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188109870504

    (1)父親對待求做燈籠的人家一視同仁、有求必應。

    (2)父親製作每一盞燈籠都一絲不苟。

    (3)父親將自家的燈籠送給了栓柱,滿足他的美好願望。

    這篇課文以“燈籠”為線索,也是父親形象的象徵。作者著力描寫燈籠,突出父親把自己也做成了一盞燈籠(或突出父親的善良和有愛心),表達出對父親的崇敬、讚美之情。

  • 2 # 8338121969113

    燈籠寄託著祖父、母親等親人的慈愛和牽掛,也寄託著作者對親人的感激之情;許多鄉情民俗與燈籠結下太多的緣分,給作者留下 很多美好的回憶;燈籠能為夜行 人指路,溫暖他人;記錄、傳承著家族歷史;引發作者聯想起古代將領挑燈看劍,抗擊敵人的情境,激發愛國熱情。

    《燈籠》是吳伯簫寫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回憶早年與“燈籠”相關的一些生活景象,流露出對故鄉和親人的懷念;並在結尾處結合當時的國運時事,表明要做抗日“馬前卒”的心願,傳達出那個時代的“正能量”

  • 3 # 沉迷ni

    燈籠》這篇文章由點及面,由小時候喜歡的火、光自然過渡到燈籠,又由燈籠聯想起親人的關愛,再又想到歷史上英雄人物的壯烈事蹟。表達了作者對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也寄託了作者對親人的感激之情。

  • 4 # 羊未晚

    《燈籠》是作家吳伯簫的一篇散文,以發散的思維描述了多個不同場景下的燈籠。

    在夜晚跟打著燈籠的長工一起去接祖父,接過母親準備的夜宵挑著燈籠去上夜學,鄉俗唱戲時在村頭高挑一掛紅燈,這些都是作者小時候關於燈籠的美好記憶。

    唐明皇宮燈結綵的盛世故事無緣親見,卻也在小縣城張燈結綵的元宵節裡湊過熱鬧,再到族姊遠嫁時徹夜的鼓吹和滿街的燈火,這些該是作者長大後對燈籠的印象了。

    最壯是塞外點兵挑燈看劍時的燈籠,“我願就是那燈籠下的馬前卒”,這是作者藉著燈籠表達報效國家的家國情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85釐米的腰圍是幾尺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