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312740920322

    中國歷史上的隋唐時期是中國第二個大一統大發展的時期,在其三百餘年間有很多政治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方面。這包括一,三省六部制度的確立,加強了中央政府集中權力。

    二,科舉制度的建立解決了國家選取人才的難題,三,大力解決了北方少數民族侵擾的問題。

  • 2 # 使用者8907387717188

      1、政治,創立三省六部制,相權削弱,皇權加強;同時各部門分工明確,互相監督,大大提高了效率。

      2、經濟,均田制和租庸調製度,保證農民的耕作時間和獲得一定的土地。

      3、文化,開創科舉制度,順應了南北朝以來的庶族取代士族的趨勢,擴大政治基礎。

  • 3 # 1873219

    中華文化,一脈相承,它的精華一直是我們傳承的重點。反過來,我們現代寫的文章,大體上如果簡潔明瞭,除了當時他們接觸不到的新詞新物,大概意思會知個半嘵

  • 4 # 無聊就多搞搞笑

    方方日記嗎?那肯定看的懂……,類似於大隋很差文。

    其他科技類文章可能也就字都認識。

    ……

    ……

    ……

    ……

    ……

    ……

    ……

    ……

    ……

    ……

    ……

    ……

    ……

    ……

    ……

    ……

    ……

    ……

    ……

    ……

    騷客們沒有一絲一毫的進步……,甚至於還失去了自信,變得一個“賤”字!

  • 5 # obayang159

    這就是個白痴問題

    唐朝人又不傻,只是受限於當時的認知範圍而已。

    就算現在,拿本相對論,能看懂的人也不多。

    對於唐朝人來說,歷史和文化類的東西,人家至少能看懂一大半,全看懂也不稀奇,至於能不能接受,那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人家都能看懂:飛流直下三千尺,怎麼會看不懂: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

    但是自然科學類的,能看懂的估計就不多,要慢慢從嘗試類的開始學習。

  • 6 # 指禪

    這個有什麼問題 瑪雅文字都被破解 那個可是斷代的 中國的文字雖然現在用的簡化字 但是大部分的字沒變 至少能看懂一半或者三分之一 前後對照下意思 在研究下就明白了

  • 7 # 悠閒夢幻

    要看你所謂的現代文章寫的是什麼了。

    不要忘了,古人日常交流也是白話,只有書面語才用文言。

    如果這篇文章只是詩歌,或是小說,古人也很容易破解出來。而且,很有可能被古人嘲笑文章水平低下,竟然只用大白話寫詩歌和小說。

    如果是一般的數學,古人猜測之後,基本也能看懂。就像破譯甲骨文一樣,數學上的123等阿拉伯數字,會透過猜測從而破譯出他們代表的意義。

    除非是現代的高精尖科技,比如造核彈,造cPU,相對論等等,與他們科技代差太遠的,他們會以為是天書。像那些列有微積分算式的,不要說古人,就算是現代一個上過大學的人,看著也會吃力,古人是難以破解的。

    不要以為古人科技不發達,我們只是傳承的過程中丟了。只要不涉及二戰以來發展起來的現代科技和一些專業的數學算式,一般的文章,還真難不倒他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絲絨和德絨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