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ucky胖丫
-
2 # 闌珊77
那是非常痛苦的事情,我有一次手術,躺在手術檯上是局麻手術,麻醉師給的麻藥劑量不夠,醫生割了一刀,疼的我連手術床都帶起來了,醫生馬上又補了一針這才又得以繼續進行。
-
3 # 最灼見
手術醫生的第一反應就是放下“屠刀”, 怪叫一聲“麻醉醫生!病人在動!”。
巡迴護士會立馬制止病人的掙扎,麻醉醫生會立即補藥,不 帶猶豫的,讓病人再次進入麻醉狀態。 在臨床工作中,這種情況很少很少發生。我很少遇到。 我下面講一種情況,是我接觸比較多的。 我們是做腦袋手術的,首先會使用全麻 切開面板,扒開肌肉,電鑽和銑刀開啟顱骨,露出硬腦膜(介於場面過分血腥,我就不上圖了)
這個時候我們會通知麻醉師將麻醉藥物減量,繼而把患者叫醒。
患者迷迷瞪瞪就醒了 “小明,醒一醒”一名技師會叫醒病人,安慰病人,並告訴她別亂動。
還會讓病 人數數,背書,聊聊家鄉和工作的事情,動動手腳等等 這個時候我們會拿出一個電流刺激器,開始在病人的大腦上開始進行電刺激。
當我們刺激到某一區域的時候,病人可能會出現數數中斷,也可能表現為嘴角抽動,也可能表現為 眼前出現幻覺,也有可能出現眩暈的感覺。
然後我們就會在這個區域放上一塊小紙片,標註好這裡是語言區,我們不能切,切了患者就不能說 話了;這個地方是視覺中樞,我們不能切,切了患者就會出現視覺缺損。 一邊刺激,一邊還要用冰水鎮鎮腦子,因為不斷的電刺激可以誘發癲癇,所以要不停的衝冰水。
這樣做手術的目的是為了最大程度的確保手術不損傷功能區。
-
4 # 海平的媽媽
謝邀!我是做過全麻醉後手術的,親身經歷過的,二零零九年的冬天,是十一月二十六那天傍晚時分,我肚子特別痛,我的家是山區農村去縣城醫院,要行車二個半小時,由於時間原因,當時我老公就把我送到鎮衛生院,醫生給我檢查後說是卵巢囊腫,是個小手術四十分鐘就可以了,不知道為什麼,麻藥對我沒有一點作用,我是忍著痛進行手術的,本以為四十分鐘手術可以結束,誰知道手術做了一半,醫生跟我講的是巧克力囊腫化膿了,手術不知道要做多久,準確的手術時間是晚上的九點鐘到次日凌晨三點半,那種痛苦讓我一輩子忘不了,心裡真的有個陰影,無法抹去,現在我只要看醫院,都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恐懼,因為整個手術中我都是清醒的,滿腦子裡都想著父母和兒子,才讓我熬到手術結束,出了手術室的那一刻,我第一個想法是以注重身體健康為重點,因為生病太痛苦了。
-
5 # 李昌平8
麻醉後做手術,手術醒來後會發生什麼狀況?做有創手術,不管大手術小術都是在麻醉後進行的。麻醉師根據手術的部位,難易,時間長短,考慮藥量,有全麻和局麻。全麻一般要在復甦室復甦後(清醒、恢復意識)再回到病房,麻藥完全代謝約需8個小時左右。當你正常甦醒後,會感到頭有些昏沉,知道四肢存在,但好象不是你的,不聽你指揮,不能活動,麻木不仁的感覺。時間稍長,麻藥過去了,刀口會疼痛。一般大手術麻醉師都根據患者和親屬意願,給帶一個麻藥泵,感到痛時就按一下麻藥泵開關,注入麻藥緩解疼痛,減輕不者的痛苦,但患者要注意,睡覺時千不要壓到麻藥開關,一壓到開關,麻藥就會注入體內,量大了有可能發生危險。這個藥六泵一般需維持三天,也就是說,三天以後傷口就不怎麼痛了,麻醉師就會將麻藥泵拆除。
總之,由於是動刀割肉,而且有創術,正常情況下不會發生什麼,只是你感到周身不自在,不舒服,當然,這與每個人的意志,精神狀態,忍耐性有關。
-
6 # 最佳分手愛
麻醉分全身麻醉,神經阻滯,區域性麻醉。除了全身麻醉外,其餘麻醉基本做完手術就能醒。而全麻,在於病人體質和所用藥物。如果病人體質差,不容易醒,可能就不拔管,帶管ICU。如果病人體質好,所用藥物都是短效藥,那麼病人就容易醒。不過很多病人在醒來後的初期,都會存在或多或少的麻藥殘餘,會出現叫就醒,不叫就睡的現象,如果不出現呼吸抑制,一般不用管他,但是偶爾會出現病人回去後舌後墜的情況,嚴重威脅病人生命安全,所以很多大夫要求家屬回去後勤叫病人,不讓睡覺。
一般來說,全麻病人一般一兩個小時基本都能醒了。
對於術中醒來,一般對於全麻病人來說,現在不大可能了。說的醒了,就是神經阻滯和局麻。然後輔助鎮靜,讓病人睡覺。醒了,就是給的鎮靜藥藥效過去了,可以再次給予。或者術中持續泵入鎮靜藥。這就避免了醒來的現象。很多病人醒來後,都是非常平靜的,先問,做完了嗎。一般碰到那種鬧騰的,都是醉酒,不聽話的。
當然了,對於病人來說,術中醒來,聽到手術刀刀斧斧的響聲對於病人來說就是一種折磨。這時候可以要求大夫,我還想睡覺就行了。
-
7 # qsz1016
全身麻醉後術中醒來,我們稱之為術中知曉,大致內容可以百度一下。在手術中醒來,很大的一種可能就是,你能聽,能感覺到手術操作,可能會痛甚至劇痛,但是不能動不能睜眼。
為什麼會出現術中知曉?很多人以為說只要麻醉醫生多給點麻藥就好了呀!事實上,麻醉醫生給藥是有嚴格標準的,所有藥物都有毒副作用,尤其麻醉藥,所以不能任意給藥。在麻醉藥物裡,安定是副作用不大的,但每年吃安定自殺的有多少?一旦用藥過量,往往比術中知曉危險更大。
為什麼麻醉醫生兢兢業業的看著你,用藥也嚴格遵守標準了,還是會出現術中知曉呢?這涉及到個體差異。每個人對藥物反應都是不一樣的,比如降壓藥,同樣的血壓,同樣性別同樣年紀同樣體重,吃一樣的藥,降壓效果可以天差地別。麻醉藥也一樣,絕大部分人有效的劑量,有些人就是不夠,比如有些人長期酗酒,藥物代謝就快,同樣用藥,量可能就不夠,醒得也快。
為什麼麻醉藥量不夠,麻醉醫生不能及時發現並加量呢?這有幾種可能,一個是現在麻醉深度監測還不普及,即便有麻醉深度監測,也有個準確度的問題,所以醫生根本不知道你醒了。另外一種可能就是,手術中出現意外情況,比如大出血,血壓嘩嘩的降,這時候,大部分醫生都會選擇減少麻醉藥用量,避免影響血壓,畢竟保命更重要。
目前醫學還有很大的侷限性,全身麻醉的機理到現在還沒明確,術中知曉無法完全避免。術中知曉的發生率,美國統計最高可以到千分之二,一旦發生術中知曉,心理創傷極大,作為當事人,必要時建議心理治療。
回覆列表
不知道問者想表達的是“正常醒來”還是“非正常醒來”?
這裡我想分享兩個真實故事。
第一個是我自己的真實經歷。2017年5月份,我在經歷了11個小時的宮縮痛後發生子宮收縮乏力,沒辦法順轉剖被推進了手術室。
當時由於孕期整整長了30kg,虎背熊腰所以麻醉很不順利。在折騰了近半小時後,終於麻醉成功——胸部一下無任何知覺,胸部以上感覺正常。手術持續了約15分鐘,我全程清醒。什麼感覺呢?就覺得有人在用力撕拉我的肚皮,但是沒有任何疼痛的感覺,說實話,感受不錯,激動的淚水一直在往下淌,覺得自己非常偉大!
第二個故事是我的一個朋友,她的情況比較特殊。大約10年前,她在一家醫院接受扁桃體摘除術時被醫生診斷“對所有麻醉藥無效!(朋友是在基層醫院做的手術,不知道這個“診斷”是否可靠)也就是說,她的扁桃體是被“活生生”摘下來的!這就好比問者提出的“麻醉中不正常的醒來”。這種感受當然是非常不好了,麻藥不能起到很好的止痛效果,手術場面相當血腥……
總而言之,隨著麻醉藥品的升級和麻醉技術的發展,手術中麻醉突然失效的情況幾乎不會再出現。因為手術過程中(麻醉師全程坐在患者頭側)患者一直連線著生命體徵監護儀,當患者血壓、心率、肌張力等發生改變時,麻醉醫生會是情況增加麻醉劑量,以保證手術的正常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