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雙漂流瓶8
-
2 # 辛沙
杜工部,你以為是工部尚書呀,其全稱是校檢工部員外郎,如果你不懂這個,那就看看他的品級,是從九品,也就是級別最低的,能很富嗎?
-
3 # 老釣叟74730334
檢校工部員外郎,這一低階的官職,是嚴武為了接濟杜甫,給他的一分掛名薪水。硬要說有什麼實權,那是沒有的。僅是一分空晌。所以杜甫窮困潦倒,連孩子都養不起,那是必然的。自古人窮後文工,也是不少作家,詩人的必然之路。
-
4 # 朱伯崗
杜工部的全稱叫撿校工部員外郎,所謂“檢校”是額外的加官,級別上去了,但是工資不增加,也不需要到任。這個加官,是杜甫的朋友嚴武操作的,杜甫不需要去工部上班。例如,韓俞任徐州刺史張建封幕僚,張建封也是“檢校尚書右僕射”見韓俞"上張僕射書"。
-
5 # 好學柏樹
杜甫很有學問,是歷史上有名的大詩人。說明他生活在家境優越的環境中。又考上了朝庭大官。後來為什麼貧窮。有兩個因素。
再是唐朝後期,安史之亂爆發,戰亂給百姓造成,戰火硝煙瀰漫,民不聊生,四處逃竄。衣不蔽體,食不裹腹,居無定所。杜甫就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怎麼不貧窮潦倒。他的著名作品。茅屋為秋風所破,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出的。
杜甫的一生經歷,書寫出唐朝滅亡的所在。
-
6 # 在水關關
你們說的都有點問題。只是從客觀上說杜甫為什麼一輩子貧困潦倒。其實造成杜甫貧困潦倒的原因,不是客觀原因,什麼安史之亂吶,主要考慮還是主觀原因。
杜甫是一個道德感非常重的讀書人,他這樣的人即使有權力,也不會用於個人謀私搞錢。這是由杜甫所受的傳統教育造成的。這樣的人一心想做一個道德上的完人,在朝為官就是忠君愛國,在老百姓就是安善良民,不坑人不害人。你想想這樣一個人,在爾虞我詐的官場能吃的嗎?
杜甫當了左拾遺,接近皇帝陛下了,這就是機會。可是他太耿直了,不僅沒抓住皇帝,反而把皇帝得罪了。原因是替一個房宛說話。皇帝懷疑他和丞相是一黨,這下惹著事了。他的本意很簡單,履職盡責,盡一個言官的責任。但是沒看對形勢。好不容易得到的機會失去了,就被皇帝趕跑了。你看這不是不會當官嗎?明哲保身啊,沒做到,也沒把事情辦了,丞相該咋樣還咋樣。
到了基層,負責一個縣的行政事務,催款納糧,又心疼老百姓苦,下不了手,這樣任務完不成,工作沒法幹,於是乾脆掛印辭官。這是善人啊。可是太善良了,寫詩可以,幹事不成了。這麼著當官的路走不通了,就去當參謀,寫寫公文,這個倒是勝任。不過還是脾氣耿直,竟然和嚴武發生了嚴重衝突,指著嚴武鼻子發落他,結果惹惱了嚴武,非要殺掉他。幸虧嚴武的母親打掩護才逃出來。
總得看,杜甫老先生不是沒有發財的機會,可是他是一個正直的人敢言的好人,在亂世實在不好混下去。
-
7 # 雲中遙810
唐代有一位大詩人,他的名號非常響亮,他就是——詩聖·杜甫。
“聖”這個字,在中國古代,那可不是誰都能用的,這是最高榮譽,必須是才華和德行兩開花的人,才會被稱為“聖”,他們都是各個領域的帶頭大哥,比如:文聖孔子&武聖關羽。所以,杜甫能被稱為詩聖,可見他的地位有多高。
下面就來講講這位詩圈的大聖人——杜甫。
杜甫的一生,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上半場:年少輕狂,遊山玩水;下半場:中年危機,憂國憂民。
杜甫人生上半場:狂放青年
杜甫出身於官宦世家,家裡世世代代都是做官的,所以家庭條件還不錯,接受的教育也好。杜甫在少年時代就小有才名。
杜甫長大之後,和同時代的其他詩人一樣,選擇去當驢友,到處遊山玩水,當個文藝青年。
可總這麼玩也不是事兒,後來杜甫也跟風參加了科舉考試,但沒考上。
不過那時候的杜甫心特別大,根本沒把這當回事兒,考不上拉倒,正好接著去浪。於是,這位老兄又去漫遊了。
在這一時期杜甫寫了一首詩:《望嶽》。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時候的杜甫相當心高氣傲,一點都不輸給李白。
沒過多久,一次偶然的機會,杜甫結識了他生命中極其重要的一個人。他就是李白。當時,李白已經是天王巨星級別的人物,杜甫作為小迷弟,見到偶像格外激動。
李白和杜甫一見如故,兩人搭伴旅行,開啟了一段RPG冒險——《詩劍奇俠傳:我去河南省尋仙》。這兩人跑到現今河南省的王屋山,想要尋找傳說中的仙人,結果啥也沒找到。
後來他倆又找到了一個新的隊友。他就是高適。這三個人又一起浪了一陣子。
不過天下沒有不散的旅行團,和李白、高適告別之後,已經35歲的杜甫來到長安,繼續求取功名。他人生的下半場開始了。
杜甫人生下半場:抑鬱中年
如果說杜甫人生的上半場是年少輕狂、無憂無慮,那下半場就是中年危機、憂國憂民。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段人生經歷,杜甫才變得偉大。
杜甫去長安的時候,已經人到中年,而整個唐朝也同樣處於“中年危機”。唐玄宗晚年沉迷享樂,天天跟楊貴妃“你是風兒我是沙”,大權都落到了一個叫李林甫的心機男手裡。
杜甫來到長安的第二年,唐玄宗辦了個臨時科舉,面向全國選秀,只要你有才藝,都可以來報名。杜甫當然也報了名。不過李林甫也知道自己的名聲不好——這些草根萬一入選了,當著皇上的面噴自己怎麼辦?因此,他處處使絆子,讓參加選秀的人都通不過測試。
唐代的讀書人想要當官,主要有兩種方式:科舉或者被舉薦。
可憐的杜甫,年輕的時候科舉沒考上,人到中年參加“選秀”,又慘遭暗箱操作,考試通不過。想當官就只剩下“被舉薦”這一條路了。可是,雖然杜甫自認為很有才,不過運氣不站在他這邊。杜甫的投稿都沒什麼迴音。
杜甫在長安漂了十年。在這期間,他從吃穿不愁的公子哥兒,變成了搶減價大米的大叔。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些經歷,杜甫才走進了老百姓的現實生活,從而創作出無數流傳後世的名篇。比如《兵車行》,抨擊朝廷瞎打仗,害得老百姓家破人亡。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
後來,也算是皇天不負有心人,磨破了嘴、跑斷了腿的杜甫,總算是撈了個官當。但又因為官職是縣尉,他不想去就任。
在當時,縣尉是個九品芝麻官,主要負責收稅、徵兵、抓賊,是官場的起點。可對詩人們來說,這就是個欺壓老百姓的工作,所以很多詩人都不愛幹這個活。比如高適也當過縣尉,但沒幹幾年就受不了了,乾脆辭職了;白居易也當過縣尉,他不想幹這個活,就天天裝病不上班。
杜甫作為一個貧民之友,當然也不願意幹這種活,於是朝廷又給了他另一個官職:兵曹參軍。這也是個小官,主要就是管倉庫,還有馬驢騾子啥的,大概就是相當於加強版弼馬溫。這雖然是閒職,不過好歹是個工作,於是杜甫就接受了。然而,在他假期回家探親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小兒子已經餓死了。
悲憤交加的杜甫,結合一路的所見所聞,寫下了名篇《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其中“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更是千古名句。
盛唐的泡沫,眼瞅就要碎了,只差最後一擊。而這最後一擊很快就來了,這就是安史之亂。自我感覺良好的大唐一下子就被打回瞭解放前。叛軍打進了長安,唐玄宗帶著楊貴妃跑路了,像杜甫這樣沒跑成的就當了俘虜。成為俘虜的杜甫,眼看著本來繁華的長安變成了鬼城,有感而發,寫下了名篇《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叛軍抓了一堆俘虜,當然得利用一下。於是叛軍從俘虜裡挑了一些名人,讓他們給偽政權當走狗,比如王維就不幸中槍。而像杜甫這種沒啥名氣的芝麻官,叛軍管得就松一點。
杜甫找了個機會,腳底抹油,跑了。當時唐玄宗已經退居二線了,接管大唐的是他兒子唐肅宗。杜甫歷經了九九八十一難,可算是見到了唐肅宗。唐肅宗看他穿得破衣爛衫的,非常感動,就任命他為左拾遺。
左拾遺雖然也是個小官,但是乾的活非常重要。他要給皇上提出意見、指出錯誤,其實就是專門挑皇上的刺。對杜甫來說,當這個官其實——悲劇啊!果然,耿直的杜甫當了這個官之後,很快就把老闆給惹惱了,因為跟唐肅宗起衝突,杜甫差點被殺頭。還好有人給杜甫求情,他這才保住了小命,不過還是被貶出了中央。
一個詩人,如果沒被貶過,那他的人生是不完整的。被貶的杜甫也一樣,在這一時期,他寫出了“三吏三別”。 “三吏三別”分別是《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和《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描寫了戰爭年代老百姓的悲慘生活。例如:《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官場黑暗、生活困苦,這種日子杜甫過不下去了,乾脆辭了職,去各地投靠親友。其中一站就是成都。在這裡,杜甫發動身邊的親友們搞眾籌,你出點錢,你出點樹苗,你出點鍋碗瓢盆,最後蓋了一座草堂。這就是現在有名的4A級旅遊景區——杜甫草堂。
漂泊了這麼多年,杜甫總算是有房產了。他在這兒住了好幾年,雖然生活條件還是挺艱苦的,不過好歹過得還算穩定。在這一階段,他也創作了不少名篇。
比如寫農家樂生活的《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比如遊覽景區抒情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 使英雄淚滿襟。
比如雖然在吐槽生活,但依然充滿了樂觀和豁達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節選):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比如安史之亂結束後,老杜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寫下了堪稱這輩子最快樂的一首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人上了歲數,就容易想家,杜甫也不例外。當時照顧他的朋友去世了,於是杜甫就帶著家人,收拾東西返回中原。這時候安史之亂已經平定了,但大唐還是一團亂。內部勾心鬥角,外部軍閥混戰,整個大唐看起來毫無希望。再加上杜甫的歲數很大了,正是喜歡回憶過去、感慨人生的時候,所以這一時期杜甫的詩,很多都比較蒼涼悲傷。比如這首《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杜甫活著的時候,其實並不算出名,咖位比李白、王維這種超一線巨星差很多。在杜甫去世之後,他的詩集評分被越刷越高,成為五星高分詩集,才獲得了真正能與李白平起平坐的地位。
那麼,杜甫為什麼這麼偉大呢?這事可以簡單地從三個方面理解。
一、杜甫為什麼被稱為詩聖?
歷史上儒、釋、道三家彼此相愛相殺,互相碰撞融合,最終形成了中國獨有的傳統文化。而在古代詩壇,也有三個人分別代表這三大流派:
李白深受道家思想影響詩的風格逍遙奔放,仙氣外露,因此被稱為詩仙。
王維深受佛家思想影響,詩的內容充滿禪意,追求內心恬靜,此被稱為詩佛。
杜甫則出身官宦世家,深受儒家思想影響,詩中表達了積極入世、憂國憂民的思想,因此被稱為詩聖。"聖”是儒家思想中的最高尊稱,而詩聖也是對杜甫的最高讚揚。
二、杜甫的詩為什麼被稱為詩史?
杜甫的詩充滿了家國天下的情懷,真實地記錄了當時的現實生活和重大事件。而與正史不同的是,杜詩從個人視角出發,更加生活化,因此他的詩被稱為詩史。
三、杜甫為什麼被稱為詩歌的集大成者?
杜甫被後世稱為詩歌的集大成者。唐朝詩人千千萬,什麼型別的都有,但是想挑一個人來當課代表,那隻能是杜甫。
從內容上來說,杜甫的詩題材廣泛,上到王公貴族,下到販夫走卒,他都寫過,其他詩人就不像他涉獵這麼廣泛了。
從技術上來說,杜甫的詩體裁廣泛,五言、七言、古體、近體。多數型別的詩歌格式他都能信手拈來,而且水平很高。
總之,杜甫就是那種科科滿分的全能學霸。
杜甫生前籍籍無名,後來元稹大力弘揚杜甫的詩歌精神,使其成為全民偶像。
摘自:《漫畫唐詩》
回覆列表
那是貴族走矮路時的窮,一輩子都是在當官,雖說職位不高,放現在也就正科副處水準,但很多都是油水單位,左拾遺,算皇帝的秘書吧,皇帝把他當自己人,古代皇帝和宰相的矛盾一直都挺大。結果他卻幫宰相說話,這是典型的屁股坐歪了,皇帝沒有宰了他就算是客氣的了。後來貶為華州司功參軍,這在皇帝那掛了號的人,說不定哪天就有機會的,居然覺得沒油水,生活困頓跑路了。那他還有毛的仕途啊。你再苦也是個當官的啊。確擅離職守。
到了成都,住在成都的西貴,節度使衙門附近,嚴武給他求了一個官職,檢校工部員外郎,就是代理的建設廳油水部門,為什麼是代理,嚴武直接任命不就好了,肯定是華州棄官跑路的事沒那麼好解決的。古代的名聲可是相當重要的,一直到後來,你說杜甫有學識,有門路,再怎麼樣混個地方官沒問題吧。走到哪裡人家要麼資助,要麼給個閒職,但就是不舉薦,主要是皇帝那屁股坐歪是第一件事,華州擅離職守影響太壞。
還是那句老話,再窮也窮不了這些個當官的,唐代老百姓的苦難可是人吃人 賣兒賣女的社會。杜甫那叫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