進行了封存,這也代表著如果俄羅斯想進行重造的話,那麼隨時都可以將颱風級進行生產和建造。
這也導致當時美國哄騙俄羅斯的伎倆,最終被俄羅斯給反套路了,如果未來戰爭爆發的話,那麼現役和封存的颱風級核潛艇則可以直接進入戰鬥狀態,而之前儲存的零部件也可以直接進行復制並生產,所以說俄羅斯一定程度上並不是自廢武功,但是將殺手鐧暫時的儲存了起來。
說了這麼多臺風級核潛艇的優點,那麼現在還看看它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雖然颱風級核潛艇擁有強大的核武器打擊能力,但是在現在來看,它的體積過於龐大,在現代戰爭中有一點過於笨重。而且隨著俄羅斯新型北風之神服役之後,其核打擊能力也絲毫不弱於颱風級核潛艇,所以被銷燬也算是一種時代的需要。
畢竟當時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也預示著一個時代的終結,颱風級核潛艇在當時也沒有了威懾的用途,所以被拆除也算是很正常的情況。再加上當時俄羅斯已經入不敷出,穩住別浪才是最聰明的做法,而且當時的俄羅斯在軍工方面的科學家也非常多,想要複製出這種核打擊能力強大的水下巨獸,也並不是什麼難事。而且北風之神作為俄羅斯的第四代核潛艇,也是世界第一流的存在,颱風級核潛艇在現代戰爭的作用,可能還真沒有這個後輩實力強大。
-
18 # 王司徒軍武百科
與其說是自廢武功,倒不如說是認清現實,壯士斷腕。
颱風級核潛艇固然戰力強大,但這種蘇聯冷戰時期憋出來的玩意兒並不適合俄羅斯。
強大的蘇聯一共也就建造了六艘颱風級,比起美國那一溜子俄亥俄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差遠了。
這六艘分別是1981年的德米特里·頓斯科伊號(TK 208)、1983年的TK 202,1984年的辛比爾斯克(TK 12),1985年的TK 13,1987年的阿爾漢格爾斯克(TK 17),1989年的塞弗斯塔爾(TK 20)。
颱風級從結構上來說,是個雙耐壓艙堆砌,中間搭橋放導彈的品字構造。因此造一艘颱風級,需要的耗材比兩艘核潛艇還多。
蘇聯人之所以這麼搗鼓,主要是因為導彈技術差了點意思,他們的R-39(SS-N-20)潛射導彈長度太長,重量是美國三叉戟導彈的2倍,潛艇殼體又造不了太大直徑,便只能從工程構造上想辦法。
當然,這種多殼體三角佈局也不是一無是處,它讓潛艇變得又寬又大,非常的穩定,擁有了相對更多的可利用空間,生存能力也相當強大,即使一個耐壓殼破裂,另一個耐壓殼中的船員也是安全的。
颱風級所謂的“游泳池”
不過,雖然龐大的體積帶來了相對更多的可利用空間,讓颱風級配備了游泳池等眾多生活設施,卻不能因此神話其戰鬥力。
換句話說,颱風級存在極大的時代侷限性,它雖然很大,卻並不能說明其能力比美國的對手更強。相反,這麼龐大負責的潛艇,需要更多的維護消耗,以及更多的水空部隊掩護。
所以,蘇聯解體後,哪怕再依賴核潛艇戰略威懾,俄海軍也只能把部分颱風級退役,他們實在養不起。
當然,颱風級的確是利器,所以俄羅斯海軍也並非那麼捨得,他們硬撐著僅存的颱風,猶猶豫豫了很長時間。早在2009年,俄海軍司令弗拉基米爾·維索茨基就曾經就TK-17和TK-20號颱風潛艇去向答記者問,他表示“兩艘潛艇將被保留,以備將來可能的維修和現代化之用”。
2010年5月,海軍總司令再次報告稱,俄羅斯颱風級潛艇將繼續在海軍服役。
2011年時,因為簽訂了《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再加上為了改革發展海軍,俄國防部決定在2014年前退役掉全部的颱風級。俄羅斯已經有了更新的“北風之神”,颱風級和R-39導彈都可以清理掉了。
俄海軍似乎仍有些硬熬的算盤,兩艘颱風級以“探討改裝巡航導彈平臺和佈雷用途”、“導彈實驗艇”的方式留了下來。
但俄國防部仍然在2013年做出命令,要求俄海軍在2014年到來前處理掉兩艘颱風,可沒多久,命令又變成了“2018年前處理掉所有的颱風”。
颱風甚至沒那麼好靠港
最後的結果是,頓斯科伊號(TK 208)作為試驗船留了下來,它2017年時還從北方艦隊跑到了波羅的海,參加了聖彼得堡克朗斯塔特的海軍閱兵。
阿爾漢格爾斯克(TK 17)和塞弗斯塔爾(TK 20)分別於2006和2004年退役封存,而辛比爾斯克(TK 12)和TK 13已經被拆成廢鐵了。
TK 202在蘇聯剛剛解體的1991年就已經被拆掉了,當時美華人找上門來“協助”,美方負責資助和移除核燃料,“轉化為長期儲存或可再利用的狀態”,英國則熱心地參與了潛艇的拆除。
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颱風級對西方其實也沒啥秘密了,俄海軍再不捨,也不可能在21世紀還燒錢裝備這種老東西。
回覆列表
深海,一個泰拉大陸之外的領域,那裡的語言、風俗、勢力都與大陸相差甚遠;沒有源石病的肆虐,也沒有整合運動的蹤跡。因此,深海和羅德島的交集並不多,羅德島目前也沒有精力去介入深海。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那片藍色世界就是風平浪靜的;相反,在Sunny無法到達的地方,可能存在著我們無法想象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