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850481479207

    一、斯巴達克起義

    這是羅馬共和國爆發的一次最大的奴隸起義,也是古代社會大規模奴隸反抗事件,在世界歷上具有重要意義。斯巴達克是巴爾幹半島北部的色雷斯人,羅馬入侵北希臘時,斯巴達克被羅馬人俘虜,被賣為角鬥士奴隸,送到加普亞城的一所角鬥士學校,受到非人待遇。因不堪奴隸主的虐待,密謀造反,鼓動了70多名同為角鬥士的階級兄弟拿起了廚房的菜刀和鐵叉,衝出了牢籠。

    在逃跑的路上,他們正好遇上幾輛運送武器裝備的軍車,就順手劫持了這些武器裝備。並開往維蘇威火山開闢革命根據地。很多流離失所的勞苦大眾以及附近的農民紛紛前來參加,起義隊伍由70餘名角鬥士迅速發展壯大到一萬多人。

    斯巴達克領導的起義軍,最鼎盛時達到7萬多人。公元前71年,起義軍在加普里亞與數倍於己的羅馬軍展開決戰,終因寡不敵眾,起義軍戰敗。斯巴達克壯烈犧牲,6000多名起義奴隸被釘死在從羅馬城到加普里亞一路的十字架上。另有5000多名戰士逃往了北義大利,並分散在義大利許多地區堅持戰鬥了10數年。這次起義沉重打擊了羅馬奴隸主的統治,加速了羅馬共和國的滅亡。

    人物是斯巴達克。

    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也叫“清教徒革命”。17世紀開始,英國逐漸變成海上強國。市場擴大了,財富也隨之增加,國內手工場也有了很大發展。經濟的發展極大地加強了富裕階層和新貴族的勢力。可那些舊的上層階級不願自動退出歷史舞臺,導致新興的資產階級、新貴族與封建專制王朝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

    1603年,蘇格蘭國王詹姆士·斯圖亞特繼承了英國王位,開始了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統治。詹姆士一上臺就極力鼓吹“君權神授”的理論,聲稱國王是上帝派到人間的最高權威,有至高無尚的權力。到詹姆士二世上臺後,為實行其封建專制統治,企圖在英國恢復天主教,此舉明顯危及到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遂引起英國國教會和新貴族的反對。

    1688年6月,詹姆士二世盼望已久的兒子終於降臨人世,這就意味著他那位信仰英國國教的女兒瑪麗將失去繼承王位的權利,而此前,那些新興的資產階級和貴族們曾寄希望於瑪麗繼位來改變現狀,王子的降生,使他們的願望眼看就要泡湯。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他們決定發動政變,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統治。由英國議會中的輝格黨和託利黨出面邀請詹姆士二世的女婿、荷蘭執政奧倫治親王威廉來英國,以保護英國的宗教、自由和財產。

    接到邀請的威廉於1688年9月30日發表宣告,要求恢復他妻子瑪麗的英國王位繼承權。並於12月18日率部隊進入倫敦。1689年1月,在倫敦召開的議會全體會議上,宣佈詹姆士二世遜位,由威廉和瑪麗共同管理英國,並確立在英國實行君主立憲政體。這次政變也稱“光榮革命”、“不流血的革命”,而那對革命伴侶則稱為威廉三世和瑪麗二世。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闢了資產階級世界革命的時代,史學家們通常把1640年作為世界近代史的開端。

    英國東印度公司

    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全名叫“倫敦商人在東印度貿易的公司”。是由一群極富創業精神又很有影響力的商人於1600年12月30日所創立,目的是發展英國對遠東與印度的貿易。公司共有125個持股人,他們獲得了英國皇家給予的對東印度15年的貿易專利特許。


    1608年,東印度公司的船隻到達蘇拉特,並在那裡建立了一個貿易點。之後公司又在孟加拉灣賽葵的默吉利伯德納姆建立第一座工廠。由於公司在印度成功登陸後報告說獲得了很高的利潤,促使國王詹姆士一世向其頒發特許狀。


    1609年,詹姆士一世向東印度公司發放了一張不設期限的“皇家特許狀”。該公司實際就成了英國政府特許設立的經營壟斷貿易和實行殖民擴張的組織,他們不斷髮展壯大後,還擁有自己的武裝部隊。1837年後,東印度公司更是成了英國政府管理印度的代理機構。1858年在印度民族大起義的不斷打擊下,公司被迫撤消,1873年終止法人地位,公司宣告解散。


    巴黎公社運動


    巴黎公社是法國在普法戰爭遭到慘敗後,在巴黎爆發起義的產物。起義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法國在戰爭中慘敗;二是由法國工人持續增長的不滿情緒,可以追溯到19世紀30年代發生在里昂和巴黎的第一次工人起義。


    1870年7月,愚蠢的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挑起對普魯士的戰爭,結果被對方打得慘敗。9月2日,被圍困在色當的拿破崙三世被迫投降,法蘭西第二帝國也就隨著皇帝的投降而土崩瓦解。9月4日,巴黎爆發革命,宣佈成立第三共和國。由資產階級共和派與奧爾良派分子組成的新政府,稱為“國防政府”。


    普魯士人並不滿足於皇帝的投降,繼續向法國大舉進攻,並很快打到巴黎城下。9月19日,普魯士軍隊對巴黎形成合圍。多年來不斷加劇的貧富差距,再加上食物短缺,軍隊失敗,還有普魯士軍隊不斷炮轟,終於激化了社會各界的不滿情緒。巴黎市民,特別是工人階級以及下層中產階級一直以來都希望能建立一個民主共和國,這些主張後來被清晰地彙總成一句口號:建立一個“社會主義民主共和國”。


    1871年1月,被圍困四個月後,執政的“國防政府”公開向普魯士投降。不久,國民議會又把梯也爾抬出來做內閣總理。梯也爾是個雙手沾滿起義民眾鮮血的反革命頭子,他一上臺就急匆匆地和普魯士簽訂和約,把法國的大片領土割讓給普魯士,還要賠償50億法郎。在這危急關頭,巴黎的工人和勞動群眾挺身而出,自動組織起了自己的政治機構,成立了國民自衛軍。自衛軍人數最多時有194個營,約30萬人,他們自己鑄造了400門大炮。由於自衛軍的堅守,普魯士的軍隊無法開進巴黎。


    梯也爾為了討好普軍,下令自衛軍交出武器,禁止從事抵抗活動。遭到工人們的嚴詞拒絕,於是梯也爾集中了3萬軍隊,準備用武力強行解除國民自衛軍的武裝。


    3月18日凌晨,一支有預謀的政府軍悄悄摸上巴黎北部國民自衛軍停放有170門大炮的蒙馬特爾爾高地,殺死守衛大炮的自衛軍戰士,企圖把大炮拖走。此舉激起國民自衛軍的極大憤慨,自衛軍中央委員會遂即決定領導人民發動起義,建立自己的政府。梯也爾政府倉皇逃往凡爾賽。26日,進行巴黎公社委員會的選舉。28日,巴黎公社宣佈正式成立,這是人類歷史上,無產階級第一次建立的自己的政權,被馬克思熱情稱頌:“英勇的3月18日運動是人類從階級社會中永遠解放出來的偉大的社會革命的曙光!”


    巴黎公社雖然在凡爾賽反革命軍隊和普魯士的共同鎮壓下失敗了,但它在工人運動和共產主義運動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留下了極其寶貴的經驗。


    美國獨立戰爭


    美國獨立戰爭又稱“北美獨立戰爭”,是1775至1783年北美13個殖民地人民推翻英國殖民統治的戰爭 。


    1775年4月19日,波士頓郊區的來剋星頓打響了美華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第一槍。5月10日,來自殖民地13個州的代表在費城召開第二屆大陸會議,通過了組織大陸軍的決議,推舉喬治·華盛頓為總司令部。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透過《獨立宣言》,正式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成為獨立的美利堅合眾國。


    1781年英軍主力在約克鎮被擊潰,北美英軍副總司令部康華里率部投降,英軍在北美獨立戰爭中大勢已去,戰爭結束。1783年9月,英美簽訂《巴黎和約》,正式承認美國獨立。這是美洲出現的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美國獨立戰爭是一次民族解放戰爭,也是一次資產階級革命,它推翻了英國的殖民統治,為美國資本主義發展開闢了道路。


    日本明治維新


    日本明治維新是日本明治政府在19世紀後半葉推行的資產階級改革運動。1868年1月,倒幕派推翻了德川幕府,把政權交還給了明治天皇。在倒幕派人的極力主持下,新政府大刀闊斧地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方面進行大規模的改革,史稱“明治維新”。經過明治維新,日本廢除了封建幕藩體制,擺脫了殖民地危機,建立起了近代民族國家,保障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明治維新運動是日本由封建社會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的根本轉折點。可同時也保留了大量封建殘餘,從而使得帶有封建性、壟斷性的國家資本和特權財閥資本能夠迅猛的發展,導致日本成為軍事封建帝國主義國家,並很快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


    俄國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俄歷1917年10月),俄國工人階級在以列寧為首的布林什維克黨領導下聯合貧農所完成的偉大的社會主義革命,又稱紅十月、十月起義和布林什維克革命。


    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俄國首都彼得格勒(聖彼得堡)的工人赤衛隊和革命士兵在布林什維克領導下首先舉行武裝起義。向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所在地聖彼得堡冬宮發起總攻,推翻了臨時政府,建立了蘇維埃政權。


    十月革命是由偉大導師列寧同志領導下的布林什維克領導的起義,建立了人類史第二個無產階級政權(第一個是巴黎公社)和由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下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蘇維俄國。


    十月革命的勝利是20世紀是重要的事件之一,它開創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為世界各國無產階級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運動開闢了勝利前進的道路。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1914——1918年同盟國與協約國兩大帝國主義陣營為瓜分世界而進行的戰爭。1914年6月28日的薩拉熱窩事件是大戰的導火索,奧匈帝國在德國的大力支援和慫恿下於7月23日向塞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牒後,就迫不及待於28日向塞方宣戰,進攻貝爾格萊德。接著德、俄、法、英等老牌帝國相繼投入戰爭。交戰的一方為同盟國的德國和奧匈帝國,以及他們的追者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等,另一方為協約國的英、法、俄以及支援他們的塞爾維亞、比利時、義大利和日本等國。


    奧塞戰爭打響後,德國在8月1日和3日先後向俄國和法國宣戰。4日,英國向德國宣戰。6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8月23日,遠在亞洲的日本向德國宣戰。


    1918年3至7月,德國在西線發起四次攻勢均全部挫敗。從8月起,協約國全線發起反攻。9月29日,同盟國中的保加利亞宣佈投降。10月31日,土耳其退出戰爭。11月3日,奧匈帝國宣佈投降,與此同時,德國爆發革命,君主政體被推翻。11月11日,德國代表在法國貢比涅森林的雷通德車站,同協約國簽訂停戰協定,第一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國際關係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戰爭導致了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在俄國取得了解勝利,進一步促進了殖民地解放運動的發展,與此相反,資本主義的歐洲各國卻從此走向了衰落。


    巴黎和會


    巴黎和會是一戰結束後的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勝利的協約國集團在巴黎召開的和平會議。說白了就是由大國操縱的一次集會,在美、英、法政府首腦的操縱下,簽訂了處置德國的《凡爾塞和約》,協約國還同時與奧、匈、土等國分別簽訂了一系列條約。它們共同構成了凡爾塞體系,確立了一戰後由美、英、法等主要戰勝國主導的國際政治格局。會議透過一系列措施來重塑現實政治格局,遏制德國等戰敗國以及新生的社會主義蘇維埃共和國,與此同時又透過籌組國際聯盟來企圖建立所謂的理想國際外交規範。


    巴黎和會實際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的帝國主義的分贓會,美、英、法、意、日等帝國主義的代表都各自懷著爭霸野心和掠奪計劃來參加會議,為了實現各自的目的,他們針鋒相對,爭吵不休,臺前幕後充滿了激列的鬥爭,也由此建立起了帝國主義戰後的新秩序。


    十、第二次世界大戰


    這是繼一戰之後發生的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也是全世界人民反對德意日軸心國的反法西斯戰爭。歷史學家把二次大戰的起因歸納為三點:一是1929年10月美國華爾街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票崩盤,經濟危機迅速席捲整個資本主義世界;二是墨索里尼擔任義大利總理,法西斯專政開始建立,以及阿道夫·希特勒在德國上臺,對德國的國家生活進行全面改組,建立起集權統治的法西斯體制,並加緊擴軍備戰;三是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起,日本走上了戰爭和法西斯化的道路。


    1931年,日本侵佔中國東北。1936年7月,西班牙內戰爆發,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公開支援主張法西斯獨裁的佛朗哥部隊與蘇聯支援的西班牙第二共和國交戰,這次衝突也成了德國和義大利試驗新武器與作戰方式的最佳試驗場。同年10月,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德國是少數表態支援義大利入侵舉動的國家,這也使得義大利在稍後德國吞併奧地利時沒有表示反對。也是在此期間,德、意兩國結成了柏林——羅馬軸心,11月,德國和日本簽署了《反共產國際協定》,隔年,義大利也加入其中。


    經濟危機使日本政府不堪重負,為了解決這一緊張境況,日本瘋狂擴軍備戰。繼佔領東北後,於1937年7月全面發動侵華戰爭。由於英、法、美推行綏靖政策,德國於1938年至1939年3月吞併奧地利、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9月3日,英、法向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至1945年5月2日蘇聯紅軍攻克柏林,德國於5月8日宣佈無條件投降。8月15日,日本天皇釋出詔書,日本投降。9月2日,日本在東京灣“密蘇比”號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結束,標誌著國際帝國主義力量遭到沉重打擊,促進了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使社會主義力量得到空前壯大,極大地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推動了人類歷史的發展程序。

  • 2 # 使用者9083874411321

    鄭和下西洋——華人創造的海上奇蹟


    鄭和下西洋是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首次航行始於永樂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結束於宣德八年(1433年),共計七次。由於使團正使由鄭和擔任,且船隊航行至婆羅洲以西洋麵(即明代所謂“西洋”),故名。


    在七次航行中,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船隊從南京出發,在江蘇太倉的劉家港集結,至福建福州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 ,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裡、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遠到達東非、紅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劉禹錫被貶三次到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