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禾頁老師
-
2 # 世紀晨陽
我是一名教師,來為您解惑!
先勸一句:公開課,家長別把它當成一回事!
公開課,又被廣大學生和教師叫做“表演課”,為什麼?都心知肚明,僅僅是為了表演而已。從導語設計、講授環節、提問環節,師生互動,小組探究,層層設計,處處安排,都是事先排練好的。使用到的學生“演員”答得流暢,其他學生便是“配角”。這也就能說明,為什麼你的孩子舉手十幾次,但是沒有被叫到。到是他的同桌被叫了兩次。為什麼?
因為,一切都是安排好的而已。
一切都是為了保證“演出效果”而已。
因此,家長其實大可不必為此鬧心了。該鬧心的其實是老師罷了。
其實,所有的老師都明白,公開課是公開課,它不能代表實際的上課情況。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經常是一堂公開課下來之後,教師會接下來的課上,把公開課的內容重講一遍。那公開課上的花弄虎哨的東西,並不實在,即便它反映了某種“先進的”教學理念,使用了哪種先進的教學手段,運用了哪種先進教學原理。
但最終的效果是,它不實用!
不實用在學生接收效果上,課後的作業反映上,及應試時卷面結果上。
一堂公開課,從準備到上課,老師要準備一星期以上,學生要排練兩三場!
所以,家長不必鬧心,公開課,不過是教師為了配合學校或某專家而演的一場“戲”罷了。
你想,老師都沒把它當回事,家長又何必問“WHY”呢?大可不必因為孩子在課上沒被叫到,就跟老師去斤斤計較了。
想看真實的情況,其實可以向學校申請看看“推門課”,那更能體現出老師的正常教學和教學水平,更能看到孩子的真實表現。
-
3 # 在路邊觀望
這有什麼why不why的,很正常啊。老師上課提問學生,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問到的,因為那樣就沒法上課了。老師上課提的問題,難易度是不同的,所以,不同的問題,一般要提給不同的學生。比如,這個問題比較簡單,老師一定不會提問班裡的尖子生,那個問題比較難,老師也一定不會提問成績不好的學生,這是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被教育界廣泛認同的。這樣提問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不同層次的同學都能得到學習的機會。
但是,畢竟課堂時間有限,不能把問題平均分配給每個學生。老師一般會這樣做:今天上課舉手的某同學沒能得到回答的機會,下一課一定會給他創造機會。您的孩子上課拼命舉手十幾次,這是好事,一定得鼓勵,老師沒有提問,也許是老師在公開課上比較緊張,沒有注意到。怎麼辦呢?沒事,來日方長嘛,回家後您可以告訴孩子,讓他上學後和老師說:“老師,昨天上課我舉了十幾次手,您都沒叫我,我都傷心了。”我相信老師一定會鼓勵他,當天就會給他機會,讓他回答適合他回答的問題。
老師在處理班級的教育教學問題的時候,會盡量做到公平合理。但老師也是人,不可能萬事都照顧得那麼周全。一旦有不周之處,絕不是看不起誰家的孩子,更不是故意為難哪個學生。家長髮現了問題,就可以和老師溝通,或像我上面說的那樣,您的孩子很可能自己就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
實際上,老師們都是非常理解家長們的心情的,因為老師同時也是家長,即使眼下不是,過不久也是了。老師這種雙重身份,使他們能更好地理解同行,也能更好地理解家長。只要家長不提出過分的要求,老師都是比較好相處的。
-
4 # 愛生愛國
看這個老師是不是新手,新手有一些緊張只顧教學流程,沒有考慮到這樣問題,一些學校有規定,學校公開課在課堂上同一名學生不能被叫到4次,也有些經驗老道的老師為了迎合領導,叫會的同學舉右手,不會的同學舉左手,保證聽課老師看到大家都在舉手,說明教學方法得當,教學效果,看到被叫到的舉手同學問題答得漂亮,卻不知暗含玄機,這些同學舉手很熱情是屬於什麼情況,不得而知。只要不是一個同學被叫4次以上,都是可以的!
-
5 # 米米教書育人
我是一位老師,也上過很多公開課。我來跟大家分享老師上公開課時的心裡活動。題主就會知道這是為什麼了。
首先, 其實不管是初次上“戰場”的新老師,還是“久經沙場”老老師上公開課都會緊張。這是人之常情也是在所難免的。一緊張就會忘記本節課誰回答了問題誰沒有回答,也無暇去計較這些細節了。
其次,都想把最完美的一面展現出來。回答問題比較準確,回答比較全面,甚至是聲音比較洪亮等等有這些優勢的孩子,被老師叫起來回答問題的機會都比較大。
最後,想滿足自己的小小虛榮心。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點虛榮心老師也不例外。老師一般都會把自己班上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所以想大家誇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素質高。所以他要確保站起來回答問題的孩子能答對。
我們當然知道作為一位老師要兼顧全班同學,其實我們平時也是這樣做的,在平時的常態課中那些成績差一點的孩子叫起來回答問題的次數更多。因為我們要確保他們已經掌握了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反而是成績好的被叫到的可能性少一些,老師對他們放心。我們的最終願望是讓公開課常態化,常態課公開化。
-
6 # 老龜丞相
這是一個相當普遍的現象。為什麼呢?
我是一名從事中學教育十多年的教師,參加過很多很多次公開課。無論是做為授課者還是旁聽者。公開課前的準備工作和課後的教學分析、反思,也經歷不少。我先從我的切身經歷來分析。
首見,要先確這是一堂公開課,和平時的上課是不一樣。套用教師們常說的一句話,要是每節課都用公開課的標準來上,教師和學生都會累死。這說明這型別的課是從展示教學為主,供業內人士的觀摩、學習和相互進步。既然是展示,那決定了在一堂45分鐘的時間內,要教學明確、脈絡清晰地把課程的設計、教學理念、教學重難點、學生的精神風貌、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氣氛的活躍性等等,全部展示出來。這一環扣一扣的演示決定了中間不能出現較大的紕漏。
孩子拼命舉手沒有被叫到,其實是教師心理最佳人選最佳化過的結果。不是孩子不出色,而是教師需要一個他認為更出色的,甚至都有可能是事先安排好的,我之前就在辦公室見過有開課之前的教師,寫好問答環節的小字條發給特定的學生準備,下面你明白的,然後那個回答的學生,問題中又隱含重難點,供教師層層遞進的教學。如果中途叫了你孩子回答,可能就打斷後續教學任務了。
就算不是事先準備,教師仍會叫個穩妥、保險的人來答題,做為觀摩課的需要也是無可厚非的。業內也有一定約定俗成的規矩,一個學生哪怕回答再好,公開課也不反覆提問到。這是教學公平均衡的原則,展示出每人都有參與進來。畢竟學生的人數總會大於問題的數目,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所以沒被點到也正常。
當然,還有一些有新教師的公開課,原本就是上給領導和老教師看的,供業內人士提供指導和培訓的,類似於考核課的,他可能由於經驗不足或者其他原因,也會緊張的,所以兼顧不到個體學生的差異,也值得理解。不是嗎?
公開課每個教師都經歷過,自然也有公開課的一些小技巧。比如儘量不提問坐在一眾聽課教師旁邊的學生。學生有教師在一旁會緊張,畢竟是未成年人,這和有的司機一有人坐旁邊開車就緊張一個道理。
總之,是一堂生動的示範和展示的課,有參與就好了,不要太在意結果。
-
7 # 淘氣的小寶兒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因為我就是這個老師,在學校的公開課上有位女生一直舉手我沒有叫她。
這是我們學校組織的公開課比賽,每個年級挑出一名老師講公開課,我們年級是我,學校的幾個年級主任當評委,我提前在別的班試講過一次,算是提前準備準備吧。
當這節課講完後有個主任跟我說,你課講的太好了但就有一點,我身邊坐著的那位女生一直舉手,你沒有叫她回答問題。
當向我提出這樣建議的時候,我是知道的,教這個班兩年了,平時上我課舉手的人我都叫,我從來沒有因為哪個學生回答的不好或者回答不沾邊而吵學生,都是很客氣的跟他們說,好,請坐。
但是,那節課這位女生我沒有叫,是因為我想把這節課順利的講下來了,不偏離課堂,是這樣的,這位女生上我課經常舉手,性格也很活潑愛動,我也經常讓她回答,但是大部分回答的不是題,會跑一邊去,跟這節課完全沒有關係,有時還惹得全班同學一起笑,但是對於她的積極性我一直是肯定的,然後就是努力的把課去拉回來。
但是這節公開課就不這樣了,因為一節課45分鐘,我有我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我是必須要完成的,因為講的是數學,是不希望回答跟數學沒有關係的內容,這樣會浪費時間,如果回答的惹得全班同學笑,那會使公開課講的不正式,所以我沒有叫她。
之後我就一直在想這個問題,即使是公開課我是不是也應該去叫這位女生,即使偏了我有能力的話也可以去拽回來?
在之後的教學中我依然是儘量照顧到全班同學,積極回答問題,課上不注意聽的,有不同想法的,有好的建議的,等等,都儘量兼顧!
-
8 # 再回首寧願不見
我兒子一年級的時候我也去上過公開課,第一節是語文課,語文老師提問的比較均衡,大部分小朋友都有叫到,課堂氣氛也很活躍。第二節是數學課,然後數學老師就老是叫二三排的那幾個,特別是有個林同學,幾乎一半的問題都會叫她,看那小姑娘回答的確實不錯,然而回頭看看後排的同學估計都神遊天外,我兒子也是那不被提問的,當然整節課也很少舉手,課後我問我兒子,聽小孩的意思就是舉了老師也不怎麼會叫他那種感覺,然後我就側面找老師聊了一下,老師的意思是我兒子太內向,不愛舉手,可是語文課完全不會這樣啊,後來估計其他家長也有反應,現在我沒問兒子怎麼樣,但是有次數學公開課,是另外的老師代上,應該我兒子舉手回答的還不錯,事後拿了拇指獎勵卡回來,那天他很開心
-
9 # 簡單的人間煙火氣
為了表現,呵呵,我們也上過呢。老師事先就已經把問題,問題答案,私下已經給要回答的同學說好了的,為了避免課上遇到不會回答的情況,讓老師沒面子。很多行業都有潛規則,兩袖清風的年代早已遠去啦。。。沒什麼奇怪的,孩子好好上課,好好讀書就行了。
-
10 # 桃子高價回收黃金
公開課,大家都心知肚明咯,表演課,流於形式,追求完美,老師是導演,學生是小演員,互相配合,演好就可以了!
我也是一名小學教師,上過很多公開課,也參加過競賽課,每次一節課都要先上幾遍,公開課就更是了,美其名曰“磨課”,全部環節都是精心設計好的!這位老師不點那個同學回答問題,我猜應該是她可能會答非所問,導致課堂帶偏!一節課短短40分鐘,要完成教學任務,突破教學重難點,而且不能拖堂,這都要求老師要利用好課堂上的每一分鐘!所以,不點她回答問題也無可厚非!
雖說公開課是表演課,但我覺得一節成功的公開課對教師的成長進步幫助是非常大的,同事幫你磨課的同時會教給你很多東西。同時,上好了一節公開課,也會增強教學自信!
回覆列表
這種情況我也遇到過,當時真的是很生氣。但冷靜下來想,找找原因對症下藥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情況一:孩子平時就不愛舉手回答問題,老師已經習慣了他不舉手,所以提問後下意識的就沒有關注到她。我也是一名教師,有的時候上公開課,自己也稍稍有些緊張,提出問題後,總愛叫平時愛舉手回答問題的孩子來回答,這樣老師心裡更有底。而且有的時候也是無意識的動作,主要是已經習慣了叫他們。
所以家長應該反思,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平時不愛舉手回答問題。可以跟老師多溝通多交流,詢問真實的情況。讓老師以後在課堂上也多關注孩子。主要還是教育孩子一定要抓住課堂,在課堂上多和老師互動,是最明智的選擇。
情況二:孩子總是比較容易回答的問題舉手,而比較難的問題並沒有舉手。老師提問比較容易的問題時,舉手的孩子特別多,老師當然看不到您的孩子。而提問比較難的問題時,舉手的孩子比較少,那麼舉手被叫到的命中率的命中率就會高。
最忌諱家長回家後跟孩子算總賬,對孩子行為要多鼓勵讚賞,多看到孩子的優點。不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的孩子去比較。比較是一切悲劇的根源。比較也會造成孩子人格缺失,心態失衡,更不利於孩子成長。
別人家的孩子再好,那是別人家的孩子。家長眼中要多看自己孩子的優點。聰明的父母,特別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和進步點,從而加以放大,讓孩子滿懷信心的繼續發揚。
每次家長到學校探訪後,回家都要誇孩子。讓孩子在學校更自信,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