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375170259999
-
2 # 繼煙
1、拾金不昧 : 金:原指錢財,現泛指各種貴重物品;昧:隱藏。拾到東西並不隱瞞下來據為己有。指良好的僕人道德和社會風尚。
2、廉潔奉公 : 廉潔:清白;奉公:奉行公事。廉潔不貪,忠誠履行公職,一心為公。
3、寶珠市餅 : 拿珍珠換餅。比喻杜絕貪心。
4、清貧寡欲:清貧:貧寒。生活貧寒慾望很少。
1、拾金不昧 : 金:原指錢財,現泛指各種貴重物品;昧:隱藏。拾到東西並不隱瞞下來據為己有。指良好的僕人道德和社會風尚。
2、廉潔奉公 : 廉潔:清白;奉公:奉行公事。廉潔不貪,忠誠履行公職,一心為公。
3、寶珠市餅 : 拿珍珠換餅。比喻杜絕貪心。
4、清貧寡欲:清貧:貧寒。生活貧寒慾望很少。
1、飲馬投錢
【解釋】:比喻為人廉潔,不損公肥私。
【出自】:唐·徐堅《初學記》卷六引《三輔決錄》:“安陵清者有項仲仙,飲馬渭水,每投三錢。”
為人十分清廉的安陵人項仲山,清廉得讓人發笑。每次在渭河給馬喂水時,都要投入3枚銅錢,表示不敢妄取佔便宜。
【近義詞】貪汙舞弊
2、脂膏莫潤
【注音】:zhī gāo mò rùn
【解釋】:比喻為官廉以自守,不改清操。同“脂膏不潤”。
【出自】:清白自守,脂膏莫潤。清人王昶《金石萃編·隋趙芬碑》
自己堅守清白,不改清操。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人廉潔
【結構】:偏正式
【近義詞】脂膏不潤
3、脂膏不潤
【解釋】:比喻為人廉潔,不貪財物。
【出自】: 夏衍 《秋瑾傳》第一幕:“你不僅是一個有責的匹夫,而且是一個吃了國家俸祿、吃了民間脂膏的官吏。”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含褒義
4、拾金不昧
【解釋】:金:原指錢財,現泛指各種貴重物品;昧:隱藏。拾到東西並不隱瞞下來據為己有。指良好的僕人道德和社會風尚。
【出自】:清·《歧路燈》第一百八回:“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示例】:我們每個人都應從小養成拾金不昧的好品德。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路不拾遺
【反義詞】敲榨勒索、見財起意、貪得無厭、財迷心竅、敲詐勒索
5、路不拾遺
【解釋】:遺:失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撿走。形容社會風氣好。
【出自】:戰國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國無盜賊,道不拾遺。”
國家沒有盜賊,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撿走。
【語法】:緊縮式;作賓語、定語;含褒義,形容社會風氣好
【近義詞】夜不閉戶、道不拾遺、拾金不昧、霽月光風
【反義詞】見財起意、巧取豪奪、神州陸沉、渾水摸魚