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共二十八章。該篇主要記載了孔子對古今人物賢愚得失的評論。因首章所論人物為公冶長,故名《公冶長》。篇中前半部分為孔子評論弟子德行;後半部分主要是評論古今知名人物的得失長短,還有孔子自言其志的章節,其中“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是對其“大同”理想的很好詮釋。
全篇圍繞孔子對人物的評價展開,材料看似比較零散,其實與上篇《里仁》仍存在著密切的關係。《里仁》強調人要近“仁”,以“里仁為美”;人要踐行仁德,“無終食之間違仁”。本篇承此而來,內容仍以談論仁德為主。
孔子評人論事無不以“仁”為標準。在孔子思想裡,“仁”是一個含義極廣的道德規範,它包括眾多德目,如恭、寬、敏、惠、忠、信、孝、悌、智、勇等,都是“仁”精神的體現。
5.10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解讀:孔子一貫強調學習要勤奮,人要“敏而好學”“學而不厭”,堅決反對懶惰。宰予在孔子學生中以善於言辭著稱,有時還誇誇其談。孔子於是便借“晝寢”一事將他責備了一番。宰予作為孔子門生中言語科目的高才生,辯才無礙,言出理隨,很容易讓人相信他是一個言出必行的人,但事實卻未必如此。所以孔子提出要準確判斷一個人 ,既要聽其言,還要去觀其行,看看他的言行是否一致。
(注:圬,塗飾粉刷;與,yu二聲,語氣詞;誅,責備批評;)
5.12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解讀:這裡是孔子和子貢在談論恕道。子貢這裡所講的,與後面《衛靈公》篇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相照應 ,表明了他的志向。但是,這種志向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困難,要用一生的努力才能證明。而且子貢用了“吾亦欲”來表示“主動願意”,比單純的“勿施於人”之勸誡與禁止,做起來更為困難。故孔子鞭策他說:“恐怕不是你所能做到的。”
5.13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解讀:對於這裡的理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歷來有不少歧義。子貢認為,孔子講述禮樂詩書等知識是有形的,可以聽聞學到,但是關於人性與天道的理論,本身就屬於深微難知的範疇,不是聰明特達之人不能聽懂。孔子教育學生注重人道,很少言及人性與天道,因為“天道遠,人道邇”。論語一書中言及人性與天道的確實不多,孔子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的現實精神,對於人性和天道採取存而不述的態度,僅僅是示之以端,想要學生深造而自得。
5.16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解讀:孔子在這裡讚美子產的美德。子產是春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孔子對他評價很高。認為他合乎君子之道有四:端己、敬上、惠下、有義。端正自己就會以身作則,可以威信自立;對君上恭敬,可以行事無私;恩惠澤被百姓,百姓能得以休養生息;勞役百姓合乎義,百姓便不會心生怨怒。子產正是因為做到了這四點,才使鄭國從春秋列國爭強中脫穎而出,贏得尊重和安全。
5.20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解讀:孔子在這裡又給人們一個重要的提示,凡事都要有一個度,慎重如果過了頭就變成懦夫了。“三思而後行”是一句傳世名言,很多人奉之為處世法則。但是,孔子卻告訴人們,凡事的確應該考慮利與弊,但是思考太多,便會猶豫不決,可能錯失行動的時機。因此,孔子說,“考慮兩次就可以了” 前人對此已有領會:“文子生平蓋福禍利害之計太明,故其美惡兩步相掩,皆三思之病也。其思之至三者,特以世故太深,故為謹慎;然其流弊將至利害徇一己之私矣”
(注:季文子,魯國的大夫;)

5.21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解讀:這裡表現出了孔子的一個基本思想:既積極進取,又潔身自好。他稱道甯武子在“邦無道”的情況下處世的“愚”,實際上是一種智慧,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犧牲,這種大智若愚的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
(注:甯武子,衛國的大夫;)
5.25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解讀:孔子十分反對錶達了孔子鮮明的是非好惡的態度。左丘明為魯國太史,相傳為《左傳》的作者,以秉筆直書、褒貶善惡著稱。孔子把他引為自己的同道中人,對巧言令色、過分恭順的行為,以及內心對別人有怨恨,表面卻顯得要好的行為深感憎惡,認為這些行為是可恥的。
(注:左丘明,魯國的史官;)
5.27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解讀:孔子這裡強調的是君子修身的問題。在這裡感嘆人們有過失而不去反省,即使見到自己的過錯也會去掩飾推諉,不會在內心裡責備檢討自己的世風。他認為要有這種內省自責的意識,才能去及時改正有所進步。人往往能一眼看出別人的錯誤和缺點,卻很少能真正反觀自身的錯誤和缺點。即使知曉了自己的過失後,也很難去真正加以改正。人需要有自省自責的理性精神,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
本章共二十八章。該篇主要記載了孔子對古今人物賢愚得失的評論。因首章所論人物為公冶長,故名《公冶長》。篇中前半部分為孔子評論弟子德行;後半部分主要是評論古今知名人物的得失長短,還有孔子自言其志的章節,其中“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是對其“大同”理想的很好詮釋。
全篇圍繞孔子對人物的評價展開,材料看似比較零散,其實與上篇《里仁》仍存在著密切的關係。《里仁》強調人要近“仁”,以“里仁為美”;人要踐行仁德,“無終食之間違仁”。本篇承此而來,內容仍以談論仁德為主。
孔子評人論事無不以“仁”為標準。在孔子思想裡,“仁”是一個含義極廣的道德規範,它包括眾多德目,如恭、寬、敏、惠、忠、信、孝、悌、智、勇等,都是“仁”精神的體現。
5.10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解讀:孔子一貫強調學習要勤奮,人要“敏而好學”“學而不厭”,堅決反對懶惰。宰予在孔子學生中以善於言辭著稱,有時還誇誇其談。孔子於是便借“晝寢”一事將他責備了一番。宰予作為孔子門生中言語科目的高才生,辯才無礙,言出理隨,很容易讓人相信他是一個言出必行的人,但事實卻未必如此。所以孔子提出要準確判斷一個人 ,既要聽其言,還要去觀其行,看看他的言行是否一致。
(注:圬,塗飾粉刷;與,yu二聲,語氣詞;誅,責備批評;)
5.12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解讀:這裡是孔子和子貢在談論恕道。子貢這裡所講的,與後面《衛靈公》篇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相照應 ,表明了他的志向。但是,這種志向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困難,要用一生的努力才能證明。而且子貢用了“吾亦欲”來表示“主動願意”,比單純的“勿施於人”之勸誡與禁止,做起來更為困難。故孔子鞭策他說:“恐怕不是你所能做到的。”
5.13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解讀:對於這裡的理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歷來有不少歧義。子貢認為,孔子講述禮樂詩書等知識是有形的,可以聽聞學到,但是關於人性與天道的理論,本身就屬於深微難知的範疇,不是聰明特達之人不能聽懂。孔子教育學生注重人道,很少言及人性與天道,因為“天道遠,人道邇”。論語一書中言及人性與天道的確實不多,孔子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的現實精神,對於人性和天道採取存而不述的態度,僅僅是示之以端,想要學生深造而自得。
5.16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解讀:孔子在這裡讚美子產的美德。子產是春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孔子對他評價很高。認為他合乎君子之道有四:端己、敬上、惠下、有義。端正自己就會以身作則,可以威信自立;對君上恭敬,可以行事無私;恩惠澤被百姓,百姓能得以休養生息;勞役百姓合乎義,百姓便不會心生怨怒。子產正是因為做到了這四點,才使鄭國從春秋列國爭強中脫穎而出,贏得尊重和安全。
5.20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解讀:孔子在這裡又給人們一個重要的提示,凡事都要有一個度,慎重如果過了頭就變成懦夫了。“三思而後行”是一句傳世名言,很多人奉之為處世法則。但是,孔子卻告訴人們,凡事的確應該考慮利與弊,但是思考太多,便會猶豫不決,可能錯失行動的時機。因此,孔子說,“考慮兩次就可以了” 前人對此已有領會:“文子生平蓋福禍利害之計太明,故其美惡兩步相掩,皆三思之病也。其思之至三者,特以世故太深,故為謹慎;然其流弊將至利害徇一己之私矣”
(注:季文子,魯國的大夫;)

5.21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解讀:這裡表現出了孔子的一個基本思想:既積極進取,又潔身自好。他稱道甯武子在“邦無道”的情況下處世的“愚”,實際上是一種智慧,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犧牲,這種大智若愚的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
(注:甯武子,衛國的大夫;)
5.25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解讀:孔子十分反對錶達了孔子鮮明的是非好惡的態度。左丘明為魯國太史,相傳為《左傳》的作者,以秉筆直書、褒貶善惡著稱。孔子把他引為自己的同道中人,對巧言令色、過分恭順的行為,以及內心對別人有怨恨,表面卻顯得要好的行為深感憎惡,認為這些行為是可恥的。
(注:左丘明,魯國的史官;)
5.27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解讀:孔子這裡強調的是君子修身的問題。在這裡感嘆人們有過失而不去反省,即使見到自己的過錯也會去掩飾推諉,不會在內心裡責備檢討自己的世風。他認為要有這種內省自責的意識,才能去及時改正有所進步。人往往能一眼看出別人的錯誤和缺點,卻很少能真正反觀自身的錯誤和缺點。即使知曉了自己的過失後,也很難去真正加以改正。人需要有自省自責的理性精神,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