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708161837795

    分析文學類人物,採用了文字分析法的理論基礎。文字分析法是指從文字的表層深入到文字的深層,從而發現那些不能為普通閱讀所把握的深層意義。

    可運用的方法有:

    "新批評"法

    "新批評"的方法很基礎,但也很實用,即從文字中"細讀"出那些語言的非日常化運用,如"反諷"、"張力"等。"細讀"現在已成為包括各種文字分析在內的一個基本功。"新批評"對詩與短篇小說等文字的分析,非常有用,但對於長篇小說就有些不知從何處下嘴了,只有結合敘述學的分析才容易提綱挈領。

    符號學分析法

    符號學其實是個相當寬泛的概念,我這裡僅指最為經典也最常用的符號學分析方法,也就是格雷馬斯的方法,主要包括矩陣分析和施動者分析等。當然,羅蘭·巴特、託多羅夫等人還有其他的許多方法,但原理基本上都是一樣的。所謂"結構主義"的分析方法,基本上也就是這些方法。

    解構主義

    解構主義的方法,代表人物是法華人德里達和美華人德·曼。解構主義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從文字的邊緣進入,從而顛覆掉整個文字的通常意義。俗話說:千里之堤,潰於蟻穴,解構主義者就像那個顛覆了千里之堤的大螞蟻。

    互文、對話理論分析

    此方法起源於巴赫金,成熟於託多羅夫、克里斯特娃、熱奈特等。結構主義一直視文字為相對封閉的系統,從而忽視了現實和社會的因素,而傳統批評又只看到了社會忽略了文字,各有弊端。互文、對話理論的出現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因為文字與現實社會之間被視為是互為文字的,是對話關係的,於是社會的因素與文字的規則都被分析到了

    文字社會學方法

    這是一種綜合性的分析方法,是將結構主義等形式主義的方法與社會學方法結合起來的產物,而且與西方馬克思主義也關係密切。

    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從傳統文學批評到現代文學批評,史稱"語言學轉向",而文學批評向大眾文化批評的轉向,史稱"文化轉向"或"意識形態轉向"。文化研究是個非常複雜的話題,說來話長,不提也罷。只說兩點,首先文化研究將以往文學研究的研究物件和研究視野大大地拓展了,以前只研究所謂的經典文字,而文化研究則更針對當代消費社會的當下語境,將大眾文化(包括電視、廣告、娛樂等等)也納入了研究的範圍。其次就是特別注重意識形態分析,葛蘭西、阿爾圖塞等人的理論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如果說文化研究還有什麼特點的話,那就是"左",基本上都是西方左派知識分子的人在搞,比如大師級的人物傑姆遜。

    敘述學分析法

    主要是故事分析(包括故事序列分析,故事型別分析等等),與敘述視角分析(包括敘述者的人稱、位置、可信度;敘述者的聲音、敘述的速度等)。當然,敘述學也同樣關注人物的話語分析,看他說的話是直接引語還是間接引語,亦或是自由間接引語。因為敘述學、符號學等都是建立在語言學基礎上的,所以分析一篇小說就猶如分析一個句子,人物相當於主語,人物的行動相當於謂語,而人物的品質則相當於定語或狀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墨梅》表現出梅花什麼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